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社保为什么感觉越缴越低?

人生美好的回忆


楼主你好,社保,为什么感觉越缴费越低呢?出现这样的感觉,我认为是很正常的,因为在2019年开始出台了社保降费方案!那么在社保降费综合方案中,明确提出降低企业单位的缴费比例和缴费基数其中缴费基数的改变主要是参考社会平均工资的改变而决定的。

因为以往的缴费基数采用的是非私营企业的社会平均工资来确定的,我们社保的缴费基数,那么从2019年开始将采用非私营企业和私营企业加权全口径的计算方式来确定我们的缴费基数,那么这样一来的话,也就意味着我们的社会平均工资实际上相对来说降低了,因为本身私营企业的社会平均工资相比于非私营企业来都是比较低的,所以说也就意味着我们的缴费基数是有所降低的。

那么很明显,在2019年参加个人社保的人群,就会明显的感觉到比2018年的缴费相对来说是要低一部分,尤其是按照较低缴费水平来缴纳社保的人群,因为这个最低缴费水平肯定是有所降低,所以说大家就会感觉缴费水平是比较低的,不过这个每一年我们的社会平均工资都会按照10%或者按照%7左右的比例来上涨,那么也就意味着,我们将来依然会继续的上调自己养老保险的交费。


懂社保


社保为什么感觉越缴越低?哈哈,人家都说越缴越高,你的感觉就是不一样。不过公正的来说,2019年的社保缴费是真真正正的降低了的,不过个人的感觉不是那么明显,但是单位缴费降低的幅度还是比较大的。

今年社保缴费降低最明显的是单位养老保险的缴费费率。今年以来,特别是从5月1日开始,国家为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减费降税的政策措施,降低单位社保缴费费率就是其中最主要的政策措施之一。比如养老保险,原来单位缴费的比例是20%,从今年5月1日开始,全部降为16%,降低了4个百分点,失业保险原来缴费比例为2%,单位和个人各缴费1%,从5月1日全部降为1%,单位和个人各承担0.5%,工伤保险原来缴费为1%,现在降为0.5%,由用人单位全额承担,个人不缴纳费用。根据降幅后的缴费比例来看,总计社保缴费单位缴费部分降低了5.5个百分点。5.5个人百分点是什么概念呢?比如单位职工以个人每月按照5000元的缴费基数来计算,按照原来的费率是23%计算,每月需要为每一个职工缴纳社保1150元,一年需要缴纳13800元,假如单位是100个员工,每年单位需要为员工缴纳社保费用为138万元;现在总体下降了5.5个百分点,那么单位每月只需为每一个员工缴费850元,一年缴费10200元,假如单位是100个员工,每年单位为员工缴纳社保费用102万元,每年节约36万元,这36万元就是单位节约的人力资源成本,这是实实在在的利润。

从个人缴费部分来看,可能在职职工的感受不是很深,大家唯一的能感觉到的就是失业保险下降0.5个百分点,但是部分民营企业的职工感觉是明显的。因为很多民营企业缴纳社保时,不是按照本人实际工资来缴纳的,而是按照当地公布的职工社会平均工资来缴纳的。2017年的职工社会平均工资是按照城镇非私营单位的职工平均工资来作为统计口径,这就是我们感觉为什么我们的工资没有社会平均工资高的原因,这实际上是由于城镇非私营单位的职工工资本身就比较高,我们的工资实际上被“平均”了;2019年的职工社保,是按照2018年的职工社会平均来作为缴费基数的,统计口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即2018年的社会平均工资不但包含的城镇非私营单位,同时也包含了城镇私营单位,由于城镇私营单位的工资水平要低于非私营单位的工资水平,两者平均以后的职工平均工资水平肯定要低于非私营单位的平均水平,就是我们所说的“全口径”统计。2018年按照全口径统计后的社平工资来作为缴费基数缴纳社保,那个人缴纳部分也会降低。

灵活就业人员缴费2019年的缴费也是按照全口径统计后的社会平均工资来作为缴费基数的,所以2019年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都是应该比2018年有所降低,所以这和你的感受,社保缴费越来越低了的感受是完全一致的。

综上所述,2019年由于国家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出台了一系列减费降税的措施,不但降低了单位的缴费比例,对于个人缴费部分,因为职工社会平均工资统计口径从半口径过渡到全口径统计,导致职工社会平均工资的降低,因此个人缴费部分实际上也是降低了的,但是按照本人实际工资来作为缴费基数的,是没有这种感觉的。


帮兄爱唱歌


中国的社保缴费是全世界最高的!


H黑黑H


社保为什么感觉越缴越低?会不会影响养老金待遇呢?

2019年,很多人员诧异的发现,往年社保缴费钱数增加10%~15%的惯例没有出现,社保缴费钱数反而少了。

今年确实是一个特例。为了减轻企业负担,国家决定从2019年5月起实施社会保险费降费。人社部牵头制定了《关于降低社保费率综合实施方案》,文件从降低社保费率和调整社保缴费基数政策方面降低企业和个人社会保险费的负担。

(1)降低企业费率政策。

降低企业社保费率政策,主要包含了养老保险费率、工伤保险费率和失业保险费率。

过去我们的养老保险缴费费率企业负担部分,从13%~20%各地并不相同。浙江和广东是13%~14%,其他省市一般在18%~20%之间。这一次,国家要求从2019年5月1日起,单位缴费比例高于16%的可降至16%,低于16%的要研究提出过度办法。这说明国家已经明确未来推动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目标是养老保险企业负担部分16%了。

另外,国家将继续延续降低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费率政策一年。失业保险费率,最初制定是个人承担不超过1%,用人单位承担不超过2%,现在一些省市使用的是总费率1%。工伤保险费率,原先的降费政策继续延续,同时对于累计可支付月数在18~23个月之间的,可以在现行费率基础上下调20%,可支付月数在24个月以上的可以下调50%。

(2)社保缴费基数政策调整。

缴费比例改变并不涉及到灵活就业人员,毕竟按照总费率20%的比例缴纳的政策已经够低了,还是远远低于企业职工个人缴费8%,用人单位缴费16%的比例。

由于灵活就业人员多数是按照最低缴费基数缴费的,为此国家直接修订了社保缴费基数政策。

社保缴费基数一直设有上下限,一般是按照60%~300%的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确定的。很多人其实并不了解社会平均工资有很多个统计口径。

社会平均工资一般有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社会平均工资、城镇私营单位在岗职工社会平均工资,另外还有城镇私营和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社会平均工资,当然也有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





实际上,光看名字也可以看出来,城镇非私营单位工资会高一些。但是,过去我们社保缴费确实是以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社会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基数的。为了降低负担,国家明确以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社会平均工资,核定社保缴费基数上限。如果就当年工资来比较,差不多全口径工资收入比城镇非私营单位工资要低20%。

山东省2017年的城镇非私营单位社会平均工资就高达5775元,而2018年全口径工资公布以后只有5449元。社保缴费基数不仅没有因为工资上升,反而下降了346元。



(3)最低基数降低会不会影响养老金待遇?

人们非常关注,社会平均工资调整是否会影响养老金待遇。按照养老金计算公式,基础养老金公式是这样的:

基础养老金等于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实际上我们的基础养老金等于一定比例的社会平均工资。如果社会平均工资降低,当然养老金也会降低。

不过,国家在实施方案中明确,要制定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的过渡措施,确保退休人员待遇水平平稳衔接。因此,现在的退休人员还都是按照2017年的原口径社会平均工资计算的养老金,等国家计发办法出台以后,再进一步理顺。


暖心人社


楼主你好。为什么会出现社保越缴越低这样的一个状态?在2019年确实发生这样的一个现象。主要原因是在于。2019年我们的社保缴费基数发生了一个重大改变。因为以往的社保缴费基数采用的是你所在地区的社会平均工资,那么这个社会平均工资是按照非私营企业的社会平均工资来计算我们社保缴费基数的。

从2019年开始,那么这个社会平均工资将不再单一的采用非私营企业的社会平均工资来计算我们的社保缴费基数,它会将非私营企业和私营企业加权的,全口径的计算方式来确定我们的社会平均工资。所以说社会平均工资的改变对于我们社保缴费基数的改变有一定的影响。

而且全国绝大多数地区私营企业的社会,平均工资都是要低于非私营企业。那么这也就造成了社保缴费基数在全国绝大多数地区是有所降低的,那么也就意味着我们从2019年开始缴费的标准,缴费的金额基本上都是要低于2018年的。这就是我们感受到这个社保缴费越来越低,实际上按正常的增长,每一年都是有7%~10%社保缴费基数的增长,也就是说从明年开始那么就要在今年的基础上继续递增,这个是没有问题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