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 這種豬曾“紅極一時”,國外買家出價1.1萬美金一頭

楓涇豬(Fengjing pig)因以原上海市金山縣的楓涇鎮為苗豬集散地而得名,中心產區在上海市金山區的楓涇鎮。

這種豬曾“紅極一時”,國外買家出價1.1萬美金一頭

楓涇豬繁殖性能好、產仔多、母性好,抗病耐粗飼,遺產性能未定,雜交效果顯著。1986年,楓涇豬被收錄於《中國豬品種志》。

體型外貌特徵

外貌特徵

楓涇豬被毛黑色,鬃毛黑色,皮膚白色,腹部淺紅色。體質結實,結構勻稱。頭大額寬,額部褶皺多;耳大下垂,耳尖超過嘴筒;嘴筒長、微凹。背平微凹,腹部下垂,臀部肌肉不夠豐滿,有效乳頭8~9對。四肢粗壯;沒有臥系。骨骼粗壯結實,肌肉發育適中。

這種豬曾“紅極一時”,國外買家出價1.1萬美金一頭

體重和體尺

20世紀80年代成年楓涇豬體重和體尺見表1。

這種豬曾“紅極一時”,國外買家出價1.1萬美金一頭

生產性能

繁殖性能

據《中國太湖豬》(1991)記載,楓涇豬平均113.6日齡、體重25.9kg初次發情。120日齡性成熟。據對220窩統計,窩產仔數(15.17±0.28)頭,窩產活仔數(13.13±0.25)頭。

據胡承桂等報道,對金山縣種豬場1975-1978年4年的生產記錄統計,楓涇豬繁殖性能見表2。

這種豬曾“紅極一時”,國外買家出價1.1萬美金一頭

據金山種畜場2004-2006年對11頭公豬、10頭母豬的生產記錄的統計,公豬75日齡、母豬68.9日齡性成熟;公豬240日齡、母豬206日齡初配。母豬發情週期20.5天,妊娠期114天;窩產仔數16頭,窩產活仔數14.9頭;初生窩鍾14.93kg;仔豬35日齡斷奶重7.12kg。與《中國豬品種志》記載的1977-1980年(601窩)窩產仔數16.41頭,窩產活仔數14.13頭比較,基本接近。

育肥性能

據胡承桂等1978年測定,48頭楓涇豬從平均體重(14.29±0.91)kg開始,飼養180天,終重(75.12±2.47)kg,日增重(337.94±5.86)g。48頭豬宰前活重(71.98±2.98)kg,屠宰率65.8%±0.60%,6~7肋間背膘厚(24.1±1.2)mm,皮厚(5.6±0.2)mm。測量22頭豬的胴體性狀,胴體長(83.78±1.58)cm,眼肌面積(20.15±1.06)cm²,後腿比例29.63%±0.61%,肋骨數14對,瘦肉率39.79%±0.93%,脂率26.65%±1.06%。

與《中國豬品種志》(1986)記載數據比較,瘦肉率提高,脂率下降,可能與2006年測定豬宰前活重偏小有關。

這種豬曾“紅極一時”,國外買家出價1.1萬美金一頭

品種評價

據《中國太湖豬》(1991)記載,以楓涇豬蹄為原料製作的滷製品是原產地上海楓涇鎮傳統滷品之一。清光緒二年(1876),著名的“丁義興”(現楓涇飯店前身)的特色產品——“丁蹄”,獲萊比錫國際博覽會金獎。可見,楓涇豬至少已經有100年以上的飼養歷史,楓涇豬是大臉花豬經過群眾長期選育形成了。

楓涇豬作為太湖豬品種之一 ,在國內外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楓涇豬繁殖性能好、產仔多、母性好,抗病耐粗飼,遺產性能未定,雜交效果顯著,特別是該品種肉質的肥而不膩 、細而鮮嫩的特點,被廣大中外食客所喜愛。但現存數量已較少,特別是公豬太少,需要加強保護,擴大群體數量,辦好現有的楓涇豬保種場。

發展現狀

光緒1898年,楓涇鎮開辦了第一傢俬營苗豬行(交易所)。上世紀50年代中期,憑藉楓涇豬的高產特性,當地逐漸成為了上海市乃至華東地區最大的苗豬市場集散地,並輻射江、浙、福建一帶。

20世紀70年代,楓涇豬在江浙滬一帶的嘉善 、平湖、松江、吳江、金山楓涇等地的飼養量可佔約 80%以上 ,可見該品種在區域的重要性。為此 ,也曾迎來了一次具有歷史意義的全國養豬會議,曾經彙集了中國養豬界眾多的高級專家,對它的繁殖性能作過多項研究 ,楓涇豬的繁育體系也得到了一定發展,上海市金山區種畜場同時改革發展為楓涇豬育種中心,楓涇豬的群體育種建設進一步加強,品種質量在不斷得到提高的同時也受到國際同行的密切關注。

1981年9月、1983年7月、1988年11月,日本專家三次赴金山考察楓涇豬種質資源;1983~1984年,英國、法國、美國的繁育專家陸續來金考察交流。1989年3月,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動物研究小組以每頭1.1萬美元的高價購買楓涇母豬,用來解開中國母豬產仔多的“奧秘”,以培育未來的世界“超級豬”。楓涇豬“走俏”國際的背後,揭示了其在育種學上的“魅力”非同一般。

但是,隨著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進一步深人發展,楓涇豬和中國大多數地方品種一樣 ,由於生產性狀的經濟效益無法超過其本身的飼養成本,所以被所有的現代化規模飼養場所拋棄,只有少部分具有豬肉專賣性質的企業還能利用來進行雜交生產。純種群體規模逐漸縮小,性能退化的風險越來越大,對於相關的單位來說,保種的責任也越來越重 。在這樣的形勢下,楓涇豬的中遠期命運則難以預料 。

信息來源於《中國畜禽遺傳資源志—豬志》《楓涇豬群體繁殖性能現狀分析》《楓涇鎮產的這種豬曾經賣一萬美金一頭!製作丁蹄必不可少》。


這種豬曾“紅極一時”,國外買家出價1.1萬美金一頭

保種評估利器 . 中芯一號

使用“中芯一號”芯片進行檢測,楓涇豬育種、養殖場可以得知群體的有效含量,梳理群體的系譜,明確群體的近交係數。當群體存在過度近交現象,整體保種效果不佳時,可以及時通過基因組親緣關係係數進行人為配種干預降低近交增量,保持楓涇豬群體的遺傳多樣性。

“中芯一號”以江西農業大學黃路生院士團隊研究成果為基礎,集成了南京農業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華中農業大學等國內12 所豬基因組研究領域高校及科研院所最新成果,用於家豬基因組育種研究和應用,為打造“華系種豬”品牌提供技術保障。利用“中芯一號”芯片對實驗樣本DNA進行檢測,對得到的SNP數據進行質控後,可以對保種群體進行遺傳多樣性分析、親緣關係分析、群體遺傳結構分析、近交係數分析,通過分析結果可以讓保種場更精準地進行保種工作。

這種豬曾“紅極一時”,國外買家出價1.1萬美金一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