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大白菜苗期该如何管理?

蜂部落


大白菜苗期该如何管理?

白菜,一种十字花科蔬菜,原产于中国,又称“结球白菜”。目前我国种植的菜品品种中,黄心菜的食用量最多,因其口感好,风味佳,深受老百姓喜爱。白菜原产地在北方,因为冬季蔬菜稀少,所以北方人民有囤积腌菜的风俗,现在南方各地均有种植。那么大白菜苗期该如何管理呢?


白菜的优良品种。大白菜种类很多,但是最有特色的还是北方的一些品种,像山东胶州大白菜,北京青白,东北大矮白菜,山西阳城的大毛边等。作为栽培使用,一般会选择抗病能力强,单株产量高,耐寒性好品种来种植。这些品种植株长势较好,结球紧实,商品性好,耐贮藏,是农民普遍喜欢种植的。


大白菜苗期管理方法。

间苗和定植。大白菜一般播种后三天可以出苗,七到八天进行一次间苗,株距六到七厘米;长出四五片叶子时,进行二次间苗,苗距十到十二厘米,根据不同的品种和各地的气候,选择好合适的间距,及时进行补苗,更换病苗和弱苗。

少浇勤浇。大白菜苗期虽然需水量不多,但是由于气温慢慢升高,保持土壤始终湿润,可以减轻高温危害,降低病毒感染。种植前浇透水,苗期需水可以根据土壤湿度来确定,刚结束定苗时可以浇一次水,然后隔三四天再浇第二次,如果土壤湿度很大,可以延长到一周一次。

中耕施肥。白菜定苗后如果生长不齐,可以对长势较弱的幼苗进行施肥,点浇两百到三百倍尿素水两三次,促使弱苗快速生长,可以有效改善幼苗不齐的现象。苗期中耕一次,并在周围培土,结合浇水追施催苗肥和提苗肥,每亩使用尿素五到六公斤,追施浓度可以根据幼苗长势确定。

大白菜苗期也要做好病害防治,主要发生的可能有病毒病,蚜虫,菜青虫等,苗期不仅直接危害植株,还很容易造成病毒蔓延,需要及早进行防治。如果苗期管理可以做好,白菜后期的产量就有了保证,提早上市还能获得不错的市场,卖出一个好的价格。如果你有白菜种植的好方法,欢迎留言和大家分享。


小李说农事


大白菜从播种到生长至7~8片真叶为幼苗期,大体时间为20~25天。由于大白菜苗期正是高温多雨的季节,虫害多,幼苗易感染病毒病。因此,加强苗期管理是大白菜稳产高产的关键。具体管理措施是:

一、间苗定植。一般直播后3天出苗,7~8天进行第一次间苗,苗距6~7厘米;真叶4~5片时,进行第二次间苗,苗距10~12厘米。团棵时根据不同品种,按一定株距定株或定植,并在苗期补栽缺苗,更换弱苗、病苗。

二、、小水勤浇。苗期虽需水量不大,但气温高,勤浇小水,保持土壤湿润,可减轻高温危害,降底病毒病的感染率。苗期雨水少时,利用停雨间隙及时间苗,增施提苗肥,亩施尿素3~4公斤。

三、中耕施肥。定苗后若田间幼苗生长不整齐,可对生长偏弱的小苗,点浇2~3次200~300倍的尿素水,促使弱苗快长。苗期中耕一次,并在苗周围培土。结合浇水施一次催苗肥和一次发棵肥,每次每亩施尿素5~6公斤。

四、及时防治病虫害。苗期为害大白菜的主要病虫害是病毒病、蚜虫、菜青虫、蟋蟀等。苗期不仅直接为害大白菜,还容易传播病毒病,要尽早防治。





清风153174519


大白菜苗期该如何管理?

大白菜产量与管理具有:一致性或者同步性!

苗期的管理只关重要,优质的地块+高效的管理大白菜亩产轻松过一万斤,而贫瘠的地茬+粗放的管理所种植的大白菜不仅产量斩半而且质量堪忧!这就是差距,所以对于生产者而言,种植大白菜需要良好的技术、高效的种植管理方式以及肥沃的土壤为支撑!




小希作为一名门外汉,深入田间地头了解到种植大白菜需要总结经验和技术方法,下面小希就将自己所了解掌握的技巧与大家一起分享:

首先,种植时间以及间苗管理

北方各地种植的大白菜在秋季,根据品种不同早熟品种在8月中下旬种植,而晚熟的品种选择在8月下旬以及9月上中旬种植。大白菜的出苗期是在种植半个月内,假如出苗后大白菜苗不整齐或者比较弱势,需要及时补苗。在大白菜长至4叶左右时,需要对地里的苗进行抽间苗,这属于优胜劣汰,淘汰弱势苗留下优质苗。

定植苗也称之为“栽苗”,在大白菜涨至5-6叶时,需要进行定植苗。栽苗的方式就是垄间距为500mm,颗间距为400mm为易,这样有适度的密制空间有利于大白菜增产。

第二,苗期的施肥管理

在大白菜出苗时期,需要补充大白菜苗生长所需的肥料。可以用20斤的复合肥采取挖坑的方式施肥,一般在两颗大白菜中间挖坑,坑深入约50mm左右。注意在施肥时,坑不能与大白菜距离太近,易200mm为易,切不可将肥料爬去大白菜叶子上,以防因肥料灼伤大白菜叶,影响了大白菜生长发育。



第三,苗期除草管理

疏松土壤、清理杂草是大白菜苗期一项重要的事项,一般疏松土壤表层与除草是同步进行的,松土后有利于大白菜的苗茁壮成长。注意:在锄地时切不可太深,控制在30-40mm左右,防止锄地伤害了大白菜的根系。


第四,适度浇水

苗期的土壤适度在60%左右,假如土壤湿度长时间低于60%,则苗可能因干旱而死亡。浇水时切不可大水喷灌,用小水浇为主。

上述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批评指正。文字原创,图片来之网络!!谢谢


小希时间


大白菜虽然容易出苗,但在莲座期之前的幼苗期,管理是非常关键的;如果前期管理不当,可能会影响到后期的产量和质量。所以,为了能生产出高产优质的大白菜,从播种齐苗后的苗期,我们就要做好田间管理工作了。

大白菜在种子播下后,即要保持田间湿润,干旱时要浇水造墒,直到大白菜齐苗,土壤要保持湿润状态。当生长出2片真叶时,要及时间苗,间掉小苗、弱苗、畸形苗,同时在此时期田间不能过于干旱,避免出现蚜虫等虫害,降低感染病毒病的几率。可在第一次间苗后,根据情况提前预防以蚜虫为主的虫害,用吡虫啉,阿维菌素等喷雾防治。

为保证产量和管理的一致性,间苗时要尽早补苗或补种,保证大田白菜生长一致。5-6片真叶的时候间第二次苗,留优去劣。

从间苗开始,可根据土壤肥力和生长情况,追施稀薄农家肥,或硫酸铵10公斤每亩,提苗发棵,追肥后各浇水一次。追施速效肥时,要注意和大白菜之间的距离不能太近,更不能撒在叶子上,避免烧苗烧叶。定植后,喷施尿素、磷酸二氢钾壮苗,增强大白菜抗性和品质。苗期的发棵肥比较重要,如果前期肥力不足的话,会影响大白菜后期的生长发育。

中耕除草,好像是种植所有作物都不能缺少的一部分。第一次间苗时,即可连带除草一同进行,前期雨水多,主要以拔除杂草芽为主;后期定植或雨水减少时,可适当中耕、松土、除草,中耕要均匀,不能伤害大白菜根部,不在田间造成高低不平的深坑,防止积水。

起垄栽培的田间,中耕时还要注意培土、清沟。

大白菜苗期,要重点防治病毒病,霜霉病,蚜虫,菜青虫,和地下害虫。病毒病主要选用抗性品种,避免田间过于干旱,在第一次间苗时就要用药预防蚜虫,和地下害虫。具体用药,可参看上面提到的药剂。

科学选种育苗,选用无菌种子和苗床,保持合理的种植密度,增强田间通透性和光照,避免积水和湿度过大,可减少一些真菌细性病害发生。





云南李七七


大白菜幼苗阶段的晴暖天气,要通过早揭、晚盖草苫,延长幼苗见光的时间;及时清除棚膜表面的尘土,增加透光率;改善育苗阶段低温、弱光的不利条件,培育壮苗。

  当第1片真叶长出时,可进行第一次间苗,苗距2~3厘米。在2~3片真叶时,可进行第二次间苗,保持苗距4~5厘米。定植之前5~6天,对苗床适当进行通风降温,尽量使温度与定植之后的环境一致,锻炼幼苗,提高幼苗适应能力。育苗时间一般30~40天,若畦温稍高,育苗时间可适当缩短。

  二、大白菜秋季育苗

  秋季育苗移栽时,同一品种在同一地区可比直播早播种4~5天。播种前,可选排水、灌水方便和靠近大白菜栽种田的地块作育苗畦;有条件的,最好在有遮阳、防雨、防虫设施的日光温室或拱圆大棚内,采用穴盘育苗或利用营养钵育苗。此法育苗虽有一定投入,但容易育成无病壮苗。

  在田间育苗时,可做成1.5米宽的平畦或半高畦。育苗畦不宜过长,15~20米为宜。做畦后,亩施5000~7500千克的充分腐熟、捣细的优质圈肥,然后深翻耙平。播前,畦内灌足底水,水渗下后将种子撒播于畦内。20米长的畦子,播种子30~50克,可供1亩大田用苗。播种后覆细土1厘米左右。如果播种后有大雨,雨前须用草帘等覆盖,防止“雨拍”,保证种子顺利出苗,覆盖物应于雨后撤除。如果播种后天气晴朗,畦土落干,可在播种后第2天下午或第3天上午浇一水,以利出苗整齐。1片真叶期和2~3片真叶期各间苗一次,留苗距4~5厘米,5~6片叶时移苗定植。






小妖孽


大白菜是我们平常比较常见而且又熟悉的蔬菜了,大白菜在我们生活中使用也比较普遍。基本上现在很多家庭都会吃到,那么对于大白菜的种植管理中,大白菜在苗期如何管理才能更加高产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对于大白菜来说播种以后只要做好浇水管理,在基肥足的情况下。大白菜很容易出苗,但是在大白菜莲座期之前的整个幼苗期间,我们一定要做好间苗工作,由于直播方式播种大白菜生长很多,而且很快。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及时的进行间苗,去掉一些小苗、弱苗、畸形苗。保证生长良好的大白菜健康成长,而且对于间苗后空缺比较大的要及时补苗,确保产量,保持苗的间距在6厘米左右即可。



在整个大白菜的苗期要保证幼苗有充足的水分,因此对于一些长期干旱的地方,在下午或者早上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的湿润。同时我们也要在间苗的时候施加一些提苗肥,比如施加一些尿素,以每亩施2~3公斤即可。这样可以确保幼苗快速生长。到了幼苗生长到中期阶段就要进行中耕一次,疏松土壤、除草,保证幼苗根系的对营养的吸收。



总之,在大白菜的整个苗期,我们一定要加强管理。播种前浇水,播种后及时补苗、间苗,中期还要除草,疏松土壤,并且施加一定的尿素促进幼苗对于氮的吸收。后来幼苗后期则要注意大白菜的病虫害,比如蚜虫、菜青虫、蟋蟀啃食等情况,一旦发现及时喷洒药物进行防治。

最后就是在整个大白菜期间要做好的排水除涝工作,防止田间积水。


乡村波比


大白菜有两种栽培方式,一种是种子播种,另一种是移苗栽种。有些种植户在大白菜最后一次间苗时会把间苗下来的大白菜苗栽种到其它地方,用来补充缺苗死苗。大白菜种播出苗很快,出苗之后的大白菜要保持地面湿润同时防止出现蚜虫等虫害。大白菜苗期管理很关键,特别是莲座期以前的大白菜管理会直接影响到后期的白菜产量。

当大白菜出现三两片真叶的时候可以进行第一间苗,把出苗晚、密植度大的弱苗、特小苗等把除掉;第二次间苗实在第一次间苗的五六天后进行,同样是拔除掉弱苗、密度大的弱苗、畸形苗;第三次间苗时在大白菜五六片叶子的时候,这个时候的大白菜间苗基本上就等同于定苗所以要慎重,同样是保留壮苗、健康苗,把拔除弱苗、畸形苗。

大白菜有个简单的间苗原则,尽可能拔除掉同时期的弱苗、畸形苗、拥挤苗,而且尽量多次间苗,每次拔除数量尽可能不要太多,尽量做到优中选优。大白菜苗在水肥充足时生长很快但生长优势一旦显现出来弱苗很难赶上来;大白菜间苗后期有些家庭户就开始对大白菜移栽,把间苗下来的弱苗或者稍壮苗移栽到苗少处,增加大白菜种植数量。

大白菜苗在间苗过程中,同样需要拔除杂草,尽量保持土壤湿润,等到定苗之后可以进行适度的中耕培土,如果浇水的话可以适当的追施一些肥料,例如复合肥。无论是追施尿素尽还是复合肥尽可能远离大白菜苗;大白菜种植期如果降水较多,要注意及时查看大白菜畦垄中是否出现积水,既要做好土壤保湿除草工作,也要做好防涝情工作。

敲个黑板:大白菜苗期甚至到稍晚些的莲座期,都需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大白菜苗期出现的蚜虫、菜青虫或者一些常见地下害虫都会对大白菜产生伤害,如果出现虫害要及时喷施药剂进行防治,例如高效氟氯氰菊酯等特效药;大白菜的常见病害软腐病、病毒病、根腐病等,同样需要及时发现及时防治,对感染病情严重的大白菜尽可能拔除掉。


海棠小醉


种植的大白菜岀苗后如何进行田间管理才能达到优质高产?

大白菜,从立秋前后播种、到小雪季节收获,从一粒微小的种子、到长成一颗硕大的菜球,在精耕细播的基础上,出苗后,既需要间苗定苗、又需要中耕除草,既需要适期追肥、又需要适时浇水,一步紧跟一步、一环紧扣一环,每一个生长时期都需要精心照料。

那么,大白菜出苗后如何管理才能实现优质高产呢?



1、间苗、定苗。

大白菜播种出苗后进行两次间苗,生长出两片真叶时按株距3~5公分进行第一次间苗,每播穴留4到5棵苗。在生长岀4~5片真叶时按株距8~10公分进行第二次间苗,每播穴留2到3棵苗。间苗时注意选留壮苗。

当白菜幼苗长出7~10片真叶时进行定苗。定苗按株距40x55~65公分左右,株行距要根据品种特性确定,一般晚熟品种留苗2400~2500,中熟品种留苗2600~2800,早熟品种留苗2800~3000棵。间苗宜在晴天进行。

定苗后进行蹲苗,一般蹲苗时间掌握在10天左右,在幼菜外叶为浓绿色、早晨晚上叶片直立而中午萎蔫时可结束蹲苗了。

2、中耕、除草。

自播种后一个月内结合除草一般进行三次中耕,每次间苗即进行一次中耕,定苗后再进行一次中耕即可。中耕时结合锄草做到垄上浅锄、垄沟深锄以防伤根伤苗,因为中耕时菜苗较小,根系较浅,所以实施浅锄以松土去草为主,同时还应注意培土,防止根部外露。生长中如发现杂草要及时铲除。



3、追肥、浇水。

(1)适期追肥是使大白菜壮苗促长的重要措施。

大白菜田间追肥可使用化肥及人粪尿等速效的肥料。

追施提苗肥。于第二次间苗后即可追施提苗肥料,方法是在距离菜苗8~10公分处开沟条施,每亩施用尿素7公斤左右。


追施莲座肥。在蹲苗结束即可追施莲座肥料,追肥方式可结合培土进行条施,也可以进行穴施。每亩可施入尿素30公斤左右。要注意先施入肥料,再进行培土,然后进行浇水。

追施包心肥。当大白菜生长到包心期,这时植株已经封垄,追肥可以随水施入人粪尿或者尿素,每亩可按500公斤人粪尿或者5公斤尿素随水施入。

在大白菜的莲座期和包心期分别喷施一次0.3%的磷酸二氢钾和2%的硫酸锌溶液,可以增强植株抗病性、增加白菜产量。



(2)适时的浇水是加快大白菜生长、提高大白菜产量的关键措施。

大白菜播种后的浇水不要大水漫灌,要以小水浸灌浸透播种位即可,两三天之后浇第二次水,结合追施提苗肥再浇一次水,之后根据田间墒情决定是否浇水,如果墒情较差可再浇二、三次水。

要注意,在蹲苗期一般是不浇水的,目的是促进根系深扎生长。在蹲苗结束后,可以结合追肥进行浇水保持田间湿润,防止表层土壤出现干裂现象。

到了大白菜生长发育最快的包心时期,一定要适时浇水保持田间潮湿。根据墒情状况,一般一周左右浇一次水即可。在整个生长期中要禁止污水浇灌,防止田间土壤污染而影响大白菜的正常生长发育和品质。

一般在大白菜收获,即小雪节气前半个月即停止浇水,为适时收获做好准备。



总之,大白菜也是三分种、七分管,岀苗后科学的肥水管理措施是提高大白菜产量和品质的技术关键,要适时、适期、适量追肥和浇水,确保大白菜正常发育、健壮生长,实现增产增效的目的。

谢谢阅读,敬请关注和评论!

@图说农村事,来自于农村、出身于农民、从事着农业,致力于为三农贡献微薄力量。


图说农村事


大白菜苗期如何管理?



大白菜作为一年生的菜叶类草本植物,富含丰富的维生素c,是被消费者特别青睐的一种蔬菜,大白菜的储存期时间比较长,但生长周期不是太长。猪肉白菜炖粉条是东北人最爱,白菜豆腐包饺子是中国人的所爱。

大白菜的栽培技术最主要的一步就是苗期管理,大白菜只要保全苗,后期的管理是相当粗放,可以说是大白菜种植成功了一大半,因为后期大白菜生长病虫害的发生也比较少。对于苗期大白菜如何管理?上面简单的介绍一下:



1、以华北地区为例,大白菜种植是在立秋以后开始种植,这是温度偏低,适合开始种植大白菜。

大白菜发芽后,由于中午的温度比较高,会对白菜芽造成一定的伤害,所以要尽量保持地面温度低,也就是及时浇水,地面保持一定的湿度,这样可以大大降低的地面温度。

2、对于苗期白菜生长比较快,可以说一天长一个小新叶,发现弱苗、小苗等残苗,一定及时的拔掉,保留健壮的白菜苗,作为后期定植的白菜生长植株。

3、大白菜苗尤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虫害,主要有蚜虫、青虫、蝼蛄等,要经常查看大白菜苗,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一般一天要查看早中晚三次。对于大白菜,的虫害,可以用敌百虫、蚍虫啉等农药进行防治。

4、对大白菜进行定苗,也就是留着肥壮的健康的白菜苗定植,对于缺苗现象,要带土补植白菜苗。剩下的其他苗全部拔掉,可以卖掉或者是做汤菜吃,特别新鲜,但一定记住所使用的农药的有效期,所以建议虫害防治,系,最好使用敌百虫,因为敌百虫的有效期短和农药残留很少。

5、对于弱苗现象,可以对苗喷洒一些激素,如青霉素、磷酸二氢钾,帮助其生长。如果底肥未施足,可以在白菜长高菜盘那么大的时候进行追肥,主要以有机肥为主,或者氮肥含量要高一点的复合肥,切记不可追尿素或者碳酸氢铵之类的氮肥,这样会对白菜储存期缩短,白菜的味道会发酸。



总之,大白菜的苗期管理特别重要,也就像一个孩子一样,如果童年时孩子要教育好了,孩子大了懂事了很好教育。所以大白菜的苗期管理特别重要,如果种植大白菜尽量在苗期下功夫,这样才能保住大白菜的高产增产稳产。


三农一姐


大白菜苗期该如何管理?

距离种植大白菜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此时大白菜已经长出嫩苗。当白菜发芽后便进入到苗期管理时期,苗期管理的好与坏,直接影响了白菜的产量和质量。


在白菜长出2片真叶以后,就要间苗了。白菜间苗分2次,第一次是在白菜长出2片真叶是间苗,这个时候要将弱小、畸形、过密的苗去除掉,间苗的同时也要将新长出来的杂草拔掉,防止和白菜苗争夺养分。在间苗后要注意保持土壤一直处于湿润状态,土壤太干容易感染病虫害和蚜虫。第二次间苗在白菜长出5-6片真叶后进行,这次间苗就要确认适合白菜生长的株距了,一般白菜的株距在20公分左右。在第二次间苗前要及时补苗,防止断垄和缺苗。


白菜要想长的好,离不开肥料。在间苗后就要根据白菜的生长情况以及土壤的肥力进行追肥。一般在白菜定苗后、莲座期以及结球期追肥。定苗后追肥可以促进白菜发育,莲座期追肥可以促进白菜快速生长,在结球期追肥可以促进白菜心发育,使长出来的白菜更扎实,提高品质。




白菜生长期间要注意除草,除了在间苗时除草以外,在后期除草的同时结合中耕,可以提高土壤的保水保墒能力。

大白菜容易受到霜霉病、蚜虫以及地下害虫的侵扰,所以在种植白菜前,要选择抗病虫害能力高的品种,在白菜的生长期间合理的水肥管理可提高大白菜的抗病虫害能力,在大白菜病虫害高发期,要及时喷药防治。要注意的是,在白菜的生长后期要使用低度的农药,减少农药残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