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前凉张轨与他的子孙后代

前凉张轨与他的子孙后代

赵大泰


前凉张轨与他的子孙后代


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西晋末年,先有“八王之乱”,后有“五胡乱华”,天下一统重归于群雄争霸,东晋占据了江南、荆湘地区,在北方和西南地区则先后建立了二十多个国家。北魏史学家崔鸿撰写了一本史书《十六国春秋》,选取其中十六个国家来代表这段时期,称之为“五胡十六国”。

在十六国中,由汉族人张轨创始的前凉从公元301年绵延至376年,经历九代国主,历时76年,是持续时间最久的王朝。前凉的历史,起于张轨,始于张寔,兴于张骏,盛于张重华,衰于张祚,亡于张天锡。

一、肇基前凉的张轨

张轨生于公元255年,是安定乌氏人,也就是现在的平凉市泾川县。公元376年,前秦苻坚大帝消灭前凉,为庆祝大捷,将安定郡改名为平凉郡,意为“平定凉国”。

张轨出身名门,是西汉常山景王张耳的第十七代子孙。而张耳的曾祖父则是大名鼎鼎的秦国丞相、纵横家张仪。张轨的祖父张烈为曹魏外黄县令,父亲张温为太官令,是掌管宫廷膳食、酒果等的官员,母亲为陇西辛氏。

张轨年少时聪明好学,很有才能声望,姿态仪表文雅端庄。张轨拜同郡人皇甫谧为师,隐居在宜阳郡女几山。与张轨同门的挚虞、牛综、席纯,皆为西晋名臣。

晋武帝司马炎泰始(265-274)初年,张轨来到都城洛阳,继承叔父恩荫做了五品官,从此踏上了仕途。张轨的仕途还算顺利,先后遇到了中书监张华、卫将军杨珧、太子司马遹、司马懿第八子梁王司马肜等“伯乐”,颇受赏识。

296年五月,司马肜再度担任征西大将军,都督雍凉二州诸军事,张轨兼任征西将军司马一职。299年正月,因平定了齐万年为首的氐族、羌族叛乱,朝廷征召司马肜入朝,张轨也随之回到洛阳。

张轨回到洛阳,却发现洛阳是个危险的地方,皇后贾南风与王室宗亲争权夺利,稍有不慎,就会丧命。张轨曾经追随的张华、杨珧、太子司马遹等人先后死于非命。张轨深深为自己的命运担忧,便开始思索出路,把目光投向了西北的凉州。

张轨奏请朝廷,出镇凉州,由于良好的口碑和人缘,朝廷很快同意了张轨的请求。永宁初年(301年),张轨被封为护羌校尉、凉州刺史,前凉,乃至五凉自此拉开了历史帷幕。

经过数年的励精图治,张轨治下的凉州成为偏安一隅的“世外桃源”,中原士民“避难来者,日月相继”。张轨一生忠于西晋王朝,每每西晋王朝有难,张轨便送钱送粮,派兵救援。

事实上,张轨并没有用看到西晋的灭亡。建兴二年(314年),张轨溘然长逝,把河西的命运交给子孙后代把控。

张轨执政凉州之时,始终是西晋的封疆大吏,但他为前凉立国奠定了坚实的就基础,史称“前凉肇基”。

二、张轨的子孙后代

被部下谋杀的张寔

张轨去世后,43岁的张寔被晋愍帝册封为凉州刺史,继续治理凉州。

张寔继位之初,继续效忠西晋。凉州军士偶然间得到一块“皇帝玉玺”,进献给张寔,张寔并没有心生贪念,而是以袁绍的故事为戒,将玉玺送到了长安。

然而,西晋毕竟大势已去。318年,晋愍帝被害,南迁的司马睿在建邺继皇帝位,改元太兴,东晋开始。张寔仍然沿用建兴六年的年号,这一做法标志着割据政权正式成形,前凉宣告建立。

320年,在客居天梯山的妖道刘弘的蛊惑下,手下阎沙、赵仰等乘着张寔夜晚熟睡,杀害了张寔。

传位侄子的张茂

张寔死后,因为儿子张骏年幼,由弟弟张茂继位。

张茂在位时,做了三件大事。一是夺地设州。张茂派遣大将韩璞攻取了陇西、南安地区,设置了秦州。后来,刘曜出兵,张茂对战之后选择求和,称藩前赵。二是修筑灵钧台。灵钧台即是现今的雷台,张茂初建之时,“周轮八十馀堵,基高九仞”。阎曾装扮成张轨的模样,深夜扣门,劝谏张茂不要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张茂没有降罪阎曾,暂停了修筑灵钧台。但后来,张茂还是不顾劝谏,建成了灵钧台。三是诛杀贾摹。贾摹是张寔的妻弟,势倾凉州。张茂借着“手莫头,图凉州”的一句谶语,诛杀了贾摹,抑制了威胁政权的豪强。

325年,年仅48岁的张茂去世。因为张茂没有子嗣,便传位给侄子张骏。值得庆幸的是,前凉又一次实现了政权的平稳交接。

开创盛世的张骏

18岁的张骏即位后,就展现出了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张骏内修政事,外拓疆域,东进秦州,经略西域,使前凉国力达到了鼎盛。

前凉继承晋代遗制,在楼兰设置了西域长史府,在高昌设置戊己校尉。327年,西域诸国向张骏进贡了汗血宝马、孔雀、大象以及各种珠宝珍奇二百多种。328年,戊己校尉赵贞反叛。330年,张骏御驾亲征,兵出阳关,对赵贞兴师问罪,并一举擒获了赵贞,设立了高昌郡。335年,张骏派兵讨平龟兹、鄯善、焉耆、车师前部、于阗等国,345年又平定焉耆,自此整个西域纳入了前凉的管辖范围。

346年,张骏逝世,享年40岁,在位22年。张骏的陵墓非常奢华,后凉吕纂时期张骏的墓葬就被胡人安据一伙盗掘,见到张骏形貌如生,得到了大量奇珍异宝。吕纂诛杀了安据团伙,并派人吊祭张骏,修缮了陵墓。

英年早逝的张重华

张骏死后,年仅16岁的第二子张重华踏上了前凉的历史舞台。

张重华即位后,轻徭薄赋、安定民生,善于纳谏、体恤将士。他最大的成就在于,任用名将谢艾,打败了后赵麻秋的三次大规模进攻。

353年,张重华病逝,年仅27岁,在位11年。张重华的英年早逝,成为前凉祸乱之源,打开了宫廷内乱的“潘多拉魔盒”。

幼年被害的张曜灵、张玄靓

张重华的两个儿子张曜灵、张玄靓都是未及成年便被亲族谋害,真是“悔恨生在帝王家”。张曜灵10岁继位,不到一月,就被伯父张祚废黜。后来被张祚派人扳断腰部,埋在东苑沙坑中,年仅12岁便惨死。张祚被杀后,年仅6岁的张玄靓继位,但仅仅是个傀儡皇帝,政权先后被张瓘、宋混、宋澄、张邕、以及叔父张天锡把持。最终,张玄靓被张天锡杀害,时年14岁,在位9年。

被厨子杀死的的张祚

前凉政权的衰败,与张祚和马氏密切相关。张曜灵即位后,叔父张祚时年27岁,阴谋篡位。他勾结王太后马氏,张重华的宠臣赵长、尉缉废黜了张曜灵,篡夺政权。张重华的托孤重臣名将谢艾也被张祚杀害。

史书记载,张祚“博学雄武,有政事之才”,但“淫暴不道”,秽乱宗亲。354年,张祚僭号称帝,改元和平,设立宗庙,跳八佾之舞,设置百官。尚书马岌进谏,即被罢免,郎中丁琪进谏,竟被斩杀。

为了立威,张祚派兵讨伐俪靬戎于南山,结果大败而还。

张祚逼反了镇守陇西的王擢,还出兵攻打张瓘,不料反被张瓘打败,最终被厨子徐里所杀。

幸运的亡国之君张天锡

前凉末主张天锡诛杀了权臣张邕,又杀害了侄儿张玄靓,踩着一堆尸体于363年掌握了政权。张天锡巧言善辩、很有文才,但“荒于酒色,不恤政事”,“数宴园池,政事颇废”,最终葬送了前凉的大好河山。

376年,前秦苻坚发动了灭凉之战。苻坚派遣13万大军,渡过黄河,翻越洪池玲(乌鞘岭),直逼姑臧城,张天锡只得开城投降。自此,张轨和他的子孙后代经营的前凉政权划上了句号。

苻坚是个大度的君主,张天锡也是个幸运的亡国之君。张天锡被安置到长安,得以苟活性命,还被封为尚书、归义侯。383年,苻坚南下进攻东晋,任张天锡为征南司马,随军出征。张天锡乘着苻坚兵败淝水,逃到建康,投奔东晋。

张天锡受到了朝廷的笼络和礼遇,也常常受到东晋权臣的蔑视与羞辱。张天锡在东晋待了13年,东晋孝武帝去世后,便告老还乡了。406年,张天锡去世,享年61岁。作为一名亡国之君,能够善终,这在历史上是不多见的。

1976年,在平凉市泾川县玉都镇一个叫太阳墩的村子,出土了一批窖藏文物,其中有一方铜“归义侯印”经过考证正是苻坚赐给张天锡的印章。看来,张天锡的后代为了生存,只能藏起宝物,隐姓埋名地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