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為什麼沙漠白天很熱,早晚很涼?

霹靂小雷神


導致沙漠晝夜溫差大的原因有兩個。

第一,沙子的比熱容比空氣小,太陽向地球輻射熱量時,相同質量的沙子和空氣,沙子升高的溫度比空氣高,根據物理學的熱傳遞原理,熱量由高溫物體傳遞給低溫物體,因此沙子也會向周圍的空氣散發熱量,造成空氣的溫度也跟著升高,造成了沙漠炎熱的氣候。

到了夜晚,地球地面向空氣中散發熱量,空氣發生對流,空氣的溫度降低,沙子又向空氣傳遞熱量,造成沙子的溫度跟著降低。

第二,沙漠地區缺少雲層,雲層既可以遮擋和反射太陽光,減弱太陽光對地球的熱輻射,又可以起到保溫層的作用,當地面向外散發熱量,雲層可以起到逆輻射的作用,防止熱量散失過快。

沙子的特性和獨特的氣象造成了沙漠地區白天熱,早晚冷的氣候現象





小曹食品科學


沙漠之所以晝夜溫差大有很多方面的因素。

首先是沙子的比熱容小,比熱容就是吸收熱量所上升的溫度的衡量標準,做個比喻就是吸收同樣的能量,溫度上升多,那它的比熱容高、熱的快。沙漠的比熱容相比於其他地方低得多,太陽一曬就能達到很高的溫度。在夜晚,沙子又很快的把熱量釋放出去,也就整夜沙漠的溫度會非常低,有點類似於火星的表面。

其次是因為沙漠天干燥無雲,白天沙漠天空無遮無攔,太陽直射,自然曬得熱。在此補充一個知識點,雲層是具有保溫的功能的,地表的能量晚上釋放出去,如果有云層,就會反射回來,減少溫度的散失,此時的雲層就相當於一層棉被,夏天天晴後下雨的空氣很悶熱就是這個原因。但因為沙漠常年無雲,熱量沒辦法保持在大地上,就也造成了沙漠晚上會很冷。





宇宙訂書機


沙漠白天熱早晚涼是因為沙子比熱比空氣比熱小,當白天地球表面吸收太陽的輻射熱時,等質量的沙子比地面附近空氣溫度高,熱傳遞由沙子傳向空氣。沙子吸熱升溫迅速,從而使地面附近的空氣也升溫迅速,到了夜晚,地球表面向空氣進行熱輻射,空氣對流,沙子和地面附近的冷空氣進行熱交換,又由沙子向空氣成降溫傳遞。



白頭翁大叔


地球表面溫度,光輻射

地球表面溫度高低,一個是獲得熱量,主要就是太陽光照。另一個就是散熱,這是24小時都在做的事情。

就大地來說,它不透明,因此,陽光照到大地就損失了,幾乎所有的陽光都轉變成了熱量。海水就不同了,陽光一部分反射出去,一部分透射進來。所以白天,大地的溫度比海面高。

然後看夜晚,陸地海水都在往外釋放熱量,主要是依靠紅外線輻射。這裡因大地的顏色深,輻射紅外線就快。

熱容量,陸地和海洋

水的熱容量是比較大的,岩石的熱容量要小,兩者相差4倍左右。什麼意思呢,就是水的散熱要比沙土慢得多。這造成了陸地的日夜溫差比海面大得多。

在海陸相接的地方,白天陸地會往大海放熱,晚上大海給陸地放熱。所以沿海地區日夜溫差就小。而沙漠基本上都在內陸地區。

大氣和流動

空氣中有很多成分,其中除了著名的二氧化碳,水蒸氣也是溫室氣體,也就是保溫效果好,沙漠地區沒有水,空氣中的水蒸氣含量也低。

一般的大氣流動,就能抹平各地溫差。月球上沒有大氣,白天100多度,晚上零下100多度。但是沙漠地區,空氣流動要少。它主要是地表的湍流。沙漠地區有西北風5~6級嗎?

降水和蒸發

實際上沙漠形成都有氣候原因,沙漠地區降水很少。

白天我們一般地區,地面土壤中的水蒸發能帶走熱量,晚上,土壤中的含水也能起到保溫作用。但是沙漠沒有水。

生物圈的價值

如果考慮植被,首先是植被阻擋了陽光直射,同時綠色植物的蒸騰作用要強於一般土壤蒸發,而晚上樹葉本身也能阻擋紅外線敷設,相當於地表有了一層內衣。所以凡是植被茂密的地方,日夜溫差就小。

綜上所述

沙漠溫差大主要是因為:

1,沙土熱容量小。

2,沒有水。

3,沒有遮擋。


海螺008


所謂的“日均溫”是指一天內的平均氣溫,有兩種計算方法,一種是四個定時時間的氣溫平均值,分別是2點、8點、14點和20點四個時間;另一種是24小時平均法,也就是把24個小時的平均氣溫相加再做平均值得到。一天內的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之差稱為“氣溫日較差”,我們發現不同地區的氣溫日較差差別十分巨大,比如在熱帶沙漠氣候分佈的熱帶沙漠地區,我們會以為既然是熱帶地區也就是終年高溫的地區,不管早晚氣溫都會很高。熱帶沙漠分佈圖

但是,實際上並不是如此,我們以世界上最大的熱帶沙漠“撒哈拉沙漠”為例,這裡是世界上氣溫日較差非常大的地區之一,平均日較差達17.5℃。曾經在北非的黎波里以南的一個氣象站,在1978年12月25日,測得白天最高氣溫達37.2℃,而到了夜晚最低溫度下降到-0.6℃,氣溫日較差達到了驚人的37.8℃,真是讓人一天過完“春夏秋冬”四季呀!那麼,為什麼熱帶沙漠地區白天溫度那麼高,而到了夜晚溫度卻會那麼低呢?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要從大氣的熱力作用角度來分析。

在這裡影響沙漠地區氣溫的主要因素有兩個,分別是“比熱容”和“天氣”。在“比熱容”方面,由於沙漠地區植被稀疏,比熱容較小,所以白天升溫和晚上降溫速度都很快。在“天氣”方面,沙漠地區以晴天為主,所以白天時天氣晴朗,大氣對於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較小,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就多,所以白天升溫較快;夜晚時天氣晴朗,由於大氣中水汽含量較少,大氣對於地面輻射的吸收較少,大氣逆輻射較弱,大氣的保溫作用較差,所以夜晚降溫較快。


地理沙龍


從沙漠地區的氣候特徵來說,沙漠地區相對乾旱,沒有充足的水汽輸送條件,從而降水很少。雲和雨大多相伴而生,沙漠地區水汽含量較少,即使有上升運動也很難形成雲,更不用說降水了。

簡單來說,白天地表在吸收太陽短波輻射的同時,也會向外發射長波輻射。若當地有云,雲會部分阻擋太陽輻射入射,使當地白天地表溫度上升減緩。

同時,地表發射的長波輻射也會加熱雲層。若地表溫度高於雲的溫度,雲會不斷吸收地表的輻射並增溫。到了夜間,沒有了太陽輻射,地表不斷降溫,雲層起到保溫層的作用。

雲層向外發射長波輻射能加熱地表,這種雲層向地表發射的輻射被稱為大氣逆輻射。大氣逆輻射可以減緩地表溫度的下降,這樣就使得氣溫日較差減小。

而沙漠地區大多為晴天,很少出現多雲或陰天,沒有云在白天減緩地表升溫,在夜間提供大氣逆輻射來減緩地表降溫,因而沙漠地區白天地表溫度較其它地區更高,夜間地表溫度較其它地區更低。

往復雜的說,就沙漠本身而言,其主要成分是各種砂石,幾乎沒有水分。沙漠日較差大的原因就在於砂石的物理性質。

首先介紹一個物理概念——比熱容。比熱容在物理學上的解釋為單位質量物質的熱容量,即單位質量物體改變單位溫度時吸收的熱量。

砂石的比熱容為0.92×10^3J/(kg·℃),即1千克砂石升高1℃所需要的熱量為0.92×10(右上3)焦。水的比熱容為4.2×10^3(kg·℃),即1千克水升高1℃需要4.2×10^3焦。

砂石比熱容遠小於水,吸收同樣的熱量,砂石升溫更多。

白天,太陽輻射使地表升溫,沙漠比熱容小,升溫更快。夜間,地表開始向大氣及太空輻射能量,沙漠降溫速度也快。這就造成沙漠地區日較差相比其他地區更大。


兩性拾趣


炎熱的夏天,到海邊去遊玩,陽光照射下,會感覺沙灘很燙,而海水卻很

涼。

學過初中物理就知道,這是因為砂石、泥土的比熱容較小,水的比熱容較大,白天同樣受熱,水升溫較慢,砂石、泥土升溫較快。陸地上方空氣溫度上升較快,因密度減小而上升,海洋上方的空氣就流過來填補,於是,形成海陸風。晚上同樣冷卻,水降溫較慢,砂石、泥土降溫較快,海洋上方的空氣溫度高,密度小而上升,陸地上方的空氣流過來填補,就形成陸海風。

同樣道理,沙漠中的砂石由於比熱容較小,白天受熱升溫塊,晚上冷卻降溫快,所以,在新疆有“早穿皮襖午披紗,圍著火爐吃西瓜”的說法。另外,我國沙漠多分佈在西北地區,而東南多沿海,所以,夏季多東南風,冬季對西北風。


甜甜向上314159


這是因為沙子的比熱容低,什麼是比熱容?我舉個例子,就好比100焦的熱量,被一千克沙子吸收後溫度上升了10度,而被一千克的水吸收後,水的溫度只上升了1度,通俗的說就是同樣質量的水比沙子更能儲存熱量。所以同樣是被太陽曬,沙子的溫度上升的快,所以沙漠白天就很熱,而大海邊卻沒那麼高溫度。相反到了夜間,沙子雖然溫度高但它吸收的熱量卻少,所以放熱也快,也就是降溫快,因此夜間冷,沙漠溫差就大。而在海邊溫差相對較小,你看海南雖然靠近赤道,但一年四季最熱時也熱不過新疆,而它一年四季溫差卻很小!


0點實驗室


因為沙漠乾旱缺水,而且它的主要組成-沙石的比熱比水的比熱要低得多,這就意味著在同樣的日照下,沙石吸收熱量的速度比富含水的區域要快得多。

與此相反,在夜晚,沒有日照了,熱量迅速釋放,溫度就會迅速下降。

所以,沙漠的晝夜溫差很大。


Eins田


沙土比熱容低,當受陽光直射時,溫度很容易變高,同理當太陽落山時由於沙土比熱容低很容易把熱散出去,從而不能保暖,所以夜晚溫度很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