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怎样建好一个年出栏500头以下的小型养猪场?

灿杰师


500头,也不算小型了

养猪场建设

养猪场怎么建设比较合理,养猪场怎么计算成本

一.场址的选择

1.地形地势

猪场一般要求地形整齐开阔,地势较高、干燥、平坦或有缓坡,背风向阳。

2.交通便利

猪场必须选在交通便利的地方。但因猪场的防疫需要和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又不可太靠近主要交通干道,最好离主要干道400米以上,同时,要距离居民点500米以上。如果有围墙、河流、林带等屏障,则距离可适当缩短些。禁止在旅游区及工业污染严重的地区建场。

3.水源水质

猪场水源要求水量充足,水质良好,便于取用和进行卫生防护。水源水量必须能满足场内生活用水、猪只饮用及饲养管理用水(如清洗调制饲料、冲洗猪舍、清洗机具、用具等)的要求。

4.场地面积

猪场占地面积依据猪场生产的任务、性质、规模和场地的总体情况而定。生产区面积一般可按每头繁殖母猪40~50平方米或每头上市商品猪3~4平方米计划。

二. 猪场的规划与布局

1.生产区

生产区包括各类猪舍和生产设施,这是猪场中的主要建筑区,一般建筑面积约占全场总建筑面积的70%~80%。种猪舍要求与其他猪舍隔开,形成种猪区。种猪区应设在人流较少和猪场的上风向,种公猪在种猪区的上风向,防止母猪的气味对公猪形成不良刺激,同时可利用公猪的气味刺激母猪发情。分娩舍既要靠近妊娠舍,又要接近培育猪舍。育肥猪舍应设在下风向,且离出猪台较近。在设计时,使猪舍方向与当地夏季主导风向成30~60度角,使每排猪舍在夏季得到最佳的通风条件。总之,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充分利用有利因素,从而在布局上做到对生产最为有利。在生产区的入口处,应设专门的消毒间或消毒池,以便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和车辆进行严格的消毒。

2.饲养管理区

饲养管理区包括猪场生产管理必需的附属建筑物,如饲料加工车间、饲料仓库、修理车间;变电所、锅炉房、水泵房等。它们和日常的饲养工作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这个区应该与生产区毗邻建立。

3.病猪隔离间及粪便堆存处

病猪隔离间及粪便堆存处这些建筑物应远离生产区,设在下风向、地势较低的地方,以免影响生产猪群。

4.兽医室

应设在生产区内,只对区内开门,为便于病猪处理,通常设在下风方向。

5.生活区

包括办公室、接待室、财务室、食堂、宿舍等,这是管理人员和家属日常生活的地方,应单独设立。一般设在生产区的上风向,或与风向平行的一侧。此外猪场周围应建围墙或设防疫沟,以防兽害和避免闲杂人员进入场区。

6.道路

道路对生产活动正常进行,对卫生防疫及提高工作效率起着重要的作用。场内道路应净、污分道,互不交叉,出入口分开。净道的功能是人行和饲料、产品的运输,污道为运输粪便、病猪和废弃设备的专用道。

7.水塔

水塔自设水塔是清洁饮水正常供应的保证,位置选择要与水源条件相适应,且应安排在猪场最高处。

8.绿化

绿化不仅美化环境,净化空气,也可以防暑、防寒,改善猪场的小气候,同时还可以减弱噪声,促进安全生产,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在进行猪场总体布局时,一定要考虑和安排好绿化。

三. 猪舍的建筑设计

1.猪舍的形式

(1)按屋顶形式分

猪舍有单坡式、双坡式等。单坡式一般跨度小,结构简单,造价低,光照和通风好,适合小规模猪场。双坡式一般跨度大,双列猪舍和多列猪舍常用该形式,其保温效果好,但投资较多。

(2)按墙的结构和有无窗户分

猪舍有开放式、半开放式和封闭式。开放式是三面有墙一面无墙,通风透光好,不保温,造价低。半开放式是三面有墙一面半截墙,保温稍优于开放式。封闭式是四面有墙,又可分为窗和无窗两种。

(3)按猪栏排利分

猪舍有单列式、双列式和多列式。

2.猪舍的基本结构

~列完整的猪舍,主要由墙壁、屋顶、地面、门、窗、粪尿沟、隔栏等部分构成。

1)墙壁

要求坚固、耐用,保温性好。比较理想的墙壁为砖砌墙,要求水泥勾缝,离地0.8~1.0米水泥抹面.

2)屋顶 比较理想的屋顶为水泥预制板平板式,并加15~20厘米厚的土以利保温、防暑.目前,北京瑞普有限公司的新技术产品,其屋顶采用进口新型材料,做成钢架结构支撑系统、瓦楞钢房顶板,并夹有玻璃纤维保温棉,保温效果良好。

3)地板

地板的要求坚固、耐用,渗水良好。比较理想的地板是水泥勾缝平砖式(属新技术)。其次为夯实的三合土地板,三合土要混合均匀,湿度适中,切实夯实。

4)粪尿沟

开放式猪舍要求设在前墙外面;全封闭、半封闭(冬天扣塑棚)猪舍可设在距南墙40厘米处,并加盖漏缝地板。粪尿沟的宽度应根据舍内面积设计,至少有30厘米宽。漏缝地板的缝隙宽度要求不得大于1.5厘米。

5)门窗

开放式猪舍运动场前墙应设有门,高0.8~1.0米,宽0.6米,要求特别结实,尤其是种猪舍;半封闭猪舍则与运动场的隔墙上开门,高0.8米,宽0.6米;全封闭猪舍仅在饲喂通道侧设门,门高0.8~1.0米,宽0.6米。通道的门高1.8米,宽1.0米。无论哪种猪舍都应设后窗。开放式、半封闭式猪舍的后窗长与高皆为40厘米,上框距墙顶40厘米;半封闭式中隔墙窗户及全封闭猪舍的前窗要尽量大,下框距地应为1.1米;全封闭猪舍的后墙窗户可大小,若条件允许,可装双层玻璃。

6)猪栏

除通栏猪舍外,在一般密闭猪舍内均需建隔栏。隔栏材料基本上是两种,砖砌墙水泥抹面及钢栅栏。纵隔栏应为固定栅栏,横隔栏可为活动栅栏,以便进行舍内面积的调节。

3.猪舍的类型

猪舍的设计与建筑,首先要符合养猪生产工艺流程,其次要考虑各自的实际情况。黄河以南地区以防潮隔热和防暑降温为主;黄河以北则以防寒保温和防潮防湿为重点。

(1)公猪舍

公猪舍一般为单列半开放式,舍内温度要求15~20度,风速为0.2米/秒,内设走廊,外有小运动场,以增加种公猪的运动量,一圈一头。

(2)空怀、妊娠母猪舍

空怀、妊娠母猪最常用的一种饲养方式是分组大栏群饲,一般每栏饲养空怀母猪4~5头、妊娠母猪2~4头。圈栏的结构有实体式、栏栅式、综合式三种,猪圈布置多为单走道双列式。猪圈面积一般为7~9平方米,地面坡降不要大于1/45,地表不要太光滑,以防母猪跌倒。也有用单圈饲养,一圈一头。舍温要求15~20度,风速为0.2米/秒。

(3)分娩哺育舍

舍内设有分娩栏,布置多为两列或三列式。舍内温度要求15~20℃,风速为0.2米/秒。分娩栏位结构也因条件而异。

①地面分娩栏:采用单体栏,中间部分是母猪限位架,两侧是仔猪采食、饮水、取暖等活动的地方。母猪限位架的前方是前门,前门上设有食槽和饮水器,供母猪采食、饮水,限位架后部有后门,供母猪进入及清粪操作。可在栏位后部设漏缝地板,以排除栏内的粪便和污物。

②网上分娩栏:主要由分娩栏、仔猪围栏、钢筋编织的漏缝地板网、保温箱、支腿等组成。

(4)仔猪保育舍

舍内温度要求26~30度,风速为O.2米/秒。可采用网上保育栏,l~2窝一栏网上饲养,用自动落料食槽,自由采食。网上培育,减少了仔猪疾病的发生,有利于仔猪健康,提高了仔猪成活率。仔猪保育栏主要由钢筋编织的漏缝地板网、围栏、自动落食槽、连接卡等组成。

(5)生长、育肥舍和后备母猪

这三种猪舍均采用大栏地面群养方式,自由采食,其结构形式基本相同,只是在外形尺寸上因饲养头数和猪体大小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选择与猪场饲养规模和工艺相适应的先进而经济的设备,是提高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

1.猪栏

1.公猪栏、空怀母猪栏、配种栏

这几种猪栏一般都位于同一栋舍内,因此,面积一般都相等,栏高一般为1.2~1.4米,面积7~9平方米。

2.妊娠栏

妊娠猪栏有两种:一种是单体栏;另一种是小群栏。单体栏由金属材料焊接而成,一般栏长2米,栏宽0.65米,栏高1米。小群栏的结构可以是混凝土实体结构、栏栅式或综合式结构,不同的是妊娠栏栏高一般1~1.2米,由于采用限制饲喂,因此,不设食槽而采用地面食喂。面积根据每栏饲养头数而定一般为7~15平方米。

3.分娩栏

分娩栏的尺寸与选用的母猪品种有关,长度一般为2~2.2米,宽度为1.7~2.0米;母猪限位栏的宽度一般为0.6~0.65米,高1.0米。仔猪活动围栏每侧的宽度一般为0.6~0.7米,高0.5米左右,栏栅间距5厘米。

4.仔猪培育栏

一般采用金属编织网漏粪地板或金属编织镀塑漏粪地板,后者的饲养效果一般好于前者。大、中型猪场多采用高床网上培育栏,它是由金属编织网漏粪地板、围栏和自动食槽组成,漏粪地板通过支架设在粪沟上或实体水泥地面上,相邻两栏共用一个自动食槽,每栏设一个自动饮水器。这种保育栏能保持床面干燥清洁,减少仔猪的发病率,是一种较理想的保育猪栏。仔猪保育栏的栏高一般为0.6米,栏栅间距5~8厘米,面积因饲养头数不同而不同。小型猪场断奶仔猪也可采用地面饲养的方式,但寒冷季节应在仔猪卧息处铺干净软草或将卧息处设火炕。

5.育成、育肥栏

育成育肥栏有多种形式,其地板多为混凝土结实地面或水泥漏缝地板条,也有采用1/3漏缝地板条,2/3混凝土结实地面。混凝土结实地面~般有3%的坡度。育成育肥栏的栏高一般为1~1.2米,采用栏栅式结构时,栏栅间距8~10厘米。

2.饮水设备

猪用自动饮水器的种类很多,有鸭嘴式、杯式、乳头式等。由于乳头式和杯式自动饮水器的结构和性能不如鸭嘴式饮水器,目前普遍采用的是鸭嘴式自动饮水器。鸭嘴式猪用自动饮水器的结构见。它主要由阀体、阀芯、密封圈、回位弹簧、塞和虑网组成。

3.饲喂设备

(1)间息添料饲槽

条件较差的一般猪场采用。分为固定饲槽、移动饲槽。一般为水泥浇注固定饲槽。 图中A与B的饲槽一致,都在隔墙或隔栏的下面,由走廊添料,滑向内侧,便于猪采食。饲槽一般为长形,每头猪所占饲槽的长度应根据猪的种类、年龄而定。较为规范的养猪场都不采用移动饲槽。集约化、工厂化猪场,限位饲养的妊娠母猪或泌乳母猪,其固定饲槽为金属制品,固定在限位栏上,见限位产床、限位栏部分。

(2)方形自动落料饲槽

一般条件的猪场不用这种饲槽,它常见于集约化、工厂化的猪场。方形落料饲槽有单开式和双开式两种。单开式的一面固定在与走廊的隔栏或隔墙上;双开式则安放在两栏的隔栏或隔墙上,自动落料饲槽一般为镀锌铁皮制成,并以钢筋加固,否则极易损坏。

(3)圆型自动落料饲槽

圆型自动藩料饲槽用不锈钢制成,较为坚固耐用,底盘也可用铸铁或水泥浇注,适用于高密度、大群体生长育肥猪舍。


攀子的平凡生活


散养户逐渐被淘汰,母猪群在500头至2000头的将会成为主体。

让我们先来看一张图

注: 散养户:年出栏500头以下

规模养殖:年出栏500——10000头

商业养殖:年出栏10000头以上

上图为我国过去十年的生猪养殖规模化水平走势,图中数据显示散养户的规模一直在呈现一个整体压缩下降的趋势。

08年有一个上升的波动,是因为在前一年至08年3月份之前,猪价曾经持续上涨到一个令人咂舌的高度,利润十分可观。

因此吸引了大批散养户重新入场。

散户养殖的弊端是什么呢:肉价暴涨时一哄而上,肉价跌时挥泪杀猪。因为基数庞大,所以对猪价的影响也很大。

一轮一轮的猪周期怪圈,反复循环。怪圈之外的大趋势则是,生猪利润越来越薄,而成本确未能同步下降。

薄利的情况下,只有规模化才能带来可观的利润。养猪业我们的感受就是:高投入、高风险、低利润的行业。以前,我们习惯靠行情来营利,而不是靠技术和管理。

行情好的时候,大赚一笔。行情差了就苦苦支撑,期待行情好转。但是养猪不同于其他行业,从繁育到出栏有将近300天的时间,反映到行情上,就有严重的滞后性。

通常我们说,养殖场要关心的不是外部的行情,而是内部的管理。只要能控制好饲养成本,即使行情低迷,也能赚到钱。比如国外的饲养成本约为11元/kg,河南这边规模化场的成本为14元/kg,好一点的12元/kg。那么在目前的猪价情况下,就可以保持不赔钱。控制成本的方式,便是规模化养殖和散养户的差距。

首先是饲料成本,饲料成本占据养猪成本的60%。大场可以凭借自身使用量的优势,从饲料公司拿到较低的价格。

或者通过赊欠等行为,先用料待猪只出栏后再结款,缓解资金压力。还有自建饲料厂,或者和饲料公司共建饲料厂的,能够拿到更低的价格或者成本价。

由此来降低用料成本。这一点,散养户基本没有议价权的,还要经销商再加一层利润。然后是技术优势,优秀的种猪、专职产房保育护理员和现代化猪舍、设备等等。这些都是老生长谈了。汇总起来是什么呢,就是高效率。

好的环境可以降低兽药的使用成本,好的设备可以提高单个饲养员的饲养量,好的饲养员可以提供更多的健仔。

需要实现这些,都是以金钱的投入为前提。还有就是是国家补助这一块儿。国家政策也是引导规模化养殖。各级政府提供的良种补贴、贴息补助等资金,都是针对规模化养殖的。额度非常可观。最后就是新出现的环保压力。

2014年《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实施,2015年新《环境保护法》实施。大批环评不达标的猪场面临关停、拆迁的局面。下图的排污方式,代表大部分的散养户。

如果要实现达标,则需要整改相应的设施,增加投入。达标以后,带来的结果又是支出增加,成本上升。


看完这些,您还想要投入建设养猪场!

1.那么一定要资金充足!做好市场行情下跌准备。

2.聘请专业人员规划建设,这样可以避免自己学习后建设出现的错误建设与麻烦。

3.先有手续再建设,如果建设完成,环保不达标、违建、防疫、等等一堆事情可以罚款。

4.看完,给个赞、有用请收藏。谢谢!


伊春人参园


看你怎么养了,是年出栏500还是存栏500或是自繁自养、还是保育猪、还是养育肥猪。自繁自养投资大,风险高,资金周转慢,但在应对市场行情方面较灵活。不过养殖技术要求全面,场地设备要求较高,硬件投入大,一定要有母猪舍、产房(产床)、保育舍(保育栏)、肥猪舍,饲料仓库,工作人员住房。保育猪在资金方面周转快,资金积压少,但是容易受疫病和行情的左右,硬件要求比较自繁自养也差不了多少,如果是肥猪就技术方面和设施相对前两者较简单,资金积压主要就是在饲料和种苗上。当然资金的话看你怎么操作了,还有气候,当地物价水平,还有你的猪场硬件设备的先进程度。



辰溪顾加城


第一、选址,背风向阳,出水便利,远离居住区,面积2—3亩,地形规整。

第二、手续,环保备案,设施用地备案即可。

第三、建设,注意通风保暖,饲料防疫消毒设施一并配套。

第四,购买一个月左右大的仔猪,开始育肥,一年2.5茬,每茬200头左右。

建设费用约10-12万,饲料等费用每茬约18-20万,也就是说,手里有30万周转资金即可。


高鹏42358161


猪场设备有:猪栏、漏缝地板、饲料供给及饲 喂设备、 供水及饮水设备、 供热保温设 备、通风降温设备、清洁消毒设备、粪 便 处理设备、监测仪器及运输设备

一、场址选择

1、地势地形 地势应高燥, 地下水应在2米以下。地势应避风向阳,地形要开阔整齐,有足 够的面积, 一般按可繁殖母猪每头40~50平方米、商品猪3~4平方米考虑。 地面应 平坦而稍有缓坡,以利排水,一般坡度在1%~3%为宜。2、水源水质 猪场水源要求水量充足,水质符合饮用水标准, 便于取用和进行安全卫生防 护。 水源水量必须能满足场内生活用水、 猪只饮用及饲养管理用水(如冲洗猪舍、清 洗机具、用具等)的要求。

3、电力、交通、防疫 电力供应对猪场至关重要,短时间的停电可能就会造成严重的损失,必须保证 可靠的电力供应, 备 有备用电源如发动 机。猪场必须选在交通便利的地方,但因猪 场的防疫需要和环境保护的考虑,不能太 靠近主要交通干道,二者需要兼顾。

4、周围环境 建场还应考虑周边环境的各种因素,要有围墙与周边隔离,若有河流、林带等 天然屏障则更佳,如何排污等均要详细考 虑。

二、总体布局

1、管理区。此区包括猪场生产管理必需的各类建筑物,包括办公室、接待室、财务室、会 议 室 、饲料加工车间 、饲料 仓库 、修理车 间、锅炉房、水泵房、车库等。 它们和日常 的饲养工作有密切的关系,且与外界联系 频繁,应严格做 好 消毒防疫工作,与生产 区之间要设消毒通道和洗澡更衣室。



2、生产生活区 包括食堂、职工宿舍及文化娱乐等场所,这是饲养人员和生产管理人员日常生 活的地方,应与猪舍分开、单独设立。 与生 产区之间设置消毒通道和洗澡更衣室。

3、生产区 生产区包括各类猪舍和生产设施,是猪场中的主要建筑区,禁止一切外来车辆 与人员进入。

4、隔离区 。包括兽医室、病猪隔离间 、尸体剖检和处理设施、粪污处理区等。 该区设在下 风向、地势较低的地方,兽医室可靠近生 产区,病猪隔离间等其他设施应远离生产 区。

5、其他配套设施道路:场内道路应净、污分道,互不交叉,出入口分开。 净道的功能是人行和饲 料、产品的运输,污道为运输粪便、病猪和 废弃设备的专用道。 生产区一般不设通向 外界的道路,管理区和隔离区分别设路通向场外。

绿化:绿化不仅美化环境 ,净化空气,也可以防暑 、防寒 ,改善猪场 的小气候,同时还可以减弱噪声,促 进安全生产,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因 此在进行猪场总体布局时, 要考虑和安排好绿化。

三、猪舍的设计(以500头能繁母猪、较高的生产水平为例)

1、 生产指标的设定500头母猪的猪场,假设年产窝数 2.3窝,分娩率 85%,每窝断奶数10头。 以周 为生产单位,每年 52周。

每周分娩数:500×2.3/52=22 头

每周配种数:22/0.85=26 头

每周断奶仔猪数:22×10=220 头

保育成活率 97%,生长猪成活率 99%

每周保育转出:220×97%=213 头

生长猪每周出栏:213×99%=210 头

2、猪舍的布局

产房、 保育舍以周为单位的小单元,实现全进全出,生长舍1~2周为一个饲养 单元;猪场划分为三个区域,中间设置隔 离带,公猪、配种、怀孕、产房集中为一区, 保育一区, 生长育肥一区。


3、各阶段猪舍设计


配种舍设计:

生产指标的设定 : 母猪年更新率30%,后备母猪6月龄转入配种舍;断奶母 猪自断奶当天算起一周内配种、第4周检 查 返情,第5、6周两次B超测孕,之后将 确认怀孕的母猪转到怀孕舍 。

栏舍结构:后备母猪、断奶母 猪大群饲养,每栏12头,每头2.5平方米,发情配种后限位栏饲养。

栏舍数量: 后备母猪每周参 加配种4头,存栏约28 头,猪栏 面积需70平方米, 不少于两个 圈。 每周断奶母猪22头,考虑不 低于两周的周转,44头, 猪栏面 积需110平方米,不少于四个圈。 限位栏不少于156个。

栏位规格:2.2米×0.65 米。配 套建设2头试情公猪栏, 小圈或 限位栏均可。


怀孕舍设计:

可以采用两种模式中的任一种,各有利弊:

采用限位栏 : 栏位不少于240个 , 栏位规格:2.2米×0.65米。采用群养:3头一小群,每头 猪3平方米。

产房设计:

按照7周周转一轮计算:提前1周进猪,4周断奶,适应饲养1周,1周冲洗、消毒、空置圈舍。

理论需要产床:7×22=154 张 ,为 防止集中产仔建议每单元设置24张产床, 建议产床:7×24=168 张, 产床规格:2.4 米×1.8 米 ,24个产床为1个单元, 需要7个单 元。

保育舍设计:

按照8周设计:饲养7周,1周冲洗、消毒、空置圈舍。 分8个单元 , 每个单元:24床,按照强弱大小转群,转群时用 22 个栏,把饲养过程中出现的弱 小仔猪放在空出的两个栏单独饲养,给予特殊照顾。 每头保育猪面积:0.4~0.5平方米

生长舍设计: 保育转生长时仍然一一对应需要15个单元,若两个单元并为 一个单元则需要8个单元, 但都要做全进全出,饲养96天出栏,1 周冲洗、 消毒、空置圈舍。每个单元分若干个栏,建议每栏饲养10~15头 ; 每头生长猪面积:0.8~1平方 米。

其他配套设施: 公猪舍、人工授精实验室 、种猪展示厅、待售猪舍、赶猪跑道、装猪台等,不再 一一赘述。

四、猪舍的环境调控

1、通风系统

所有猪舍一年四季都要考虑通风的问题,通风系统的自动化是解决的最好办 法。 高温季节通过温控探头控制风机和湿 帘,降低舍内温度;低温季节转换到定时 通风,通过调节进气口,调节风速和风向, 排除舍内有害气体,条件许可安装变频控 制效果更佳。纵向通风是理想的通风方式,风机湿 帘是解决夏季高温的有效途径,但湿帘的 面积和厚度要足够。

2、采暖系统

采暖方式多种多样,只要能够为猪只创造适宜的环境温度都是可取的办法。 根 据当地的生产情况仅介绍暖气、 髙床、地 暖的采暖方式。

产房:常用的有效的采暖方式是髙 床+暖气+保温箱, 基本可以解决低温问 题。

保育:建议采用髙床+地暖的采暖方 式,利于冬夏温度调控。

限位栏:建议暖气采暖。


其他:建议使用地暖采暖。 采用液化气或天然气自动采暖系统更佳,成本会高一些。

五、猪场建设中的其他注意事项


1、猪舍地面的光滑度 猪舍地板表面太滑,当有水或粪尿时,常常把猪滑到,扭伤肢体,造成瘫痪。 猪舍 地板表面太粗糙、特别是有尖角时,常常刺 伤猪的蹄部,形成蹄炎、化脓、跛行。

2、投药箱(桶)的设置 产房、 保育舍内的仔猪常发生腹泻等疾病,需要在饮水中投药,因此,在产房和 保育舍内应设置投药箱(桶)。 其他阶段安 装更佳。

3、猪舍纵向总长度 根据生产工艺和场区总平面布置要求,一般控制在40~50米较合适 ,不易过 长,否则不利于环境调控,过短,建筑成本 高。

4、舍内净高 猪舍的舍内净高取2.3~2.5米为宜 ,舍内净高指舍内地坪至屋面梁底高度,空 间过大不利于冬季采暖保温, 过小不利于 夏季防暑降温。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喜欢大岩的可以下方点赞评论!点个关注支持下云岩农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