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如何评价米洛舍维奇?

冯开朗


-英雄米洛舍维奇。

一战结束时,英、法、美战胜国等战胜国为了惩罚战败国,也是怕他们死灰复燃,就肢解了德国和奥匈帝国。德国 被割让走大片土地,把属于奥匈的克罗地亚、塞尔维亚和黑山、科索沃地区分离出去组成了一个大国—南斯拉夫。

这是大国政治的博弈结果,而不是各族人民的自然选择,因此,分离的种子在那时候就埋下了。


南斯拉夫进入铁托时代,靠着平均主义和高压手段维护了几十年的和平,但相安无事的背后,酝酿着风暴。因为族群之间关系始终不睦,只是被铁托的铁腕掩盖了。

1981年铁托死后,失去了强人压制的南斯拉夫就像打开了的潘多拉魔盒,大家一起闹独立,局面逐渐难以收拾。

西方国家当年以民族自治之名把它们捆在一起,如今又以民族自治为名支持他们分离。和当年肢解奥匈帝国如出一辙。 

此刻的南斯拉夫风雨飘摇,危在旦夕。 

就在这紧要的历史关头,米洛舍维奇挺身而出,他把个人的荣辱放在一边。义无反顾承担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他不是不知道民族问题的复杂,不是没有看清西方国家险恶用心。他本来可以牺牲南斯拉夫的利益,来换取西方世界的经济援助,来保住自己权力和地位。但他没有,他努力想做一个称职的南斯拉夫总统。

1989年当选南斯拉夫总统的米洛舍维奇,为了维护肩联邦的完整,发动了克罗地亚战争和波黑战争,并力求维护塞尔维亚的利益。只不过在西方的干涉下,这些举动都失败了。


其实,米洛舍维奇的主张并没有错,谁都不能说他的主张有错,他只是说,既然南斯拉夫的其它民族都能独立,居住在南斯拉夫各地的塞尔维亚人为什么不能独立?可是南斯拉夫已经宣布独立的各国却没有勇气,也没有那胸怀让他们境内的塞尔维亚族独立或者去跟塞尔维亚共和国合并。

文的不行那就来武的,独立的共和国用拳头说话,各地的塞族也用拳头还击,就这样燃起战火。

当南斯拉夫各地的塞族人危如累卵的时候,米洛舍维奇向危难中的同胞伸出了援助之手。不但给他们提供大量武器,也直接派兵增援。无论谁处在米洛舍维奇的位置,都不会对自己同胞的苦难熟视无睹、无动于衷。


可战争不是电子游戏,一旦爆发规模就会失控,就会伤及无辜,甚至会发生大屠杀;任你是上帝也无法掌控。

塞族军队确实屠杀了很多平民,对于这一点支持米氏和反对米氏的人都不能否认。但犯下战争罪的仅仅是塞族军队吗?这个问题没有人能够勇敢地站出来回答。

既然发生了,就要有人来承担,国籍法庭对米氏的起诉也无可厚非。但应该追究所有在前南内战中所有屠杀平民者的责任才能服众。

但无论如何,在西方国家对南斯拉夫两个多月的空袭中米洛舍维奇挺直腰杆没有向列强屈服。在自己的人民抛弃自己,支持率下降到10% 的时候,米洛舍维奇也没有半句抱怨。 

2001年6月,在自己的祖国抛弃自己,把自己交给国际法庭的时候,这个铮铮铁骨的汉子却落泪了。

他难以理解自己为祖国抛弃身家性命,为什么落得如此下场;于是他被引渡的时候,坚持不坐塞尔维亚的客机。

当国际法庭指控他的种种“罪行”时候,他用沉默维护了尊严,表达了他对国际法庭的不屑。

2006年3月,米洛舍维奇在狱中突然离世。塞尔维亚举国陷入悲痛之中。人们纷纷走上街头悼念这位伟大的“布尔什维克”,悼念这只巴尔干雄鹰。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和所有成就大事的伟人一样,米洛舍维奇的出身也非常苦。他的父亲老实巴交,信奉东正教,1945年南共军队解放贝尔格莱德不久,他就抛下娇妻爱子(米洛舍维奇那年四岁。)和自己在首都郊区的安乐窝,独自到深山里为僧,17年后,米洛舍维奇的父亲选择了自杀。

种种迹象显示,他的父亲是个顽固的反革命。12年后,米氏的母亲也神秘地自杀身亡。米洛舍维奇这段苦难经历,对他革命意志的形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1984年,43岁的米洛舍维奇从经济领域被提拔带政治领域工作;除了他自身出色的工作能力外,和老婆的支持密不可分。

米洛舍维奇的老婆叫米里亚娜·马尔科维奇,是红二代,她母亲曾任贝尔格莱德地下党党委书记,父亲和叔叔都是铁托的心腹。他们对米洛舍维奇的政治生涯起的作用可想而知。

但真正让米洛舍维奇这个巴尔干雄鹰蓝天翱翔的还是伊万·斯坦鲍利奇。斯坦鲍利奇也是铁托的心腹,他非常欣赏米洛舍维奇,把他当自己的接班人培养;自己走到哪,就把米洛舍维奇提拔到哪,米洛舍维奇把他看做生父一般。1984年斯坦鲍利奇荣声塞尔维亚共和国联盟一把手 米洛舍维奇当即被委任为贝尔格莱德市领导人。

铁托死后伊万·斯坦鲍利奇作为塞族代表在铁托生前安排的“轮流坐庄”体制下曾于1982年继任南联邦主席团主席(即联邦总统)。

在南斯拉夫的高层选举中,米洛舍维奇起初在党内支持率并不高,每次选举得票率总是很低;每次都是伊万·斯坦鲍利奇苦口婆心做大家思想工作,力排众议,米洛舍维奇才得以被提拔,米洛舍维奇当然对他感恩戴德。

大义灭亲

后来,伊万·斯坦鲍利反对米洛舍维奇的民族政策,阻挠塞尔维亚人民的自治事业。

1987年,米洛舍维奇果断顺应民意把塞尔维亚的总统斯坦鲍利奇推翻。

被推翻后的斯坦鲍利奇公然站在了米洛舍维对立面,后来还在1999年出书抨击米洛舍维奇。在塞族武装进驻萨拉热窝的时候,斯坦鲍利奇组织群众冒着炮火,站到了敌人那边,为他们呐喊助威。米洛舍维奇陷入了两难境地,一边是自己的恩师,一边是民族大义。如果自己心慈手软,就是对人民的犯罪。米洛舍维奇经过痛苦挣扎,终于下令警察把斯坦鲍利奇秘密逮捕,处以极刑。当下属报告恩师死讯的时候,米洛舍维奇过深去,流下了痛苦的泪水。

2016年3月,米洛舍维奇在监狱死亡。塞尔维亚好多人无比悲痛,他们纷纷走上街头哀悼这位伟大的布尔什维克战士,伟大的民族英雄。也有不少人走上街头庆祝,说他是巴尔干屠夫。

都说盖棺论定。但米洛舍维奇离开13年了,关于米洛舍维奇的评价依旧在激烈的争论中。米洛舍维奇的功和罪,只能留给后人评判了。


小约翰


米洛舍维奇是南斯拉夫前总统,塞尔维亚族人。对于塞尔维亚人来说,米洛舍维奇是他们的英雄,不过对于南斯拉夫其他民族,尤其是波斯尼亚人来说,米洛舍维奇却是一个双手沾满鲜血的刽子手、巴尔干屠夫。

米洛舍维奇在上世纪80年代步入政坛,1990年当选总统。但受国际形势的影响,此时的南斯拉夫内部已经分崩离析了。1991年,米洛舍维奇无奈宣布国家解体,分裂为南联邦、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马其顿、波黑等国。

不过米洛舍维奇不肯就此放手,他奉行“大塞尔维亚政策”,并号召独立各国的塞族人拥有民族自决权。独立各国的塞族人视其为英雄,不过此举加剧了巴尔干的日益紧张的民族冲突,并很快演变成战争。

1992年,波黑和克罗地亚的塞族人为谋求自决权和当地政府发生冲突,南斯拉夫人民军介入,爆发战争。在北约的打击下,米洛舍维奇不仅未能如愿以偿,还极大影响了塞尔维亚的国内经济,科索沃还成为了其境内的自治省。

虽然战争告一段落,但各地冲突仍然不断,种族清洗和屠杀时有发生,人们把矛头直指米洛舍维奇。

1999年,美国逼迫米洛舍维奇在承认科索沃自治共和国的方案上签字。米洛舍维奇拒绝,并引发了科索沃战争。最终在北约大规模空中打击下,塞尔维亚战败,米洛舍维奇被迫签字。

米洛舍维奇在短时间内接连输掉三场战争,使他威望扫地,于2000年败选。

2001年,米洛舍维奇被塞尔维亚警方逮捕,并移交至海牙国际法庭,成了历史上第一个被送上国际战争罪法庭的前国家元首。事后,美国迅速向塞尔维亚提供了一笔巨额的经济援助。

被关押至海牙后,米洛舍维奇被多次审讯,要求他承认在战争犯有种族屠杀的罪行,不过米洛舍维奇却一直拒绝承认。2006年3月,米洛舍维奇在海牙监狱中去世,终年64岁。

2015年,联合国国际法院裁定,米洛舍维奇未在战争中犯下种族屠杀罪行。


石头说历史


米洛舍维奇就是曾经的“巴尔干之鹰”,不过他已经在2006年时病逝于海牙监狱了。他曾是南斯拉夫前总统,但却亲眼见证了南斯拉夫的解体。并遭欧美国家驱赶而下台,最后暴死于监狱中。



然而,支持他的人称赞他是民族领袖,反对他的人则指责他是刽子手,那么米洛舍维奇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 事实上,米洛舍维奇是一个英雄,而且是一个不屈的英雄。

他在1989年当选为南斯拉夫联邦总统(塞尔维亚),但是当时的南斯拉夫已经分崩离析,先后分裂出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塞尔维亚、黑山等国。 米洛舍维奇为了维护国家完整,先后发动了克罗地亚战争、波黑战争,但因西方国家介入全部失败。最后只保留了塞尔维亚、黑山和科索沃自治省三部分国土,也就是这三部分组成了后来的南斯拉夫联盟。然而,美英等国一方面继续肢解南斯拉夫联盟(科索沃战争),一方面指责米洛舍维奇对克罗地亚人进行了种族屠杀,不过更惨的还在后面。



2000年,米洛舍维奇黯然下台,而此时经过了科索沃战争的南斯拉夫联盟也已经名存实亡(后来分裂为塞尔维亚、黑山、科索沃)。2002年,美国人将米洛舍维奇逮捕,并以反人类罪、战争罪等罪名指控他,将其投入海牙监狱中。
(无助的米洛舍维奇)

尽管米洛舍维奇坚持否认所有指控,但最终还是在2006年3月11日死在监狱的床上,曾经的“巴尔干之鹰”黯然离世。讽刺的是,直到2015年,国际法庭才宣判米洛舍维奇无罪,并没有对克罗地亚人犯下种族屠杀罪行,这与美国人当初的指控截然相反。

因此,米洛舍维奇是一个孤独的英雄,是塞尔维亚民族的骄傲。他为了国家完整,不惜以一己之力与整个西方抗衡。虽然未能保全国家,自己也溘然长逝,但迟来的清白还是为他正了名。


世界人文通史


和萨达姆,卡扎菲一样,米洛舍维奇是死于美国和北约淫威下的又一位国家领导人。其主要罪名是“战争罪”“种族灭绝”,其实是制止国家分裂。

和现在阿萨德干的事并无二致。 阿萨德维护了叙利亚的统一,而米洛舍维奇没有那么好的运气,国家分裂,最后自己进了监狱。在那片土地上出现了一叫个科索沃的“国家”。

米洛舍维奇(1941年8月20日- 2006年3月11日) 南斯拉夫塞尔维亚政治家,塞尔维亚总统。1997年至2000年南斯拉夫联邦共和国总统。

南斯拉夫解体后,他继续作为1991年1月11日塞尔维亚共和国第一任总统(新成立的南斯拉夫共和国的一个组成部分)。 1999年北约轰炸南斯拉夫,之后被解体。

米洛舍维奇于2001年3月31日因涉嫌贪污、滥用职权和贪污被南斯拉夫联邦当局逮捕。 经过调查后发现,所有指控都毫无证据。

后被引渡到前南斯拉夫问题国际刑事法庭以战争罪而受审。在一开始的审判中米洛舍维奇就谴责法庭是非法的,因为它没有经过联合国大会的同意。

因此,米洛舍维奇拒绝为他提供辩护律师。五年的关押和审讯没有任何结果。最后米洛舍维奇因心脏病于2006年3月11日在海牙监狱。


闲看秋风999


如何评价米洛舍维奇?其实米洛舍维奇确实是个复杂的人物,因为在大家对他比较熟悉的后期,他似乎是个维护南斯拉夫国家的人物,但其实在他政治生涯的中前期,其实也可以说他是导致南斯拉夫解体的主要人物之一。


米洛舍维奇的“民族主义”

其实米洛舍维奇的大塞尔维亚主义,在某种程度上也跟他的出身有一定关系。因为米洛舍维奇虽然是出生在塞尔维亚北部城市波扎雷瓦茨的塞尔维亚人,但他的家族却是来自今天黑山共和国首都波德戈里察的瓦索耶维奇部族,也就是说他的家族虽然是塞尔维亚人,但他们的根却是在黑山境内。这种关系就有点像一些出生在别的地方的中国人和老家的关系一样。

小时候的米洛舍维奇(右)

所以米洛舍维奇希望维持大塞尔维亚的目的,其实也可以说是跟他自己的出身有关系。而另一方面,米洛舍维奇从记事起就生长在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南斯拉夫,但他的父亲却是一个东正教神学家,所以其实米洛舍维奇也是出生在一个宗教氛围很浓的家庭。虽然他的父母在很早就离婚了,但父亲对一个孩子影响在什么时候也不可能低估,而且米洛舍维奇的父亲在1962年还自杀了(当时米洛舍维奇21岁),这些经历可能都对后来米洛舍维奇的政治取向和个人性格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所以米洛舍维奇虽然在从政早期曾经表现的非常“左”,在1984年担任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市委书记之后曾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主义”,在校园倡导共产主义教育,但很快在其权力基础稳固之后,就很明显地倒向了民族主义。特别是在1986年,他进入塞尔维亚共盟的中央委员会之后,他的一系列举动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南斯拉夫的解体。

首先他在处理当时科索沃自治省的骚乱事件时,在示威现场表现不当,而当时的场景甚至还被南斯拉夫的国家电视台公开播出,导致南斯拉夫各地的民族主义势力拿其大做文章。另外他在1988年成为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之后,开始大力推行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邀请大量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进入政府,可以说在经济方面也助推了南斯拉夫的解体。

1987年米洛米洛舍维奇在科索沃的这次公开讲话,成为了南斯拉夫解体的重要转折点之一

而他在1988年之后发起的“反官僚主义”运动,虽然看起来出发点是好的,但最终却导致塞尔维亚伏伊伏丁那自治省和黑山共和国的首长下台,而新的首长则都是支持他本人的人,所以这也导致了南斯拉夫其它几个共和国的担忧,害怕自己也被米洛舍维奇所控制,反而在后来成为了南斯拉夫解体直接的导火索。而在1990年,也是在米洛舍维奇的主导之下,南斯拉夫共盟解体,南斯拉夫转向多党制,这一转变看似只是迎合了当时苏东剧变的浪潮,跟南斯拉夫最终解体没有直接关系,但在当时各地民族主义浪潮汹涌的大背景下,其实这一举动已经宣告了南斯拉夫的死刑。

为什么塞尔维亚的民族主义反而害了自己?

其实应该说米洛舍维奇持民族主义立场也不能说错,因为在当时苏东剧变的大潮中,可以说保全南斯拉夫也确实是很困难的,南斯拉夫很难避免政治转型,而之后可能无论怎么做都难以避免解体的命运。但即使是解体,有一些共和国独立,如果和其它共和国的关系能保持的稍微好一些,可能塞尔维亚也不会沦落到现在这个最差的结局。

因为在前南斯拉夫各国中,塞尔维亚的实力无疑是最强的,人口也是最多的。所以如果南斯拉夫是生活在一个没有国际社会,完全封闭的环境中,那么米洛舍维奇的做法站在塞尔维亚民族的角度上是完全没错的,他看上去始终在努力维护塞尔维亚人的利益,希望在南斯拉夫解体之后把前南斯拉夫各国中的塞尔维亚人团结成一个国家。而如果没有外部干涉,他的做法恐怕也确实能够成功。

在南斯拉夫解体之后,虽然米洛舍维奇似乎一直在维护塞尔维亚人的利益,但结果却是一败再败,图为1995年他在对于塞尔维亚来说非常屈辱的《代顿协议》上签字

但问题是塞尔维亚的实力相对于其它前南斯拉夫国家虽然很强,但相对于外部世界却根本不值一提。而南斯拉夫在二战之后能够形成统一国家,靠的就是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去限制各地的民族主义思潮,而米洛舍维奇自己却主动去把社会主义这个南斯拉夫各地之间的粘合剂给撕掉,去拥抱民族主义,表面上看这是为了塞尔维亚民族争取利益,但最终南斯拉夫解体的结果却使只有维持南斯拉夫才能取得利益最大化的塞尔维亚人成了最大的受害者。

所以在克罗地亚等国宣布独立之后,米洛舍维奇又成了南斯拉夫的维护者,通过给黑山许诺大量好处,换取黑山暂时留在了后来的那个小南斯拉夫境内。其实这样做也不是米洛舍维奇还有什么南斯拉夫情节,而是因为如果没有了黑山,在南斯拉夫时代可以横行亚得里亚海的塞尔维亚人就会失去最后的出海口,变成一个完全的内陆国家。而这种局面在现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意味着什么,恐怕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

前南斯拉夫各国地图,中间右边的是塞尔维亚,可以看到在中下沿海的黑山也独立之后,塞尔维亚已经变成了完全的内陆国


但在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中,连黑山也被卷入其中,遭到了北约的轰炸,在这之后黑山独立其实也已经成了定局。这也就意味着塞尔维亚这个民族在未来的几十年里已经完全没有了翻身的机会,所以曾经因为民族主义受到塞尔维亚人强力支持的米洛舍维奇才会很快被交给了海牙法庭。而他以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起家,却主动把对于塞尔维亚人来说最大的利益所在南斯拉夫给肢解了,最终他的民族主义却没法挽救塞尔维亚,使塞尔维亚落到了现在这个最差的局面之中,也就是除了本土,其它所有塞尔维亚人聚居区的控制权都没争到,最后沦为了完全的内陆国。所以对于塞尔维亚来说,米洛舍维奇可能真的是一个情感复杂的人物了。


桃花石杂谈


伟大的塞尔维亚民族英雄斯拉夫人的榜样跟同是斯拉夫人的个尔巴乔夫叶利钦比,一个是人中尖子,两个是人中人渣一个是为国家,为了人民你而战的巨人,两个是西方间谍的小人,应了中国那句话,时也,运也,命也。为爱国英雄们哀悼!


金刚大锤


获民族英雄反美斗士殊荣。


手机用户56085048772


米洛舍维奇、是国际霸主强权的弱肉.…欺凌打击一个主权国.把一个国家的首领抓起审判、这就是现实.真实.确实的丛林法则………钢硬的拳头.就是一切真理正义的代表[加油][加油][加油]


赖云飞38190926


民族英雄!


悟空网友


民族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