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核潜艇水下发射鱼雷都有哪些方式?对水深有什么要求?

独行者老黄


说起海战常用的这些武器系统,最隐秘、最富有魅力的莫过于纵横海底的特战武器潜艇了。相比于水面作战武器,潜艇是出现比较晚的武器了。虽然法国文学家在他的作品中早就创造了潜航器船长的经典形象,但潜艇成为现实还是过去了相当长的时间。潜艇的骨干武器就是鱼雷,鱼类的发射方式说起来就两种,一个是自航式,另一个是压力式,而发射方式对水深的要求则很大程度取决于潜航的深度,这是个互相制约的因素。



鱼雷的发射方式也是经过了长期的发展和沿革,人们一直在尝试更好的方案。最初的发射方式就是自航发射,这种方式最容易理解。核潜艇也就是“核鱼”,在水下始终处于高压海水的包围之中,内外的压强区别很大。鱼雷在打出去前,首先考虑的就是压强均衡问题。因此自航发射就成了最初的方案。发射前,发射管会打开,让海水灌进来,而海水一进来,内外压强也就平衡了。这时候,发射管里面的鱼雷就会点火,依靠自身的动力系统自己游出去。但这种方式涉及到了另一个问题,就是在湿发射的环境下,鱼雷的初速会受到很大影响,这直接影响到鱼雷的航程和速度。如果鱼雷本身出了故障,出管子太慢的话,还会给潜艇本身造成危险。



为了解决难题,就出现了干发射方式,也就是直接用气压把鱼雷压出去,这样做不仅避免了海水腐蚀发射管增加的维护难度,还避免了下一枚鱼雷进入发射管阻力过大的硬伤。这样做维护确实方便了,但其他的问题又来了。之前的自航发射方案虽然慢,但它很“安静”,而这种压力发射方案则会在鱼雷发射的同时带出大量的海底气泡。在反潜设备快速发展的今天,这随时可能暴露潜艇的位置。



为了避免这种危险状况,美国想出一种中和“干湿”两种模式的发射方案。这种模式被称作水压平衡式,具体操作就是让海水跑进发射管,然后再用高压气体推动发射管后端的活塞将鱼雷和海水一下子推出去。这下隐蔽性有了,速度也有了,既安静又快速,不过无奈是它的设备太复杂了,维护起来很麻烦。现在比较流行的方案是英国人提出的空气涡轮泵模式,它的思路跟美国人的思路一样,但是他们把活塞改成了涡轮泵,这样就减少了设备的体积和维护难度。由于核鱼的潜航深度普遍不超过500米,所以鱼雷打的再深也没什么用,尽管有的鱼雷可以在1000米深度潜航。相比于深度,现在国际上更追求鱼类的速度,毕竟鱼雷速度越快,留给敌人反应的时间也越短。


战情解码


潜艇作为现代海洋作战利器,凭借着海洋的掩护使其具备了很高的隐蔽性,特别是现在海洋作战中战略核潜艇被认为是国防战略反击的最后一道屏障,而携带鱼雷和导弹的攻击核潜艇又以更高的航速和更远的航程成为各国想要发展的目标之一,那核潜艇在水下发射鱼雷的时候都有哪些方式方式?发射深度对发射方式有影响吗?

鱼雷作为潜艇最主要也是最核心的攻击武器,从最早的压缩空气鱼雷开始到今天,鱼雷光是在种类上就已经有瓦斯鱼雷、热动力鱼雷、电动鱼雷等,但是不管是什么类型的鱼雷,发射方式都是通用的。而潜艇要想发射鱼雷最简单也是最笨的方法就是打开鱼雷发射管舱盖让发射管内注满海水(湿发射),这样鱼雷发射管内外的压力一样,这样鱼雷在发射管内点火就可以依靠自身动力游出去了。这种发射方式最大的的好处就是可以满足深海发射,只要鱼雷能够承受潜艇发射前的海水压力就可以在这个深度发射,而且有着结构简单、重量轻、噪音小、隐蔽性好等优点,但是这种自航式发射方式的缺点也不少,首先因为鱼雷需要依靠自身动力离开发射管,所以对于鱼雷来说初速较低、射程也比较低,其次不能发射热动力鱼雷(因为热动力鱼雷有排气,而且从点火到离开发射管时间太长,会增加潜艇的危险性)。再一个这种发射方式在布雷的时候就比较麻烦了,而且每次发射后都需要先将发射管内的海水抽走才能继续装填鱼雷,在战时很可能会贻误战机。
随后出现的就是利用高压空气将鱼雷射出去的发射方式,也被称为气动不平衡是发射。在发射时高压空气作用在鱼雷尾部通过强大的气压直接将鱼雷射出去。这种发射方式最大的优点就是鱼雷有高压空气的助推所以初速较高航程也更远一些,再一个没有海水注入发射管所以维护简单方便,重新装填鱼雷也比较快。而且不管是鱼雷还是水雷这种无动力潜航器都可以发射,所以也被成为“干发射”。但是其缺点也不少,首先就是利用高压空气将鱼雷射出发射管后,这股高压空气也会进入到海水中产生大量的气泡和噪音,继而暴露潜艇的位置。其次是随着发射深度的不断增高,潜艇在发射鱼雷的时候所需要的高压空气的压力也随之增高,所以这种鱼雷发射方式并不适合在深海发射鱼雷。
为了满足深海发射鱼雷的要求,又要保证潜艇在发射鱼雷的过程中不会暴露自身的位置,所以美国人开发了水压平衡式鱼雷发射系统。这种鱼雷发射方式主要利用高压水流来发射鱼雷。简单来说就是将前面两种鱼雷发射方式结合在一起来发射鱼雷,具体一点就是在鱼雷发射前,还是让海水注入鱼雷发射管,但是鱼雷离开发射管是利用高压空气推动活塞,活塞再推动海水将鱼雷发射出去的。这种鱼雷发射方式由于鱼雷发射前内外压力一致,所以可以在任何深度发射鱼雷,美国的洛杉矶级核潜艇和欧美六七时代的核潜艇都采用这种鱼雷发射方式。

这种鱼雷发射方式虽然可以在任何海深发射鱼雷,但是也存在着结构复杂,体积和质量较大、鱼雷发射管长度较长等缺点。法国有一种很相似的发射方式,就是将活塞换成了冲压器,虽然体积和重量大幅度降低,但是对于鱼雷的冲击力很大,有可能会造成鱼雷的损伤,所以这种鱼雷方式只有法国潜艇使用过。

现在各国潜艇主要采用的是英国人发明的空气涡轮泵发射方式,这种发射方式其实还是将美国人发明的活塞替换成涡轮泵,通过涡轮泵产生的高压水流将鱼雷射出去,所以也不会受到海深的影响,而且涡轮泵的体积和质量相比活塞更小,鱼雷发射管的长度也能进一步降低,所以适装性更高,很多千吨级的小型常规动力潜艇也可以使用这种鱼雷发射方式。
再一个对于鱼雷来说采用何种动力系统也直接影响其发射深度,比如热动力鱼雷有开式循环和闭式循环两种,开式循环在工作过程中会有排气产生,所以随着作战深度的增加,采用开式循环的鱼雷的排气背压越来越高,继而影响到开式循环发动机的工作效率和作战深度。而采用闭式循环的鱼雷因为没有排气产生,所以发动机功率不受鱼雷航行深度的影响,而且航行时无航迹,隐蔽性较好。目前采用闭式循环的鱼雷比如美国的MK48ADCAP鱼雷的最大航深达到了1200米,这个航深已经可以说是热动力鱼雷最大的潜航深度了,当然鱼雷的最大航深并不代表鱼雷可以在这个深度发射,因为目前潜艇最大潜航深度也就只有400米左右。目前也就只有电动鱼雷的作战深度不受限制,只要鱼雷壳体的耐压深度越高,那鱼雷的作战深度就越深,比如欧洲的MU90轻型电动鱼雷采用的是铝-氧化银海水电池 ,其最大潜航深度超过了1000米。
总结一下就是潜艇发射鱼雷的的方式有很多,但是随着技术的迭代更新发展,目前全球范围内采用空气涡轮泵发射方式是最普遍、也是最好的选择。而鱼雷的发射深度不管是现在速度占优的热动力鱼雷还是研制难度低一些、潜航深度不受动力系统限制的电动鱼雷其实都基本留在在1000米的海深,因为鱼雷的主要作战目标还是敌方的水面军舰和潜艇,而目前各国潜艇的最大潜航深度大概在400米左右,和鱼雷最大的1000米的潜航深度相比差距还很大,所以提升鱼雷的最大潜深已经不是鱼雷的发展方向了,现在鱼雷的发展方向还是提升最大航速,比如英国的旗鱼鱼雷是热动力鱼雷中速度最高的达到了70节,而电动鱼雷受限于电池的功率密度其最大航速普遍都低于同期的热动力鱼雷,而俄罗斯发展的暴风雪鱼雷利用超空泡效应和火箭助推方式虽然其最大航速达到了200节,但是实战意义不大。



魑魅涅磐


我是军史石头,我来回答。

潜艇发射鱼雷的方式主要分为两种:

1:自航发射

自航发射即鱼雷在鱼雷管内启动,靠自身的动力“开”出潜艇,优点是噪音低,缺点是发射速度慢。

2:压力发射。

压力发射还分气压发射和水压发射两种。

气压发射,预置一个高压气瓶,冲入大量高压气体,发射时利用气体的压力,将鱼雷推出潜艇,然后潜艇自身动力启动,推动鱼雷射向目标。优点是发射速度快,启动就有较高的航速,缺点是噪声较大,产生的大量气泡极易暴露母艇的位置,会给母艇带来极大的威胁。水压发射,水压发射其实和气压发射的原理基本相同,只不过是把动力源由气体换成了海水,也就没有了气压发射时的气泡困扰,是现代鱼雷的主流发射方式。

至于鱼雷的发射深度,早期的鱼雷发射深度一般在100米以内,现代先进的鱼雷都可以全深度发射,就是潜艇可以下潜多深,都可以随时发射鱼雷。






迷彩石头


方式有很多,比如水压平衡法,利用压缩空气泵把艇外海水吸进发射筒内并推动鱼雷发射,由于发射筒内外压力相同,所以发射深度不受影响,最深可以在600多米水下发射。当然还有其他发射方式,但是目前最先进最主流的是空气涡轮泵发射方式,和水压平衡法差不多,只是把压缩空气换成了空气涡轮泵,由于空气涡轮泵压力更大,所以这种发射深度更广,1000多米都可以,但是目前军用潜艇一般没那么深的,只有前苏联海军的共青团员号能下潜那么深。


小城的小程



薯烤条


潜艇发射鱼雷的方式主要有平衡式发射和不平衡式发射两大类,核潜艇潜深大,一般采取平衡式发射。所谓平衡式是因为发射前在发射管注水,内外压力平衡。最早的平衡发射其实就是自航式发射,也就是鱼雷凭着自己的动力航行出发射管,这个方法现在几乎见不到了。早期最常见的是水压平衡式发射装置。如图一。用高压气体推动活塞,活塞推动海水,把鱼雷推出发射管。法国采用的是气动冲压发射方式,如图二。这样省掉了复杂的海水管路,但冲击过载大,但鱼雷结构强度有比较高的要求。为其他国家所不取。更先进的方式是空气涡轮泵发射方式,如图三。它和水压平衡式大致原理相同,区别在于用高压空气驱动涡轮泵把海水泵入发射管后端推动鱼雷,比水压平衡式发射装置的活塞机构有着更小的体积和重量。





荠菜糰子


嘿嘿嘿

最旧的高压气直推已经退休咯

现在主要是平衡式了,还有其他的,记不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