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6 關注生態環境,做好畜禽養殖糞汙汙染處理措施,養殖戶要了解

隨著禽畜養殖規模的擴大,排洩糞汙對環境的影響備受民眾關注。尤其這些排洩廢棄物,對土壤的富積化、水源及空氣的汙染等等,都嚴重影響到農業生產的持續發展。

為此,我們必須要正視造成畜禽養殖糞汙汙染的問題根源,並能根據問題提出對應的處理措施和建議。文章由此而展開論述,要點性知識以供參考和借鑑。

關注生態環境,做好畜禽養殖糞汙汙染處理措施,養殖戶要了解


1 畜禽養殖糞汙汙染處理存在的問題

1.1 養殖戶對糞汙處理的責任意識差

這些年,隨著禽畜養殖規模的擴大,形成糞汙汙染量越來越大。但是,養殖業主很少有意識到糞汙處理的重要性,對糞汙汙染處理缺乏科學化管理,重視養殖而輕視汙染治理的現象突出,沒有做到環境汙染治理與養殖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1.2 養殖工作沒有按照環保標準執行

實現高額的養殖效益回報,不少養殖業主受利益驅使,片面擴大養殖規模,而忽視環保測評,更多的資金用於養殖生產,而汙染處理的設施設備投入較少,給汙物治理工作帶來不小的困境。

關注生態環境,做好畜禽養殖糞汙汙染處理措施,養殖戶要了解


1.3 養殖場選址、佈局不科學、不合理

養殖場選址、佈局不科學,糞汙收集、治理難度大。個別地區養殖過於集中,都無形中增加糞汙治理難度。同時,養殖場內各區佈局不合理,個別建在江河流域處、人口密集區、城郊結合處等等,都給環境汙染造成不小的影響。

1.4 糞汙處理措施過於簡單

養殖業環境汙染防治是一項工作難度大、資金投入多的工作。養殖業主有心無力,只能建設一些面積小的沼氣池、化糞池等處理設施,汙水經簡單處理後就直接排到外面,造成了很大的環境汙染。在畜禽養殖過程中,畜禽的糞便中含有硫化氫、氨氣等惡臭味極大的有毒氣體,這會對大氣造成汙染;若畜禽糞便以超出農田吸收限額的數量排入農田之中,則會使土壤出現硬化現象,從而在一定時期內無法再進行農作物種植,使土壤的再利用性降低。

關注生態環境,做好畜禽養殖糞汙汙染處理措施,養殖戶要了解


2 畜禽養殖糞汙汙染處理措施

2.1 優化區域佈局,劃定“三區”管理

推廣生態養殖發展思路,做好“禁養區”、“限養區”、“適養區”的劃分佈局。禁養區——水庫、風景區、森林公園、城鎮居民區、植物園等等,以此為中心外延的500m直線距離,劃分為禁養區。其中,所有建成的養殖區都要關停或搬遷。

限養區——國道、鐵路、高速公路等等兩側外延500m,劃定為限養區。限養區內的養殖場,例行標準化改造,落實好各項排汙治理工作,實現汙染源的零排放。適養區——上述之外的區域,可做出適養區。上述對養殖場的規範佈局,是做好糞汙處理的前提保障。

關注生態環境,做好畜禽養殖糞汙汙染處理措施,養殖戶要了解


2.2 科學選址建場,做好“環評”建設

選址建址合理,內部佈局科學。本著環境保護的原則,建場要遠離居民區,同時確保在開闊的地方。場地建設,做到向陽、水源充足、背風。這樣安排有利於場地的建設,有利於汙物的有效處理,能確保建場的生態環保。建場同時做好環評,執行無公害生產,嚴格場地環保制度。同時,配置與養殖規模得當能實現消納糞汙的農田。

2.3 推進標準化管理,減少汙染源排出

禽畜養殖推進標準化管理,嚴格生產區、生活區、管理區的標準化建設。場內生成的糞尿排洩,做到乾溼分離、雨汙分離。條件允許的,對糞尿的處理,可引進乾溼分離機。或者,在養殖場地內,佈局乾溼分離自動化清糞系統,確保糞便的有效處理,減少生產中受汙水的汙染影響。

關注生態環境,做好畜禽養殖糞汙汙染處理措施,養殖戶要了解


2.4 推進種養結合,發展生態循環模式

據統計數據證實:國內禽畜養殖每年排放的糞汙量達到38億噸,其中含有大量的氮元素、磷元素等等,很多未得到充分利用在直接排放。我國植物對有機肥料的需求迫切,如把所有動物糞、尿排洩物充分利用,能夠滿足植物對有機肥需求的40%。因此,要以種植業為依託,以有機肥、沼氣為紐帶,以實施生態農業項目為契機,積極引導畜禽養殖業主和種植戶建立緊密結合、互惠互利的合作方式,通過肥料化、能源化利用方式,實現區域內資源循環和生態平衡。

關注生態環境,做好畜禽養殖糞汙汙染處理措施,養殖戶要了解


2.5 明確治理主體,強化治理投入力度

明確糞汙治理主體責任,做到“誰汙染、誰治理”,明確糞汙汙染治理的責任主體意識,逐漸形成以政府為主體,企業積極參與,市場積極運轉的汙染治理新模式,做到排洩物生態消納、有機肥源持續增長等長效發展機制。

2.6 研發糞汙處理新工藝,確保汙染的零排放

創新糞汙處理新工藝,積極推進生物肥料的研發,逐步引進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實現汙染糞汙的再利用,做到變廢為寶,實現養殖糞汙的零排放、零汙染。

關注生態環境,做好畜禽養殖糞汙汙染處理措施,養殖戶要了解


3 體會總結

禽畜養殖一系列鼓勵政策的頒佈實施,使地方禽畜養殖呈現規模化、產業化發展。而與此而來的環境汙染處理問題卻沒有跟上發展規模的要求,表現出來的問題體現在:養殖戶對糞汙處理的責任意識差;養殖工作沒有按照環保標準執行;養殖場選址、佈局不科學、不合理;糞汙處理措施過於簡單等等,嚴重製約禽畜養殖上層次、上水平。做好糞汙汙染的處理,筆者認為必須要強制執行,明確糞汙治理主體責任,做到“誰汙染、誰治理”,明確糞汙汙染治理的責任主體意識。同時,規範選場佈局,推廣生態養殖發展思路,做好“禁養區”、“限養區”、“適養區”的劃分佈局。場內管理實現規範花,推進生產區、生活區、管理區的標準化建設。同時,探索種養結合,發展生態循環模式,研發糞汙處理新工藝新技術,確保汙染的零排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