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現在許多城市都出現了“有價無市”的局面,那這些炒房者怎麼“全身而退”呢?

琅琊榜首張大仙


不光是房子,所有的資產,只要有買賣,在某一個時點上就會有所謂的“持有方”。股票也是,房子也是。

所以,如果資產價格高,或者需求不旺盛,就會出現有價無市的情況。要麼維持高價但是沒有交易,要麼就低價成交,總得有一頭。

從2016年開始,房地產市場就開始降溫,北京已經連續三年房價穩中有降,上海廣州持平,深圳受益於香港的溢出效應,以及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光環,今年還有一定上漲。其他城市雖然漲跌互現,但出現之前那種大幅上漲的情況已經比較罕見了,那麼,高位接盤的人,或者高位才開始推房源的開發商,房子自然囤在手裡。

當然,雖然炒房這種情況客觀存在,但把房價上漲歸因於炒房也明顯是不符合事實的。經濟的發展,人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貨幣的發行,買房和改善的需求是客觀存在且占主導地位的。炒房這種資產炒作的行為,在任何一個投資和消費市場裡都會存在。

只不過,房子和其他資產相比,單價特別高,炒房的人被迫沉澱了大量的資金。如果是自有資金還好,如果是借貸資金的話,沒有成交,利息支出和房貸等會是一筆極大的開支。房子砸在手裡,想全身而退,要麼房價上漲,要麼成交量放大,否則只有斷臂求生,降價賣出,換取流動性。當經濟下降,資產不足以支撐負債現金流的時候,降槓桿才是活下去的唯一機會。上至國家的供給側改革,下至企業的各種斷臂求生,無外乎如此。

(晴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