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禅宗在中国——本土化中的文化自觉

禅宗是融合了般若思想与如来藏思想的汉传佛教宗派之一。禅,在梵文中写作Dhyāna,原意是指牵在牛鼻子上的鼻环。因为在古梵语中人们喜欢用牛来比喻“心”,因此这种躬耕自心、习禅定的法门就以Dhyāna为名,传入中国后成为“禅宗”。

禅宗在中国——本土化中的文化自觉

禅宗初入中国

禅法最初是以小乘禅法的形式传入中国。东汉时期,一位名为安世高的外籍僧人行脚至中国洛阳,在通习汉语后,开始从事译经工作。由于其从小修习禅法,所译经典多以小乘禅法为主,于是禅法就这么流入了中国。

禅宗在中国——本土化中的文化自觉

直到东汉末年,月氏国的僧人支娄加谶来汉译经。与安世高不同,支娄迦谶以译大乘禅法为主,其所带来的“般若”思想不但被统治阶级所接受,还深入到了平民之间。大乘禅法由此受到了喜爱,成为了汉晋南北朝时期的人们不断追捧的显学,也就此成为了中国佛教宗派之一。

禅宗在中国——本土化中的文化自觉

本土化的禅宗

禅宗在中国,经历了汉代安世高到初祖达摩的准备时代,再到五祖弘忍期间的初禅时代。虽然此间禅法一直门声鼎沸,但直到六祖惠能圆寂后,中国的禅机才出现雏形

六祖惠能圆寂后,其弟子集录了一部记载着禅宗六祖惠能一生得法传法的事迹的经典——《六祖坛经》。这是唯一一部由中国僧人撰写,被冠以“经”的佛教经典,具有绝对的开创性意义。

禅宗在中国——本土化中的文化自觉

这部著作在吸收了东汉两大译经家安世高和支娄迦谶的思想基础上,还融入了儒家人性论思想,最终形成了自性自足的禅宗思想。由此,中国化的禅宗佛教思想得以正式确立。

《坛经》强调自性,更说明了自性之自足的本质,即人们不需借助于外物而自证圆满的一种真如状态。

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性,见自本性,不生不灭,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万法无滞。

—— (《坛经·自序品》)

其思想围绕“自性”是本体,“自足”为方法,即“即心即佛”为佛性,“顿悟见性”为修行观展开:

“即心即佛”但不要执着于自性,“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顿悟即见真如本性,“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即是佛” (《坛经·般若品》)。

禅宗在中国——本土化中的文化自觉

惠能所提出的这一套心性哲学,与印度佛教般若学派中的“心性说”一脉相承,在安世高河支娄迦谶的思想上又大大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性论思想。它不是对印度佛教一昧的继承,而是一个文化自省、自我创造的过程。

《坛经》问世使其被中国人奉为佛经,直到今天都在中国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这可以说是一次十分成功的文化觉醒。

禅宗美学在中国

禅宗作为在中国佛教诸宗派中本土化最为彻底的一支。如今我们所说的“禅”已与原先印度佛教中“定”、“静虑“、“思维修”大有不同。

中国的“禅”讲究自性,是一种人人所具有的本性、是宇宙万有的法性。就如六祖惠能所说的“即心即佛”,南禅临济宗临济义玄法师说的“此心即佛”。

禅宗在中国——本土化中的文化自觉

摄于普陀山多宝塔,建于元统三年,太湖石砌成,形为罕见的四方塔,为普陀山三宝之一

中国禅宗对人本身的思考慢慢形成了一类美学。这种教人观心的法门,突现了人性中光亮的部分,体现了生命之美。宇宙万法和生命的本体圆融一体,达到了一种自然宁静、自由适一的境界。

禅宗在中国——本土化中的文化自觉

摄于前童古镇,童氏宗祠屋脊上,福禄寿三星

禅由宗教领域走向道德,进入美学之中。这种禅宗之美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教思想,结合了老庄、玄学艺术,形成了中国独特的“空”之境界。

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曾在他的书作《空谷幽兰》中写道他向禅宗著名道场大茅蓬隐居处的前主持,续洞法师请教禅宗与净土宗的差异。续洞法师如此答道:

在禅宗里,我们不停地问,谁在念佛。我们所想的一切就是,佛号是从哪里升起来的。我们不停地问,直到我们发现自己出生以前的本来面目。这就是禅。我们一心一意地坐着。如果心跑到别的地方去了,不管它到哪儿,我们都跟着它,直到最后心变得平静下来;直到无禅可参,无问可问,直到我们最终找到一个答案;直到妄想消尽;直到我们能够吞下整个世界,它的所有山河大地,一切的一切,但是这个世界不能吞掉我们;直到我们能够骑虎,而虎不能骑我们;直到我们发现了我们到底是谁。这就是禅。”

禅宗在中国——本土化中的文化自觉



参考文献:

【1】胡祖豪. 禅宗意境之美

【2】李曙豪. 论《坛经》的自性自足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