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心梗支架后,能做核磁共振吗?如果支架和磁共振不在一个医院做,会需要支架说明书吗?

浴火天罡


的确,作为一个心内科医生,有的时候不能只说自己专业熟知的知识,这种交叉学科的问题也是需要给大众科普的。关于心脏支架术后能不能做核磁这个问题,的确不能简单交给核磁专业的医生来解答,心内科医生有责任给大众把这个问题说清楚。今天,张大夫试着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尽量给大家一个明确的回答。

首先,张大夫跟大家说清楚的事情是,心脏支架其实绝大部分是合金制成的,当然近两年有了少量生物可降解支架,这是后话了。先说以前作为主流的合金心脏支架吧,它主要是由合金构成,包括不锈钢、镍、钴、钛、铬、钽等,这一大堆物质中,当属“镍”有弱磁性,可能影响核磁检查。但是大家别害怕,据各种研究显示:目前全球市面主流使用的支架,只要是2007 年以后生产的基本上都可以放心做核磁检查。说到这里第一个问题解决了,2007年以后做支架的朋友,可以放心做核磁。

韩国是介入技术搞的不错的国家之一,其中三星医学中心更是久负盛名,他们曾经进行过相关临床研究(Effects of high-dose atorvastatin pre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undergoing 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a 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study[J].Korean Med Sci, 2015, 30( 4) : 435-441.)。这个研究显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急诊支架手术后,2 周内都做对比剂增强核磁检查,发现支架术后2周内行核磁检查是安全的。

虽然大名鼎鼎的医学中心有相关研究显示支架术后2周内做核磁安全,但是张大夫还要提醒大家不要这么激进!因为张大夫也看到了有个案报道显示支架术后做核磁造成支架移位(MRI-induced stent dislodgmentsoon after left main coronary artery stenting[J].Circ Cardiovasc Interv,2013)。所以,张大夫的建议是做了心脏支架可以做核磁,但是尽量在支架术后3 个月以后做,而且一定要和给你做支架的手术医生进行商量。

说到这里,关于心脏支架术后能不能做核磁的问题,您明白了吗?简单说,2007年以后的心脏支架都可以放心做核磁,做核磁的时间尽量安排在支架术后3月以后。


张之瀛大夫


主要看支架的材质!由于我的母亲在2017年的3月12号这天下午感到极度不适和吐,被120送到中日友好医院急诊的绿色通道抢救,当时很急主任当班问我:平时老太太状况,能否做造影?

我当时就是急着让大夫救我妈,顾不得问其他。我在心脏手术室门外等候大夫随时找我,手术顺利完成,大夫们把我老妈送进CCU特护,住了六天又送到病房三天后出院,开药一直在吃。

今年的母亲节这一天上午老妈犯脑梗,在北大看的急诊,由于急诊没有核磁,只能第二天来预约,在我预约时,预约处的预约人员告诉我,必须让中日友好医院开据心脏支架的材质是什么的?可否适合做核磁?

我又去中日友好医院找到那个主任,开据了【可以做核磁共振的证明】,送到了北大医院核磁预约处,才算预约完毕。材质是进口的钛合金,支架安装一年以上,即可以做核磁共振。所以如果不是一个医院看病?需要核磁时 必须开据证明。


蘭竹ZLZ


放过心脏支架能不能做磁共振?这是一个非常常见的问题,尽管现在基本上已经有明确的结论,但是还是有很多病人存有疑问。

心脏支架不能接受MRI检查的原因: 1. 支架是金属,在磁场下会移位。其实并非所有金属都是有磁性的,多数金属并不会被磁场所吸引,就更加谈不上移位了。支架的金属丝厚度只有100微米左右,就算含有部分磁性金属也不会产生太大的引力,远远小于支架与血管间的特殊摩擦力。特别是内皮化完成后,更没有可能移位了。

2. 金属支架在磁场下发热,的确体外研究中大多金属支架在磁场作用下会发热,部分温度甚至会升高达 1 度左右。实际上体内流动的血液会使带走部分热量,轻微的温度升高并不会带来不良影响。而且人体本身就有可能出现感冒发热的情况,同样也不会带来特别的影响。

因此,不仅理论上可行,权威机构也同样支持心脏支架的病人接受MRI 美国心脏病协会(AHA )在2007和2010年的声明中都表示: 几乎所有市面上的冠脉支架和外周动脉支架都经过测试,并且已经注明 MRI 安全(MR safe)。植入这些支架的患者可以在植入后做 MRI 检查。而且目前市场各种支架品牌都是可以的。

那么支架植入以后多久可以做磁共振呢?

合金材料的,可以在支架术后立即行磁共振检查;300系列不锈钢,一般在8周以后可以做。支架放在3个月以后做磁共振是安全的。

如果还有担心,也可以选择磁场小一点(1.5T)的机器去做检查。

关注健康,关注心血管徐医生!


心血管徐医生


你好,我是影像技师vivi!意见供您参考

目前几乎所有的支架都达到了兼容磁场的标准(特别是2007年打后),但到了要做磁共振检查的时候,操作人员或影像医生还是会建议患者去做低场强的磁共振,1.5T或以下的场强的更为安全。


而且我认为,支架是否兼容磁场环境,绝大数患者是不清楚的。所以如果要他们来承担做磁共振的风险这并不公平,而如果要不是下支架医院的操作人员去承担这方面的责任,这也说不过去。因为同类支架产品那么多,人家不知道你到底下的是哪个型号的支架、怎么保证你的支架绝对安全...?

所以说最好就是提供支架的说明书,如果不能提供,那问清楚当初手术治疗的医生或主治医生确认过后,在进行检查的影像科的情况说明上签字,还是可以做检查的。

但如果下支架后已经在其他医院进行过磁共振检查,并且检查过程中没有异常感觉。那基本上操作人员都会给你进行检查的。因为已经亲身证明兼容了嘛。

广州/上海/杭州/成都/想预约影像检查,部分项目可打折。

有问题想问的请私信、留言或威信,我会尽快答复,只解答有礼貌的宝宝,谢理解。


心脏磁共振技师vivi


心梗支架后,能做磁共振吗?经常会被问道这样的问题。答案是:可以的。支架手术和磁共振检查不在一个医院,会需要支架说明书吗?答案:不一定。

会有这些疑问,无非是存在以下几方面顾虑:

1、在磁场中支架会不会移位

首先,支架是金属的,一般是合金的,包括不锈钢、镍、钛、铬、钴、钽等,这些技术只有“镍”有弱磁性,其他都是无铁磁性的。而且一项美国心脏协会专家共识指出,只有在2007年以前生产的部分周围血管支架中含有这种弱磁性的“镍”,也就是说2007年以后生产的支架不会有磁性。在磁场中也就不存在移位的问题了。并且植入的支架大多等与或略大于原血管,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以及血管内膜的覆盖(通常需要6周),更起到固定作用,犹如植物长了“根”。在磁共振检查室,禁止带金属进入,如皮带、首饰等,是因为这些东西含磁性,真的会“飞”起来。



2、磁场中支架会不会发热

在某些磁共振序列检查中,可能会用到梯度磁场,变化的磁场在导体中将产生电动势,从而产生电流。人体本身就是导体、上述金属也是导体,所以在做这类磁共振检查时,会有热效应。据研究,这种热效应是很轻微的,温度升高不到1℃,这种温度升高犹如低热,谁又没有发热过呢?38℃,低热而已。而且在血管内的支架,由于血流的流动,会将热量带走,血管支架温度更不容易升高。



3、支架在体内会不会影响成像质量

这一点是肯定的。在磁共振成像检查中,有金属植入物的地方附近的成像质量会有所影响,产生伪影,不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比如冠脉支架术后,要做心脏磁共振应该会有影响的,如果做脑磁共振就没影响。



对支架术后能不能做磁共振检查不仅是患者存在的疑问,很多医务人员也不确定,有顾虑,所以有些医院干脆就都不做,以免不必要的麻烦,甚至你拿着说明书给他看也不给做。如果已经认识到这些的单位,医院批准的话,及时没有说明书也给做。所以美国心脏协会、中华医学会分别都出了专家共识,来指导放射医生,原文是这样的:几乎所有市面上的冠状动脉支架产品在MRI时都是安全的,可以在3.0T(含)以下的MR设备上进行检查。


参考文献:

1、《磁共振成像安全管理中国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组,中华放射学杂志,2017

了解更多心脏知识,请关注“知心蓝医生”


知心蓝医生


现状很多都认为心脏支架了,就不能做核磁了,甚至有的医生也是这么认为的。

一般做核磁之前,核磁的工作人员都要告诉一下不要把铁的东西带进去,并且还要问身体里面放过支架,或者做过手术吗,有钢板什么的吗?

这个时候如果要回答做过手术有钢板,就不能做了。要是有支架有的时候也不要做了。

因为 谁都怕出事,万一因为在核磁的时候,因为磁场的问题,支架以为,或者损伤心脏的血管不但得不偿失,再要了命可就后悔不及了。

那么心脏支架到底能不能做核磁?

首先国外的所有的心脏和核磁的指南都明确了,心脏支架后,不会因为磁场的问题导致支架移位,同时因为磁场导致的支架发热,升高的温度不会超过5度,但是这个温度在不断的血液流动下这个温度不会对心脏造成任何影响,同时核磁的时间一般20内就能完成。

其实我国目前核磁一般是1.5T和3.0T的,这样的核磁目前证实,对所有的心脏支架都是安全的。

但是这些都是2000年以后有明确记载的支架,但是对于2000年以前的支架一般患者都记不清了当时的材质了。所以一般相对慎重一些。但是这些在理论上是问题不大的。

所以如果是二十年内的支架在那里做核磁都是安全的。

“快乐的小大夫”每天为您推送健康医学知识,分享病例,不要忘记点击右上角关注呦!


快乐的小大夫


这个矛盾确实存在于临床,有时候很尴尬,因为有的医院能做,有的医院不给做,到底能不能呢?


核磁检查时,患者接受检查的环境是一个大的磁场。顾虑:金属材质的支架可能会在血管内移动,或者支架产生的电流在传导中产生的热量会烧伤血管。

这种简单地思维是可以理解的,可实际情况呢?

临床常用的核磁共振场强为3.0T或1.5T,这种磁力下支架不会出现位置移动,因此,即使支架置入后马上接受核磁共振检查也是可行的。

在3.0T场强的磁场,支架因电流传导产生热量的温度上升不超过2.6至4.7摄氏度,在血管内血流的持续冲刷下,温度的上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2010年权威杂志发表,包括美国心脏病学会在内的五个学术组织共同指出:几乎所有市面上的冠状动脉支架和外周动脉支架都经过测试,并且已经注明核磁共振安全。植入这些支架的患者可以在值入支架后的任何时候接受核磁共振检查。

所以,以后请那些核磁放射医生再也不要难为患者了。

这是国外的建议,而是是八年前,有人说国外建议有不能拿到国内来参考,那好吧,国内专家建议终于来了

明确指出,冠脉支架在核磁时是安全的。

但是有人又说了,专家共识又不是课本,王医生有必要简单说一说这个共识。

目前临床看病的准则包括课本、共识、指南,几乎我们看病都是在参考指南的基础上,进行诊断治疗的,因为课本的更新最慢,修订不容易,不能把最新的诊治方案写入书中。而不同指南的制定需要不同的时间,也是滞后于最新研究的,更何况我们国家的指南制定,一般都晚于欧美。于是就会有专家共识,简单理解专家共识可以看做是指南的前身。

总之,心脏支架术后是可以做核磁的,请有关觉得不能做的地方,从新看一看文献及共识,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为患者提供方便!


心血管王医生


这是很多冠脉支架术后病人和临床医生都很关心的问题,其实大多数情况下,做检查的医生一般不是要支架说明书,而是让病人去咨询给患者做支架的心内科医生是否可做磁共振。那么冠脉支架术后到底能做磁共振吗?相信很多人心中存在疑问,对此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学组、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磁共振成像学组发布的《磁共振成像安全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做出了明确的解释:

首先,几乎所有市面上的冠状动脉支架产品在MRI时都是安全的,特别是2007年以后的支架均可在≤3.0 T的磁共振设备上进行检查。2007年前的外周动脉支架可能存在弱磁性,但通常认为在手术6周后也可以行磁共振检查。简单讲,只要是<3.0T的磁共振,冠脉支架的患者是可以安全的做磁共振检查的。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心脏起搏器、ICD(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等其他心脏植入电子设备都不能与磁共振兼容,不得进行磁共振检查。


医患家


现在的支架材质没有问题,都是抗磁的。但有一点是必须注意的,现在的抗磁材料都是针对现有的机器研制的,磁共振从0.5到3.0,再到7.0,场强越来越大。至少1.5的磁共振对于现有介入材料是安全的。但是出于安全考虑,如果不是同一家医院的话,应该提供支架说明书。



神外姚医生


我们这通常会要求支架术后3个月以上,且会将病人安排在1.5T的机器上做检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