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老師讓孩子畫媽媽的“睡姿”,看到最後一張,老師忍不住笑翻

老師讓孩子畫媽媽的“睡姿”,看到最後一張,老師忍不住笑翻

孩子們的大腦是個奇異的空間,蘊含著無法估量的能力。當然家長是很少能發現的,反倒是幼兒園這片天地給了孩子發揮的空間。孩子們的天性在老師的引導下得以表現出來,很多家長都會很驚訝,原來自己的孩子還能有這樣的表現。

老師讓孩子畫媽媽的“睡姿”,看到最後一張,老師忍不住笑翻

為了開發孩子的創造力,幼兒園會經常開展繪畫、手工、積木等課程。幼兒園的蘭蘭老師準備了很多的白紙,與大量的彩筆,分發給班裡的小朋友們,在座的小朋友們都非常激動,因為他們非常喜歡這項課程。在幼兒園的孩子們眼中,五彩斑斕的顏色帶有不可抗拒的魅力。

老師讓孩子畫媽媽的“睡姿”,看到最後一張,老師忍不住笑翻

蘭蘭老師在宣佈畫畫之前,告訴小朋友們,今天要畫一下媽媽的睡姿,需要小朋友們開動腦經發動想象力來完成。在接下來的時間裡,班裡的到處都是沙沙的畫筆聲。蘭蘭老師非常高興,能看到孩子們畫得這麼專注。過了一段時間,孩子們陸續完成了自己的畫作,逐個交到了老師的手中。蘭蘭老師開始點評孩子們的畫作,看到孩子們的畫讓老師也很高興,因為這激發了孩子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畫中的媽媽們儘管千奇百怪,但是卻透射著一顆顆晶瑩的童心。

老師讓孩子畫媽媽的“睡姿”,看到最後一張,老師忍不住笑翻

當蘭蘭老師看到最後一張畫的時候實在忍不住笑翻,這張畫中的媽媽張著大餅一般的臉盤,嘴歪眼斜都會正常,最為有趣的是那三四根頭髮,和土黃色的膚色,不知道孩子的媽媽看到了她的肖像後會作何感想。

但是也可以從這些作品中看出孩子們的觀察力非常強大,媽媽的神態被孩子們描繪得惟妙惟肖,從某種意義上而言,是一件好事。孩子的觀察力對於他們今後的發展非常重要,所以家長要好好地培養他們的觀察力。

那麼家長可以如何培養孩子的觀察力?

1、 培養孩子觀察的興趣。

老師讓孩子畫媽媽的“睡姿”,看到最後一張,老師忍不住笑翻

首先應該培養孩子有觀察事物的興趣,可以從身邊的一些小事開始著手讓孩子去實地觀察。在孩子剛開始進行觀察的時候,家長不要過於苛責孩子。即使孩子觀察不細緻,並且沒有不能連續性觀察,也不要指責孩子,而是更多地給予孩子鼓勵,因為孩子的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不是很長。因此家長更應該耐心的支持和鼓勵孩子,養成仔細觀察事物的習慣。

2、 讓孩子有目標的進行觀察。

老師讓孩子畫媽媽的“睡姿”,看到最後一張,老師忍不住笑翻

如果孩子漫無目的地觀察,那麼將沒有辦法做到細緻且注意力集中地去觀察事物。並且沒有辦法堅持去做這件事。如果家長能引導孩子給孩子明確觀察的目標,培養孩子有目標的進行細緻觀察,會大大的提高孩子對觀察事物的興趣。並且能讓孩子長久地堅持觀察事物,有目標性地觀察事物還能讓孩子觀察得更準確、更仔細。

3、教孩子觀察事物的方法。

老師讓孩子畫媽媽的“睡姿”,看到最後一張,老師忍不住笑翻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更頻繁地去引導孩子如何去觀察事物,教會孩子觀察事物的方法。很多事物都是有前後和主次順序的。父母可以告訴孩子,先觀察什麼後觀察什麼,什麼是主要,什麼是次要。順序可以從上到下從外到裡,從主要到次要。還可以讓孩子拿出紙和筆做記錄,教會孩子如何去分析事物,並且記錄事物的特徵。這樣做的好處是非常多的,不僅可以教會孩子如何觀察事物,還可以培養孩子有良好的邏輯思維,並且可以激勵孩子對觀察事物的興趣。

4、多為孩子創造觀察事物的機會。

老師讓孩子畫媽媽的“睡姿”,看到最後一張,老師忍不住笑翻

家長可以經常帶孩子出門做戶外活動,或者去一些適合觀察的地方。比如海洋館、動物園、公園等等。這些地方具有豐富的適合觀察的事物,比如花草樹木、一些蝴蝶蜻蜓等等昆蟲類的動物。除此之外還可以在家裡養花養魚,讓孩子可以隨時隨地去進行觀察,這可以培養孩子對事物的好奇心和觀察的興趣。

觀察力對人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從小培養孩子的觀察力,對於孩子是有益無害的。父母可以給予孩子更多的鼓勵和支持,並且引導孩子持續性地觀察事物,養成細緻觀察事物的好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