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3 奇才陸奇:我給20、30、40歲年輕人的一些建議


奇才陸奇:我給20、30、40歲年輕人的一些建議


在寫這篇文之前,我不知道陸奇是誰,他是做什麼的,可以說對他一點都不瞭解。直到無意間聽到一些他的江湖傳聞,才有了了解他的興趣,蒐羅到一些他的故事,其中,他說給年輕人的一段話印象深刻,與您分享一二。

1、陸奇是誰?

1987年畢業於中國復旦大學計算機系,獲得學士、碩士學位,畢業後留校執教。1992年陸奇留學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並於1996年5月畢業,獲得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陸奇博士除了在學術界的研究論文,還持有40個美國專利,

​1998年8月17號加盟雅虎,十年間,陸奇從一個普通工程師一步步的成長,2006年4月14日,陸奇被任命為雅虎的資深副總裁,2007被再次提升為雅虎執行副總裁。

2017年2月,陸奇被任命為百度公司董事及董事會副主席。

2018年6月,陸奇擔任拼多多獨立董事和薪酬委員會主席。

“陸奇集資深專業技術知識、出色的領導能力和廣泛的商業知識於一身,在業界是非常罕見的奇才。”——微軟CEO斯蒂芬·鮑爾默


奇才陸奇:我給20、30、40歲年輕人的一些建議


2、陸奇在硅谷的時候非常有名,2008年加入微軟,任全球執行副總裁,這可是有史以來,華人在全球科技領域斬獲的最高職位。離職的時候,比爾蓋茨極力挽留甚至允諾:“你去休假一兩年,我們等著你。”可見他的重要性。他被國內格外關注,是從他被任命為百度總裁開始的,而他的技術能力和管理能力有口皆碑。

3、有一檔採訪節目問陸奇:你對20、30、40歲的年輕人有什麼建議?

陸奇:20歲需要做讓你可走得很快的事情,快速學、快速失敗。30歲你要讓自己可走得遠,建立一個核心支撐體系能讓你走得很遠。這個體系包括你的身體、家庭和幾個可以信任的朋友。

一個人到了35歲,到了打造產品的黃金時段,我以前很關注這個年齡階段的人才,因為他們已經犯了不少錯,他最需要做一個好產品讓他的職業生涯有一個本質的提升。

40歲以後,理想狀況是找到一個可以讓你淋漓盡致去發揮的舞臺。一個人的才華和一個公司的才華只有在真正被釋放的情況下才能實現他的價值。如果這個舞臺是你自己的最好。

4、現在,我們回頭仔細理解一下陸奇的這些觀點,20歲是學習能力的提升階段,需要提高的是專業技能。而他自己在這個年齡也是這樣做的。陸奇提醒,20歲要學會面對失敗,敢於失敗,不斷的失敗中使自己變得強大,而快速失敗就能快速成長、反饋、總結,才能更好的發展自己的學習、成長空間。

陸奇對於30歲的年輕人提出一個關鍵詞——支撐體系。這個支撐體系是涵蓋健康的身體、厚實的家庭、良好的人脈,以及自己良好的品質共同搭建起來。也正如他講的那樣:“當一個人通過自身努力和發展更強的能力而具備充分的準備,當機會來的時候,這個人就更能把握住這個機會。

奇才陸奇:我給20、30、40歲年輕人的一些建議


事實上,我們在平時的工作、學習中只會關注於眼前的利益,功利性太強而疏於規劃、搭建自己的支撐體系;甚至,背向而馳,忘了初心,那怎麼能夠走得穩、走得遠呢?

陸奇說:“40歲以後,理想狀況是找到一個可以讓你淋漓盡致去發揮的舞臺。一個人的才華和一個公司的才華只有在真正被釋放的情況下才能實現他的價值。如果這個舞臺是你自己的最好。”這一段話講得醍醐灌頂的通透勁,實在漂亮!

40以後,找到一個可以淋漓盡致發揮的舞臺。一語擊中要害,很多人輸就輸在40以後了,這裡面有太多的原因;究其根本,多年職場的打磨,能力與地位、野心的矛盾拉鋸,勢必造成患得患失的心理,於是,跳槽、單幹成了常態;而恰恰是這種心理,造成了判斷的不理性,舞臺,何在?淋漓盡致成了失意後買醉的肆意發洩。終究,塵埃落定,發現自己一個人唱歌給自己聽——舞臺,原來一直都在自己的腳下。如此,甚好!

陸奇說:“自我才會讓人更永久。”

作者簡介:寒蟬子,一個70後宅男,喜歡喝茶與碼字,你有什麼想法,歡迎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