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土壤壞了,你要的解決方法都在這裡了

主講老師:曾志偉

很多零售商應該都聽農戶抱怨過:

以前只用尿素磷肥,種啥啥都蹭蹭地長,但現在用兩三百塊的複合肥,莊稼還是半死不活。

因為土都壞得差不多了!

土壤壞了,你要的解決方法都在這裡了

土壤壞了,你要的解決方法都在這裡了

前段時間每天農資發了篇土壤文章, 很多人都覺得講得太對了。對此很多貓友都想知道下半部分,那麼我們今天就來帶大家看看後半部分的“土壤解決辦法”。

曾志偉老師提到,在他那邊改良土壤,主要會通過有機質、有益活性菌劑等功能性肥料。

有機質功能性肥料

有機質功能性肥料,比如以生根功能為主的生根肥,這類肥料使用後首先改良了作物的生存環境,同時促進了根系的生長。

在土壤經過改良後,能活化土壤中殘留的一些養分,當新根生長出來時,剛好可以進行利用吸收。

土壤壞了,你要的解決方法都在這裡了

但是,有不少種植戶會問:“我也用生根劑,那為什麼就沒同樣的效果呢?”

那是因為有的生根劑裡面含有的是激素。如果是激素生根的話,它只是負責把根長出來,並不會對土壤進行改良,那根系長出來後不能適應土壤環境,就會縮回去。

所以,有的作物你看著根系好像長了好多,但作物卻並沒有長,這是有原因的。

農業是一個注重腳踏實地的過程,激素肥要不得。

有益活性菌劑功能性肥料

有益活性菌劑功能性肥料,講究的就是它的活性,活性高的菌劑,它可以分解土壤裡面殘留的肥料、農藥,抑制有害菌的生長,比如微生物菌劑。

但是如果它活性低,它的效果就不明顯,它的長勢也不一樣。

有些農戶也會有這樣的疑問:“別人用了這些微生物菌劑後的效果那麼好,我用了後會有這樣的效果嗎?我用傳統的施肥方式,作物最起碼還能長一長,並且我也已經用習慣了。”

那是因為你不瞭解這些微生物菌劑,究竟給土壤帶來了哪些的變化。

下面就來帶大家看看這些優質的有機質、有益活性的菌劑,它們對土壤產生了什麼樣的改變?

這是一個小實驗,它的名稱叫做溼化穩定性檢測。

土壤壞了,你要的解決方法都在這裡了

左邊和右邊的土是在同一塊地裡面取的,左邊加入了混合有機質,右邊是原來的土,現在把它們同時泡在水裡,一起來看看它們的變化有什麼不同。

通過上面的視頻,大家可以看到,右邊的土很明顯地比左邊的更快流失到杯子裡。

這是因為右邊的土壤,團粒結構不穩定,團粒結構差,泡水沒多久後就開始崩塌了。

而左邊的土壤因為和有機質混合的關係,表現出團粒結構穩定,這樣的土壤,能夠更好地給作物提供水和氧氣,有利於土壤的微生物繁殖。

這個實驗並不複雜,也不怎麼高端,我們大家經常都在做,只是我們沒有留意到。

我們把土地用機器翻好,去定植作物,澆定根水後,定植孔周圍的土就迅速地往下沉,沒多長時間之後,定植孔周圍的土,因為水分散失,就會出現板結,出現不透氣的現象。

其實就類似我們做的這個實驗,我們反覆在做,但是我們不知道。

我們說土壤能保肥保水,但通過這個實驗我們可以看出它連自己都保不住,那又何來的保肥保水,肥料放下去了,又哪裡來的長效?

所以,我們要使用一些土壤改良產品,並且對土壤改良一定要高度重視,我們今天反覆強調這事情,不是因為囉嗦,是因為這個事情確實是現在的重中之重。

我們必須要重視好這一方面,只有土壤條件適合作物生長了,我們才能夠在農業生產當中獲得更高的種植效益。

在上次的土壤文章留言裡,每天農資發現不少貓友對下面兩張圖比較感興趣,所以再來帶貓友們加深個印象!

土壤壞了,你要的解決方法都在這裡了

土壤壞了,你要的解決方法都在這裡了

我希望大家能夠記住吃飯的這兩張圖片,當大家看到土壤表現出病變時,可以設身處地的想到作物,正如人蹲在廁所裡面吃飯一樣,所以,我們要給作物創造一個舒適的土壤環境,這樣子我們才有機會把莊稼種好,提高它的產量。


土壤問題,

迫不及待,

重中之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