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玉米植株越高越好还是越矮越好?

高枕隐士


玉米植株是越高越好还是越矮越好?结论见本文最后一句话。

中国过去三四十年的玉米育种过程,可以说是一个从高杆到矮秆的过程。30年以前玉米的代表品种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的“中单2号”和辽宁丹东农科所的“丹玉13号”,植株都是3米左右。后来是山东的李登海的“掖单”系列,将株高降下来二三十厘米。再后来是河南的“郑单958”,大约二米二三。

矮秆玉米最大的好处是可以种植较高的密度。30年以前,玉米种植密度每亩3000左右,现在是每亩4000株,提高了百分之三十。也有一些品种可以种到5000株,提高了60%。



矮秆玉米的另一个好处是抗倒伏。如果是都种植相同的密度,现在的品种明显抗倒伏。但现在品种在4000株/亩和当年品种在3000密度下相比,倒伏程度差不多。现在的代表品种先玉335、郑单958,都还要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倒伏问题。但因为密度增加了,产量也增加了,这是无可争议的。

矮秆玉米也有一个问题,毕竟玉米的产量来源于玉米的叶片的光合作用。所以要有一定量的叶面积,称为“叶面积指数”。叶片需要空间,需要有植株支撑。植株太矮,不利于叶片在空间上的合理分布,不利于形成很高的产量。我曾经看过内蒙一家育种单位,育成了“超矮秆品种”,大约一米六七,(约等于普通人的身高),而正常品种二米二三,(同姚明的身高)。最后这几个品种也没有成功:耐密的问题解决了,倒伏的问题解决了,就是不高产。另外一个例子,北京农林科学院的“京科968”,比郑单958高20厘米,产量也比郑单958高。

结论:玉米植株矮秆好,但不是越矮越好。


种田博士后


玉米植株越高越好还是越矮越好?这个问题问的很好,这也是很多三农朋友比较关注的问题。有人说玉米要想长得好,玉米苗株一定要粗壮高大,只有大玉米杆子才能挂上大玉米棒子;也有人说玉米要想长得好秸秆不能太高大,可以采用增加苗数的方法来增加玉米的产量。这两种说法都有道理,但从玉米抗倒伏能力来看,玉米苗株越矮越好。

农民朋友都希望玉米棒子能够长得籽粒饱满而且果穗又粗又长,果穗粗长籽粒饱满的玉米棒子也必然应对着粗壮的秸秆,从当前玉米秸秆的高度来看,几乎没有低于两米高度的玉米秸秆存在。虽然很多玉米种子都标明秸秆高度在多少范围之内,实际种植时玉米秸秆高度基本上都要超出些,果穗质量好玉米秸秆又高,会导致玉米苗株的重心上升。

玉米重心升高虽然不是玉米倒伏的全部原因,但高重心玉米倒伏几率大。但如果遇到同样级别的自然灾害,那些秸秆细弱重心高的玉米最先出现倒伏,即便秸秆细弱但如果玉米秸秆高度低玉米果穗位置偏下,也就是玉米重心偏低,玉米也不容易倒伏。同样道理即便秸秆高但果穗位置偏下,导致玉米苗株整体重心偏低,也不容易出现倒伏。

玉米苗株越低在同样水肥条件下就容易秸秆粗壮,如果果穗位置在偏低就会形成很好的抗倒伏能力,即便遇上风溜子出现倒伏也不一定多严重。但玉米苗株高度和品种有很大关系,和田间管理也有一定关系。有些玉米种植户会给玉米蹲苗,在玉米苗期故意保持一定干旱,也有种植户给玉米喷施缩节胺或者矮壮素,都是在调控玉米植株高度。

敲个黑板:个人感觉玉米苗株高度越矮越好,但从实际种植经验来看,种子市场上没有高度太低的玉米品种,即便喷施了缩节胺等生长调节剂,玉米最终高度也相差不多。但蹲苗有利于提高玉米苗情,调控玉米植株高度。如果使用药剂喷施的方式调控玉米苗株高度,必须注意缩节胺等药剂的用量,防止出现药剂超标一缩不长的问题发生。总之,玉米苗株越矮越好,抗倒伏。


海棠小醉


玉米植株矮,但只要健壮,是自然生长而成的,而不是因为缺肥少水,或者病虫侵害而造成,这样的玉米苗,是老农梦寐以求的。它可能是玉米的基因如此,也可能是底肥控制得好,营养没过剩,刚好够玉米正常生长。

玉米根须粗壮发达,吸收能力强,只要你不是特别亏欠它,随便淋点农家粪,它都会一个劲往上长。种玉米就象养孩子,只要你给他吃饱喝足,不愁他不长。
经常种玉米的老农,种玉米时,底肥都尽量少下氮肥。就怕玉米疯长起来,无法控制。玉米长太高,有许多弊端,还没长玉米棒,就已遮天蔽日,既影响光照,又密不透风。你若是在行间治虫或者锄草,都很难走快。

大风一来,首当其冲,不是倒伏在地,就是从中折断。收获的时候,若是人工掰摘,,倒还好,如果是机械收播,那倒伏的和折断的,会全部遗留在田里。玉米又不象麦子和稻子,赤裸裸一眼就能看见,你还要去田里逐行翻捡,好麻烦的。不捡了吧,眼看到手的粮食又不舍。
玉米控旺很重要,都是喷施药液控旺,我们这儿是喷施‘缩节胺’,各地都有不同的控旺药物。

喷施控旺药液时,要特别注意,千万不能图省事,,用药过量,一下就把玉米苗打定住了,玉米苗不朝上长,就横长,它吸收的营养要消耗,根部就到处发芽,长出多根玉米儿,玉米苗很难恢复正常生长。

正确的施药方法,应该是少量多次。首先少放点药,再看它的长势,依然长得快,再喷一道药。所谓的控旺,并不是让玉米苗定住不长,而是要它放缓生长的速度。

玉米看似种植简单,管理粗放的作物,可真要把它种好,也还是不容易的。

这是村妇琼姑,多年的种植经验,希望能帮到你。


村妇琼姑


农村老人在子女搞对象时,常说的一句话:高矮、胖瘦、丑俊莫其害,只要能过日子就行。所以玉米植株高矮没关系,只要有产量就行。

现在种植的玉米品种,大多植株高在2.65-2.80米之间。这是玉米最佳高度。也是制种专家经过多年研究实践,得出适合玉米生长的理想高度。

一、玉米植株过高,超过3.2-3.3米以上,玉米植株想必照正常玉米植株细,且接棒部位也要相对提高。这使本来支撑正常玉米植株的根部压力过大,抗倒伏能力下降。就好像拳击运动员 ,各越高的,底盘越不稳。很容易被打倒。再一个,玉米植株过高,产量也会下降。因为玉米根系所吸收的水分养分,大部分都供给疯长的玉米植株了,那你想玉米棒能大吗?

二、玉米植株过矮的话,玉米通风效果想必会差。也影响玉米产量。因为玉米植株过矮,正常水分养分的供应下,玉米植株会比正常的玉米植株粗,叶子长的又长又宽。会严重影响玉米通风。由于玉米不通风,光照不足。玉米产量就会下降。

总之,世界万物都有它一定的生长规律。如果改变这种规律,那出现怎样的后果,很难想象。还是顺其自然为好。


耕耘路上


说实话,不能太高,因为高了,“倒伏率”和“倒折率”就会大幅度提升,由此造成的减产是惨重的,特别是某些〔高杆红轴品种〕的茎秆折断问题,更是直接造成绝收。

同等条件下,矮秆品种的〔抗倒伏〕和〔抗倒折〕能力,是优越的。比如,你经常听说〔高杆红轴玉米品种〕的倒伏或倒折,应该很少听到〔矮秆国产白轴玉米品种〕倒伏或倒折的问题吧。

这是一个〔大概率〕和〔小概率〕的问题。

中国农大著名育种家宋印明教授说——关于茎秆矮生物产量低,迄今为止,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说明矮秆品种由于生物产量的较低而使得产量水平不及高秆品种。

另外,品种的产量高低和“天气”和“种植者的素质”有关,因为,真正好品种关键的关键在于综合抗性。



北方农村网科技总顾问


玉米植株是越矮越好,还是越高越好,这个问题是要辩证的论,植株高矮是有品种加气候所决定的,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说玉米植株高矮是品种决定的,一般的情况下焦质粮就要矮一些,粉质粮就要高一些,但是就这两种质地品种,不论那种品种在雨水充足的情况下,都会比正常情况下要长得高!

其次,至于说喜欢植株高矮,是根据需要来选择种植植株高矮的品种,如果有是选择做饲料,一般情况下都要选择种粉焦质粮品种,如果选择玉米深加工就要选择焦质粮品种!

三,在农村有的人喜欢水分大,高产品种,那么一般都是选择大高杆,水分大高产的粉质粮的品种,这样的品种,收割以后马上出售,不在手里存粮等价钱!这样的农户就喜欢植株高的!

四,有的农户手里不缺钱,玉米收割以后,不着急出售,等着看看价钱,那就必须种植矮杆的焦质粮品种,这种品种籽粒高,水分小,容易保管,但是它的单产是没有粉质粮高的!

五,植株高的粉质粮品种一般都不抗倒扶,且生长期比较长,摊青!易早种晚收;植株矮点的焦质粮品种,相对比较抗倒扶,生长期较短,适宜晚种早收!

总之,种植玉米植株高矮,是由个人的需要,以及个人的习惯决定的,没有单纯的喜欢高与矮!

以上纯属个人经历,如有不同观点请来评论区评论!


风的浪漫gga1


现在我国玉米品种种类繁多,农民朋友在选择玉米品种的时候,往往无从下手,有的农民朋友只能咨询这个品种植株高不高,目的是根据玉米的植株高或矮来断定玉米产量。那么,玉米植株是越高越好还是约矮越好呢?我认为首先要搞明白玉米植株高和矮的标准是多少,再来判定是高还是矮好。下面具体做一下分析。

玉米植株高矮的标准是多少?

从玉米的生长特征特性来看,玉米的株高应该以2.5米为界限,高于2.5米的属于高植株品种,低于2.5米的应该是矮植株品种。玉米品种商家在宣传产品的时候,大多也是按照这个标准。目前我国玉米品种最高的在3.2米左右,最矮的在2.3米左右。

玉米植株是高好还是矮好?

这个问题没有统一的标准,要根据地块类型、种植习惯等方面来判定。

从地块类型来看。如果是山地瘠薄土地应该选择植株矮的品种,因为山地土质贫瘠,玉米根系抓地不牢,加上山地风大,玉米容易倒伏,选择植株矮的品种有利于抗倒。而肥水好的土地可以选择植株高的品种,植株高储存养分大,棒穗就大,有增产潜力。


从种植习惯来看。稀植品种一般植株比较矮,密植品种比较高,喜欢稀植的可以选择植株矮的品种,喜欢密植的则要选择植株高的品种。需要注意的是,选择植株高的品种,一定要在玉米长到6-10个叶片的时候加强控旺管理,让玉米在拔节前停止生长,避免倒伏现象发生。

玉米植株高或者矮是玉米单个品种特有的特性,跟玉米产量没有绝对的关系,只要因地制宜、种子合格、管理到位,玉米产量不会受影响。

个人观点,不到之处,请加以纠正。


天润土元帅


现在玉米的生长,马上就要进入旺盛期了。那么,玉米植株到底是越高越好还是越矮越好呢?我们一起分析一下

农民种植玉米,首先追求的是玉米的产量。只有产量提高了,才能收获更多的价值,给老百姓带来动力。所以说,不管玉米植株的高矮情况,只要是能够丰收高产,那就是老百姓所需要的!

其实有种植经验的农民都知道,如果玉米植株过高,消耗营养,极易发生倒伏。成熟时既不好收割,又会影响产量,不利于高产。

我们如何来控制玉米植株的过度生长呢?

1:我们首先要选择抗倒伏,优质高产抗病虫害的品种,选择高度适中的矮株品种。

2:科学施肥。玉米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合理施加氮肥,尽量做到“前控,中促,后补”原则,玉米追肥建议在大喇叭口期进行。

3:玉米控旺。在玉米拔节期到穗期,是玉米生长的高旺期,在此期间,我们可以根据玉米植株的高度喷施矮壮素来调节控制玉米植株的生长,使它的生长在一个可控制的范围之内,不会发生徒长。

而如果玉米植株过矮,会影响玉米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不利于生长,也不利于高产。

农民种植玉米,一定要找到适合本地种植特点的品种,才会产生更多的效益。

总之,玉米种植一定要遵循它的自然生存法则,过高或过低都不是最好的,在一定合理范围之内,稍微矮株的玉米能够更好的适应生存环境,抵抗倒伏,穗多粒满,有利于高产!

以上是我对玉米植株高矮情况的分析,有不全面的地方,希望大家在我的评论区留言,共同交流,共同学习。


云朵在乡村


从总体来说,玉米植株越高,相对来说占一点劣势,如果遇到狂风暴雨会受到强风吹挂影响,容易倒伏或折断可能性比较高,但只要精心管理,这个问题也很容易解决。矮株虽受风力影响较弱些,但管理不善也容易倒伏翻根。

为了避免暴风雨袭击,保持根茎强壮发达。勤施肥,铲除地里泥土把根脚加垫一层,让根系扩展生长,扎稳脚跟,以防后患。

我们这里给玉米施肥,一般都是以尿素为主,用腐熟农家肥每桶小碗一碗,搅拌均匀挑到地里浇灌。不要农家肥施肥时,不要把肥料撒在根茎和秸秆脚上,适当留点距离,让雨水或露水融化肥料渗透土壤中,让根茎吸收营养。

如果把肥料撒在根茎上,肥料强烈刺激会把根茎和秸秆烧坏,导致玉米苗发育遭受严重影响,抵抗力削弱甚至死亡,经受不住风吹雨打而翻根倒伏,造成损失。

施肥最佳时间,早晨和傍晚。由于中午艳阳高照,酷暑难耐,肥料撒泼地里,阳光曝晒蒸发掉肥气,效果要差些。

玉米秸秆长到一米左右,是发育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最脆弱的时候。春天雨水泛滥季节,不时威胁它们成长,要时刻警惕暴风雨奇袭,采取紧急抢救措施,预防为主。

玉米地里水渠要事先排开,做好排洪抗涝准备工作,玉米地里不能积蓄水淹涝根部,一旦幼苗被淹,经雨水浸泡的根茎抵抗力会大大减弱,狂风暴雨随时吞噬它们,成片成片倒伏,后果极其严重。
遇到翻根倒伏现象,轻轻把倒伏玉米苗立起来,用树枝捆绑牢实,根脚用锄头铲掉周围泥土,把根茎保护起来,根茎越长越牢实,任凭风吹雨打,有根脚厚厚的泥土保护,可以躲过暴风雨的。


不管种植高株玉米还是矮株玉米,根茎保护是重中之重,根系粗壮结实是玉米苗的护身符。


突破乌江


玉米植株的高矮是玉米种子的特性之一,也是玉米育种专家研究的一个课题,它不仅决定着玉米的产量,还制约着玉米的抗逆性等等。玉米种植产量的高低,取决于玉米产生的整个生物产量的多少,也就是说一个玉米穗子的大小取决于玉米秸秆的大小,棒子越大,它的母体身量就越粗壮高大。但是,由于玉米秸秆高大,造成抗御自然灾害倒伏的可能性就大,因此,科学家又进行抗倒伏研究,让玉米秸秆变矮化或者粗壮来解决玉米产量高的问题,所以,玉米植株的高有它高的优势,但又有其缺点,玉米株矮也有矮的优点,但也有其短处。对于玉米育种专家研究的对象来说,正向植株变矮,产量又高产方向发展,这也是农民所欢迎的品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