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如何評價電視劇《北平無戰事》?

小情獸TT


首先的看點是集中了當今的大腕,劉燁、陳寶國、焦晃、倪大紅、王慶祥、程煜、廖凡、董勇、沈佳妮、祖峰等等,應該說,個個不同凡響,如果沒有出彩,也是受到劇本的限制,比如陳寶國飾演的警察局長,戲份不算最多。

    最喜歡的演員,當屬祖峰。在《潛伏》裡演李涯,給人印象深刻。這一次不負眾望,將中央銀行北平分行金庫副主任崔中石演活了,一個沉穩,神秘,忍辱負重的中共地下黨員形象,被他演繹得栩栩如生。遺憾的是崔中石很早就被編劇編得犧牲了,即使這樣,給我的印象還是最深,揮之不去。說些題外的話,女人最欣賞這種男人,不張狂,不高調,有內涵。劇中的崔中石夫人也演得好,看到他的兩個可愛的孩子,想起為了革命事業,沒有愛情的家庭生活,讓人感嘆不已。

   其次精彩的應該是程煜飾演的馬漢山,北平民食調配委員會副主任,也是北平市民政局長。程煜演過不少電視劇,先前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懸崖》,在《北平無戰事》這部劇裡,他的表演太精彩了!一招一式都是戲,是當之無愧的實力派演員。看著劇情,總覺得有影射文強的感覺。

    廖凡飾演的梁經綸,是一個學者的身份,同時又是國民黨地下工作者。劇中並沒有把他臉譜化,而是將他的無私,他的情感,他的矛盾,都一覽無餘地展示給觀眾,形象可信可嘆。

    倪大紅飾演的謝培東,不知是劇中人物的命運打動了我,還是演員的演技讓我感動,也許參半有之。他那種不動聲色的表演,和祖峰有異曲同工之處。完全同意對他“黃金配角”的評價。

    還有幾個配角演員,演得很不錯,比如孫之鴻飾演的孫朝忠,王勁松飾演的王蒲忱,陳麗娜飾演的程小云,王凱飾演的方孟韋,都有獨到的演繹,將劇情襯托到一定的高度。我相信日後這些演員一定會有更多熠熠閃光的時機。(陳麗娜演過《激情燃燒的歲月》裡的女兒)

    比較差強人意的,一是主角劉燁,演技沒有突破,和過去的角色相重疊,令人遺憾。還有兩個女性人物,沈佳妮飾演的何孝鈺,姜瑞佳飾演的謝木蘭,一是編劇的不足,給的戲份牽強,劇情簡單粗糙,演員的演技也讓人搖頭,不然就是表情單板,不然就是故作天真,真不如剪掉。

   《北平無戰事》昊昊然拍了53集,集集揪住人心,每一場戲都讓觀眾在高潮中找到快感,卻沒有落入男歡女愛的窠臼,這也是編劇難能可貴之處。劇情是主線是反腐,對今天仍有現實意義。那些人性的墮落,扭曲和骯髒,從古說到今,意味深長。





明談娛樂


最近又重溫了一遍《北平無戰事》,看了這個問題下面的一些答案,批評的不少,接下來我從整部劇的關鍵問題、主要人物等方面談談我對這部劇的看法。

一、整部劇的幾個關鍵問題

1. 何為幣制改革,目的何在


簡單而言,幣制改革就是廢除國民黨原本發行的舊法幣,改用金圓券,並且勒令民間停止一切金、銀、外匯交易,強制把金、銀、外匯兌換成金圓券,以此來遏制國統區日益崩潰的經濟和日漸瘋狂的通貨膨脹。

這項改革想要成功,必須具備兩個條件,這兩個條件何其滄在劇中也不止一次地提到過:一是國庫裡有足夠的美元作為儲備金;二是有足夠的物資來堅挺市場。

簡單解釋一下這兩點:貨幣的本質只是流通手段和價值尺度,人們希望掙更多的錢其實看中的是金錢所代表的購買力,金錢越多,表示你所掌握的購買力就越強,但這是在市場有足夠物資的情況下。一旦市場物資匱乏,物價必然要大漲。民國末期便是如此,物資被少數人囤積起來,市場上物資匱乏,物價大漲,以至於錢成了廢紙。而當時的美國已十分強大,因此有足夠的美元作為儲備金意味著國家可以在美國換到中國市場所缺少的物資,這便是想要穩定物價的基礎。其次,要想徹底遏制通貨膨脹,以北平為例,建豐為首的鐵血救國會必須要在北平地區供應大量的物資來保證市場需求,以此來和囤積物資的孔宋財團較量,平抑物價。

顯然,以上兩個條件是當時的國民政府絕不可能具備的。因此,幣制改革是一個從一開始就註定要失敗的運動。用何其滄的話說就是“論證幣制如何不能改革”。

對於此,領導幣制改革的建豐顯然是一清二楚的,既然註定要失敗,那為何還要搞?

因為建豐搞幣制改革的目的根本就不是挽救民生,而是藉此掠奪北平老百姓手中所剩餘的最後一點金、銀、外匯。這個可以結合歷史背景分析,當時雖然還未開始國共雙方的大決戰,但國軍在前方戰場上節節敗退,在後方經濟區民心喪盡,蔣介石已經開始經營臺灣作為最後的退路,掠奪更多的金、銀、外匯有利於更好地經營臺灣大本營。

2.幣制改革所涉及到的國民黨內部鬥爭

幣制改革期間需要穩定市場物價,需要物資堅挺市場,因此必然會觸及孔宋等大財團以及和他們利益相連的官僚集團的利益,具體到劇中就是陳繼承、徐鐵鷹、馬漢山、侯俊堂等老一派的既得利益者,他們和孔宋勾連大發國難財,把許多貪腐的財產和囤積的物資寫在黨產名義下,然後進行利益分割,比如侯俊堂20%的股份就是如此。因此,他們必然會想盡辦法破壞幣制改革。而建豐成立的鐵血救國會所代表的少壯派如曾可達、孫秘書、王蒲忱等人便要以貪腐為出發點去清查老派的既得利益者,藉此逼迫他們配合幣制改革。

3.建豐為何要重用有重大共黨嫌疑的方孟敖

第一,為了保證在幣制改革期間有足夠的物資向北平運送。雖然幣制改革註定要失敗,但在改革的前期,也就是逼迫老百姓拿金、銀、外匯兌換金圓券的這一兩個月,必須要有相應的民用物資和軍需物資運送到北平來平抑物價,而原有的空軍作為老一派的既得利益集團顯然不可能配合建豐的幣制改革,也不可能幫助建豐運送物資,那方孟敖的飛行大隊便是建豐的首要選擇。

第二,用方孟敖來逼迫方步亭配合平津地區的幣制改革。平津地區想要順利推行幣制改革,除了何其滄的論證報告外,央行北平分行經理方步亭的配合更是至關重要,老百姓的金、銀、外匯需要交到北平分行進行兌換,金圓券也要靠北平分行去發行,面對前方戰爭的節節失利,建豐沒有時間去換一個能夠完全被他操控的北平分行經理去執行這個任務,連方步亭自己都說過“換掉我,北平分行只會更亂”,因此,建豐把方孟敖推到反腐的第一線,明知他不懂經濟卻還是要他查賬,目的就是讓方孟敖得罪老一派的既得利益者,讓方孟敖處在危險的境地,方步亭想要救方孟敖,讓方孟敖不成為兩派鬥爭的犧牲品,就必須配合幣制改革。所以方步亭既要配合幣制改革,又要和老一派妥協,幫他們做平680萬的賬,都是為了救方孟敖。他跟何其滄說過“我的孩子在他們手上”。

有了以上兩點,就算方孟敖是共產黨建豐也會重用他,因為即使殺掉方孟敖,也挽救不了國民黨在前方戰場的失敗,但用好了方孟敖卻可以榨乾北平地區的最後一滴油,掠奪北平地區所僅有的金、銀、外匯,這些掠奪來的財富便是國民黨到臺灣的家底。


這也就是建豐所謂“用人要疑,疑人也要用”的目的所在,這也就是建豐所謂“用人要疑,疑人也要用”的目的所在,同時還要切斷方孟敖和共產黨的聯繫。

4.“孔雀東南飛”計劃對國共雙方各自代表著什麼意義

國民黨:“孔雀東南飛”計劃是指幣制改革,除了掠奪北平的金、銀、外匯外,還要保證傅作義50萬大軍的軍需,使他們向東北可以出關接應東北國軍,向東南可以和徐蚌方面的國軍匯合,有利於和共軍的最後決戰。

共產黨:共產黨看出了國民黨的內部矛盾,傅作義並非全心全意跟隨蔣介石,“傅作義這隻孔雀不是蔣介石家養的”,因此順水推舟,把這隻孔雀餵飽,讓他飛不起來,讓他覺得有退路可走,也就是把傅作義的50萬大軍穩在平津,不使其向東北或東南增援。理解這一點也可以結合歷史來看,當時和共軍作戰時蔣介石曾召見傅作義出兵增援,傅作義卻制定了一個偷襲延安的計劃,在三大戰役期間也和共軍秘密接觸,共產黨當時抓住這一弱點,一直未對平津地區發動全面進攻,讓傅作義覺得有退路可走,並未全身心的配合其他國軍。

二、主要人物(排名不分先後)

1.馬漢山

老一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反貪腐中,因作為民調會的副主任而被推向前臺,我不否認馬漢山的貪腐行為,但就糧食這一塊兒而言,他也只是處在貪腐鏈的最底層,老一派剛開始想要保他,後來在與鐵血救國會的鬥爭中處於下風,轉而又想捨棄他,讓他做替罪羊。

從五人小組進駐北平開始,馬漢山就一直處在被動的自保狀態,老一派力挺他時他巴結老一派,老一派捨棄他時他又轉而幫鐵血救國會,說到底,也只是為了謀求一條活路。在知道沒有活路,必死無疑時又把家底留給了崔叔的妻兒。

程煜老師神一般的演技把馬漢山這個“壞人做不成,好人做不來”的人物演繹的活靈活現。

2.徐鐵鷹

全國黨員通訊局的主任,同是老一派的人物,徐鐵鷹則是心黑手狠、殺人不眨眼,滿嘴的黨國大義,骨子裡卻貪婪無比,把反共當作藉口來掩飾自己的貪腐行為,為了抵制幣制改革,不惜殺掉毫不知情且只有二十歲的謝木蘭。

陳寶國老師作為國寶級的演員,把徐鐵鷹這個“卷金如土,殺人如麻”的二如局長演繹的活靈活現。

3.曾可達

完全沒有領會建豐“用人要疑,疑人要用”的真實含義,所以一直在方孟敖是不是共產黨這個問題上糾結,讓建豐非常的不滿意。他佩服曾文正公,一心追隨建豐,想要力挽狂瀾,做曾文正公那樣的豪傑。可惜民國不是清末,建豐也不是咸豐,時移世變,曾可達註定成不了文正公。

很多人都能從曾可達身上能看到自己的影子,他聰明能幹、心懷正義、有理想有抱負、認真工作、對上司忠誠,卻也遭小人暗算,不被上司理解,最終一腔熱血錯付建豐,落得個“直如弦,死道邊”的結局。

4.王蒲忱

精明幹練,同為鐵血救國會的成員,他顯然比曾可達更能看清時局,也更能理解建豐幣制改革的含義,連建豐都在電話裡對他說過“你的理解比可達同志的理解要深”。所以在最後他指點曾可達“方孟敖若是共產黨,建豐同志負責;謝培東若是共產黨,交給我來處理”。

這個人物在二十多集時出場,當時陳繼承為首的老一派正在以抓共產黨的名義破壞幣制改革,在陳繼承聽彙報時,王蒲忱不緊不慢地對行動組長說“你們跟陳總司令彙報吧”,這一句話既表明了自己作為新任領導,下屬不聽指揮,又告了前任馬漢山的狀,不露聲色,一箭雙鵰。

縱觀全劇,王蒲忱一直都非常善於把握時局,關鍵的時候可以跟陳繼承翻臉,該沉默時就拼命咳嗽,裝聾作啞。即完成了建豐交代的任務,又在老一派面前留了退路。

歷史上這個人到臺灣後活了一百多歲。

5.梁經綸

劇中唯一的雙面間諜,既是共產黨,又是國民黨,其實是鐵血救國會的核心成員。

他有報國的熱情,卻又感念於建豐的知遇之恩。若沒有建豐,或許他會死於抗日戰場,也或許投軍失敗而茫不知所以,但建豐的賞識讓他認識了像何其滄這樣的學問家,又獲得了去往美國留學的機會,儘管其中有利用的成分,但他仍心懷感激,口稱建豐“經國先生”,對待建豐,他也是“先生國士待我,我國士報之”。明知幣制改革是飲鴆止渴,但若不推行幣制改革,老百姓只會死得更多,他用一生去踐行救國的理念,但究竟是對是錯,他自己也很難弄清,只能留給歷史去評判,知我罪我,其為春秋乎!

6.方孟敖

相較於其他劇來說,作為這部劇的男一,方孟敖的存在感顯得並不強,以至於很多人質疑劉燁的演技,其實與老戲骨相比,劉燁的演技並沒有拖後腿,只是這是一部民國群像戲,方孟敖這個人物,本身就是聯繫國共兩黨重要人物的一個核心點,只是很多人在關注兩派的重要人物,而把這個男一號給忽略了。

其實他非常的聰明,五人小組問他“在哪裡找到的馬漢山”,他卻回答“北平的路我也不熟,馬局長,我在哪裡找到的你?”不聲不響地賣給了馬漢山一個人情,馬漢山因此說“像方大隊長這樣的,我們就會積極地配合他的工作”,最後,他說蔣經國“只是一個孝子”,說明他對當時的局勢也有著清醒的認識。

7.崔中石

崔叔可以算是這部劇中白月光般的存在,劇情進行不到一半時慷慨死去,卻又貫穿了整部劇。這樣一個胸有城府,拿得穩“兩碗麵”卻又心懷救國之心的人並沒有顯得偉光正,反而讓人感到他是一個有血有肉的勇士。

嬌女字平陽,折花倚桃邊。

折花不見我,淚下如流泉。

小兒名伯禽,與姊亦齊肩。

雙行桃樹下,撫背復誰憐?

念此失次第,肝腸日憂煎。

這是李白在外遊歷時想念兒女所做的詩,劇中方步亭念這首詩時正是崔中石被徐鐵鷹抓去的時候,李白尚有和兒女相見的那一天,崔忠石死去後兩個孩子卻再也沒有了爸爸。

8.謝培東

隱藏在國民黨核心部門的共產黨黨員,為共產黨輸送過大量重要情報。或許很多觀眾不喜歡謝木

蘭,其實謝木蘭身上有著許多年輕人的影子,熱愛國家、追求進步、正直熱情,但致命的缺點就是過於幼稚、性格極端,她迫切地想要參與到與國民黨的鬥爭中,卻不知道鬥爭的複雜性和危險性,最終葬送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當時方步亭已經想要切斷梁經綸與謝木蘭的聯繫,卻因為謝培東的阻攔而放棄了,我想如果能及時把謝木蘭開除出學聯,她是不是不用犧牲。謝培東這個有堅定信仰的共產黨員為了不讓國民黨因懷疑他而破壞中共中央的佈局,以至於丟掉了自己女兒的生命。而他大雨中找女兒時已經失態的表現讓我意識到他也是一個深愛女兒的父親,最後在北平解放時彷彿看到女兒出現的那一幕更是讓我忍不住熱淚盈眶。

結語:

北平無戰事描繪的是一幅民國眾生群像圖,國共兩黨都有涉及,有為了自己利益殺人不眨眼的國民黨高官,如徐鐵鷹、陳繼承;也有有志於報國卻最終一場空的青年將領,如曾可達、梁經綸;還有處在亂世洪流中不得已的知識分子,如何其滄、方步亭……但最終所讚頌的是為了國家的獨立和民族的解放而犧牲的無名英雄,如崔中石、謝培東等等。

歷史是人寫的,但很多人寫不進歷史,他們為了國家的獨立和民族的解放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卻還是沒能在史書上留下一筆,但他們同樣偉大,他們的功績值得澆鑄在青銅器上、鐫於木板上、銘刻在大理石上,與世長存!


後記:劉和平老師的這部《北平無戰事》顯然沒有《大明王朝1566》影響力大,甚至有很多質疑的聲音,聽到最多的是節奏過慢,其實我認為這部劇的燒腦程度並不亞於大明王朝,淚點甚至比大明王朝要多,大明王朝表現了中國歷史的精髓,有一位知友說過“看懂了大明王朝你就在某種程度上看懂了中國歷史”,這一點我很贊同,而北平無戰事則是講述的在政治鬥爭中看似平靜的表面,其實暗流湧動、險象環生,所謂“下閒棋、燒冷灶”便是如此,很多情節都需要結合歷史來反覆琢磨。最近重溫這部劇,寫一點觀後感,希望能讓更多人喜歡這部劇。


老螞蟻影視


講述了1948年,潛伏於國民黨空軍的中共地下黨員方孟敖,為和平解放北平,在千鈞一髮的時刻,為人民的幸福與安寧,做出艱難抉擇的故事。

一部好的藝術品,但並非一部好的商品。我覺得劉和平不愧為第一編劇。本劇有兩條線,一條明線,曾徐之爭。一條暗線,蔣陳之爭。由於審批的限制,本劇對於蔣陳之爭描寫的相當隱晦,但是脫離了這條線來看劇中的人物與鬥爭,是不完整的。

在那個“革命仍未成功,同志還需努力”的年代,同志般的情誼多感人肺腑——— 更何況,這種感人肺腑並不在浮誇的掏心掏肺上,而在崔叔對孟敖無時無刻不愛得深沉的那個很“受”的眼神上,以及一不做二不休,明明可以全身而退卻願為你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行動上!如果這都不是愛,只能說當時同志間滿滿純潔的感情實在太動人!

“新的中國該是個什麼樣子?

它是站在海岸遙望海中已經看得見桅杆尖頭了的一隻航船,

它是立於高山之巔遠看東方已見光芒四射、噴薄欲出的一輪朝日,

它是躁動於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個嬰兒

這是《北平無戰事》裡梁經綸和何孝鈺都說過的一段話,原出自毛澤東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寫這段話的人和念念不忘它的那些人都曾有著浪漫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在歷史的一個關鍵的時間點上,這些對信仰執著的人推動了歷史的車輪,他們有的看到了親手培育的嬰兒,有的則永遠停留在了無限的憧憬中。於是那隻航船、那輪朝日、那個悸動的嬰兒成為渺渺歷史長河中的一葉小舟,他們仍然帶著理想的色彩,卻沉沉在蒼茫的昨天,因為衝向彼岸的過程可以乘風破浪,可以關山飛度,但到達了的彼岸卻變了模樣。

喜歡的可以去看一下,非常不錯的一部電視劇。喜歡的可以關注和評論轉發,謝謝大家支持!


壹場電影


想從一件很久遠的事情說起,我們曾有個娛樂極度匱乏的時代,然後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時候,電影票一毛兩毛一張的條件下,出了幾部票房過億的電影,換現在就是妥妥的百億大片。電視劇因為電視普及稍晚,但最初幾部進口連續劇基本都做到萬人空巷的效果,據說連賊都貪看電視,不肯上街作案。可是今天看來,那時國產影視裡的表演,尤其是男演員,特別是新面孔年青男演員的演技造作,真的是一地雞皮疙瘩,後來發現男演員沒點閱歷沒點積累,年青青的除了賣帥,真的很難談演技。



所以說回北平無戰事,主演劉燁的方孟敖,在演技上,在這個三十出頭的年紀,能演到這樣,也算出乎預料的好了,在戲裡一堆年青演員裡已經很出類拔萃,可是不幸在這部戲裡,老戲骨太多,比方陳老師的馬漢山,你到哪說理去?人家那叫渾然天成,就沒法感覺馬漢山是演的,就是有那麼一個人在哪裡。相比之下,方孟敖和曾可達就顯出一種刻意,方孟敖就是時時刻刻要體現一股有軍人風骨的帥勁,要體現在一群部下面前維持即親如兄弟,又有擔當受崇敬的大哥氣概,可是除了電視人設背景,他本人的表演真沒達到這個高度,只不過刻意的程度,還不至於影響觀感。曾可達呢?全劇下來就是一個新官僚形象,看上去是有點朝氣蓬勃的樣子,跟老派腐朽官僚很不一樣,但裡子裡的官僚作風是一樣一樣的,跟著劇情走,這個官僚似乎很有幹勁,可惜也是刻意了,感覺是劇情推著他走,並不是他推著劇情走,對他的記憶,幾乎都集中到他每一次跟看不見的建豐同志打電話上,一接電話,立即沒了什麼朝氣,只有一種個人崇拜的溫順,其實就是一種變態的唯上而已,自己原本氣勢洶洶要反應的問題,電話一拿,就和風細雨,說明什麼?


說明只要建豐同志開口,明知不對的事情他也可以毫不猶豫的執行!說明什麼愛國愛黨敬業都是屁話!說明這只是一個毫無原則的官僚!同樣是一個腐敗分子,只不過他現在的腐敗目標還沒有對準金錢財富,而是要通過建豐同志的賞識,去攀爬更高的掌權平臺。曾可達自己的行動當中,顯然在作風上和駕馭下屬上,也是明顯的在模仿未曾露面的建豐同志。那麼解放前,蔣太子打老虎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外因是老虎都打到小媽頭上了,也直接影響他爹下的一盤很大的棋,內因嗎,這個曾可達同志表現的就很好,CC系多少黨國元老,當年可是連人都賣給黨國的,如今公的私的自己都別想分清,打老虎這種事是糊弄外人,你派個太子出來打老虎,真的是為了黨國命運、黨國前途?怕不是想變黨天下為家天下吧?!

同時老頭子也看出,建豐同志私貨太多,操之過急,才終止這一行動。這本來是曾可達這角色很好的表現機會,可惜,那麼多老戲骨面前,董勇的表演就顯出勉強,做不到這一點。


李三萬的三萬裡


程煜、陳寶國,二位影帝的演技名不虛傳。

廖凡的表現可圈可點。

祖峰的表演是個驚喜。

焦晃、倪大紅髮揮穩定,但沒有太多出彩的表現。

同為影帝的劉燁,是本劇中最大的敗筆,與上面這些影帝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


武大九州攝影


很好看的一部劇 就是讓劉火華給毀了


我是我651


看完後就知道老蔣為什麼輸了大陸


笑傲琅琊榜


是一部佳作,現實與虛構的完美結合,演員表演細膩、吸引人。


跪射俑


一般般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