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一套“主席瓷”四季花卉小碗,價值8.8萬元!文革收藏品潛力大

隨著時代的進步,“文革”物品已不再具有純粹意義上的政治內涵,而其多元的文化價值則逐漸得到普遍認同,成為時下京城眾多收藏愛好者尋覓的對象。所藏物品種類繁多,極為豐富,主要有:毛主席像章、繪畫、雕塑等藝術品;陶瓷、搪瓷等日用器皿;郵票、糧票等票證字據;書報、唱片等出版物;甚至紅衛兵袖標、大字報、小字報、大批判資料等都成了收藏者手中的“寶物”。正由於“文革”物品作為特殊時代的文化遺存,恰恰具備了“新、奇、特”等因素,因此成為時下一種世紀懷舊、收藏、投資、賞玩的新熱點,也在情理之中。


■毛澤東像章

“文革”物品中,影響最大、出產最多的大概就是毛主席像章了,它充分體現了像章集政治、歷史和藝術為一體的特點,堪稱是當代較為典型、具有代表性的文物藝術品。據不完全統計,從1966年夏到1971年春,全國各地以及海外曾製作毛澤東像章48億枚,10萬餘種,僅北京地區就有數億枚在“流通”,種類也有上萬種。像章中,最大的直徑2米,是當年海南農墾海口機械廠職工趙吉盛手工製作的;最小的直徑僅有0.7釐米。


如今,毛澤東像章的身價也今非昔比,一枚極普通的像章也在10元左右。特殊一點的,更是價格不菲,如一枚直徑100釐米、重50公斤的搪瓷像章市價6萬元。有收藏,就有拍賣、交易市場,1998年12月,“首次毛澤東像章拍賣會”在北京舉行,所拍像章總價值多達45萬元。目前京城潘家園、紅橋等幾家古玩市場都能找到毛主席像章的身影。

■“文革畫”

在眾多“文革”物品中,“文革畫”極富時代色彩,反映了重大主題,它既有文物價值、史料價值,又具有政治性、藝術性、觀賞性,因而身價日升。在1995年10月“中國嘉德秋季拍賣會”上,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學生集體創作、印刷發行達3億張的著名油畫《毛主席去安源》,以550萬元的“天價”拍出,從而創造了“文革畫”拍賣的最高紀錄。兩年後,同是“嘉德秋拍會”,“文革”美術作品再度受到收藏者的青睞,成交的前十名幾乎都是一些名畫家“文革”時期創作的作品。如錢松巖的《延安頌》:4.18萬元;陸儼少的《農業學大寨》:2.42萬元。在“文革畫”中,除了國畫、油畫、水粉畫之外,還有年畫、連環畫等也是不錯的藏品。

■“文革瓷器”

“文革瓷器”,因其產生於那個特殊年代,在製作工藝、圖案造型、題款銘文等方面,與歷代瓷器有較大的區別,具有時代色彩濃、品種造型多、製作工藝精等特點。“文革瓷”多為塑像和像章,除此之外,還有大量的生活日用品:瓷盤瓷碗、瓷杯瓷壺、花瓶筆筒等。

早在1992年10月“北京國際拍賣會”上,一隻繪有“樣板戲、知青上山下鄉、五七幹校”畫面的現代花籃瓶,由280美元起價,最後以5000美元易主。在1997年中國嘉德廣州冬季拍賣會上,一套“主席瓷”四季花卉小碗,以8.8萬元被海外藏家競得。


此外,“文革”時期的書報,大、小字報以及其他一些資料都有收藏價值,收藏者不妨選其一,專項收藏,爭取淘得精品,如此才有意義。


來源網絡


喜歡點個關注,每日更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