03.08 如何解决孩子的三年级现象?

三薪二亿


三年级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之所以很多孩子出现退步现象,实际上是因为一二年级没有打好基础,没有形成好的学习习惯。

三年级的知识很多吗?实际上并不多,也没有特别的难。很多孩子到了三年级已经厌学了,实际上是因为学习的体验不好,积累的情绪爆发了而已。


不少家长跟我反映:孩子一二年级满分,但是三年级就厌学了,成绩大幅下滑。这种情况确实蛮多的。

一二年级主要以记忆为主,题型老师基本都讲过,孩子就是反复练习+记忆就可以了。一旦遇到需要自己动脑来思考的问题,不少孩子一下没有适应过来,或者说这项独立思考的能力根本就没有开发。这些孩子必然会出现成绩下滑的情况。

如何改善孩子的学习?

1、孩子需要对学习有正确的认知

学习肯定会遇到困难,未知的题目肯定是有的。我们不可能每次都遇到见过的题目,尝试去解决未知问题是学习的必要一环。

当然,光跟孩子讲这些没有用,我们要让孩子去体验如何面对新的问题,如何解决陌生问题。要想让孩子有勇气,有欲望去做,一开始我们需要给孩子一些简单的问题,指导孩子自己探索。


我的孩子一年级,今天我给孩子研究了一个三年级的问题:年月日。

首先我会给孩子一份日历,然后给她几个问题:

1、一年有多少个月?

2、记录每个月有多少天?它们有什么特点?

这个时候顺便讲解大月是31天,小月是30天。那么一共有多少个大月?多少个小月?

孩子发现二月只有28呀,这是一个好问题。我给孩子解答:2月不属于大月也不属于小月。

让孩子试着把每个月的天数加起来,这其实就是计算练习。但是效果完全不同,因为最后孩子会有一个发现,一个成果,就是她自己算出了一年是多少天,这个印象无疑是无比深刻的。


接下来,我提示孩子能否用快一些的方式来计算一天的天数?(我的孩子学过乘法)

那么最后我们得出,把7个大月,4个小月用乘法来算会快速很多,结果是:

31×7+30×4+28=365(天)


我们再看自己的表格,数字是如何变化的?孩子首先观察到的规律是:好像是一大一小的规律变化。但是忽然她发现了7月和8月都是大月,这是一个好的切入点。

我们如何记住哪些是大月哪些是小月呢?顺势切入拳头记忆法,孩子很快就记住了。


当孩子习惯于自己去发现一些知识的时候,她就不会害怕困难,能够静下心来思考,并且学会了提出自己的疑问。

2、我们要给孩子制定规则,提出要求,同时给予扶持,必要的时候需要鞭策孩子

孩子还小,自控力肯定是不足的,他们时刻都容易被欲望牵引。我们有必要告诉孩子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什么事情。当然,家长片面制定任务是不对的,适当关注孩子的内心,听取孩子的想法是必要的。

在孩子有惰性的时候,我们应该及时地批评孩子,让他改正。当然,言语上的批评总是让人有情绪,家长可以用故事或者自身的经历来引导孩子自己找到方向。

如果想让孩子对大人的要求不逆反,那么首先你要获得孩子的信任。要获得孩子的信任需要家长在平时的表现:有让孩子佩服的地方,言行一致,能够走入孩子的内心。


走入孩子内心最好的方式就是孩子玩的时候完全地投入,不要被其他事情牵绊,仅仅是陪孩子玩即可。父母的陪伴对孩子的成长太重要了,高质量的陪伴比上补习班对孩子的影响更为深远,然而大家往往忽视了这一块。


3、给孩子建立良好的心理意像

很多孩子在小学就已经早早失去了学习的潜力,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建立好的心理意象。体验对一个人太重要了,您的孩子在学习中的体验是什么?我想大部分人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或者是没有意识到它的重要性。


在辅导孩子方面我已经有十年的经验,这些年我积累的经验可以让我跟孩子接触几分钟就大致明白孩子学习上面的障碍有多大。有些孩子对学习太过恐惧,面对学习的时候完全没有想法,其实就是大脑封闭的表现。之所以会如此,主要还是没有体验过解决问题的快乐。

没有自己成功思考出解决方案的体验,孩子的大脑就倾向于记忆。因为思考是有些许痛苦的,但是一旦突破就会收到奖励,一种让人有强大和愉悦的快乐。很多孩子没有这种体会,日子一长,心中对于学习的感受都只有负面的,或者是表面的。


负面的信息包括:太难了,累,粗心,总是错,又没有做好,不会做,记不住,不会思考,懒得动脑筋,不喜欢学习,走神,坐不住,没有时间观念等等.......

这些都是表面现象,或者说是结果,而原因藏在其他地方:

孩子没发展出能力,没有好的体验,没有成就感而失去学习动力。


要想改变孩子的情况,必须得慢慢带着孩子从小事开始,逐步感受到自己学习的力量。而这些,更需要父母的参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