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大蒜中後期管理方法

一、返青期:

(一)、及時補肥控水:

2月下旬至3月下旬,是大蒜植株生長逐漸加快返青的季節,也是對養分需求的逐漸增加期,而此階段蒜田地溫低,大蒜根量少,單靠根系吸收不能完全滿足大蒜快速生長的需求,因此,應及時噴施優質葉面肥。

尤其對播種晚,苗情弱、葉色黃的地塊,以及越冬前發生根腐病的地塊,在加強病蟲害防治的同時,為促進莖葉生長,必須及時進行補肥,噴施葉面肥。

近日,國際大蒜貿易網植保團隊在金鄉及周邊調研,發現2月13日、14日雪雨造成部分地塊田間蒜苗不同程度凍害。

建議方案,用大蒜專用型營養劑噴施:“普特康”20-30毫升+“精肥在線”20-30毫升/桶(30斤水),每畝1-2桶,稀釋後噴施(注意:要求氣溫在十五度以上)

其中,精肥在線:調節細胞生長、補充微量元素、增強抗逆能力;

普特康:促進作物生長、修復植物細胞,提高作物抗病抗逆性。

最好加有機硅等展著劑混合噴施效果更好。因為大蒜葉體表面有層蠟質,藥劑容易滑落,那麼這時我們需要添加有機硅類展著劑,這樣能快速補充大蒜葉片營養,促進大蒜植株健壯生長。


(二)、合理運籌肥水:

視苗情、墒情和天氣情況,合理確定澆水時間和施肥量。適時澆好“起身水”,且澆水量宜小,少施或不施氮肥,應施水溶性有機肥,以達到促根壯苗的目的。

一般在4月5日前後,地溫穩定在15℃以上時,澆第一水,即“起身水”,並隨水衝施“起身肥”。

建議方案:甲殼素/每畝1桶+平衡水溶肥/畝1袋,隨水衝施。

其中,甲殼素:改良土壤、生根壯苗、促進生長、減輕病害;

平衡水溶肥(氮、磷、鉀比例17:17:17):養分均衡、營養全面、預防生理病害。


二、蒜薹期

4月20日前後,澆 “催苔水”,並隨水衝施“催苔肥”。此時地溫已升高,大蒜正值水、肥需求旺盛期,澆水量相應增大。並隨水衝施優質衝施肥,和配以葉面補肥。

建議方案:

1.隨水衝施高鉀水溶肥/畝半袋+胖嘟嘟半桶。

2.葉面噴施:“普特康”20-30毫升+“精肥在線”20-30毫升/桶(30斤水),每畝1-2桶,稀釋後噴施。

其中,高鉀水溶肥(氮、磷、鉀比例10:10:30)補微增鉀,促進蒜薹伸長。

三、膨大期

5月上旬,拔完蒜薹後,澆 “膨頭水”,追施“膨頭肥”,並配合葉面施肥。此時正值蒜頭膨大期,應保證充足的肥水供應。

建議方案:

1.衝施“膨頭肥”:選用高鉀水溶肥/畝半袋+胖嘟嘟/畝半桶,以促進光合效率和營養物質的運轉,加速蒜頭膨大。

2.葉面噴施:“普特康”20-30毫升+“精肥在線”20-30毫升/桶(30斤水),每畝1-2桶,稀釋後噴施。

四、採薹後

保葉片、防早衰,促蒜頭。

建議方案,葉面噴施:“普特康”20-30毫升+“精肥在線”20-30毫升/桶(30斤水),每畝1-2桶,稀釋後噴施。

五、收穫期

大蒜收穫期,一般在5月下旬,小滿前後,即菜薹後15--18天左右,當葉片由綠轉黃,莖稈鬆軟,即可收穫蒜頭,如不及時採挖蒜頭,將會影響蒜頭質量及外觀,易導致散瓣,收穫後大蒜要及時晾曬使其乾透,又要防止暴曬,防止糖化、以免影響耐儲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