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经费垫底的几所985高校,实力却不可小觑

任何地方想要快速发展,一定少不了大量资金的支持,同样的大学也不例外,一个好的大学想要快速发展不仅要有优秀的老师,还要有顶尖的设备支持,也要有优秀的生源,每一项都是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支持。

今年研究生扩招18.9万人主要就是面向中西部的学校

经费垫底的几所985高校,实力却不可小觑

学硕同学不要高兴太早,专硕扩招18.9万人,这种就是国家资源支持来加速学校的发展。

1999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985工程”正式启动建设。

985高校是我国最早开始扶持的一批大学,这些学校在我国的实力、影响力都是排名靠前的,有些学校在全世界都是能够排上号的。今天我们要谈的就是经费预算垫底的985大学,有些211大学的经费预算都要高于他们,虽然他们经费预算不足,但是实力却不容小觑,来一起看看吧

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经费预算39.83亿,排名41。虽然他们经费预算在985高校里面属于的垫底的情况,可硬实力一点不含糊,光是院士都是15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双聘院士11人;还有杰青、长江学者等优秀人才接近100人,师资力量不可谓不庞大。2018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有两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作为第一完成单位、植保学院黄丽丽教授作为第一完成人主持完成的“苹果树腐烂病致灾机理及其防控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该项目技术通过三年的试验示范累计推广1923万亩,挽回损失174.7万吨,累计增收节支94.5亿元。

经费垫底的几所985高校,实力却不可小觑


二、兰州大学

兰州大学2019年经费预算45.37亿元,位列35名,同样的他们的实力可不可小觑

国内高校的财政拨款有很大一部分依赖地方财政,兰州大学位于大西北地区,因为地方经济的原因,地方财政也没有相对于北上广这些地区的经济实力去强大教育,能够给予的资金支持非常有限,所以才会做成兰州大学今天的局面。依靠着有限的科研经费,兰州大学依然能保持现在的位置,也已经是非常不错。

自1977年恢复高考40年以来,兰州大学本科毕业生当选两院院士的数量居全国高校第七,恢复高考前,有刘人怀、秦大河、葛墨林、姚檀栋、王陇德。恢复高考后,有詹文龙、吴云东、涂永强、周其林、舒红兵、冯小明、夏佳文、陈发虎、张人禾。

现在兰州大学含双聘院士一共17位,2018年兰州大学有三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

1.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亚洲中部干旱区多尺度气候环境变化的特征与机理(完成人:陈发虎,陈建徽,李金豹,黄伟,靳立亚)

2.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风沙运动的多场耦合特性及规律的力学研究(完成人:周又和,郑晓静,黄宁)

3.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心理生理信息感知关键技术及应用(完成人:胡斌,徐向民,郑文明,栗觅,赵庆林)


经费垫底的几所985高校,实力却不可小觑


三、湖南大学

2019年湖南大学经费预算45.56亿元,位列34名,湖南大学院士12,其中全职院士7名。2017年02月,《nature》更新了自然指数(统计时间节点为2015.12.01至 2016.11.30),湖南大学位列全球大学第133名,中国大陆第18名。

2020年1月,湖南大学一共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级国际合作基地3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防科工局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1个,可以说,湖南大学在科研经费是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湖南大学依然能够保持良好的排名,也是非常的不容易,如果湖南大学能够保持充足的科研经费,相信学校的发展会更好,也有可能回到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行列。

经费垫底的几所985高校,实力却不可小觑


以上就是我国最“穷”的三所985高校,科研经费是严重不足。但是,我们也不可否认,这3所高校都把有限的经费发挥到极致,让学校的科研实力变得更加强悍,确实也让人佩服。

大家好!我是五胡斋,专注教育分享,喜欢的可以关注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