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量子通信实验已经成功了,为什么还有人会质疑甚至抹黑潘建伟院士?

花匠小美


潘建伟院士199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1995年获该校理论物理硕士学位,1999年获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实验物理博士学位。

2015年潘建伟和陆朝阳的多自由度量子传态研究获得英国物理学会2015年度十大科学突破榜首,誉为当年度世界最重大发现。

不过,量子力学本身就存在一定的争议。潘建伟教授研究的量子加密通信和隐形传态都是基于哥本哈根学派的理论(诠释)开展起来的,而至今仍有部分科学家质疑哥本哈根学派的理论。

最早质疑哥本哈根诠释的代表就是爱因斯坦,还有多宇宙诠释对哥本哈根学派的质疑,虽然多宇宙诠释目前还无法得到实验的验证,而爱因斯坦对哥本哈根诠释的质疑,都得到了实验的证明。

如早在1967年,克劳泽和阿斯佩的实验结果证明了量子力学的那个预测方程式是对的,即量子纠缠现象是客观的存在,量子的确可以超越空间彼此联系,只要测量其中一个,事实上就会立刻影响到它的远方伴侣。好似其间的空间根本不存在一样。换句话说,爱因斯坦认为不可能的超距幽灵作用,结果是真实的存在。

在1997年,科学家就实现了对单一自由度量子隐态传送的实验验证。

时隔18年,在2015年,潘建伟团队实现了多自由度的粒子隐态传送。

然而,尽管哥本哈根学派的量子力学给第三次工业革命注入了巨大的动力,其在本质性问题依旧存在着争议,因此,质疑潘建伟院士很正常,但抹黑他可能有利益上关系,篇幅有限,难以尽述,点到为止吧。

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更好的意见吗?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陈思进


产生这个问题,有两大原因:一是媒体夸大事实瞎吹,二是老潘自己不作澄清,全部笑纳。比如量子通信,今年八月,老潘自己都说了,目前技术根本搞不出可用于通信的合格单光子,可见量子通信是假;比如纠缠,前不久潘院士在演说中说,量子纠缠只是一种推测与假想,目前没法证明其存在;比如量子计算,老潘在演说中讲,可以研究,但可能永远做不出来。可不少自媒体,到处瞎吹,妖言惑众,以讹传讹,道听途说,让不少中国人成了量子信途了。


专打瞎吹


潘的论文可能是真的,但量子通信实验和工程是假的,理论和实践是两回事,现有技术根本无法实现单光子的操控和接收、识别,潘为了能持续申请大额科研经费,在明知量子通信无法实现的情况下,拿经典宏观光学理论的激光通信来交差,说成是量子通信,这是潘事件的本质。另外潘有谄媚作秀之嫌,墨子启发了量子通信?天大的笑话,仅次一条说明其没有严谨客观的科学家的修养,变成了一个为了利益谄媚逢迎的政客


海纳百川66886


相对论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而且也早已得到了检验并取得了一些应用,不过至今仍然有一大批不懂相对论的人在骂爱因斯坦是骗子。曾经有一位挑战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农民召集了十多位教授,与他们争辩相对论。“争辩”结束后,有一位教授虽然是文科方面的工作者,不过他的评价还是让人眼睛一亮,他的评价中有这样的文字“×××所探讨的问题是个严肃的科学问题,必须用求真、务实、批判、创新的精神来对待研究。而×××的语言显得太过情绪化,其理论仅停留在科普性上,还远远缺乏科研价值”。

民科攻击相对论时经常对爱因斯坦进行丑化和攻击,以为骂爱因斯坦骂的越狠就越能推翻相对论,所以“推翻相对论”的民科几乎都在骂爱因斯坦是“骗子”。

骂潘建伟是骗子和骂爱因斯坦是骗子有着很好的相似性。骂人家是“骗子”,本身就是一种情绪化的反应,并非学术层面上的交流。而且那些骂潘建伟是骗子的人,很多真的只是在科普文字甚至新闻报道中扒出了几句自己理解不了的话,便恶狠狠的骂人家是“骗子”,并吸引了一大群凑热闹的人跟着吆喝潘建伟是“骗子”。这样的谩骂不仅不能说明人家潘建伟是骗子,相反倒是还能暴露谩骂者的无知。

想“推翻”相对论,正常的做法应该是写出专业的能够“推翻相对论”的论文,至少也应该去《物理评论快报》一类的学术期刊上发表。发表后如若得到了更多同行的认可,并得到了实验验证,那就真的成为了大神。不过这样的可能性已经是0了,相对论已经永远不可能被推翻,以后只能是被人找出它的适用范围。

量子通信实验早就成功了,并且墨子号量子通信实验卫星的其他工作项目也圆满完成,发了一堆《自然》《科学》《物理评论快报》。从根本上讲,实验结果更不会被推翻,就像丁肇中说过的“实验可以推翻理论,理论永远不能推翻实验”。一些人还在民科作风,试图重新构建量子力学,这样的大神已经不可能叫醒。

另外,一群爱看热闹、爱看人家囧样的人,自己连个薛定谔方程都不会写,为了满足自己看热闹的心态,经常在网络上跟在别人后面骂潘建伟是骗子。想证明潘建伟是骗子,就应该去顶级期刊发表论文,或者把潘建伟团队发在《自然》《科学》《物理评论快报》上的一大串论文统统撤掉。如果做不到,骂别人的时候图了一个嘴巴痛快,最后却是丢了自己的脸。


刁博


我想潘建伟院士在年初两会记者会上解释的很清楚了,量子通讯在科学领域太前沿了太专业了,就是在专业内也会有不同声音与争论,同是物理学专业的科学家,由于研究方向的不同,都不够在某些专项领域发言,更不用说那些“全科科普作家了”。科研阶段,很多东西还没有转化为生产力,从实际效果来讲,与我们的生活还比较远,有些人就认为不应该花这个钱,这是短视的行为。搞科研就是高投入,持续高投入,然后可能不产出,或超高产出的结果。对科研对科研人才如果没有这个态度,动辄就以怀疑的态度,以外行的视角说三道四,都是不明智的。甚或以阴谋论的角度去谩骂怀疑科学家的人品,都是不应该的,偶有学术界的不端行为不能成为我们否定科学家的理由。好在我们国家现在国力强盛,可以在尖端领域加大投入,领导层是有明白人的。

最后,祝潘校长工作顺利,一路高歌猛进,为人类做更大贡献!


典范西服


正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不管什么事情,总会有人喜欢,也总会有人不喜欢。量子通信实验已经获得初步成功,潘建伟院士已经在顶级学术期刊《自然》(Nature)和《科学》(Science)上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他的成就已经获得世界范围的认可,并且让我国在量子通信领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即便如此,潘建伟院士还是招来了一些无知者的恶意抹黑。

这不禁让人唏嘘。长期以来,我国在科学领域始终处于落后,一直在追赶别人。而如今我国在科学领域有了世界级的成就,却遭受了莫须有的攻击,这或许与实用主义和反智主义的盛行有关。我们不管搞什么研究,最多被问起的第一个问题一般都是“这有什么用?”

基础研究往往没有那么快实现应用,所以我们对此往往不重视,这导致我们的科技长期落后于人。相比之下,当年牛顿没用因为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定律无用而放弃研究,麦克斯韦没有因为电磁场理论无用而放弃研究,爱因斯坦也没有因为相对论无用而放弃研究。从历史教训来看,我们应该要注重基础研究,并且把目光放得更长远一些,这样我们的科技才有可能领先于人。

最后,还需要强调一点的是,量子通信不能让我们实现超远距离的瞬间通信,这只是一种无法破解的加密通信,其载体仍然是以光速传播的电磁波。


火星一号


因为真正专业的人不会理这群傻屌的,人家不理他,你看看他们啥反应!他们说如果潘是有真才实学的他的项目是真的,为什么不来反驳我?为什么不来告我诽谤?肯定是心虚,没胆子来和我辩论!。。。。你理解下他们这群傻屌的逻辑。。。想出名想疯了,和你去辩论什么?帮你晋级网红么?就还搞交通的教授呢,就这智商,好好去马路走走吧!看看分得清红绿灯吧!

网友嘿他提意见说你整天在头条等网络平台喊没用,你真的有理有据,出论文去投刊啊!或者去相关部门举报呀!然后他是这样说的,说潘贿赂了相关部门的一大部分人,把持着话语权,打压他们这些反对者,至于说去知名杂志投刊。。嗯。。。他只说国内相关刊物潘有关系,反驳潘理论的都过不了。。。⊙∀⊙!。。至于国际专业刊物。。。。他没有表示。。以至于拉黑了给他热心建议的网友。。。不信。。你去试试给他私信。对。。我说的就是搞交通的那个曲什么的教授。。。真的,这个曲教授现在和你中科院门口被门卫测试题拦下来的那群民科本质是没啥区别。。。。


一枪穿云见如来


第一,可能是同行之间的正常学术争议蔓延到民间,一些并非量子力学专业的人士跟风附和。第二,也不排除同行嫉妒,借用网民力量打击对手。第三,可能是“专业打假人士”的刻意炒作,他们总是在寻找话题刷存在感。第四,有某些专门干扰中国科学技术进步的外国雇佣军故意制造混乱,迟滞我量子信息通讯研究的进展。大多数网民对量子信息通讯不甚了了,奉劝各位不要人云亦云,被人当枪使。信息通讯已经取得阶段成果,随着成果的进一步取得,有些谣言不攻自破。我们不要打着质疑的名义去帮倒忙。学术领域内,科学家之间的争论,那是科学家们的事,他们有专门的学术期刊杂志做争论,我们就不要去添乱了。这是个自媒体时代,我们一不小心就会被人利用,谨言慎行为好!


mulin30311368


量子加密已经成功,有人进行质疑谩骂潘建伟的实验。2018争论得最厉害。质疑者认为潘建伟的项目是骗国家的钱💰。当时是潘建伟已经完成一千多公里的通信加密实验。当时还完成了天地之间卫星与地面之间的密钥分配,进行信号加密传实验进行通信。当时,质疑者观点是量子纠缠,是用量子设备进行量子传送,认为是发送量子接收量子,认为量子不可发送接收。但是量子还是通过与电磁设备进行传送接收,只不过把信息加入加密后通过量子加密配发量子密钥,进行发送传送接收来进行保密。比数字加密要好,数字加密只要进行计算够快就能拦截解密获取信息。量子传送加密拦截就会毁信息。量子缠绕是成对的,有相对应的反应,拦截就毁。不可拦截,只有加密后,用密钥解密得到信息。后来京沪高铁应用量子加密技术进行通信。当然有人为了出名显示自己不同回质疑。


用户6663864333286gun


潘建伟当然不是骗子。当然他在某些公开场合也有一些不严谨或者错误的表达,不过这不能说他的研究工作就是骗局。

潘建伟的研究成果,是经常上《自然》《科学》这样的顶级期刊的。这证明,至少他在上期刊之前,已经经过了小规模同行评议。上了期刊之后,迄今为止也没有同行对他的研究提出过异议,而那些异议主要来源于外行。

如果说,潘建伟的国内同事碍于面子,或者慑于潘建伟的地位,不敢对潘建伟的工作提出异议,而那些国外的同行,并没有理由去与潘建伟同流合污。他们如果觉得有问题,一定会提出异议。可是,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有看见这方面的记录,只能在网络上看见物理学专业以外的人士对潘建伟的工作予以否认。潘建伟之所以被某些人否认,主要是因为量子力学比较难懂,很多人不能理解,所以不能接受。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媒体对潘建伟的工作予以了夸大,媒体记者自己就不懂,瞎写一气。这自然会给批评潘建伟的人找到把柄。潘建伟本人似乎并没有说量子通信可以超光速,也可能是我没有看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