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目前農民種地不賺錢甚至虧本,誰是最大的獲利者?

誰是最大獲利者和你沒有半毛錢的關係,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都管不好,想那麼多,不拿出一點行動來,就知道整天在網上發牢騷,說句實在的,看到這樣的問題心裡就有火,那麼最大的獲利者是誰呢?還不是你自己?自己種點糧食,少打點農藥,自己吃了不得癌症,把自身素質提高,垃圾別亂扔,房前屋後環境要搞好,少打麻將少想歪門邪道。但相比城市圈養的人,你說誰最幸福?很多人就是又可憐又可恨。

目前農民種地不賺錢甚至虧本,誰是最大的獲利者?

糧食消費者是最大的受益者。農民辛辛苦苦種植出的糧食,卻按去年最低的收購價格是不一樣的,小麥是1.12元/斤,而水稻是1.20元/斤,然而各地的糧食收購價格,借水份、雜質等品質為由,導致糧食價格低於最低保護價收購。這樣會進一步地消減了農民出售的糧食價格,使農民種糧經濟收入雪上加霜,經濟利益空間會越來越小,從而越來越不掙錢。然而農民生產的這些廉價的糧食,在進入市場以後,使市場上成品糧食價格逐漸降低,也使廣大消費者所消費的糧食價格越來越多。因此,糧食價格低,其中最大的受益者是廣大的糧食消費者。

目前農民種地不賺錢甚至虧本,誰是最大的獲利者?

花花綠綠的世界,農民也想有品味,也想住高樓,也想開豪車,也想穿金戴銀,入不敷出的現狀限制了他們的消費,更想融到現代的生活,於是就被迫的充當了負債的生產者和負債的消費者,透支的是農民,獲利的是農業。

目前農民種地不賺錢甚至虧本,誰是最大的獲利者?

農民單純的種地,只能溫飽,間接粗放的養殖也能增加他們一部分的收入,而收入不是自己說的算,消費也是不可避免的,收入是家庭的貢獻,消費是社會的貢獻,養活了自己的同時也養活了企業,那麼到底誰是受益者呢?

目前農民種地不賺錢甚至虧本,誰是最大的獲利者?

1、沒有規模,沒有效益,這是經濟生產必然的規律。農民只種三五畝地,怎麼幹,種什麼,都不會有效益的,因為基數太小了。

2、傳統落後的生產方式,將逐步被社會所淘汰。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勞動方式也必須相適應。比如,人工耕地,效益只能提高几倍,而機械化操作,效益卻只能提高几百倍。

3、小農經濟生產模式必須淘汰。小農經濟生產模式,只種三五畝地,笨重的人工操作,沒有規模,沒有機械化的操作,也沒有科技含量,必然也就沒有效益,從而也就成了勞動力的巨大浪費,勞而無功。

農民種地不掙錢,虧損了,誰受益?大自然的萬物都是平衡的,有生就有死,那麼種地也是一樣,都說靠天吃飯,千真萬確,今年種地不掙錢,記住不可能年年不掙錢,要說誰受益,應該是運輸受益最大,其次就是國家,對運輸要收費的,買賣要收稅的,辛苦的是農民,其中掙錢最少的也是農民。

目前農民種地不賺錢甚至虧本,誰是最大的獲利者?

然而一般商販進行農作物的販賣,並不是簡單的把農作物從農民手中買回來後再倒賣出去,而是都要再次加工後才進入市場流通。而商販在對農作物的再加工的過程中,實際就是一個提升農產品價值的過程。

所以,認為商販在農產品的販賣中,其獲得的利益收入更多的還是來自商販對農產品的深加工所帶來的升值,並且真正來自於土地上的利潤空間這也並不大,甚至也沒有。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商販也不是土地種植的最終受益者。

除了農民本身,凡屬與農業有關聯的,生產資料性的企業或提供者,都是利益獲得者,這其中就包括收購銷售者。這當然也包括農民,也是間接或直接的受益人。畢竟糧食一漲價,吃飯的人也要多花錢進行購買。

目前農民種地不賺錢甚至虧本,誰是最大的獲利者?

不論作為一個在農村土生土長的你,其中你會有一點體會最深,糧食漲價,各種生產資料也會隨之而漲,因此,農民靠種地掙錢,不解決供需問題,永遠只是個希望!深加工或轉型轉產都或多或少的制約著農業的發展和農民的收益。

目前農民種地不賺錢甚至虧本,誰是最大的獲利者?

最後受益的是果蔬消費者,因為價格便宜,性價比高!圍繞農業的相關行業農機、種子、肥料、農藥等企業雖然有效益,要是一個產業鏈種植者效益不好,整個鏈條的其他相關者也好不到那裡,只有農民種地賺錢,這條鏈的服務企業才會變得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