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临渭三镇“官”何来

临渭区以官字命名的乡镇有:官邸,官路,官道。官邸时间上最早,缘于北宋时期宰相寇准。官路次之,出于明朝石享官拜忠国公。官道稍晚,原因明朝后期渭南望族~南氏,灵魂人物儒家、史学家南大吉。历朝老百姓常常把自己家乡出的高官作为骄傲与自豪资本,把他们走过的乡村道路称作官路,官道。把其居住过的故宅故里俗称官村,官庄,官邸。

官邸,官路,官道均在临渭区渭河以北。官邸镇偏向于我区的西北,官路镇位于东北。官邸与官路成东西方向并列,其间25公里县道渭南人习惯上叫作‘双官路’。官道镇紧临渭河北岸,被关中环线分割南北,西与临渭~临潼分界的田市相连。

有关官邸,官路,官道名称的由来与释意众说纷纭,各种文字版本亦大不同,甚至有将三镇名字混淆的。今天就三镇的由来与各位共同探讨,目的是以正视听,为弘扬我区历史文化尽一份绵薄之力。

官 邸

相传,今天临渭区西原上的张胡村原名叫寇家村,是寇准祖上居地。宋以前村西的高家村叫灵阳村,为古灵源县遗址。寇准祖上有人在古灵源任过县丞。父亲寇湘在五代后晋开运二年(945)科举高中,名列当年十五名进士之榜首,成为了状元。但湘不逢时,虽才高八斗,却遇上群雄乱起,政权频更。中状元的第二年后晋就灭亡了,害得臣子们四处逃避。寇湘为逃避追杀,北渡渭河,这才把家搬到了渭河以北的官邸一带。

寇湘在出逃之前,和族人商议改寇家村为张胡村以保护寇姓族人免受牵连。所以除了今天渭河岸临潼辖区有个寇家村之外,原上与官邸周围再也找不到寇姓村庄。而后,寇湘自己颠沛流离,年纪轻轻就离世而去了。

今天左家村西南方向,以前有个村子,村里有座寺庙,庙里有位大德高僧。清早师傅差徒弟们外出化缘,待徒儿晚归时,高僧盘腿坐化成佛西去了。后来寺庙就改叫化佛寺了。村因寺而名,村子就是今天官邸镇的化佛村。

寇准在此地出生不久,父亲去世,家道中落,母亲赵氏靠给人浆洗缝补与小寇准苦度日月。

寇准聪明好学,天赋异禀。他从18岁考入,19岁进士,当了巴东县令至公元1022年,最终被贬为雷州司户参军,一生三次拜相,可谓三起三落。1023年含怨而死,终年62岁。

明朝以前,官邸一带有一条东西走向的黄土塬。西起三原,东抵下邽,旧曰‘杜塬’。因当地出了宰相这么大个官,人们才把‘杜塬’改称为了‘仕塬’,把寇准出生与生活过的故居、府邸叫成官邸了。

寇准墓位于今天临渭区官邸镇西北方向两公里的左家村南侧,原寇陵小学东100米。陵墓封土残高约4米,南北长10米,东西宽5米,用青砖围砌。四周植有松柏,坟南正面树石碑五重,分别为:宋寇莱公碑;省级文物保护碑;寇氏后裔纪念碑;已丑清明寇准研究会立碑和功德石碑。御赐莱公古道和祠堂已不复存。

邸者,原指府邸、私邸、权贵之所。后来民间老百姓多引申为高官达贵的宅子、老家、根本所在等等,有点与故里,故居略同之意。所以说,历史上如果没有了寇准,临渭区官邸镇何而言之?

官 路

石亨,明朝渭南县南志道里,今天官路镇官路村人。武将,善使大刀,武艺、相貌、美髯均与关云长媲美。

正统元年(1436)石享与蒙古贵族战而有功,升为都指挥佥事。

三年(1438)因战功进都指挥同知,左参将。

六年(1441)石亨奏当朝垦净水坪西荒地,使粮食增1.8万石。

八年(1443)又积战功,升都指挥使,都督佥事。

十四年(1449)六月,兀良哈扰边,石亨退之有功,升都督同知。

十四年(1449)八月,发生了明史上著名的‘土木之变’,英宗皇帝被瓦刺所俘。石亨首先攻至京城下,伏兵诱击,杀获颇多,战功居首,被封为候。

景泰元年(1450)元月,石亨佩镇朔大将军印,挫败瓦刺,授世袭诰券,加太子太师。

八年(1457)正月,代宗病重。石亨,张辄,曹吉祥经‘夺门之变’英宗复辟。石亨居首功,进爵忠国公。

天顺三年(1459)秋,因侄子石彪谋镇大同事受牵,被削官回乡养病。

四年(1460)正月,再受妖言石有‘图谋不轨’而入狱。同年二月病死狱中。

石亨墓位于官路镇官路村东约30米(原官路小学东邻),占地十余亩。民国时期封土围径10米开外,残高5米。墓地遗存有石亨墓碑及天顺元年(1457)‘石氏诰封碑’和石羊,石马无数。现封土夷平,石刻已佚,仅存墓碑。早在1958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以今官路镇现今街道为中心,西北十里是石亨侄子石彪故居叫金星村,亦称石彪村。正西三里是张千户村,张千户缘于明朝开国前,村杰张志明为朱元璋侄子朱文正麾下军中千户一职而得名。正东一里叫东官路,与汉代洛渭漕渠遗址(俗称干河)隔河与大荔境接壤。向南三里有汉莲勺宫遗址,十三里是来化塔(汉莲勺县)。

最初的‘官路’是指今天官路镇东西方向的这条主街。以前街宽三丈,青石辅地。南北两排木楼绣阁,商铺驿站林列参并。

自明代至今,数百年来众所周知,因官路村石亨先封为侯,再封忠国公。人们引以为豪,就将其故里的这条街道称之为官路,以后便当作地名用了,这便是官路镇镇名之由来。

官 道

南大吉(1487~1541)字元善,号瑞泉,明代渭南县田市里(今官道南家)人,渭南南氏家族的灵魂人物。进士出身,先后任户部主事,绍兴知府等官职。罢官回乡后,在今临渭区六姑泉附近辟建湭西书院,传授四书五经,理学著述,语录和王阳明的心学。

嘉靖二十年承父遗稿续撰《渭南志》。该志上溯秦汉,下至嘉靖十八年,共十八卷。含图、表、考、传,约十万余字,被誉为“有良史之才”。

南家世为书香望族,共计出了十位进士,其中进尚书阶者三人。家族中:南钊、南金、南大吉、南逢吉、南轩、南学仲、南宪仲、南师仲、南企仲、南居益、南居业、南居仁、南廷铉,十三位文人学士学著政绩精然,多有作品传世,被誉为“关中文献世家”。

古时候,南家村西北有丰塬岭。该岭为低小型黄土原台地,与渭河左岸(北)白居易祖茔依托的‘西塬’遥遥相望。由于时代久远,地形,地貌变迁,这里的岭塬逐渐失缺。到了明朝中晚期,台塬已经基本不复存在。民国时期的渭南版图上也只标注有‘丰草原’字样。今天在社区周围发现有秦汉文化遗迹和南后城(村中西北一小型古城)北约300米秦穆公三子的衣冠冢,时间可上溯至春秋时期。

勘验村中现存石碑而知,南家村发展到明嘉靖四十五年(1567)该村仍叫秦村堡。明末以后,由于南家高官大儒倍出,已经成为渭南乃至关中一大名门望族,人们才将秦村堡改叫成南家村。

南家村古城之南,有一条南北方向的古道。古道南通渭河,是当地人进入渭南和湭西书院的必经大道,被过往者历来称其为‘官路’或‘官道’。古时的官道笔直平坦,宽度三丈六尺,由村城出资修建而成,并每年拨银养护。时改境迁,这条辉煌大道今日已成为了村民田间生产之道了。

南大吉墓,在今天南家村南约800米,道路西侧一处较高农田里。根据文献与相关资料记载,其父亦葬于“丰草原麓”,“大道”(官道)之侧。墓前原竖有面东越丈的石牌坊。今墓前石碑已佚,残遗有龟驮碑底座,根据龟背嵌坑大小,拟复原碑文尺寸约为高3米,宽75公分,厚25公分。南氏后裔口述,他们小时候上坟,牌楼的南北两侧并列有石羊,石马。

人们不忘根本,为了缅怀南大吉和南氏一族个个为官清廉,著史传功,大德大望,后来就将官道用作了当地地名,也就有了今天的官道镇镇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