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5 叶广芩的《逍遥津》:她一生未嫁,活到96岁,孤寂凄凉有谁知?


叶广芩的《逍遥津》:她一生未嫁,活到96岁,孤寂凄凉有谁知?


一直喜欢皇族后代女作家叶广岑的作品,她很多小说中都以皇城根的四合院和满清旗人的后裔为主要素材,关于没落贵族家族的苍凉故事。这也许就是我喜欢她作品的原因,在她的作品中不但能领略到老北京的皇亲贵族大宅门内的生活画卷,更能感受到纵横古今的那种深厚的文化底蕴。

她在小说《状元媒》、《采桑子》、《去年天气旧亭台》等作品,都带着浓浓的京味儿,读来韵味十足,充满落寞贵族特有的文化气息,让人唏嘘不已。

逍遥津》是叶广岑的一中篇小说。也是带着浓郁的老北京味儿,诙谐中带着悲情色彩。在平淡平和的文字中,感受到内心涌起无声波涛和榷心的疼痛,伤感。

书中开头以京剧传统剧目《逍遥津》中的一段为引子,暗中编织,讲述了满清没落贵族家庭中“七舅爷”,在生活贫穷交加的境况下,仍然保留着原来的生活习惯,痴迷于养鸟、逗蛐蛐,很注重吃的形式,还喜欢放风筝,不惜花来之不易的钱做糖葫芦,唱戏等等,就象一个老小孩,快乐而知足。

在他终于有了儿子青雨,这对父子玩的更起劲儿,根本不为生活操劳。在日本进驻北京以后,七舅爷依然不闻世事,过他的快乐生活,而他的儿子青雨却走上了让他倍感耻辱的道路,和日本人和汉奸来往密切,让他们父子反目。最后七舅爷被日本人打成重伤惨死,而青雨“怒发冲冠”,开枪射死日本头目等一干人,自己也惨烈而亡,抹灭了人们心中他不耻的过去。黄泉之下,共谱一段《逍遥津》,让人感慨万分,为之迷恋。

在小说中,主要就是讲述七舅爷和青雨这对父子的传奇人生,而我却注意到了那个一直在默默付出,无私奉献的女人大秀。身为七舅爷的大女儿,大母亲生下弟弟青雨之后,就离世,大秀其实担当的就是一个主母的角色。她对父亲散漫从容,根本不知油盐柴米贵的生活状态,没有能力让父亲改变,也不敢反抗,只有自己尽全力供养自己的亲人。为了这个家,她成为一个留守女人,一生未嫁。


叶广芩的《逍遥津》:她一生未嫁,活到96岁,孤寂凄凉有谁知?


父亲和弟弟的逍遥散漫的生活方式,让她无从选择自己的人生,只有无私奉献。


大秀的母亲在43高龄生弟弟青雨时难产死的。那时大秀不满20岁,就承担起家里的重担。所有的事,都要她来操持。大秀知道自己的爸爸根本指望不上。她的爸爸太会“作”。并且“作”起来,不分时间和地点,分分钟钟让她坐卧不安,跟断了腿,操断了肠。

七舅爷对左道旁门向来是深信不疑,这也与他大孩子般的好奇性情有关,大秀说过,北就有什么新鲜事儿都不敢让她爸爸知道,她爸爸跑得比巡警都快。前门电车出轨了,工人还没到,她爸爸先到了,上上下下地瞧,人家还以为他是电车公司的;传闻北新桥发现了海眼,井底铁链子下头拴了头猪,她爸爸奔了去,千方百计要证实那井口和铁链,两手拽不到那铁链子不算完;说是海淀水泡子里冬天长出了粉荷花,看稀罕的人群里自然也少不了她爸爸,别人看看就罢了,她爸爸得就近赏玩,弄得浑身精湿,搞清楚了,是小孩子点的荷花灯,被风刮到水里冻上了;有一回听说草场三号一个小媳妇生了个孩子,肚脐眼是嘴,还会叫妈,她爸爸到草场三号去打听,让人家爷们给轰了出来,差点儿挨了顿揍。延子丹这样的事自然少不了她爸爸……

大秀有了这样一个爱吃、穷讲究、还爱玩的爸爸,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总是为了她的爸爸操碎了心。

大秀知道,爸爸又最爱面子,在缺吃少穿的时候,是万不会开口去求人的,只有大秀跑断了腿,求惯了人,尝遍了人间冷暖。幸运的地大秀遇到了作者善良的一家,总是在她遇到困难时,伸手帮助她,给了她不少支持和温暖。

在弟弟青雨越来越大,大秀本来指望自己的弟弟能能够帮忙扶持这个家,没想到更让她头疼,弟弟和爸爸一样的德性,吃喝玩乐样样在行,就是不会挣钱,和爸爸玩的不亦乐乎。

父子两个为了一只普通的蝈蝈,竟然用自己家一亩七分坟地换来的时候,大秀差点儿没背过气去。

大日本人进入北京时,没有谁再敢上街,连上学的学生也破例待在家里。家家的大街门都关着,提心吊胆地听着外面的动静。唯有七舅爷和青雨父子不知天高地厚地出来遛达。

静悄悄的胡同口,走来了晃着鸟笼的七舅爷和他修饰齐整的儿子青雨,爷俩出来串门,他们不知道外头发生了什么,他们照着他们一贯的精神状态,悠闲轻松,安然潇洒,冲着我们家迤逦而来。

这爷俩儿两耳不闻窗外事,唯有逗乐先,真的就如两个不懂事的孩子,让大秀哭笑不得,可又能怎么办呢!

大秀这个看似柔弱的女子,也只有既当爹又当娘地伺候着这两个无所事事,好似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吃尽了人间疾苦,尝遍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何其不幸,却也无奈!


叶广芩的《逍遥津》:她一生未嫁,活到96岁,孤寂凄凉有谁知?


女人,总是在无助的时候,以自己柔韧的胸怀,忍耐一切,担当起一个家的重任。


小说中的大秀,身上集中了中国女人勤劳勇敢、吃苦耐劳、尊老爱幼于一身的优秀品质。出身不能选择,但她也没有选择逃离这个家,把自己早早嫁出去。

就连马克吐温也对女人这样下定义:女人就该具有女人的一切天性———温良、耐心、长期忍受、可信、无私、宽宏大量。她的神圣义务就是安慰不幸者,鼓励丧失目标者,帮助忧伤者,拯救堕落者,亲近孤独者———一句话,对于叩击她那扇友好大门的所有遭受创伤和折磨的不幸儿童,她都用同情来治愈他们的不幸,用自己的心胸为他们提供一个安乐窝。

大秀身上可以说完全具有马克吐温所说的所有品质。但大秀毕竟只是一个落魄家族的弱女子,要她拿什么来成全家庭中所有人的需求!

在父亲和弟弟指望不上的情况下,但生活要依然继续。女人本来天生就有母亲伟大的品格。大秀就是把自己作为家中的主母,一切事情都是自己做主。她无需和谁商量,也没有人可以商量。

大秀在自己的妹妹二秀有了心上人,但父亲大力反对,说门不当户不对。大秀心里很明白顽固的父亲,头脑里始终忘不了自己家是皇家贵族的认知,不会让自己和二秀下嫁给一介“平民”。大秀就完全自己拿主意,在她妹妹二秀出嫁时,自作主张,将二秀嫁给了自己喜欢的人。她明白,这个家是个无底的船,早晚得沉,逃出一个是一个。

但大秀深深知道,始终被爸爸罗列的出嫁条件限制着,根本找不到这样的家庭,即使有,谁又能看上她这个“老姑娘“呢!其实她知道,如果她父亲和青雨不能自食其力,她根本离不开这个家,可那爷俩全没有自食其力的意思。

大秀也就不再幻想自己的爱情了,其实她不敢想,也没有时间去想。爱情对于她太遥远,也根本不现实。她只有咬着牙,拼尽全力撑起这个家。


叶广芩的《逍遥津》:她一生未嫁,活到96岁,孤寂凄凉有谁知?


有一段时间,大秀到我们家来得很勤,母亲知道大秀的意思,补花作坊停工了,连大秀过冬的棉袄都送进了当铺,母亲就掏钱,掏钱的时候多背着父亲,为的是不给大秀难堪,母亲知道,大秀是个极要脸面,内心很敏感的姑娘,跟舅爷和他儿子的性情不一样。

在大秀对她的爸爸说,连饭都吃不上的时候,让舍去养的鸟。她爸爸宁可饿死也不能让鸟饿死。可她能让爸爸饿死吗!不是所有的吃穿用度还是要她想办法,来供养那两个祖宗。

她不仅要在闲时给人补花贴补家用,还要找找家里还有什么东西拿去当铺。当家里一切空空如也之时,还要不顾羞怯地去亲戚家去求人。她可是一个大姑娘啊,这种事儿对她来说,需要多少勇气!

大秀在自己的父亲在大街上,因为护自己心爱的蓝靛頦被日本人打成重伤去世后,没钱抬棺发送,大秀就给附近铺面的掌柜们挨家磕头,求人帮忙。这实际上是一种特殊情景下的乞讨,大秀一个未出阁的姑娘,抛头露面做这样的事也是万般无奈,走到绝地了。

这样的大秀,这样的女子,如果有一个人爱,有自己的温暖的家庭,怎么会走到如此境地!

而她,一直用自己柔韧的胸怀,救赎着这个家,直到家里只有她一人,唯一活着的人!


叶广芩的《逍遥津》:她一生未嫁,活到96岁,孤寂凄凉有谁知?


人的最大危机,往往就是在为了别人而失去自我时,陷入迷茫、悲伤和无奈中。


小李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在一家知名的企业上班,每次听到同事下班都要一块去聚餐、K歌时,他便陷入两难的境地。按照他个人的意愿,他只希望回家好好休息,看看书,听听音乐,静静地享受独处深思的乐趣。但他又不好意思拒绝同事的好意,只好顺从同事的模式,在喧闹、放荡、嬉笑中,度过一个又一个吃喝玩乐的夜晚。他越不越不快乐,痛恨自己,想改变这种令他厌恶的上班模式无味之友谊,想大声向同事说“不”,可又提不起勇气,他甚至觉得自己就像头被人牵来牵去的牛。

象小李这种为了别人的要求,努力改变自己,迎合对方的规则和生活而失去自我的人,周太在著作《九种人格》中称为“全爱型人”。如果如他所说,那我们身边这种全爱型人比比皆是。这种人总是把注意力放在他人身上,而忽视了自身需要。

但周太强调指出,全爱型人在奉献的同时,切不可失去自我,压抑或疏忽自己的感受,牺牲自己成全他人。

特别是生活中很多女人,总是在紧要关头,以牺牲自己为己任。以为只要做出更多牺牲,就可以得到别人的认可,可以奠定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无论是在生活中,或爱情上,总是会牺牲自我,害怕自己没有人爱,不被认同,不被需要。以为可以感动别人,其实往往只是感动了自己。

大秀自然和现代的女人不同,她所生活的社会环境不容许她有自己的人身自由。而她又出生于一个封建遗留气息浓厚的传统家庭,她无力反抗。况且她是一个心地善良的女人,现实生活也不会让她一走了之。

大秀成了地地道道的老姑娘,她也不打算嫁了,她知道,她这辈子的使命就是将父亲安安稳稳地养老送终,让父亲在最后的日子里活得舒展自在。

大秀在她的爸爸被日本人打成重伤之后,不能指望当时已经成为北京文化界名人的弟弟青雨,时刻守着爸爸。她早已放弃了自己,唯有为了“全爱”家人,而谨小慎微地活着。


叶广芩的《逍遥津》:她一生未嫁,活到96岁,孤寂凄凉有谁知?


而在我们如今的现实生活中,一个女子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因为所谓的爱情放弃你的人生。如果你选择做“全爱型人”而失去自我,就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很难再走出来。

如果你是全爱型人格者,你就要学会在生活中

记得告诉别人有关你自己的事情,就如同你请他们告诉你他们的事情;尝试在对话时表达你真正的意思,而不要讨好对方;如果你感觉别人待你不公,或是被视为理所当然,尽可能冷静地把它说出来;开口要求你所需要的,而不是去抱怨别人什么也没给你——并不是人人都拥有你那种懂得别人需要什么的知觉;避免批评他人的倾向,而用迂回的方式来要求对方回馈——直接说出你的要求;容许别人对你所提供的帮助说不,不要在某件事被拒绝之后再提供别的事物来代替;给别人解决自己问题的空间。

如果这样做,你也许就不会因为爱别人,而忘记自己、忽略自己,让自己的时间和资源、感情严重透支。可在得不到别人回应的同时,感觉很沮丧,迷茫和无奈。


叶广芩的《逍遥津》:她一生未嫁,活到96岁,孤寂凄凉有谁知?


结 语:


在《逍遥津》中的大秀,为了家里两个长不大的“孩子”,付出一生。孑然一身,活到了九十六岁,一直生活在破旧的小院,孤寂悲凉,每天相伴的就是窗外枝头上跳上跳下的麻雀。心中的悲苦凄凉向谁诉?让人心疼不已。

与其说是她悲剧的一生,不如说是生在这个所谓“皇戚贵族”的家,让她失去了选择自己生活的自由。在没有一个人可以依靠的时候,她只有依靠自己!

这何尝不是我们现代女人要学习的品质!很多女人在生活不如意时,不去想怎么去努力改变自己的生活境况,而是一味的抱怨自己的出身,怨恨没有出生在我个富贵之家。

更多女人有着太重的虚荣心,为了追求金钱,享受纸醉金迷的生活,出卖自己的身体和灵魂。给自己铺就一条无法回头的路,在失去自我的道路上,愈走愈远。

我固然不会推崇女人要象小说中的大秀一样,无私奉献自己的一切,但身上所具有的品质,是我们每一个女人要学习的。女人在任何时候,都要独立,自强,自尊,自爱。不要为了任何人,而失去自我。在不平坦的生活道路中,让自己时刻焕发出对生活的热爱,对人生满怀希望的激情,奋勇向前!


叶广芩的《逍遥津》:她一生未嫁,活到96岁,孤寂凄凉有谁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