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心學、心物之辯的宗旨在維護思考的獨立,即維護心性獨立和自由

關於心我們可以講很多,因為心是咱們中國文化,是儒家的核心概念。從廣義上來講,中國文化就是心文化,儒家學說就是心學,本文就講一講它的抽象性的問題。

現代學術以抽象為高,認為以科學為中心的這套學術體系,是講理性的,比較抽象,也比較先進。但是咱們中國傳統的學術,則比較感性,不理性,也比較具象、落後。這是一個非常錯誤的看法。

如果從抽象的層面來說,那麼在人類文明中,最抽象的概念就是心。而且也只有中國文明發展出了獨立的心的概念。其他任何的文明,包括現代文明,它都未能做到這一點,未能發展出獨立的心。

而且我們中國文明是一以貫之的。孔子講他的學問是“一以貫之”,中國文明也一樣,都是以“心”為中心,是一以貫之的。中國文化在

“體用之辯”、“心物之辯”,說的是同一個東西,只是強調側面不同。心就是體,物就是用。

不過對心得具體表述,則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


心學、心物之辯的宗旨在維護思考的獨立,即維護心性獨立和自由


《易經》的核心也是心。《周易》的爻辭經常出現“貞吉”、“貞兇”、“元亨利貞”,這裡沒有直接說心,其實貞就是心。這就是從用上說心,貞是心之用。

“吉凶”是外境,也是在不停的變化。“貞”的話,就是對外境進行判斷,然後基於守正的原則,積極思考,做出一個正確的判斷和選擇。思考、判斷和選擇,就是心得功能,就是心之用。

《尚書》經常說“德”,德也是心。“德”就是說你的心智比較成熟,比較明白道理、事理。這樣,在做事的時候就能做出正確的思考、做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德”德甲骨文最初也沒有心,後來又加了一個心。其實加不加心,說的也是心。

孔子說“仁”也不說心,其實仁也是心。孟子直接說:“仁,人心也”。“仁”的字形是二人,即二人關係。怎麼去正確處理二人關係?這裡就需要去感受、去思考、去判斷、做出正確的這種行為。所以這裡邊也有個思考和判斷選擇的過程,心之用。

因此,孔子沒有直接定義什麼是仁,對吧?他只是舉一些現象,其實就是讓你去判斷,讓你去思考。看似沒有說心,其實說的就是心。

第一次給心去明確定義的應該是孟子,他說:“心之官則思”。心就是思考,是思考功能、思考活動本身。

心學、心物之辯的宗旨在維護思考的獨立,即維護心性獨立和自由


其實,心是對人的思考認知活動的一個邏輯總結。我們能感覺到人他有思考,有思考活動,既然有思考活動,那人就應該有什麼?有一個思考活動的發出主體、發出器官,這個器官就是心。因此,心是對思考活動的抽象總結,它是功能意義上,它不是物理意義上,不是生理意義上的。

用計算機的術語,就是說心它是虛擬的,那是軟件意義上的,而不是硬件意義上的。

心和任何的生理上的器官沒有關係的,和心臟沒有關係。有一種觀點認為,中國人比較落後,認為是用心臟在思考。從漢字的演變史上來看,心得原始義就是思考,本來就是指思考功能意義上的心,而不是指肉體上的,就是生理上的心臟。心得心臟的義項是後出的、派生的。

類似於說我們在用手機,我們下了一個APP,譬如微信,用它去聊天,這時我們是感覺不到任何的硬件的,我們只在操作和使用軟件。心它是軟件意義上的、APP意義上的存在。

也正是因為咱們的心,它是針對思考活動的,而思考活動本身就是很抽象的,它是超越任何的具像的物的,因此心就是最高級別的抽象,是對本來就抽象的思考活動的抽象,是抽象的抽象,抽象的二次方。現代知識系統中抽象,則是對具體的物的抽象。

既然心是最高級別的抽象,因此“心物之辯”中的“物”,所包含的範圍比現代的物質之物的範圍大很多,是超越所謂的“精神-物質”的,也是超越“主觀-客觀”的,以及超越“唯心-唯物”的。主觀、客觀都是物,精神、物質也都是物,唯心、唯物也都是物。

在咱們“心物之辯”中,心是指的思考本身,思考功能本身,思考活動本身。物是什麼?是思考的結果,認識的結果。不管你是什麼主觀的、客觀,精神的物質的,他沒這概念的。你思考的結果,認知的結果,都是物,它當然可以包括實體的物,而且更重要的包括什麼?包括這些主觀的判斷和結論。所有的我們主觀的判斷,一切的理論,一切的認知的結果,包括一切的宗教的設計。

什麼宗教的教派,神這東西,我們現在都是把它當成主觀的東西,不認為他們是物。但是在咱們的心物之辯的意義上來講,只要脫離思考功能的這些東西,一切的一切都是物。根本不會區分什麼精神物質、主觀客觀、唯心唯物。

那麼在心物之辯看來,唯心的和唯物的也都是思考的結果,而不是思考本身,因此都是物,心指的是思考本身。


心學、心物之辯的宗旨在維護思考的獨立,即維護心性獨立和自由


同時咱們現代學術中認為數學是最高的抽象,物理學、化學,則是具象的,要應該能用數學來表達。因為數學的數字它是沒有任何的形象的,可以表示任何的東西,任何的物體。所以以數學為最高的抽象,而且以數學為什麼?科學的皇冠乃是為真理,甚至為所謂的先驗性真理,所以就有一種數學崇拜。各個學科都是以能夠建立數學模型,能夠用數學來表達。

其實數學在咱們心物之辯的角度來看,數學、數字它依然屬於物,而不是心,因為他也是思考的結果。

在咱們易經中表現得也很明顯,易經就是用卦象來表達。卦象是什麼?卦象其實就是數字,所以我們叫什麼?叫象數。易學中還有個流派,叫什麼?叫象數派。他們也比較迷信象數,說易經的根本在象數。

咱們現在學術體系認為真理的根源在數學,那數學就是最高的真理。我們知道已經實際上不是吧?它是義理,象數、數學不過是表達義理得工具。

義理是什麼?就是心,是本於心的。象數其實也是人的思考的一個結果。然後以此作工具,去承載、去表達我的意,這就是“立象以盡意”。

象數派在漢朝比較流行,後來魏晉時期的王弼,就將象數派破掉了。然後迴歸到義理,他認為象數是被人設計出來的,然後去表達義理表達心。

在咱們心物之辯的角度來看,數學它也是物,它不是心,不是思考本身,只是思考的結果。數學的抽象程度要比心低一個檔次。

為什麼要講心物之辯?其實就是在維護心的思考的自由性、獨立性,而不會沉溺於物,就是被物所牽制。所以要區分心物。同時還有一個說法叫“著相、不著相”,這個相其實就指的物。你不要執著於物,不要跟著物走,這樣才能保持心的獨立性,保持思考的獨立性。思考一不獨立,一受制於物,就會產生錯誤的思考、錯誤的判斷、錯誤的選擇。

所以這個過程我要把它叫做“心性獨立”、“心性自由”。中國文明是以心為核心,其實也是以心性獨立、心性自由為中心。

孔子在《論語》中講四勿:勿意、勿必、勿固、勿我,就是破掉一切可以對獨立思考進行干預的一切東西,破掉一切相。然後來保持你的思考的自由,而不被這些東西所牽制。

所以孔子的“四勿”就是在談心,在破掉一切的相,破掉一切的牽制、制約心的東西。

宋明理學的時候禪宗他們也喜歡討論著相不著相。但是佛教禪宗一直以為自己已經不著相了,達到最高級別了。其實他還是著了相,就是他追求空、涅槃。空、涅槃都是人為的虛構的一個概念,所以他著了相了,所以要他不是真地他世俗諦。宋明理學的時候在這一點上有辯論。

那麼現在的科學,在這個框架下就更是就更俗了、更低俗了,對吧?你追求外在的真理,就是科學真理,當你預設一個真理,預設一個客觀世界,本身是著相,包括你認為數學是最高的真理本身,也是著相。

所以這個是我們一定要清楚,我們傳統的說心物之變,以及著相不著相,它的它的核心在什麼?在維護新的這種思考的獨立和自由,不受外物的牽制,不受任何的心之外的東西牽制。

《大學》中講,格物、致知、誠意、正心。 何謂正心?《大學》是用了4個情緒,他說是“心有所忿窒,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用了4個情緒,一旦你的心被這些情緒所牽制,你就不能正確的、獨立的思考。

所以說心是最抽象的概念。他是超越任何的思考功能本身以外的東西,凡是思考本身以外的東西都是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