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明宣宗為什麼會有朱祁鎮這種兒子?

L丶佳能


針對作者提出的觀點,貝勒先說出自己的觀點,作者明顯有針對明英宗朱祁鎮貶低的意思,或者是明宣宗的政績在大明朝歷史上,過於光芒,掩蓋住了明英宗朱祁鎮的政績。或者由於最近《大名風華》的熱播的影響,其主觀過於偏激。

然而,在真實的明史中,明宣宗去世時,明英宗朱祁鎮年僅九歲,就繼承大統,明英宗朱祁鎮在“土木堡之戰”斷送大明二十萬精銳之旅,使大明王朝差點斷送在瓦剌的彎刀之下。而朱祁鎮作為三軍的統帥,在“土木堡之戰”之戰後,成為瓦剌的俘虜,在受盡屈辱之後,其後瓦剌釋放明英宗歸國。

縱觀明英宗一生,雖然早年寵信太監王振,後來又寵信曹吉祥、石亨等太監、權臣,導致大明王朝宦官專權開端,這是明英宗執政期內政治上的不足,但是晚年的明英宗任用李賢,聽信納諫,仁儉愛民,美善很多。 還廢除了殉葬制度。也算是對於自己皇帝職業生涯的一個完美的句號。

為何後世對於評價明英宗時期,總是認為有些異樣的眼光。

其一、明宣宗朱瞻基的政績過於顯著,掩蓋了明英宗政績。

縱觀大明王朝的十多位君主,給予後世的評價多數顯得昏庸無道,作為皇帝職業,明朝的皇帝,多數根本不稱職。

明宣宗作為明朝皇帝中,為數不多的英明君主之一,與其父明仁宗開創的“仁宣之治”,堪比西漢的“文景之治”。明宣宗執政時期,繼承與發揚“仁宣之治”。明宣宗執政時期,視整頓吏治和財政,繼續實行仁宗緩和社會矛盾的措施,明朝經濟得到空前的發展。

政治上,加強皇權。

明宣宗朱瞻基繼位之初,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朱元璋遺留的藩王擁兵自重的問題。

朱瞻基繼位之初,就著手整頓軍務備戰,以應對來自漢王朱高煦的叛亂。

朱高煦由於在靖難之役中,戰功顯赫,之後在永樂朝時期,又跟隨明成祖多次遠征漠北,戰功顯赫,在軍中威望甚高。雖然朱高煦未能承繼大統,但是對於窺伺帝位的野心,從未死心。明仁宗駕崩後,朱瞻基繼承大統,面對年輕,毫無威望 的侄子,朱高煦自然不放在眼裡。宣宗元年,漢王朱高煦打著“清君側”的旗號,起兵叛亂,由於朱瞻基事先準備充分,加之朱高煦輕視,很快這場叛亂就被明宣宗平定。

然而,明宣宗傳召他的另外一個叔父朱高燧,暗示他交出三衛兵馬,最終,在經歷建文帝、永樂朝、仁宗朝的藩王問題,到明宣宗朝時期,得到徹底解決。

吏治上,明宣宗任用賢臣,宣德朝的著名賢臣有五位,分別是:楊士奇、楊榮、楊 溥、夏元吉、蹇義,其中主要以“三楊”尤為重要。他們為宣德朝作為傑出貢獻。

經濟上,明宣宗仁政愛民,明宣宗深知“民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因此,在宣宗執政時期,宣宗實行與民休息的政策,時刻關注天下百姓的生活,因此在宣德朝有這樣一句話:““坐皇宮九重, 思田裡三農”。

同時,明宣宗鼓勵墾荒的政策,減免百姓各種稅收,在明宣宗的治理下,明朝經濟出現空前的繁榮,百姓生活安定富足。

軍事上,清除軍隊的腐敗問題。明宣宗大力建立文官統治,以革新永樂朝以來,明軍吃空餉,虛報軍隊人數,壓榨百姓的腐敗現象。

同時,明宣宗減少對外用兵,以減少戰爭給百姓造成的傷害。

因此,在明宣宗治理下,明朝出現前所未有的一片繁榮。

其二、英宗朱祁鎮執政時期,寵信宦官,土木堡之變,皇帝成為俘虜。

明英宗朱祁鎮繼位時期,年僅九歲,由於年少時候,其祖母張太后的溺愛,英宗朱祁鎮自幼就十分淘氣,養成我行我素的性格。

因此,當英宗朱祁鎮成年之後,意氣風發,想再現當年其先輩遠征漠北的豐功偉績,因此,在正統十四年,瓦剌首領也先統帥十萬大軍,進攻大明朝,大明朝一敗再敗。

當年輕的明英宗聽到前線不斷戰敗的消息之後,建功立業的雄心十分著急,在寵臣太監王振的慫恿之下,明英宗朱祁鎮親自統帥二十萬明軍精銳,親征瓦剌。

當與瓦剌交戰之後,明軍多次戰敗,最終明軍退守土木堡,被瓦剌軍全殲,明軍全軍覆沒,明英宗朱祁鎮也被俘,成為瓦剌的俘虜,這成為明朝歷史的一個奇恥大辱。

另外一點,明英宗朱祁鎮早年寵信太監王振,復位後又寵信曹吉祥、石亨這樣的太監與權臣,開啟了明朝宦官專政的先河。明英宗朱祁鎮寵信宦官,為日後明朝中後期出現嚴重宦官亂政埋下伏筆。

貝勒說:因此,縱觀明宣宗執政時期,開創大明朝前所未有的經濟繁榮,百姓生活富足。在縱觀明英宗朱祁鎮執政其內,除了其晚年,聽信納諫,仁儉愛民,美善很多。 廢除了殉葬制度。

作為皇帝,明英宗朱祁鎮被外敵俘虜,成了大明歷史上最大恥辱之一;明英宗朱祁鎮寵信宦官,開啟了大明朝宦官亂政的先河。

因此,又不少人認為英明的明宣宗為何會有朱祁鎮這種兒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