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大学生毕业后为什么都热衷于考公务员?

阳光


公务员只不过是一种职业,不要带有色眼镜看待,同样道理,为什么有更多的人愿意去企业?

1.大部分考公务员的毕业生其实没有个人追求和人生规划。

现在公务员考试确实越来越热,虽然到处在抱怨公务员工资低、待遇低、天天加班,但是毕业生考录公务员的热情却不减。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众多考公务员的人中,有80%都是打酱油的,都是一点不准备而裸考的。大学毕业生考公务员很多是因为父母的要求,也有一部分是随大流,见别人考自己也考,真正致力于公务员仕途的其实没有多少。这也说明,现在的就业压力大,很多大学毕业生根本就没有自己的想法和规划,能考上公务员为好,考不上再去找别的工作。

2.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思想,致使更多的毕业生选择考公务员。

当然了,对于很多毕业生来说,还是受到学而优则仕传统观念的影响,感觉公务员是比较高档的职业,考公务员就高人一等,在亲戚朋友面前能扬眉吐气。尤其是父母一辈,更是感觉自己的孩子就是为考公务员而出生的,除了公务员,其他工作一概看不上。同时这也和大家追求稳定的思想有关系,我们都是怕有所动荡的人,而公务员确实当前工作中最稳定的职业,只要考了公务员就不怕丢掉工作,年老生病都有所保障。

3.公务员只是一种普通职业,公务员考试是最公平的考试之一,没必要带有色眼镜去看待。

不过,即便社会上存在众多不同的声音,大家一定要明白,公务员只是一种普通的职业,公务员考试也是社会上众多考试中最公平的考试之一。只要你有能力,有抱负,肯付出,就有希望成功考录公务员。不要总感觉公务员考试会存在猫腻,不要感觉公务员发展得靠关系,要知道有能力的人到哪里都能得到领导的青睐,也都能得到个人的晋升和提拔。选择公务员工作和选择其他任何工作一样,都是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一种表现形式,你只看到了公考热,为什么看不到还有那么多人去公司企业工作呢。

总之,大学毕业生热衷于考公务员也是很正常的现象,和选择其他任何职业一样,选择公务员也是毕业生的权力。

“中省直遴选”专注体制内问题解答,欢迎加关注继续交流。

中省直遴选


作为一个大四的学生,就身边的同学朋友来看。考公务员的主要原因是父母。很多父母一听说公务员,就说公务员好啊,一定要考。我室友,工作签了三局总包,他妈非要考公务员,他就不得不去考了。不过看他那偶尔看看题的样子,估计就是随随便便应付一下。我是农村出来的,每年春节回家,一说起就业,必然离不开医生、老师、公务员这几个职业。村里人这几个职业都说怎样怎样好,我往往不置可否。这种真的是道听途说害死人。都说公务员工资不咋的,但是福利好。工资低我是知道,福利好没看见。我同学在某个市的党什么办公室,实习半年,工资两千三,转正两千八。当初也是签了中建的,第一年至少8W,他家里人非要考公务员。现在跟父母闹翻了!


逝去的荔枝树


结合我周围同学的情况,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从众心理

大学生刚毕业没什么正八经儿的工作经验,也没有一个好的就业指导老师,不知道自己做什么合适,看着其他同学都在考公务员,自己也就跟着考。

二、父母要求

有很多父母或其他亲戚都觉得考公务员是一个很不错的出路,考上了以后就等于有一个“铁饭碗”,所以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会听从父母的建议去考。

当初我的父母也强烈建议我考一个试试,不管国考还是省考,都让我先准备考。

三、没遇到合适的工作

刚毕业以后一时很难找到各方面都满意的工作,比较受打击,就会顺带一边备考公务员,一边继续工作。

而且备考公务员的过程并不复杂,如果今年没考上,还可以准备事业单位的考试,还可以再继续准备明年的公务员考试。

四、压力太大

有很多大学生想要凭着自己的本事到大城市做出点什么成绩,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屡屡受挫以后,选择考公务员。

五、家庭条件好

家庭条件好、没有需要赚钱的压力,但又不想闲着的大学生,会选择报考当地的公务员,也有条件报班全职备考。这部分人很常见,多半是女生。

六、离家太远

很多大学生毕业以后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离家很远,等想回家乡发展的时候,有没有太好的选择和出路,所以会选择考公务员,体面又风光。

七、家族里面有当公务员的人

笔试靠自己刷题,面试刷多少道题也未必能过,因此,家里面有从事相关行业的人,能够给予更贴切的面试指导和实打实的经验,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考过。


花长安


我说一下我同学的经历!

我有个同学由乡镇到省再到中央部门!一路都是考!

为何考公务员,主要是体面,重点说三遍是体面!受尊重!

说就业难也不全是那回事,就业简单考公务员也会非常火爆!

我有些同学做生意挣了很多钱,缺没有觉得多体面!

同样是职业,你说图稳定考公务员也不是那回事!除了大学老师,幼教中小学比公务员差的厉害!我以前上班时候,校长见了副镇长也是点头哈腰!一般进了公务员体系,至少弄个副科!我很多同学正处了!说白了,公务员总体说晋升机会多!我以前上班的单位200多老师,出校长有几个?

总之,考公务员体面,有前途,受尊敬!



小军师公考


没感觉出福利好,我是国企呆了三年,属于很高级别的国企,跟公务员差不多,公积金一年1万多,全额加税后3300左右,三线城市。后来我出来后到现在混了2年半,一年公积金是4万多,税后13200,税前17000,二线城市,我算了下,假设明年跳槽25000,干10年后被公司开除找不到工作来算,出来13年收入就是国企的45年,包括公积金,因为我去的公司都是全额。而也就是我40岁退休跟国企65岁退休一样的,对了,医疗也不用愁,公司一般有,然后买个保险住院大病不用花钱,医疗卡每年4000多,国企时每年1200,只要合理利用这些钱,加上家里钱买房子投资,不乱花钱,最终肯定比国企干到65好呀


用户5570035242919


公务员是铁饭碗,政治地位,经济收入福利都较高而且稳定。所以,一般大学毕业生都愿意报考公务员,而名牌大学的理科男一般都不愿意报考公务员,而选择科研或名牌企业,这些单位比公务员待遇高几倍,甚至十几倍。我儿子是一般大学理科专业毕业五年,在企业做设计师年薪三十多万,我儿媳妇重点本科经济管理专业毕业五年,当公务员年薪不到十万。这就是差别。是否愿意当公务员应根据自已的意愿和志向,不能盲目


用户61470184314


一看到这种问题呢,最先回答你的不一定是公务员,很大部分是体制外的人,或者公考机构,或者正在河里游泳想上岸的朋友,我是一个今年刚刚毕业就入编的老师,关于你这个问题,我从以下几点说说我内心的想法:

第一,为什么很多毕业的哥们说体制好,有一部分原因:二八法则存在于各行各业,在大学大四那一年,接近8成的同学是没有明确的从业目标的,因为很多同学都是在大学三年里没有很多去完整的从事一下本专业的相关工作,以及其他行业的实践,所以就无法给自己带来一个大概的目标选择,更多的就业方向的选择则是来自于毕业不久的师兄师姐的建议或者口述或者家人的期望——公务员好啊;虽然毕业非体制的师兄师姐一些道听途说是一个大概状况的表述,但终究会带有个人情感,自己没有去经历过就很难真正做出选择。出去各种企业工作的师兄师姐,在企业里面感受了绩效压力,工作时间的充实,可能有接近八成的人无法在一个时间段内晋升或者更进一步,没有成长到自己的期待目标,在对未来比较迷茫,没有一个自己想要的个人时间休息以后就想逃离——进入体制。

第二,体制内好吗?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确实好,完整的五险一金,各种补贴,羡慕的退休工资,大多数公务员都是朝九晚五的工作时间,同一个地区里面,公务员的全包年薪是中上水平的存在,不用担心被炒,结婚也简单——笔试面试帮你选择智商情商,政审帮你审了背景,同时几年内找个体制内的伴侣,自己也能供房供车过上养老生活。

光是以上的好处,就差不多可以了,很多人都想驰骋天下,大展宏图,到最后大多数人还是平平淡淡的过一生,在体制内也是大多数人可以平平淡淡的过好小日子,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职场上的人说35-40岁以后体制内的优势就显示出来了....

第三,每年的公考热告诉你,这么多人去考试,他肯定有很多的好处,所以不用担心这条路有没有坑,有也是没那么坑。特别是这几年很多创业的朋友是越来越艰难,创业成功的几率在告诉你,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个选择很重要,所以很多的同学首选是求稳....

好的,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点帮助。


懵懂小青年


公务员,爽!衣食无忧。正因为这样,考公务员才是真正的过五关斩六将。

我周围的大学生,毕了业,大多都是着奔公务员去的。

考上了,一家人吃了定心丸,再也不会为找工作而操劳奔波了,弄得好的,仕途也会一帆风顺。

但每年都有这么多毕业生,进入公务员队伍的毕竟是少数,大部分还是要去其他行业的。

能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或大公司工作也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但好工作都是有条件的,首先要能力强,能吃苦,品质好。

毕了业,就要就业。360行,行行也需要大学生。工作,从来都没有贵贱之分,只是分工不同罢了。

近年来,很多大学生选择去创业,这也是值得提倡的。只要能自食其力,哪一行也是值得鼓励的。

有些人是不怎么安分的,不大喜欢被困住,自然就喜欢出去闯荡了。

想当年,马云、马化腾、王健林等,选择稳定的工作是可以的,但他们都选择出去拼。如果马云当初选择当老师,或许中国就多了一位教授。

人,不管做哪一行,也不会高人一等。任何事情,任何工作,都要有人去做。阿里巴巴好,不可能大家都去吧,去了,阿里巴巴也养不起大家!

为什么大家都热衷考公务员?说来说去就是公务员队伍稳定,是个铁饭碗。你说是吗?

我的邻居是富二代,我问他为什么要去考公务员?他说:“公务员,四平八稳,为什么不考呢?我老爸虽然有钱,但活得很累。他不希望走他的老路。”说得有一定的道理。

公务员也好,工人也好,自谋职业也好,只要在自己的岗位上能出彩便是真的好!你认为呢?











英雄拒绝黄昏


大学生毕业后为什么都喜欢考公务员?这个问题是存疑的,因为一旦用了“都”这个词,问题的描述就值得推敲,是不是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来看2019年国家公务员报考统计数据:

可以看到全国有135万余人报考了国家公务员,合格的有127万余人。就算报考者全部是大学毕业生,也只占2018年820万大学毕业生总数的1/6,说大学生都喜欢考公务员言过其实了。来看2018年大学毕业生最青睐的行业分布前10名:

可以看到,前十名里面能与公务员岗位挂钩的少之又少。因此,声称大学毕业生都喜欢考公务员并不符合客观实际。

报考公务员的原因有这么几点:

1.就业形势所逼。800多万大学毕业生,头部和尾部的就业反倒不难,头部的被用人单位提前招揽了,尾部的不挑剔,也谋职成功。再刨去立志考研深造的,还剩几百万大学毕业生,由于报考条件限制,最后仍有100多万参加公务员考试,而国考职位不到一万,招录人数也就一万五左右,竞争白热化。

2.公务员职业符合传统的“学而优则仕”的心理预期,不少人是冲着仕途发展去的。

3.公务员职业相对来说稳定,收入有保障。谈不上富裕,却也衣食无忧。

总的来说,考上公务员,面子里子都有了。但公务员的本义是为人民服务,如果不是有志于此,而是冲着升官发财、安逸享受去考公务员,要么就是庸庸碌碌,白瞎了这一生;要么就会投机钻营,轻则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人,重则栽了跟头。


剑客谈教育


你好,对于大学生毕业后为什么都热衷于考公务员,我想对于这个问题,我还是有发言权的。

我是2018届应届毕业生,2018年的4月,就参加了我们省里的公务员考试,为什么要参加呢,结合个人经验,主要原因有三点:

1、公务员的传统优势:稳、地位高、家人喜欢

一提起公务员,大家就会立马想起两个字:稳定。

不可否认,稳定确实是公务员最突出的优点,人都是惧怕风险的动物,若有一份只要你不犯错,即使不求上进也不会解雇你的工作,谁会不喜欢呢?

而且这份工作不仅稳定,考上之后社会地位高,家人也喜欢,说出去倍有面子。总之在上一辈的眼里,最向往的三种职业就是:公务员、医生、教师。

不过我也要提醒你,现在公务员是越来越辛苦了,所谓“一杯茶,一支烟,一报纸看半天”,这样的现象已经越来越少了,大部分的公务员都是兢兢业业,特别是基层,经常加班加点跑基层进农村,而且没有任何的加班费。

2、公务员工资水平起点高

就拿我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来说,在我这二三线城市,考上公务员,到手能够拿到6000到8000不等,加上公积金和各项福利,接近一万。

但如果是去私企打工呢?不好意思,除非你是做程序员或技术类的,或许可以拿到6000以上,其他的学生,估计就是3000~4000元,即使加上五险一金,也就在5000~6000。

刚毕业第一年,年轻人都很热血,急于用收入证明自己,考公务员在第一年来说,确实普遍高于同城市的私企,而且相对来说社会地位高,给国家政府打工,会有一种自豪感。

3、公务员退休后依然有可靠的物质保障

据我一位社保局工作的朋友透露,公务员的退休工资,是企业的三倍,而且报销比例也是比较高的。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你的老年,不说大富大贵,至少安枕无忧,不会给子女造成太大的经济压力。

年轻人努力工作为了什么,大部分普通人不就是为了生活过得好点,以后老了失去劳动能力,依然有钱可以作为保障吗。

说实话,放现在来看,如果女生在找对象的时候,男朋友的父母是公务员,那你大概率可以放心,结婚后你的家庭负担不会那么重,不说是否给儿子买婚房,但至少在老人生病这一块,你就可以省不少的心。

提这个不是随便说的,而是这是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老人年纪大了,难免有病痛,如果是农村人,没有买社保,那估计做个小手术就得好几万,大手术更不用说了,搞不好一个家都垮了。但是公务员不同了,大部分是可以报销的,而且有社保卡,官场上混得好的,甚至都不用花子女一分钱。

这就是公务员在老年时的好处,有保障,不怕受子女的气,也不怕会拖累子女。

以上三点就是我的个人看法,希望对你有帮助,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