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如何评价电视剧《北平无战事》?

小情兽TT


首先的看点是集中了当今的大腕,刘烨、陈宝国、焦晃、倪大红、王庆祥、程煜、廖凡、董勇、沈佳妮、祖峰等等,应该说,个个不同凡响,如果没有出彩,也是受到剧本的限制,比如陈宝国饰演的警察局长,戏份不算最多。

    最喜欢的演员,当属祖峰。在《潜伏》里演李涯,给人印象深刻。这一次不负众望,将中央银行北平分行金库副主任崔中石演活了,一个沉稳,神秘,忍辱负重的中共地下党员形象,被他演绎得栩栩如生。遗憾的是崔中石很早就被编剧编得牺牲了,即使这样,给我的印象还是最深,挥之不去。说些题外的话,女人最欣赏这种男人,不张狂,不高调,有内涵。剧中的崔中石夫人也演得好,看到他的两个可爱的孩子,想起为了革命事业,没有爱情的家庭生活,让人感叹不已。

   其次精彩的应该是程煜饰演的马汉山,北平民食调配委员会副主任,也是北平市民政局长。程煜演过不少电视剧,先前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悬崖》,在《北平无战事》这部剧里,他的表演太精彩了!一招一式都是戏,是当之无愧的实力派演员。看着剧情,总觉得有影射文强的感觉。

    廖凡饰演的梁经纶,是一个学者的身份,同时又是国民党地下工作者。剧中并没有把他脸谱化,而是将他的无私,他的情感,他的矛盾,都一览无余地展示给观众,形象可信可叹。

    倪大红饰演的谢培东,不知是剧中人物的命运打动了我,还是演员的演技让我感动,也许参半有之。他那种不动声色的表演,和祖峰有异曲同工之处。完全同意对他“黄金配角”的评价。

    还有几个配角演员,演得很不错,比如孙之鸿饰演的孙朝忠,王劲松饰演的王蒲忱,陈丽娜饰演的程小云,王凯饰演的方孟韦,都有独到的演绎,将剧情衬托到一定的高度。我相信日后这些演员一定会有更多熠熠闪光的时机。(陈丽娜演过《激情燃烧的岁月》里的女儿)

    比较差强人意的,一是主角刘烨,演技没有突破,和过去的角色相重叠,令人遗憾。还有两个女性人物,沈佳妮饰演的何孝钰,姜瑞佳饰演的谢木兰,一是编剧的不足,给的戏份牵强,剧情简单粗糙,演员的演技也让人摇头,不然就是表情单板,不然就是故作天真,真不如剪掉。

   《北平无战事》昊昊然拍了53集,集集揪住人心,每一场戏都让观众在高潮中找到快感,却没有落入男欢女爱的窠臼,这也是编剧难能可贵之处。剧情是主线是反腐,对今天仍有现实意义。那些人性的堕落,扭曲和肮脏,从古说到今,意味深长。





明谈娱乐


最近又重温了一遍《北平无战事》,看了这个问题下面的一些答案,批评的不少,接下来我从整部剧的关键问题、主要人物等方面谈谈我对这部剧的看法。

一、整部剧的几个关键问题

1. 何为币制改革,目的何在


简单而言,币制改革就是废除国民党原本发行的旧法币,改用金圆券,并且勒令民间停止一切金、银、外汇交易,强制把金、银、外汇兑换成金圆券,以此来遏制国统区日益崩溃的经济和日渐疯狂的通货膨胀。

这项改革想要成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这两个条件何其沧在剧中也不止一次地提到过:一是国库里有足够的美元作为储备金;二是有足够的物资来坚挺市场。

简单解释一下这两点:货币的本质只是流通手段和价值尺度,人们希望挣更多的钱其实看中的是金钱所代表的购买力,金钱越多,表示你所掌握的购买力就越强,但这是在市场有足够物资的情况下。一旦市场物资匮乏,物价必然要大涨。民国末期便是如此,物资被少数人囤积起来,市场上物资匮乏,物价大涨,以至于钱成了废纸。而当时的美国已十分强大,因此有足够的美元作为储备金意味着国家可以在美国换到中国市场所缺少的物资,这便是想要稳定物价的基础。其次,要想彻底遏制通货膨胀,以北平为例,建丰为首的铁血救国会必须要在北平地区供应大量的物资来保证市场需求,以此来和囤积物资的孔宋财团较量,平抑物价。

显然,以上两个条件是当时的国民政府绝不可能具备的。因此,币制改革是一个从一开始就注定要失败的运动。用何其沧的话说就是“论证币制如何不能改革”。

对于此,领导币制改革的建丰显然是一清二楚的,既然注定要失败,那为何还要搞?

因为建丰搞币制改革的目的根本就不是挽救民生,而是借此掠夺北平老百姓手中所剩余的最后一点金、银、外汇。这个可以结合历史背景分析,当时虽然还未开始国共双方的大决战,但国军在前方战场上节节败退,在后方经济区民心丧尽,蒋介石已经开始经营台湾作为最后的退路,掠夺更多的金、银、外汇有利于更好地经营台湾大本营。

2.币制改革所涉及到的国民党内部斗争

币制改革期间需要稳定市场物价,需要物资坚挺市场,因此必然会触及孔宋等大财团以及和他们利益相连的官僚集团的利益,具体到剧中就是陈继承、徐铁鹰、马汉山、侯俊堂等老一派的既得利益者,他们和孔宋勾连大发国难财,把许多贪腐的财产和囤积的物资写在党产名义下,然后进行利益分割,比如侯俊堂20%的股份就是如此。因此,他们必然会想尽办法破坏币制改革。而建丰成立的铁血救国会所代表的少壮派如曾可达、孙秘书、王蒲忱等人便要以贪腐为出发点去清查老派的既得利益者,借此逼迫他们配合币制改革。

3.建丰为何要重用有重大共党嫌疑的方孟敖

第一,为了保证在币制改革期间有足够的物资向北平运送。虽然币制改革注定要失败,但在改革的前期,也就是逼迫老百姓拿金、银、外汇兑换金圆券的这一两个月,必须要有相应的民用物资和军需物资运送到北平来平抑物价,而原有的空军作为老一派的既得利益集团显然不可能配合建丰的币制改革,也不可能帮助建丰运送物资,那方孟敖的飞行大队便是建丰的首要选择。

第二,用方孟敖来逼迫方步亭配合平津地区的币制改革。平津地区想要顺利推行币制改革,除了何其沧的论证报告外,央行北平分行经理方步亭的配合更是至关重要,老百姓的金、银、外汇需要交到北平分行进行兑换,金圆券也要靠北平分行去发行,面对前方战争的节节失利,建丰没有时间去换一个能够完全被他操控的北平分行经理去执行这个任务,连方步亭自己都说过“换掉我,北平分行只会更乱”,因此,建丰把方孟敖推到反腐的第一线,明知他不懂经济却还是要他查账,目的就是让方孟敖得罪老一派的既得利益者,让方孟敖处在危险的境地,方步亭想要救方孟敖,让方孟敖不成为两派斗争的牺牲品,就必须配合币制改革。所以方步亭既要配合币制改革,又要和老一派妥协,帮他们做平680万的账,都是为了救方孟敖。他跟何其沧说过“我的孩子在他们手上”。

有了以上两点,就算方孟敖是共产党建丰也会重用他,因为即使杀掉方孟敖,也挽救不了国民党在前方战场的失败,但用好了方孟敖却可以榨干北平地区的最后一滴油,掠夺北平地区所仅有的金、银、外汇,这些掠夺来的财富便是国民党到台湾的家底。


这也就是建丰所谓“用人要疑,疑人也要用”的目的所在,这也就是建丰所谓“用人要疑,疑人也要用”的目的所在,同时还要切断方孟敖和共产党的联系。

4.“孔雀东南飞”计划对国共双方各自代表着什么意义

国民党:“孔雀东南飞”计划是指币制改革,除了掠夺北平的金、银、外汇外,还要保证傅作义50万大军的军需,使他们向东北可以出关接应东北国军,向东南可以和徐蚌方面的国军汇合,有利于和共军的最后决战。

共产党:共产党看出了国民党的内部矛盾,傅作义并非全心全意跟随蒋介石,“傅作义这只孔雀不是蒋介石家养的”,因此顺水推舟,把这只孔雀喂饱,让他飞不起来,让他觉得有退路可走,也就是把傅作义的50万大军稳在平津,不使其向东北或东南增援。理解这一点也可以结合历史来看,当时和共军作战时蒋介石曾召见傅作义出兵增援,傅作义却制定了一个偷袭延安的计划,在三大战役期间也和共军秘密接触,共产党当时抓住这一弱点,一直未对平津地区发动全面进攻,让傅作义觉得有退路可走,并未全身心的配合其他国军。

二、主要人物(排名不分先后)

1.马汉山

老一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反贪腐中,因作为民调会的副主任而被推向前台,我不否认马汉山的贪腐行为,但就粮食这一块儿而言,他也只是处在贪腐链的最底层,老一派刚开始想要保他,后来在与铁血救国会的斗争中处于下风,转而又想舍弃他,让他做替罪羊。

从五人小组进驻北平开始,马汉山就一直处在被动的自保状态,老一派力挺他时他巴结老一派,老一派舍弃他时他又转而帮铁血救国会,说到底,也只是为了谋求一条活路。在知道没有活路,必死无疑时又把家底留给了崔叔的妻儿。

程煜老师神一般的演技把马汉山这个“坏人做不成,好人做不来”的人物演绎的活灵活现。

2.徐铁鹰

全国党员通讯局的主任,同是老一派的人物,徐铁鹰则是心黑手狠、杀人不眨眼,满嘴的党国大义,骨子里却贪婪无比,把反共当作借口来掩饰自己的贪腐行为,为了抵制币制改革,不惜杀掉毫不知情且只有二十岁的谢木兰。

陈宝国老师作为国宝级的演员,把徐铁鹰这个“卷金如土,杀人如麻”的二如局长演绎的活灵活现。

3.曾可达

完全没有领会建丰“用人要疑,疑人要用”的真实含义,所以一直在方孟敖是不是共产党这个问题上纠结,让建丰非常的不满意。他佩服曾文正公,一心追随建丰,想要力挽狂澜,做曾文正公那样的豪杰。可惜民国不是清末,建丰也不是咸丰,时移世变,曾可达注定成不了文正公。

很多人都能从曾可达身上能看到自己的影子,他聪明能干、心怀正义、有理想有抱负、认真工作、对上司忠诚,却也遭小人暗算,不被上司理解,最终一腔热血错付建丰,落得个“直如弦,死道边”的结局。

4.王蒲忱

精明干练,同为铁血救国会的成员,他显然比曾可达更能看清时局,也更能理解建丰币制改革的含义,连建丰都在电话里对他说过“你的理解比可达同志的理解要深”。所以在最后他指点曾可达“方孟敖若是共产党,建丰同志负责;谢培东若是共产党,交给我来处理”。

这个人物在二十多集时出场,当时陈继承为首的老一派正在以抓共产党的名义破坏币制改革,在陈继承听汇报时,王蒲忱不紧不慢地对行动组长说“你们跟陈总司令汇报吧”,这一句话既表明了自己作为新任领导,下属不听指挥,又告了前任马汉山的状,不露声色,一箭双雕。

纵观全剧,王蒲忱一直都非常善于把握时局,关键的时候可以跟陈继承翻脸,该沉默时就拼命咳嗽,装聋作哑。即完成了建丰交代的任务,又在老一派面前留了退路。

历史上这个人到台湾后活了一百多岁。

5.梁经纶

剧中唯一的双面间谍,既是共产党,又是国民党,其实是铁血救国会的核心成员。

他有报国的热情,却又感念于建丰的知遇之恩。若没有建丰,或许他会死于抗日战场,也或许投军失败而茫不知所以,但建丰的赏识让他认识了像何其沧这样的学问家,又获得了去往美国留学的机会,尽管其中有利用的成分,但他仍心怀感激,口称建丰“经国先生”,对待建丰,他也是“先生国士待我,我国士报之”。明知币制改革是饮鸩止渴,但若不推行币制改革,老百姓只会死得更多,他用一生去践行救国的理念,但究竟是对是错,他自己也很难弄清,只能留给历史去评判,知我罪我,其为春秋乎!

6.方孟敖

相较于其他剧来说,作为这部剧的男一,方孟敖的存在感显得并不强,以至于很多人质疑刘烨的演技,其实与老戏骨相比,刘烨的演技并没有拖后腿,只是这是一部民国群像戏,方孟敖这个人物,本身就是联系国共两党重要人物的一个核心点,只是很多人在关注两派的重要人物,而把这个男一号给忽略了。

其实他非常的聪明,五人小组问他“在哪里找到的马汉山”,他却回答“北平的路我也不熟,马局长,我在哪里找到的你?”不声不响地卖给了马汉山一个人情,马汉山因此说“像方大队长这样的,我们就会积极地配合他的工作”,最后,他说蒋经国“只是一个孝子”,说明他对当时的局势也有着清醒的认识。

7.崔中石

崔叔可以算是这部剧中白月光般的存在,剧情进行不到一半时慷慨死去,却又贯穿了整部剧。这样一个胸有城府,拿得稳“两碗面”却又心怀救国之心的人并没有显得伟光正,反而让人感到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勇士。

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

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

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

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

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

这是李白在外游历时想念儿女所做的诗,剧中方步亭念这首诗时正是崔中石被徐铁鹰抓去的时候,李白尚有和儿女相见的那一天,崔忠石死去后两个孩子却再也没有了爸爸。

8.谢培东

隐藏在国民党核心部门的共产党党员,为共产党输送过大量重要情报。或许很多观众不喜欢谢木

兰,其实谢木兰身上有着许多年轻人的影子,热爱国家、追求进步、正直热情,但致命的缺点就是过于幼稚、性格极端,她迫切地想要参与到与国民党的斗争中,却不知道斗争的复杂性和危险性,最终葬送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当时方步亭已经想要切断梁经纶与谢木兰的联系,却因为谢培东的阻拦而放弃了,我想如果能及时把谢木兰开除出学联,她是不是不用牺牲。谢培东这个有坚定信仰的共产党员为了不让国民党因怀疑他而破坏中共中央的布局,以至于丢掉了自己女儿的生命。而他大雨中找女儿时已经失态的表现让我意识到他也是一个深爱女儿的父亲,最后在北平解放时仿佛看到女儿出现的那一幕更是让我忍不住热泪盈眶。

结语:

北平无战事描绘的是一幅民国众生群像图,国共两党都有涉及,有为了自己利益杀人不眨眼的国民党高官,如徐铁鹰、陈继承;也有有志于报国却最终一场空的青年将领,如曾可达、梁经纶;还有处在乱世洪流中不得已的知识分子,如何其沧、方步亭……但最终所赞颂的是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而牺牲的无名英雄,如崔中石、谢培东等等。

历史是人写的,但很多人写不进历史,他们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却还是没能在史书上留下一笔,但他们同样伟大,他们的功绩值得浇铸在青铜器上、镌于木板上、铭刻在大理石上,与世长存!


后记:刘和平老师的这部《北平无战事》显然没有《大明王朝1566》影响力大,甚至有很多质疑的声音,听到最多的是节奏过慢,其实我认为这部剧的烧脑程度并不亚于大明王朝,泪点甚至比大明王朝要多,大明王朝表现了中国历史的精髓,有一位知友说过“看懂了大明王朝你就在某种程度上看懂了中国历史”,这一点我很赞同,而北平无战事则是讲述的在政治斗争中看似平静的表面,其实暗流涌动、险象环生,所谓“下闲棋、烧冷灶”便是如此,很多情节都需要结合历史来反复琢磨。最近重温这部剧,写一点观后感,希望能让更多人喜欢这部剧。


老蚂蚁影视


讲述了1948年,潜伏于国民党空军的中共地下党员方孟敖,为和平解放北平,在千钧一发的时刻,为人民的幸福与安宁,做出艰难抉择的故事。

一部好的艺术品,但并非一部好的商品。我觉得刘和平不愧为第一编剧。本剧有两条线,一条明线,曾徐之争。一条暗线,蒋陈之争。由于审批的限制,本剧对于蒋陈之争描写的相当隐晦,但是脱离了这条线来看剧中的人物与斗争,是不完整的。

在那个“革命仍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的年代,同志般的情谊多感人肺腑——— 更何况,这种感人肺腑并不在浮夸的掏心掏肺上,而在崔叔对孟敖无时无刻不爱得深沉的那个很“受”的眼神上,以及一不做二不休,明明可以全身而退却愿为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行动上!如果这都不是爱,只能说当时同志间满满纯洁的感情实在太动人!

“新的中国该是个什么样子?

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

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

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这是《北平无战事》里梁经纶和何孝钰都说过的一段话,原出自毛泽东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写这段话的人和念念不忘它的那些人都曾有着浪漫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在历史的一个关键的时间点上,这些对信仰执着的人推动了历史的车轮,他们有的看到了亲手培育的婴儿,有的则永远停留在了无限的憧憬中。于是那只航船、那轮朝日、那个悸动的婴儿成为渺渺历史长河中的一叶小舟,他们仍然带着理想的色彩,却沉沉在苍茫的昨天,因为冲向彼岸的过程可以乘风破浪,可以关山飞度,但到达了的彼岸却变了模样。

喜欢的可以去看一下,非常不错的一部电视剧。喜欢的可以关注和评论转发,谢谢大家支持!


壹场电影


想从一件很久远的事情说起,我们曾有个娱乐极度匮乏的时代,然后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时候,电影票一毛两毛一张的条件下,出了几部票房过亿的电影,换现在就是妥妥的百亿大片。电视剧因为电视普及稍晚,但最初几部进口连续剧基本都做到万人空巷的效果,据说连贼都贪看电视,不肯上街作案。可是今天看来,那时国产影视里的表演,尤其是男演员,特别是新面孔年青男演员的演技造作,真的是一地鸡皮疙瘩,后来发现男演员没点阅历没点积累,年青青的除了卖帅,真的很难谈演技。



所以说回北平无战事,主演刘烨的方孟敖,在演技上,在这个三十出头的年纪,能演到这样,也算出乎预料的好了,在戏里一堆年青演员里已经很出类拔萃,可是不幸在这部戏里,老戏骨太多,比方陈老师的马汉山,你到哪说理去?人家那叫浑然天成,就没法感觉马汉山是演的,就是有那么一个人在哪里。相比之下,方孟敖和曾可达就显出一种刻意,方孟敖就是时时刻刻要体现一股有军人风骨的帅劲,要体现在一群部下面前维持即亲如兄弟,又有担当受崇敬的大哥气概,可是除了电视人设背景,他本人的表演真没达到这个高度,只不过刻意的程度,还不至于影响观感。曾可达呢?全剧下来就是一个新官僚形象,看上去是有点朝气蓬勃的样子,跟老派腐朽官僚很不一样,但里子里的官僚作风是一样一样的,跟着剧情走,这个官僚似乎很有干劲,可惜也是刻意了,感觉是剧情推着他走,并不是他推着剧情走,对他的记忆,几乎都集中到他每一次跟看不见的建丰同志打电话上,一接电话,立即没了什么朝气,只有一种个人崇拜的温顺,其实就是一种变态的唯上而已,自己原本气势汹汹要反应的问题,电话一拿,就和风细雨,说明什么?


说明只要建丰同志开口,明知不对的事情他也可以毫不犹豫的执行!说明什么爱国爱党敬业都是屁话!说明这只是一个毫无原则的官僚!同样是一个腐败分子,只不过他现在的腐败目标还没有对准金钱财富,而是要通过建丰同志的赏识,去攀爬更高的掌权平台。曾可达自己的行动当中,显然在作风上和驾驭下属上,也是明显的在模仿未曾露面的建丰同志。那么解放前,蒋太子打老虎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外因是老虎都打到小妈头上了,也直接影响他爹下的一盘很大的棋,内因吗,这个曾可达同志表现的就很好,CC系多少党国元老,当年可是连人都卖给党国的,如今公的私的自己都别想分清,打老虎这种事是糊弄外人,你派个太子出来打老虎,真的是为了党国命运、党国前途?怕不是想变党天下为家天下吧?!

同时老头子也看出,建丰同志私货太多,操之过急,才终止这一行动。这本来是曾可达这角色很好的表现机会,可惜,那么多老戏骨面前,董勇的表演就显出勉强,做不到这一点。


李三万的三万里


程煜、陈宝国,二位影帝的演技名不虚传。

廖凡的表现可圈可点。

祖峰的表演是个惊喜。

焦晃、倪大红发挥稳定,但没有太多出彩的表现。

同为影帝的刘烨,是本剧中最大的败笔,与上面这些影帝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武大九州摄影


很好看的一部剧 就是让刘火华给毁了


我是我651


看完后就知道老蒋为什么输了大陆


笑傲琅琊榜


是一部佳作,现实与虚构的完美结合,演员表演细腻、吸引人。


跪射俑


一般般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