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近日,袁隆平称:“中国粮食不够吃,农民不种就麻烦”。现农村如此多荒地,咋看?

正能量news谭


美国补贴农业,中国也要如此,开展大集体,机械化,科学种田,不能再让书本专家祸害了。


谢刀


种地不挣钱,养不起家人。又没有养老金,现在不趁年轻多挣点钱,到老了也没办法活,现在也没办法活。所以土地就会农民撂荒。所以国家该重视农民的收入。对农民的养老应该重视和规划。不要让农民流血汗,还要流眼泪。如果土地都没有人种了,过20年以后全国人民吃什么?


天雨妙华A


袁隆平老先生的话,我个人认为包含有两层意思:一是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现拥有14亿人口,虽说地大物博,但人平耕面积比美国、加拿大少得可聆,如果全部种上粮食都不够吃。二是现在农村还有不少的田地在抛荒,那就更不够吃。如果说袁老先的担心不是多余的话,那么农村不少的地方出现耕地荒芜呢?具体原因有几点:

第一,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低。我们承认粮食的价格也在不断涨价,以大米为例,1984年的大米价格,每斤1.37元,现在大米的价格不等,平均价格大约2.5元,不到20番。我们现在的工资水平是多少,在职人员的工资水平是多少,我不清楚,就以我的工资为例,我已退休十年,现在的月工资是4600元,1984年的工资大概是50元左右(记不清),翻了92番。至于农业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的涨价我算不清楚,我可以武断地说一句肯定比农产品翻番翻得高。

第二,农业生产的单位效益效低。以南方水田生产为例,一亩水田一季中稻一季油菜,中稻1300斤x1.2之=1560元,油菜250元,合计1810元,可赚800元,如果请人做的话,利润更少。何况一家只有几亩耕地,农民种田种地的确不划算,只好外出打工抛荒田地。

鉴于上述情况,中央已经明确了农村农业深化改革的方向,实行土地流转,组织农业合作社,建立家庭农场,以规模效益来解决农业比效益单位效低之问题的英明决策是正确的。





郑正宗


你好!我是海洋之城。很高兴今天能回答你提出的问题。

首先想肯定袁老说的话绝对是真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也是从农村出来的,爸爸妈妈也是地地道道的农民。

至于现在农村那么多的荒地没有人种的原因,我分析如下:第一,现在农民也会算一笔账,种地需要施肥,需要给农作物浇几次水,需要喷药,需要买种子,你想想这些是不是都需要开销?再加上无形的人力。农作物在收成之前已经开销了一大笔钱,可有有人觉得這个也花不了多少钱,但是,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些农作物在收成后能卖多少钱?屈指可数。我曾经问过我妈,一亩地的小麦收成后大概能卖1000多块钱,抛去成本,可能剩几百块钱,你们说说还有种地的价值吗?

第二,现在生活压力大,节奏快,农民靠种地挣点钱还不得饿死,上有老下有小,出去打工都比种地强,现在出去打工一天少说200块钱吧!两天就要400块,种一亩地收成不好了到最后还赚不了400块钱,得不偿失。

第三,现在生活在农村的大多数都是老人,年轻人都不愿意种地,宁可在外面打工,老人都上岁数了,身子骨不行了,孩子们也就不让种地了。所以就会出现那么多的荒地。

以上是我的一点拙见,不知对否。


海洋之城


其实在中国 乃至整个世界粮食问题都是头等大事!只有自己有粮 心里才不慌。可是现在的情况是:

1现在大力发展房地产行业 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 短期政府高兴 开发商高兴 动迁的农民和动迁户高兴 银行高兴 贷款买房子的也高兴 而且农民工 打工比种地挣钱

2大力发展大城市经济圈 导致大量农民人口聚集 和外来人口的涌入进城 分配城市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 致使教育 医疗 交通 住房等压力增大

3大力发展网络经济 使人放弃实业而投入虚拟运营 梦想改善生活。没人愿意从事农业生产

4现在的发展方向重网络 重明星 网红 粉丝经济 造神致富深入人心!没有人愿意搞农业科技和研发 也没有机构参与

5农村大量人口外流导致土地流转为新型种地大户 他们一部分人利用政策和银行快速变现。种植靠药 机械和高产品种 使土地板结 粮食安全问题在即

篇复有限 手打不易 望多指教


发展2016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可以肯定的说,袁老的担心是有依据的。

首先,我们必须重视粮食生产,试问,老百姓最根本的生存需求是什么,就是要吃饱。只有吃饱了,才能谈其他方面的需求。

有一个齐国宰相管仲的故事,齐国想吞并邻国,管仲想了一个办法,派人到邻国收鹿,而且价格越来越高,老百姓一看有利可图,纷纷上山捉鹿,连地也不种了,大家想,反正有了钱,买多少粮食不行呢?

就这样,邻国的粮食绝收,虽然他们有钱了,可买不到粮食,管仲也明令不许卖给邻国粮食,没有办法,邻国只能投降了。

粮食是最重要的战略物资,必须自给自足。现在看我们国家有钱,也可以花钱进口粮食。可一旦他国卡住我们的脖子,到时不卖给我们粮食,我们只能任人宰割,所以粮食生产必须自给自足,至少能够国人吃。

现在,我国粮食产量连年增长,但消耗也大。记得我们小的时候,大人买酒都是有限制的,因为粮食不够吃,哪还有粮食酿酒呢?而现在,我国每年用于酿酒的粮食数量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可另一边,农村人口不断外流,现在的年轻人已经少有愿意在农村种地的了,因为种地收入少,还辛苦。而出去打工,不但能赚到更多的钱,还可以看看外面的花花世界。而农村耕地大面积荒芜也是不争的事实。

还有,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民被迫失去土地,而一些耕地,也被一些不法开发商,利用打擦边球、钻空子的方式,盖成了工厂。

照此下去,未来,真的可能会出现粮食减产、无人种地的可怕局面。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可以帮助到您。回答问题不易,也希望路过的小伙伴动动小手帮我点赞,我祝您笑口常开、心想事成、多多发财。如有不同观点,也欢迎在下方评论。想学习理财知识的朋友欢迎关注我,让我们一起学习、共同进步!谢谢!


小峰谈理财


我来分析一下华南地区一亩田的水稻种植成本:机械耕田100元、杂交水稻种子60元、人工种植100元、肥料150元、农药100元(含除草剂)、水费20元、机械收割100元等共计=630元,亩产1000斤,每斤1.3元,大家算算还能剩多少?


独钓寒江魚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由于粮食产量下降,导致农民种地的热情不高,荒地也越来越多!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种粮食首先是为了生存、生活,如果种地给农民带不来多大的经济效益,自然会降低农民对于种地的积极性。目前的现状是,因粮食减产,我们又要花大量的资金去从国外进口粮食。而我们的粮食实际是可以靠我们自己增产的,减少粮食进口,增加农民种地补贴,既可以提高农民的种地积极性,使农民靠种地便可以维持生活,又实现了粮食的自给自足,一举两得。





今天你微笑了没


袁隆平是水稻之父,也是粮食之父。他说的很对,粮食必须种。手中无粮,心里发慌,老百姓都这样认为,何况国家?可以这样说,粮食是国家战略物资,是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物资保障。然而,现在好多农民没有足够的种粮积极性,如小麦,水稻,玉米等。究其原因,就在于农用物资价格居高不下,而收获的粮食价格却一直处于低迷。如,一斤小麦价格1元左右,一斤玉米仅几毛钱,而一斤好的水果要几十元,一般水果也要几元。上次看报道说,袁隆平老师呼吁让小麦价格每斤上涨0.5元,这确实是必要的。只有农产品价格逐步提高,农民朋友才有种粮的积极性。


江河湖海洋


农民的本式就是会种地,粮食不值钱,老婆孩子都养不起了,不出去打工,难道让别的笑话吗,不是农民赖,而是无奈,放弃原有的基础,另寻他路,也是无奈之举啊,谁又愿意出门打工呢,都是被逼出来的,谁不想家呢,谁不想家中的父母啊,种十亩八亩,还赶不上打工赚钱多,种它何用呢,粮食价格上不去,农民致富很难的!珍惜眼前的粮食吧,因为现在种地的没有几个年轻了,都是老年人,他们又能种植多少呢?常想想当年没粮的日子,该节约粮食就节约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