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0 你认识这9个人吗?他们是北洋政府时期重要人物,都有一样的特点

北洋政府(1912年——1928年),是指袁世凯为首的晚清北洋军阀在政治格局中占主导地位的中国中央政府。继清朝灭亡后第一个被国际承认的中国政府。"二十一条”签订后,袁世凯计划仿照德国、日本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最终因日本从中作梗和地方军阀的反对而终止。

北洋政府出了不少近代史上著名人物,小编在这里列了9位。

1、袁世凯(1859年9月16日-1916年6月6日)

袁世凯出身官宦家族,于清末投身行伍,后随军赴朝鲜参与平定壬午军乱,又在朝鲜甲申政变中指挥军队击溃日军,被清廷委以重任,回国组建新军,襄赞洋务运动及清末新政,自道员、巡抚、总督累升,至入值军机处,甚至内阁总理大臣,成为清末头号权臣。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孙中山于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袁世凯逼迫大清皇帝逊位,袁世凯组建临时政府。1915年袁世凯称帝,建立中华帝国,年号洪宪,由于国内反对,袁世凯宣布退位,登基83天便以失败收场并于1916年6月6日逝世,葬于河南安阳。

你认识这9个人吗?他们是北洋政府时期重要人物,都有一样的特点

2、徐世昌(1855年10月23日-1939年6月5日)

字卜五,号菊人,又号水竹邨人、弢斋。生于河南省卫辉府府城汲县(今河南省卫辉市),远祖为浙江鄞县人,祖籍天津,逝世于天津市,清末民初北洋政府官僚,曾任庆亲王内阁的协理大臣(副总理)。冯国璋代理黎元洪辞职所余第一任大总统任期后,1918年,徐世昌获段祺瑞控制的安福国会支持,选举为第二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徐世昌晚年,日本尝试邀徐出任华北临时政府官职,徐世昌拒绝任职。1939年6月6日,徐世昌病逝于天津,享寿85岁。

你认识这9个人吗?他们是北洋政府时期重要人物,都有一样的特点

3、黎元洪(1864年10月19日-1928年6月3日),字宋卿。清末加入海军,后担任新军协统,武昌起义后,担任湖北都督、中华民国副总统。1916年袁世凯大总统死后,黎元洪于6月7日接续其未完成的任期为第一任大总统。1922年直奉战争后,大总统徐世昌被驱逐。黎元洪复任大总统,次年6月被曹锟驱逐。1928年病逝于天津英租界寓所。

你认识这9个人吗?他们是北洋政府时期重要人物,都有一样的特点

4、王士珍(1861年8月19日-1930年7月1日),直隶(今河北)正定人,字聘卿,号冠儒,北洋三杰之首。他凭借过人的才智和卓越的政绩,得到袁世凯的青睐,先后担任军政要职,直至陆军部长、总参谋长和北洋总理。1930年7月,王士珍患肝癌,卒于北京,享年70岁。

你认识这9个人吗?他们是北洋政府时期重要人物,都有一样的特点

5、冯国璋(1859年1月7日-1919年12月28日),字华甫,直隶省河间府河间县(今河北省河间县)人。1917年7月,大总统黎元洪与国务总理段祺瑞的府院之争引发张勋复辟,为段祺瑞所镇压。黎元洪辞职,冯国璋于7月赴北京代理大总统(任至1918年10月10日期满),段祺瑞复任国务总理。1919年12月28日,冯国璋病逝于京兆地方(今北京市)家中(今东城区帽儿胡同13号),享年62岁。

你认识这9个人吗?他们是北洋政府时期重要人物,都有一样的特点

6、段祺瑞(1865年3月6日-1936年11月2日),原名启瑞,字芝泉,中国安徽合肥(今属肥西县)人,为中华民国政治家,皖系军阀首领,曾三次出任国务总理,1916年至1920年为北洋政府的实际掌权者和领导人。

你认识这9个人吗?他们是北洋政府时期重要人物,都有一样的特点

7、曹锟(1862年12月12日-1938年5月17日)字仲珊,清末直隶省天津府天津县大沽口人,,直系的领导人之一,曾靠疑似贿选争议而当选为第三任中华民国大总统。1938年5月17日,曹锟在天津因肺炎而病逝。

你认识这9个人吗?他们是北洋政府时期重要人物,都有一样的特点

8、张作霖(1875年3月19日-1928年6月4日),是北洋军奉系首领,也是北洋政府最后一个掌权者。1928年6月4日,张作霖乘坐的火车在皇姑屯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的炸药炸毁,史称皇姑屯事件。张作霖身受重伤,回到奉天(今沈阳市)后身亡,子张学良接掌东北军政。

你认识这9个人吗?他们是北洋政府时期重要人物,都有一样的特点

9、张勋(1854年12月14日-1923年9月11日),原名张和,字少轩,号松寿老人,中国江西奉新县赤田村人。1917年张勋发动政变,拥戴宣统皇帝复辟,自任政务总长(即总理、首相)兼首席议政大臣,史称张勋复辟。失败后避居天津租界,北洋政府将他特赦,又任其“全国林垦督办”,张勋不就,1923年病逝,前清宣统帝谥之为忠武。

你认识这9个人吗?他们是北洋政府时期重要人物,都有一样的特点

这9位里面,不但有多人担任过北洋政府时期的总统,而且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留八字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