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3 战“役”期间,心血管病人如何预防心梗等急性事件发生?

大家可能都知道,冬季是冠心病、心梗的高发季节,尤其是气温骤降,心血管科急诊室、病房里总是人满为患。而在这抗击新冠病毒感染肺炎特殊期间,除了要做好日常防护,如戴口罩,勤洗手外,还必须预防心梗等的发病,尽量减少去医院就医。

为什么冬季冠心病、心梗最容易发病?

冠心病之所以在冬季高发是因为寒冷会刺激人体的冠状动脉,致其痉挛收缩,人体的外周血管收缩,使血压上升,心脏负荷增大,耗氧量增加,增加了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的发生率。若冠状动脉原有严重狭窄,则出现心肌梗死的可能性就会增大。

而且在寒冷的冬季人体出汗也少,喝水也较少,这样人体的血液黏稠度增加,血管阻力及血压会上升,血管内血流速度减慢,容易形成血栓,堵塞冠状动脉,造成心脏病的发作。

此外,冬季寒冷容易感冒,易患呼吸系统的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都会加重原有心血管疾病的病情,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过冬时一定要多加注意。

这些心梗的征兆,一定要留意!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会听到有人突发心梗去世的消息,这些消息的特点都是突发,难道心梗就真的没有征兆吗?”对于这个疑问,其实,急性心梗也是有前兆的,大家一定要留意(尤其发生在凌晨的时候):

  • 1、近期突然出现心绞痛,或疼痛时间超过15分钟。
  • 2、伴心慌、气短、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烦躁不安等。心慌憋闷、胸痛、乏力等先兆症状多在发病前3~7天内出现,少数甚至提前数周就出现了。
  • 3、出现原因不明的胸背疼、肩颈胳膊疼。疼痛的发作特点常常是今天脖子疼,第二天改成了下巴疼,或是今天疼,第二天又不疼了。出现这种疼痛转移的现象,就要引起注意去医院就诊了。
  • 4、胃疼。患有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而平时又没有上腹部不适的患者,如果出现胃疼要高度警惕。因为冠心病、心绞痛或急性心梗有时表现为胃部有烧灼感。
  • 5、牙疼。通常3分钟左右就会过去,如果是牙周炎则不会这么短时间就好。比如一骑车牙就疼,停下后就不疼了,可是再骑的时候又开始疼。可能在1周内反复出现。
  • 6、焦虑失眠。从来没有失眠经历,或是没发生什么刺激、焦虑的事情却毫无缘由的焦虑时,可能是心梗信号。
  • 7、心跳加剧。如果在没有任何诱因的前提下,忽然发现自己无缘无故的心跳加速,持续时间在1分钟到10分钟之间。并且常常是在体力活动、情绪激动或过度饱餐后出现。应警惕这可能是身体发出的心梗指示。

以下几种情况特别容易诱发急性心梗:

1、过度劳累和睡眠不足。

2、强烈的精神刺激。比如过度高兴或悲伤,以中老年人居多;

3、气温忽降忽升。在气候异常变化的情况下,比如气温过高或过低、温度骤降骤升等。寒冷最容易激发人体的应激反应,天气冷可导致血管痉挛,喝水少也容易增加血液黏稠度;

4、暴饮暴食。因为人吃得过饱后,机体为了满足消化的需要,心脏必须输出大量血液供给胃、肠等消化系统,这就增加了心脏负担,使心脏自身血液循环处于相对缺血状态,从而诱发心梗。

冬天因为气温、激素水平变化等原因,血压会比夏天高,所以,冬季更要做好血压监测,控制好血压。尤其是中老年人,早上起床要慢中求稳,一旦出现上述情形,尽快就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