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7 王阳明:男人欲成大器,能力次之,做人牢记2句话,早晚飞黄腾达

王阳明:一个男人,欲成大器,能力次之,在做人上牢记这2句话,懂得趋利避害,早晚飞黄腾达。

第1句话:“无事时固是独知,有事时亦是独知。人若不知于此独知之地用力,只是在人所共知处用功,便是诈伪。”

王阳明这里所讲的“独知”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慎独”。“慎独”,是儒家独创出来的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自我修心养性的方法。所谓“慎独”,是指不管是与人打交道还是独处,都能靠着超强的自控、自律,按照一定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不做触及底线、违背原则的事情。作为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概念,慎独强调的是个人道德、品行和操守,是做人一种极高的境界,也是男人成大器应该掌握的一种趋利避害的大智慧。

王阳明:男人欲成大器,能力次之,做人牢记2句话,早晚飞黄腾达

作为一代圣贤,王阳明对春秋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子思的“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一句话中的慎独思想更是推崇备至。而对于这句话,王阳明有自己的理解,他认为,你无需别人来判断你做得对不对、说得对不对,只要你心中有数就行了;而不管别人能否看见、听见,即使在独处的时候,你也应该坚持做正确的事、说正确的话,这样,你的内心才能实现真正的“中正和乐”,人生会少有灾祸,福气也才会不请自来。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男人却在“慎独”的考验中败下阵来,人前一个样,人后一个样,欺骗别人的同时,也欺骗了自己,甚至落得个“一失足成千古恨”的不堪下场。其实,男人欲成大器,都应该心存底线,这个底线比能力更重要,是无论何时都不能触犯的,这样虽然我们无法做到事事尽如人意,但最起码可以做到无愧于自己的内心。否则,即便你一时侥幸,逃过了别人的制裁,也永远无法逃过自己良心的审判。而只有真正“表里如一,人前人后都一样”的真君子,早晚才能飞黄腾达。

王阳明:男人欲成大器,能力次之,做人牢记2句话,早晚飞黄腾达

第2句话:“能戒慎恐惧者,是良知也。”

人只有知所戒惧,才能不招灾祸。王阳明曾对他的学生说,人要有畏惧心理,这并不是胆小怕事,也不是在困难面前缩手缩脚,而是一种做人的底线,更是一种行事的圆融。一个人,不论其所惧者为天地鬼神,世间法理还是道德良心,或者是是非公论,只要心中有所戒惧,行事自然会存几分收敛自制,如此一来,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会少几分心机算计、锋芒毕露,多几分诚挚实在、圆润通达,自然更容易成大器。

对男人而言,如果说勇敢是一种品格,那畏惧则是一种智慧。曾经有太多的名人对畏惧做过阐述。德国哲学家康德说:“头上的星空和内在的道德律,于我心中充满着常新的、益增的敬仰与畏惧,我们越常思考,便越坚定它。”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曾说:“所谓勇敢应该包括两种含义,一是迎战不应该害怕的任何东西,二是害怕应该害怕的东西。”

王阳明:男人欲成大器,能力次之,做人牢记2句话,早晚飞黄腾达

心怀敬畏其实是一种自重自警状态下的自觉把握。心存敬畏,就有了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心存敬畏,就有了战战兢兢的体察心情;心存敬畏,就有了小心翼翼的戒惧意念;心存敬畏,就有了虚怀若谷的君子风度;心存敬畏,也就有了如负泰山的神圣责任……

虽然,我们所处的时代已与王阳明不同,但男人欲成大器,同样需要知所戒惧,人生中,何处不需要谨慎,何处不需要风度,何处不需要责任呢?只有知所畏惧,才能不招祸患,只有心存畏惧,才能在自己的人生中趋利避害,化解危机,从而做到一生顺遂如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