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 衡水二中班主任:學生會自覺學習,你信嗎?

衡水二中班主任:學生會自覺學習,你信嗎?

衡水二中班主任:學生會自覺學習,你信嗎?

農村有一句俗話“孩子看著自家的好,莊稼看著別人家的好”,我覺得非常有道理。


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手心裡的寶,由於偏愛,導致家長們都會誤認為孩子在學校也會乖乖的學習,或是認為自己的孩子頭腦聰敏,不用太累,輕輕鬆鬆就能取得好成績。


其實,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真正能衡量出孩子的學習品質和學習習慣的是老師。


別的不論,單就學習的自覺性,孩子們做的如何?我說出來,就會讓家長們大吃一驚。


昨天中午,語文自助留的是一個作文片段,也就是寫100多字的一篇小作文,正常學生十來分鐘就能搞定。而學生中午除了必要的午休,學習可利用的時間也有三四十分鐘。按說,時間上是足夠的。


但等到下午兩點,學生進教室上課。從一進教室,語文課代表就收作業,一直陸陸續續收到第三節課,全班56人,勉強交了40來份。語文老師繼續在班裡喊,催交作業。可憐的情景,好像在求著大家交作業一樣。到最後,數了一下,54份,依然有兩個同學沒交。


語文老師很生氣,問還有哪兩個同學沒交,下面鴉雀無聲。老師的較真勁兒也上來了,拿著名單一一核對,硬是把沒交作業的給揪了出來,劉同學和馮同學。鐵證面前,二位同學慚愧的低下了頭。


寫作業,交作業,這是學生的本份,從小學一年級都知道的道理。為什麼高中生會執行不到位呢?我覺得原因有二:


一是,惰性強,自覺性不夠。他們認為老師不會查作業份數,鑽個空子,偷個懶兒,好像佔了一個大便宜。


二是,認識不夠。對語文學科的不重視由來已久,他們認為,一個作文片段,寫與不寫無所謂,對提高成績沒影響。


學生的不自覺,還有諸多體現,比方,錯題的整理改錯,這科老師如果不經常查,他們會長達兩個月一個題都不改,甚至連改錯本都沒有!


上課老師講課,你要是光站在講臺上講,像大學老師那樣瀟灑,我敢保證下邊會有一半學生走思打盹,所以你得時不時的來個提問;或是走下講臺,在教室裡走一走,轉一轉;再不濟也得敲敲黑板,集中一下學生的注意力。


學生的不自覺,也不是大惡大非、天理不容,這其實就是人性,我們成年人不也是這樣嗎?所以說“人性本惰”。


不自覺怎麼治呢?光憑講大道理的說教行嗎?答案是否定的,講大道理,現在的高中生比你懂的都多。講道理不行,搞一次風暴式的整頓行嗎?通過殺雞儆猴,短期有用,長期被學生摸透規律,就無濟於事了。


那怎麼做才管用呢?答案是:較真兒,長期的較真兒。學生最怕較真的老師。


你對學生不打不罵,就是說到做到,而且是常抓不懈。時間一長,學生摸透了老師的脾氣,就再也不敢在你這科上鑽空子了。轉而尋覓那些能有機可乘的老師,從那位老師那裡找到鑽空子,偷懶的快樂。


所以我說,孩子在求學階段能碰到認真較真的老師,真的是幸運的事。這種老師,就是你孩子一生的貴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