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春殤 一紙墨痕探芳華


春殤 一紙墨痕探芳華

仲春伊始,萬物驚墊,桃花紅,杏花白,黃鸝嗚春燕歸來,柳垂葉眉江南雨。

時節催發枝,提筆描廊坊。居舍映笑意,著墨為紅顏。漁家有歌聲,三月讀書郎。柳條風鈴過,湖光入眼眸。愫日情化簡,愁字立心頭。

納蘭性德說:隔花才歇廉纖雨,一聲彈淚渾無語。梁燕自雙歸,長條脈脈垂,小屏山色遠,妝薄鉛華淺。獨自立瑤階,透寒金縷鞋。

那山人說:終日懷歸送伊客,春風竹蓆南城陌。莫言湘水,觴頻卷白,動暗情,催春色。問君投京風雨夕,臨水驛,空山猜,縱明月相思千里隔。夢嘆怨,勤書卷,君赴京師今日還,怎奈何,疫情傷,琴絃夢斷,淺水溪潺,秦箏漢琴,此夜為誰鳴!

在有色彩的世界裡,心裡安放的不羈灑脫,人世間的美好是你一一雍蘊的如花綻放,如春雨過後的眸陽,一傾千里。

從仲春的初芽裡,看到了你對生命的無限眷戀,藉著晨露與湖光,在花的世界裡,你會得到的,同樣的溫柔以待。一晨花開,一層煙火,一程山水,一陳皺文,一沉幽香,一曾繾綣。

在你歡愉的偷偷綻放,你那潔白的盛盈花開時,誰又能相到,你的生命之花,在何時而煙飛燭滅,但你依然在風中搖曳著你的美。


春殤 一紙墨痕探芳華


在菩提樹下,在花開的月下,有兩個人凝神而做坐,出現了三百年的那個夜晚,那個對白。

倉央嘉措說:我住布達拉宮,雪域中最大的王,一個時期,我穿越拉薩的街頭,成了三生三世的情郎,莫怪我風流浪蕩,我心中想要的,其實與凡人心中想要的,沒什麼兩樣,在格桑花開的一剎那,讓我成了喜瑪拉雅的浪子。

納蘭性德說:我是人間惆悵客,成了八旗子弟的模樣,曾經的風流倜儻,讓我厭倦了那花街柳巷,往日的臨風玉樹早已清淚情殤。那堪風月尋常事,誰念西風獨自傷。誰念潑茶人。一生一代一雙人,醉臥入西廂。

記得你說過,在春暖花開的季節,你會如期的約定,在泥喃的春風裡,讓我在自律的清歡裡,而望眼欲川,聽著雨落的禪意,凝視著最美的花蕾。靜聽著梨花帶雨的春色暮雲裡,有你的樣子

古韻的江南,古槽的年輪,古琴的彈奏,古龍的香水,古色的染坊,古墨的天香,古愫的青衣,都在為你於凡塵中留下一筆最美的落紅。

春殤 一紙墨痕探芳華

在桂林山水邊,在蒼勁挺拔的竹林下,有一對慈目的老者盤膝而坐,一個查良墉,一個大先生。

金墉說:我本意是想多賣些報紙的,讓家中日子能好過一點的,未曾料一發而不可收拾,硬生生的興越寫成人世間的刀光劍影,寫成了江湖的快意情仇,隱漠河,下天山,書遼東,決襄陽,戰長城,東著桃花島,南墨大理國,劍書有乾坤,藏南馬啼聲。一縱江湖,恩義一生。

大先生梁羽生說:我本來自於香港一個出版社的主編,因不善蹓須拍馬,受不了市儈的窩囊氣,成了自由撰稿人,讓千山萬水有了情義,使萬木蒼生有了緣分,書劍影恩仇,雲海玉弓緣。廣宇的大漠裡有了愛恨,湘西的山水裡有了情仇,那木錯的邊陲有了雪蓮花開。

人盛一時,樹茂一季,花開一期,都想在最美的時刻,把鐘聲停擺。人在回味裡,樹在境臺下,花謝塵土中,都會化著人世間的大美,在你的沉眉底。在淺笑裡迎著春風的歸期,在花香的餘味中,流了一滴歡喜的眼淚。

人為悅養,心有悅養,心有良善,終得因果,行於江南,寧靜致遠,隱於凡塵林間,淡了心悸,謝了花紅,無關韶華,不問歸期。

在拍攝《英雄》某個午茶,徐克與吳宇森四膝落莆,席地而坐,四目隱閉,一念皆空。二者談笑皆歡顏,相惜如手足,落眉似知已。木來就是二個市井小民,平時就喜歡吃的紅燒肉,喝幾兩紹興的老黃酒,歷經了繁華,超越了塵世,傾刻間活成了刀光劍影的大俠模樣,執念於影屏,隱遁於竹林之間,在華語的電影界,成就了屬於二個人的巔峰,活成了人們心中的指環王。

在歷史的一瞬間,留下了徐克與吳宇森最美的畫面,唯一的照片記錄了一代豪傑的永恆,為自已創造了江湖,成就了一代的梟雄,從而,讓華語片走向了世界,不羈的劍客永遠是活著的模樣!

就為了這張難得的照片,劉珂矣為此創作了《渡風》這首帶有國風的歌,在花溪潺水之中,在海棠花的盛開中,渡風渡紅塵,修行修自已,從琴生中聽出了各自的前生來世,悟透了今生。山青水秀淚兩行,音詞未斷身已隱。雲山深處暮日曉,繁花紅謝已入泥。


春殤 一紙墨痕探芳華


仲春喃泥旖旎,平湖靜如鏡面,花折傘的倒影垂長了那家妮子的身影,美的認遊人停止了呼吸,甚怕一口喚氣,驚沒了水中的秀美映蓮,美的讓時間也停止了,空氣也靜的凝固了,美好的畫面都不忍驚擾,如夢似的,不願去弄碎了。時光的懵懂,歲月的蹉跎,心中的懷念與美,多留給那些良善的人們!

夢中的美好也確實讓人著迷,心靈與山水的合契,美感與滄海桑田的對話,情懷與日月的傾訴。淺春蔭綠茂昌,花蕊的味香漸濃,春風微吹,那山人便做了一個夢!

在一個面對虛竹千畝,花滿傾池的水溪邊,那山人與劉珂矣於竹樓淺坐,心若空谷,無塵無念。

那山人問:珂矣,你新作不斷,曲風如塵世間的煙火茶煮,乍聽詞美曲暢,細品婉如游龍,又似鳳舞,畫面臻美真切,柔酥和美,一下子活成了人世間不食煙火的仙子!

劉珂矣答:人間並無無太多的美好,心存良善,妙手丹青行與千陌,隱於塵世心無念染。懷山若谷,意存墨香。理念是雕塑家的根,信念是藝術家和舞者的魂,執念是歌者的情,一花一念無在紅塵中靜謐的綻放。

那山人問:吾輩行與江湖,市井散人,枉草民一介,心有墨染而不能登覺入室,胸懷詩,詞,簡文,卻無曲律相賦而一世清歡,可有良策耶?

劉珂矣答:但凡有才之人,都會隱於鬧喧,遁身山林,虛懷若谷,春至如歸,花蕾吐蕊,其美在後。珂矣敬你一聲先生,先生有心詞,珂矣有柔曲,月滿弦,忘塵谷,一紙墨痕探芳華!

一陣清風醒來,那山人夢中頓悟,人世間的美如如花一樣的盛開,只是隱於塵世的夢醒時分。就算再高的山頭,也會被雲朵所淹沒,就算再美的湖泊,也怕西山的日落,就算再美的花開了,也怕不解風情的東風吹過,(東風無力百花殘)一笑而過的放下,也許會成全了一世的無限溫柔。

且看梨花院落溶溶月,且聽柳絮池塘淡淡風。月半東籬下,詩酒醉年華,一壺相思,又醉了誰?

簾透沙朧,畫意盡染,心為卿古,執一把團扇,留一簾細雨,婉然袖輕風。牆外綠楊牆內花,清風旖旎,風約採蓮歌。

君聽細雨打芭蕉,我觀落花點青臺,子夜共吳歌。望伴梅花愫柳枝,願為君呵試梅妝,香雪舞羅被,紅暖爐,風月無邊,等君春日約西樓,與君話語夜闌珊。

花開的三月,如約而至,無論是微雨的江南,風竹秀雋的湘西,水暖初淌的松花江,木棉初開的大漠,還是阿里郎的歌聲,秦淮河的琴撥,喜瑪拉雅的雪蓮花開,又讓多少人在江湖中相忘,在提壺的一剎那間,享受著這滾燙的人生!


春殤 一紙墨痕探芳華


清歡淺笑那山人定稿於二月十五曰下午十六時,齊帆齊寫作班學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