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 书画界的奇葩,用舌头作画,专家:这是真正的艺术

——关注美熠,陪你换个角度看中国——


琴棋书画,诗酒花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推崇的八雅。它们每一个都代表着一种古代文人的生活方式,成就了中国人的雅致生活,是中华文化的一种符号。如今社会忙碌繁华,而人们一如既往地从中华传统文化中寻求灵魂的安放。


估计是我最近搜索“传统文化”较多,然后万能的百度给我推送了一篇《书画界又添一员猛将,用舌头作画,#&@#%#¥%》,然后一点开,我整个人都不好了……


书画界的奇葩,用舌头作画,专家:这是真正的艺术

感觉

就是恶心!

书画界的奇葩,用舌头作画,专家:这是真正的艺术


这位艺术家叫韩晓明,自称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的第六十一代孙,一个来自浙江金华的80后。创造过程就是用舌头代替毛笔,蘸上墨汁和颜料在宣纸上作画,他取名为“舔书”


据他说这个绝活是祖传的,是他曾祖父传给他的。很多人想高价购买他的书画作品,都被他拒绝了。而为了减少对身体的伤害,他很少创作。


因为众所周知,墨汁和颜料是不能食用的。虽然为了防止中毒,每次创作之前,韩晓明都会喝上一大口高度白酒进行消毒。但即使这样,他在创作之后还是会出现舌头麻痹、腹部胀痛的现象。小美觉得是自讨苦吃,但艺术家估计觉得是在为艺术献身吧。


那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他“献身”的成果:


书画界的奇葩,用舌头作画,专家:这是真正的艺术


上图《一代天骄》画得应该是牡丹,下图《荷塘月色》画得应该是荷花。


这两幅画的美,恕我欣赏不来。写实、栩栩如生吗?有突出景与物的特征吗?还是它是抽象地传达了某种精神信念,某种对生命的理解?或者开创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一个时代符号?一幅绘画作品该有的东西,我都没在这“舔书”中发现。如果不是因为猎奇心理,不是事先知道“用舌头画的”这个吸人眼球的卖点,路人估计都不会多看一眼。


然后推文的作者还说,有专家说了,“舌画是一门艺术,不是你想画就能画。”这话听了有点意思,这是在支持韩晓明吧?然后我就去查证了一下,这专家到底是谁


书画界的奇葩,用舌头作画,专家:这是真正的艺术


他就是汪一德,1956年生,四川简阳人,简阳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曾任四川省水彩画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多参加全国及省级重大展览以及在重要报刊杂志初版发表。而且汪一德还有个特别的身份,就是舌画的第三代传人


在2006年,指墨与舌画 被资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6年,舌画 入选第五批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汪一德也成为“非遗”的唯一传人,被称作“一个人的画派”。


看来称他一声专家也不为过。那针对韩晓明这一绝技表演,汪一德究竟是怎么看的呢?


“这个事情(杭州奇人韩晓明用舌头画画)我之前不是很清楚,现在知道了,其实他(韩晓明)有点哗众取宠。舌画不只是用舌头画出来就行,它对技法和绘画功底要求很高,不是想画就能画的。”汪一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很多人想学舌画,但是要明白舌画不是用来哗众取众,也不是用来跑江湖卖艺,因为它是一门真正的艺术。”汪一德说。


看了相关采访后,我发现汪一德对韩晓明是抱有批判心态的,因为韩很可能是单纯为了出名而炒作,毕竟韩在杭州多处表演,但是技艺不过关,恐怕会让这门艺术成为“众矢之的”。


书画界的奇葩,用舌头作画,专家:这是真正的艺术


书画界的奇葩,用舌头作画,专家:这是真正的艺术


书画界的奇葩,用舌头作画,专家:这是真正的艺术


书画界的奇葩,用舌头作画,专家:这是真正的艺术


以上是汪一德的舌画作品。不愧是“非遗”传人,舌画的作画技艺确实更加成熟、传神。但不可忽略的是,花的相关舌画作品还是一坨一坨的。


书画界的奇葩,用舌头作画,专家:这是真正的艺术

《秋语》


再对比下汪一德的非舌画作品,精妙绝伦、活灵活现,看久了仿若身临其境,听到了几声鸟啼。我就想不明白了,这画得挺好的啊,为啥要用舌头去作画呢,是中国毛笔不好使了吗?


汪一德的师傅,舌画第二代传人,是闵客耳(1913-2000),四川人。闵客耳曾任平湖书社社长,内江画院、阳安画院特聘画师。他的作品被海内外藏家广为收藏,业绩入编《世界文化名人辞海》(华人卷)。闵客耳一生创作作品不计其数,擅长指墨画、舌画、水墨画。这是他的舌画代表作品《牡丹》:


书画界的奇葩,用舌头作画,专家:这是真正的艺术


书画界的奇葩,用舌头作画,专家:这是真正的艺术


最后我们来说说舌画公认的始祖,黄二南(1885-1971),北京人,是民国初年颇负盛名的画家,与齐白石、徐悲鸿等名家有着交情。他曾陪徐悲鸿参观天津博物馆,徐悲鸿曾为他画像。


书画界的奇葩,用舌头作画,专家:这是真正的艺术


黄二南传世的作品不少,主要题材是山水、竹石与荷花。下面是黄老的舌画作品:


书画界的奇葩,用舌头作画,专家:这是真正的艺术

书画界的奇葩,用舌头作画,专家:这是真正的艺术

书画界的奇葩,用舌头作画,专家:这是真正的艺术


那么,这个舌画创始人,黄二南先生何以想起以舌作画?


有两种说法:一说是:黄二南看到一本书中有关喷墨的记载,十分惊奇。想到当时并无画家擅长此种画法,于是自己揣摩着试一试。


另外一种说法是:黄老见吴昌硕等人在作画时喜欢把蘸好颜色的毛笔放在口中吸吮,据说是经过唾液浸润的颜色吸收了唾液中“胶质”,不仅鲜艳透亮,厚重柔和,而且晕染的也更加滋润。受到了这样的启发他才放弃毛笔不用,干脆以舌代笔,用舌作画的。


以舌代笔,独辟蹊径,大胆创新啊!但是那创作过程真的是十分不卫生、不安全。


想想那作画的情景,应该是弯腰弓背,然后最大限度地吐舌头蘸墨汁,摇晃脖颈来勾勒。作画过程真的是十分艰辛,就像拿乒乓球拍去打网球。


而且,舌画创作时双眼离画面太近了,不能通观全局。又因为工具的局限性,不能表现细腻的题材。出来的作品比得上毛笔画的,别人赞一声好。但大多时候是不如该画家自己用毛笔创作的作品。所以为啥要做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无非是这个画家痴了,他挑战自我,要试一试一些新鲜的创作方法。


虽然是已经成功入选四川那边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就我个人而言,是不认可这种艺术创作形式的。我们应该要传承的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创新是让这些优秀文化得以发展,而不是走进各种奇葩的胡同。拜托各位大师,还是正正经经地地进行书画创作吧。


最后分享下一些图文无关的“大师级艺术创作”,博君一乐。


书画界的奇葩,用舌头作画,专家:这是真正的艺术


书画界的奇葩,用舌头作画,专家:这是真正的艺术


书画界的奇葩,用舌头作画,专家:这是真正的艺术


书画界的奇葩,用舌头作画,专家:这是真正的艺术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