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閘北,讓上海人恨不起來

有人說這裡曾經是蘇北人的聚居地,也有人說這裡記錄著很多上海60、70後的奮鬥史,還有人調侃說,沒有在南北高架堵過車不足以談人生!

閘北,讓上海人恨不起來

提起這裡,就是說不完的回憶

很多人的記憶中閘北區這個作為上海比較老的區域,曾經給人們留下了不少值得回憶和紀念的畫面,不少人在這裡度過了自己的童年時光,學生時代。

很多人的青春歲月都留在了這個看似並不起眼的區域。可以說老閘北承載了幾代人的生活印記。

市北職高

閘北,讓上海人恨不起來

當年這裡還不是職高,而是上海幼兒師範專科學校,這裡畢業的人,曾經是很多人的學前啟蒙老師,見證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長。

閘北,讓上海人恨不起來

同樣是兒時回憶,共和新路上的新新百貨必須要提。在那個不是人人家裡都有空調的年代裡,那裡簡直就是給了我們再一次生命的天堂。

閘北,讓上海人恨不起來

閘北,讓上海人恨不起來

順著共和新路走下去,走到共和新路1207號,已經很少人知道這裡,這裡是上海自行車四廠,更是曾經叱吒風雲的鳳凰自行車廠。或許更多人不知道的是,如今的鳳凰,卻淪為共享自行車的代工廠。

閘北,讓上海人恨不起來

閘北,讓上海人恨不起來

閘北,讓上海人恨不起來

人民日報刊登題為《群眾熱情支持鳳凰車增產》

再往下走,當年的這一路都是廠房,曾經的上海華通開關廠上海四方鍋爐廠,上海鼓風機廠,上海造紙機械總廠,彭浦機器廠,現在工業都是老皇曆了。

閘北,讓上海人恨不起來


當年廠房前面可不像現在這樣子,南北高架還不知道在哪裡。曾經有句話,閘北內環內每一寸土地都被棚戶覆蓋,中環沿線都是老廠房一統天下。那些老廠房,多少閘北人一家人的養家餬口都靠它們,那才是真正的頂樑柱。

閘北,讓上海人恨不起來

還有曾經的大寧版塊,那也是老工廠們的天下,爸爸是四方鍋爐廠的,媽媽是鼓風機廠的這樣的搭配可是不在少數!

閘北,讓上海人恨不起來

你當年看電影的電影院,在搬家和拆遷的城市發展大潮中,至今還都健在嗎?滬北電影院就是這樣一家記憶中的老牌電影院,並且依然健在。

閘北,讓上海人恨不起來

那個時候閘北區實驗中學還沒有變成靜安區實驗中學,伴隨著學校改名,也結束了兒時的回憶,那種來自不同學校但存在於同一片土地上的嬉笑打鬧,也只能留在回憶裡了。

閘北區實驗中學

閘北,讓上海人恨不起來

閘北對於很多人來說是“下只角”,但是在這裡,有著上海的百年滄海桑田。對於學生黨來說,閘北也見證著學生時代的點點滴滴。

鍾書書店


閘北,讓上海人恨不起來

閘北,讓上海人恨不起來

那些年的學習資料沒少在這裡買,偶爾也會買買雜誌雞湯,但是大部分還是把錢花在了學習資料上。

還有已經關門的市北書店

閘北,讓上海人恨不起來

閘北,讓上海人恨不起來


不斷地越開越小,後來又出租光盤,再後來還有賣彩票的,漸漸地從地圖上消失了。

大寧路上的上海書刊交易市場

閘北,讓上海人恨不起來

閘北,讓上海人恨不起來

閘北實驗小學

閘北,讓上海人恨不起來

閘北,讓上海人恨不起來

在對閘北的回憶當中,蘇州河可以說是濃墨重彩的一筆。很多80、90後都對這裡的故事並不熟悉。蘇州河曾經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是臭氣熏天,而今天,那裡已經建起了遊艇碼頭、創意園區。

蘇州河

閘北,讓上海人恨不起來

閘北,讓上海人恨不起來

那時候一年裡,甚至在冬天,都可以聞到濃濃的硫化氫的味道。僅僅為了“嫁出去”,那一帶的女兒家可以熬到35歲。

閘北,讓上海人恨不起來

端午節的時候還能在蘇州河上賽龍舟,放在幾十年前一定想不到吧?

閘北公園

閘北,讓上海人恨不起來

閘北,讓上海人恨不起來

慶幸的是當年我們調侃閘北公園變成靜安公園的事,並沒有。那個門口的“大茶壺”,小時候都沒有少和它合照,還有恐龍展,誰沒有看過呢?

閘北,讓上海人恨不起來

閘北,讓上海人恨不起來

任憑現在的閘北變成怎樣,在閘北公園,彷彿還能看到當年的模樣。人們在這裡打發空閒的時間,漸漸成為朋友。

閘北,讓上海人恨不起來

閘北,讓上海人恨不起來

從小就在這裡生活學習的閘北人,出去闖蕩不論到了哪裡,也不會找到比這裡更有親切感的地方。那是一種用語言難以形容的感覺,說起他們關於閘北的回憶,那真的是太多太多了。

閘北,讓上海人恨不起來

閘北,讓上海人恨不起來

閘北,讓上海人恨不起來

閘北,讓上海人恨不起來

曾經的棚戶王國,現在的高樓大廈


閘北在歷史上一直是出入上海的交通要道,頻繁、複雜的人口流動,以及在戰爭中頻頻成為攻守要塞,閘北區一度成為上海的“棚戶王國”。

閘北,讓上海人恨不起來

閘北,讓上海人恨不起來

閘北,讓上海人恨不起來

以前在棚戶裡面走,是很有感覺的,生活氣很濃,很市井。生活了一輩子,只有從她們的臉上能讀出平淡和樂觀的姿態。

閘北,讓上海人恨不起來

閘北,讓上海人恨不起來

閘北,讓上海人恨不起來

當年,如果一個住在淮海路的小姑娘,跟住在閘北區的男孩談戀愛,她的父母恐怕會急得睡不著覺;而那些住在棚戶區的小姑娘,天天盼著能夠有朝一日嫁到“上只角”去——上世紀90年代初,根據程乃珊小說改編的電視劇《窮街》,講的就是這樣的故事。

閘北,讓上海人恨不起來

曾經是一片棚戶區的曲阜路,建造了大悅城之後,已然成為了“魔都虐狗聖地”!

閘北,讓上海人恨不起來

閘北,讓上海人恨不起來

在大悅城沒有出現之前,這一帶都很少看到年輕人,除了學校周邊看到穿著校服的學生之外,幾乎都是些老年人。溜溜鳥、散散步、下下棋、聊聊天……老人們的一天天就這樣在閒適中度過。

閘北,讓上海人恨不起來

虯江路市場遠近聞名,在這裡什麼東西都能淘到,從二手音響、電視、冰箱到自行車、鍋碗瓢盆、小到鋼絲球都有!

閘北,讓上海人恨不起來

中年伯伯們就喜歡結隊來這裡淘寶貝,只要是你想要的,想買的,在虯江路,沒有什麼是買不到的!

閘北,讓上海人恨不起來

無論城市如何發展,在這裡,人們始終保持著最原始的樣子。

閘北,讓上海人恨不起來

閘北,讓上海人恨不起來

閘北,讓上海人恨不起來

閘北,讓上海人恨不起來

在這裡,遍佈老上海的味道!

提起閘北的美味,那真的一天一夜都說不完。這裡有全市知名的美食,也只有當地人才知道在哪的小攤兒。

閘北,讓上海人恨不起來

阿麟餛飩有著最親切的上海老味道,街坊鄰居多是從小吃到大,只有吃過的才能懂。

現在做傳統上海早飯的店真的不多了。普善路的王阿姨豆漿油條店也是阿姨們經常會光顧的。說起它,地道的閘北人都知道,生意好到天天排隊。

閘北,讓上海人恨不起來

止園路上的胡記鍋貼就是在城隍廟一帶紅火了25年的鍋貼大師胡城幫,門面小,人手也就夫妻二人,但是大家就是寧願吹著冷風,吸著鼻子,也要等一份熱氣騰騰的鍋貼,皮薄肉鮮汁水多,真是棒呆!

閘北,讓上海人恨不起來

閘北,讓上海人恨不起來

沒有去過閘北,也會聽說過彭浦夜市,很多從閘北搬走的人,後來還會經常回到這裡吃。

彭浦夜市絕對是上海灘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每到週五晚上開始,這裡就是一場美食“大狂歡”!

閘北,讓上海人恨不起來

夜市上最好吃的豬排一定是功夫豬排莫屬,每一塊豬排都是拳擊手老闆手工敲打出來的!不論什麼時候去人都在排隊。

閘北,讓上海人恨不起來

還有巧玲炸雞,開了好幾個年頭味道始終沒有變過,搭配他們家獨一無二的醬料,嗲得不得了!

閘北,讓上海人恨不起來

謐蜜甜品是彭浦夜市裡最火的甜品,分量足水果新鮮,去過彭浦夜市的一定都吃過吧?

閘北,讓上海人恨不起來

從小吃到大的“弄堂小餛飩”,在閘北開了近十幾年,好多人都是從小吃到大的。家庭式作坊,一個大爐子上都是一鍋鍋小餛飩砂鍋。

閘北,讓上海人恨不起來

閘北,讓上海人恨不起來

紅辣椒拉麵絕對是閘北區的“老字號”,從一張小門面,把桌子放在人行道上,到現在的大門面,店在變大,但是吃的人卻從未變過。

閘北,讓上海人恨不起來

來到閘北,中華新路的夜宵攤可不能錯過。晚上8點左右的夜市還不是很熱鬧,但遠遠的就能聞到食物的香味。

閘北,讓上海人恨不起來

結束一天繁忙的工作,約上好友坐在夜市攤上放鬆自己,和朋友說說心裡話,敞開心扉吃飽,然後回家睡覺,簡單而快樂。

有人嫌棄閘北,常常說閘北髒亂差,也有人抱怨閘北的魚龍混雜……儘管再多的缺點,但是閘北這個地方,讓人恨不起來!

閘北,讓上海人恨不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