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阵风对比苏30sm为什么载弹量要更大?

用户6243965305907


阵风9.5吨、苏30SM8吨的载弹量只是理论上的,实际上阵风的载弹能力不如苏30SM。

阵风和苏30SM同为当今四代半(我国标准是三代半)战机的佼佼者,都有着出色的多用途能力,载弹量也十分出色。阵风作为一款中型机的最大载弹量为9.5吨,而重型机苏30SM的最大载弹量为8吨。论纸面数据,阵风的载弹量确实高出苏30SM一筹,但实际上却不是那么回事。

笔者曾经说过多次,虽然很多中国军迷瞧不上(甚至有人认为枭龙3能够压制印度阵风),但是阵风是世界上设计水平最高的4代机(不是性能最高的),法国达索凭借优秀的气动设计和整体布局,使得阵风在中型机的体格上获得了不逊于重型机的载荷、航程性能。上图就展示了阵风出色的挂载能力。根据达索给出的数据,阵风总共有14个武器挂点(舰载型只有13个),最大载弹量为9.5吨。

苏30SM则是俄罗斯在为印度研制的苏30MKI基础上,通过换装俄制航电系统发展而来,最突出的特点是三翼面+矢量推力发动机的组合,使其具备优异的机动性能。而且机体结构在苏27的基础上进行了加强,在保持12个挂点的基础上,最大载弹量达到8吨。

但是,无论是阵风的9.5吨还是苏30SM的8吨,这个最大载弹量数据只是一个纸面理论数字,不代表战机真的能达到。简单的说,战机的最大载弹量=最大起飞重量-机体空重-内油。以阵风为例,其最大起飞重量为24.5吨,机体空重9.5吨,内油装载量4.6吨,再加上飞行员以及滑油等杂七杂八的重量,得出的最大外挂重量就是9.5吨左右。但是,如果仔细分析阵风的挂载条件就会发现,阵风根本无法实现9.5吨的最大外挂重量(即便算是副油箱)。

阵风总共有14个挂点(非常牛逼),但是由于结构强度和气动影响,这些挂点的挂载能力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越靠近机体中线的挂点挂载能力越强,越靠近翼尖的挂点挂载能力越差,上图就是阵风所有挂点的挂载能力。可见,阵风机翼外侧的4个挂点只能挂载米卡空空导弹,每枚重量约120公斤;机身两侧的4个挂点只能挂载空空导弹及光电吊舱,挂载总重量不超过1吨。上述这8个挂点只能算是轻载挂点,挂载总重量约1.5吨。

阵风真正的6个重载挂点是机腹中线2个以及翼下内侧4个,共计6个,但是机腹中线两个挂点由于位置关系,在挂载大型弹药或副油箱时只能使用一个,所以重载挂点只能算5个,这些挂点可以挂载约1吨重的大型弹药或副油箱,在满挂的状态下能挂载约5吨载荷,加上轻载挂点的1.5吨,阵风即便满挂,最大外挂载荷也就是6-7吨左右,加上挂架的重量,也不会超过8吨。所谓9.5吨这个数字,只是法国人在推销时的吹水而已,毕竟在法国人嘴里,阵风是世界上最好的战斗机。

而在实际应用中,考虑到载荷-航程性能、安全冗余以及飞行性能的影响,阵风不会满挂出击,上图展示的4种典型的任务时的最大外挂载荷一般不超过6吨。当然,考虑到它相对较小的体格和相对孱弱的发动机,阵风实际上这样的挂载能力已经非常难得了。

比起阵风得9.5吨,苏30SM8吨的最大载弹量相对“实打实”一些。苏30SM总共有12个挂点,机翼外侧的四个挂点是轻载挂点,一般只携带R73、R77空空导弹。机翼内侧2个、进气道下方2个、机腹中线2个、共6个是重载挂点,每个重载挂点可以挂载1.5吨的大型对地弹药,但是机腹两个挂点与阵风一样,在挂载大型弹药的时候只能放弃一个。但是,苏30机腹2个挂点可以串列使用挂载超大型弹药,比如3吨以上的巡航导弹。

比如印度使用苏30MKI可以在机腹挂载2.5吨重的空射型布拉莫斯巡航导弹。所以,仅从挂载条件考虑,苏30SM完全可以挂载8吨重的武器。

而且,在实际运用中,苏30系列的挂载条件远好于阵风。苏30沿袭苏27的基本布局,拥有超过9吨的内油装载量,这使得苏30不需要挂载副油箱,而把宝贵的重载挂点全部用于挂载大型对地弹药,而阵风这样的小体格,不挂载3个副油箱很难出远门,所以实际上苏30的载量能力比阵风要强的多。

这就好比歼10和飞豹的最大载弹量都是6吨左右,但是挂载条件和内油的差距使得两者的实际载弹能力相差太多。


从此萧郎是路人甲


在网友的印象里,“阵风”总是挂满各种弹药,难怪说它很疯狂,一架10吨的中型机,却能以14个外挂架携带9吨的武器载荷,岂不吓人?更有很漂亮的航程数据,3700公里,还有最高时速1815公里每小时等等,这样的飞机,几乎看哪哪都顺眼。相反,苏-30作为最大起飞重量34吨的重型战斗机,武器载荷只有8吨,不免使人站着干岸上着急,如何会这样?

一般人我不会告诉他,答案其实真地很简单,要在燃料和武器间选择, 说白了,要么多带燃料少带弹药,要么多带弹药少带燃料,视任务而随意取舍。对于中型机来说,多带些弹药,数据很好看,达索人也正是这样设计的,这样就可以干更多的活儿,一机多用,制空不错,对地对海都可以。三角翼本来即有挂载优势,机翼面积接近46平米,翼载荷高达281千克每平米。

照此设计的话,苏-30没什么不可以,最新型号的苏-30SMD,有了增强的动力,加固的机身,可以携带11吨弹药,可见苏-30因为机体庞大的优势,可以表现出更佳的冗余性改进。主要的,战斗机贵在综合性能的比拼。

比起来苏-30的大功率雷达,“阵风”狭窄的机头空间,顿时就会变得很吃力,是以自从1998年开启的法印空军“金翅鸟”演习,印度苏-30每能完虐“阵风”,结果大体维持在10:0。

印度之所以还能大价钱购买“阵风”,正在于看重它的多用途性,按网友的公式,Rafale=F-14+F-15+F-18+B-1,当真如此,今后印度苏-30就可以带着“阵风”经常玩了呢。


魂舞大漠


阵风战斗机是法国装备的一款双发、鸭式布局、高机动性多用途中型战斗机。阵风战斗机不仅具备出色的空战性能,还具有极强的空对地、空对海作战能力。苏30SM是俄罗斯苏30系列中最新型的多用途重型战斗机,同样强调空战能力和多用途能力。不过,阵风战斗机可携带9吨弹药,而苏30SM则只有8吨的载弹量。那么,作为中型战斗机的阵风为何比苏30SM这样的重型机载弹量大呢?

(阵风中型多用途战斗机)

(苏30SM重型多用途战斗机)

其实,这只是阵风战斗机在宣传上的一个策略,它混淆了理论数据与实际有效载弹量的概念。阵风战斗机的9吨载弹量实际上只是理论数据,并非阵风战斗机的实际有效载弹量。而苏30SM的载弹量却是实实在在的有效载弹量。这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

(理论上阵风可携带9吨的弹药执行任务)

首先,阵风战斗机的9吨载弹量是阵风除去内载燃油和机体空重之后得出的理论数据。阵风战斗机虽然有14个武器挂架,但是重载挂架主要集中在机翼根部和机体中部,机翼位置都是轻载挂架。阵风战斗机作为中型战斗机,机体空间有限,挂载较重武器时,会占用大量的武器挂载空间,导致无法完全利用所有武器外挂点。如果阵风挂载较重的武器或副油箱时,6个重载挂架中或许只能使用4-5个,大约可以携带5吨的武器载荷。再加上机翼挂载的空空导弹,最大载弹量大约是7吨,这距离9吨的理论载弹量还有不小的差距。

(阵风战斗机一共有14个武器外挂点)

其次,阵风战斗机作为中型战斗机,内部携带燃油量为4.5吨左右。要保证足够作战航程就必须依靠外部副油箱或空中加油。如果使用副油箱的话,显然会占据阵风的武器外挂点,阵风携带的武器自然就会减少。在通常情况下,阵风在执行制空任务时典型的挂载方式为3个副油箱,4枚中距空空导弹和2枚近距格斗弹。在执行远程对地攻击任务时,则会挂载3个副油箱、2枚风暴之影导弹、中距和近距导弹各2枚。在执行反舰任务时,会挂载2个副油箱、4中、2近空空导弹,外加1枚飞鱼反舰导弹。可见,阵风在日常作战中需要大量使用副油箱,所以这必然会对阵风的实际挂载能力产生影响。

(执行反舰作战任务的阵风)

(携带风暴之影空地导弹的阵风)

因此,阵风虽然有9吨的理论载弹量,但实际上它并不会满载作战。考虑到航程和性能,阵风战斗机最多只能携带6吨左右的有效载荷。与之相反,苏30SM作为重型战斗机,其共有12个武器挂架,重载挂架虽然同样是6个,但是由于机体空间大,除2个机腹中线的挂架外,并不会因为挂载武器而互相影响。同时,机腹挂架一共可以携带3吨左右的大型武器。除此以外,其他4个重载挂架每个都可以携带1.5吨的武器。此外,苏30SM作为重型战斗机,机体内部燃油量可达9吨,基本上不需要使用副油箱就可以满足作战航程。所以,苏30SM完全可以在实战中拥有8吨左右的武器载荷。相比于阵风,苏30SM在实际中具、更多的载弹量。

(阵风在执行任务时通常都会携带副油箱)

(苏30SM基本不需要携带副油箱,可外挂8吨武器)

总体来看,类似于苏30SM这样的重型战斗机,由于机体空间大、载油量多,在有效挂载能力上要明显优于阵风能这样的中型战斗机。


战情解码


阵风载弹比苏30SM大?你在逗我是不是看了某些自媒体忽悠之后跑过来?现在真是什么牛鬼蛇神的玩意都敢跑出来写东西了。

这是阵风各个挂架的承受能力,你把上面最重的东西凑起来你看能不能凑出9吨,就算把副油箱给算上这东西能有7.5吨就了不起,而且其中5吨是用来挂副油箱的。对了提一嘴,阵风这玩意内油真的不行,如果是全弹药上阵,那估计航程能有400KM就了不起了,作战半径顶多130KM,这就一塔台保卫者连机场都保护不了。

所以你看到的阵风照片至少都是挂了2个2000L副油箱的,把两个重挂架一刨去,能挂的弹药顶多还有两吨半的空间,如果执行长程任务还带上第三个副油箱,那基本上就告别自行车。

至于人家苏30,苏27系列表示老子从出生开始就不知道副油箱是个什么东西。这玩意内油极大,最大载油9.4吨,轻载极限航程超过5400KM,安全航程也至少在4000KM以上,作战半径至少1800KM,人家8吨弹药的载量可是实打实的载量,就是那种能带着8吨炸弹跑一千多公里全扔你头上的能力,更不用谈挂架了,苏30的中间挂架可是能挂3.2吨重型航弹的。


开着皮卡打坦克


如果苏35或苏30SM 也用复合挂架,那么挂载数量还是超过阵风,但是没必要这么去计较多少。执行任务的不同以及使用的功能不同,所以武器挂多少都是不同的,阵风一个中型机挂这么多武器,机动性必然差,苏30SM 重型机满挂,机动性和航程还是远超阵风。最重要一点,阵风是法国的主力,而苏30SM 只是副手或者替补。



北风青翊


阵风战斗机的载弹量不一定比苏-30SM要多,这是一个数字游戏。

先来看看阵风战斗机之所以被称为最优秀的中型多用途战斗机的内在原因。阵风战斗机在研发之初本来是欧洲未来战斗机计划的竞选型号,因为后期在军方需求定位上不可调停的矛盾,法国退出了该项目另起炉灶。

从设计之初,法国达索公司秉持当战斗机的重量越轻就意味着其的采购价格将越低的省钱理念,对阵风战斗机的自重进行了压缩,希望重量越轻越好,同步又要满足海空军同时使用的需求。在这样一个窘境中,既要保证飞机的重量足够轻,同时兼顾多用途性能;达索公司将目光放到了气动布局上,达索公司看中了三角翼设计。

三角翼设计主要特性就是,在相同的重量下比传统外形的机翼更加坚固,从而使得该型机具备了挂载优势,翼载荷达到了281千克每平米,这就是保证阵风战机拥有不错挂载能力的核心原因所在。另外,阵风战机还大量的使用了复合材料,大幅度降低空重的同时,强化了机体整体结构强度,这对于形成纸面上的数据优势有一定的助益。

阵风战机所谓9吨多的挂载数据是怎样来的呢?以单座标准型阵风-C型为例,该型机空中为9.8吨,最大起飞重量达到24.5吨,刨除机载设备、飞行员体重以及机内燃油,留给挂载武器的重量大致在9-10吨左右,这个数据对于一款中型战斗机来说已经是一个很不错的数据了。

有关阵风战机多用途性能优异的观点也是基于这组数据而产生的。阵风战斗机较大的载重能力使得其可以搭载种类齐全的弹药体系,涵括了制空作战、对地、对海攻击作战等多重任务类型,满足多样化作战行动的能力。一般想要实现这种能力,首先战机本身要拥有不错的挂载能力,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苏-30SM是俄罗斯在出口型苏-30MKI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款重型双座多用途战斗机,集歼击机、强击机和轰炸机功能于一体,更换了新型AL-31P矢量发动机以及航电设备,相较前型苏-30MKI得到大幅提升。整体的机型尺寸相较苏-30MKI并没有多大的改变,公开数据显示最大载弹量8吨左右。

苏-30MKI空重17.7吨,最大起飞重量35吨,仅内部载油量就达到9.4吨。基于苏-30MKI推算出的苏-30SM自用版的起飞重量在34吨左右,这和使用大量复合材料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和苏-27一样,苏-30战机三翼面机动布局虽然对于提升机动性有很大的助益,尤其是降低了对战机静不稳定性的依赖,结合矢量发动机即可实现空中数米空间完成机头转向。

尽管如此,苏-30SM的最大载弹量依旧得到一定提升达到8吨,但是相对于阵风战机,苏-30SM战斗机具有航程远的固有优势,其无需加油即可达到3000的航程保证了其至少1200公里以上的作战半径,无需在考虑挂载副油箱从而降低载弹量的问题。

阵风战斗机则不同,想要达到期许的作战半径,就需要携带三个大号的副油箱,光是三个2100升副油箱就占据了阵风战机6.3吨的挂载能力,就算是阵风战机挂载达到10吨,结余下来的弹药挂载空间也就只有不到3吨多一点的水平;在这样的情况下,8吨对比3吨多一些的挂载量,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同时苏-30SM战斗机不同于苏-27,其双座设计更有利于对面目标打击,强化了气体结构强度,能够携带多种谱系的空对面武器系统,包括一些重量比较大的武器,因而在遂行多样化任务方面也有不俗的表现。阵风在中型机算是佼佼者,但是于重型机对比存在先天性不足,尤其是在航程方面尤为突出。


鹰鸽分析


阵风DassauIe-RafaⅠe拉斐尔、法國达索-阵風
“阵風”是


达索公司研发的一型双发、三角翼、高机动性、多用途战斗机。1991年定型、2001年服役。

“阵风”设计定位号称“功能最全面”的多用途战斗机、有多种型号成系列产品。

“陣風”-的优势在于:多用途作战性能强、不仅海空攻防兼备、空战、对海、对地攻击能力强、分空军型、海军型多种型号。
(“阵风”舰载型多用途战斗机
)

该机采用2台M88-2涡扇发动机、空重:10、196千克(M型)、最大起飞重量:24、500千克、外挂点14个、最大外挂9吨、1门30毫米机炮。


(印度空军装备的“阵风”战斗机
)

(“陣風”动力
:M88-2涡扇发动机)

“阵风”-达到国际四代机标准。
苏-30战斗轰炸机,Cy-30、Su-30

超側卫/FⅠanker-C。

苏-30是在“苏-27UB”双座教练机机体基础上升级的改进而来“战斗轰炸机”型号、设计定位对应F-15“鹰”、属于重型战斗轰炸机。

1989年12月首飞成功。

该机空重1770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34500千克、12个外挂点、载弹量8吨、1门301型机炮、国际标准的三代机++。



“阵风”与“苏-30/侧卫”设计定位有“代差”

“阵风”属全新设计的多用途系列型号、强调“功能全部”。
(苏-35整体性能


达到甚至于超过“阵风”多用途战斗机、两型机可有一比)

“苏-30”属于利用“苏-27”优异的气动外形、大航程、机动性优良的特点改进设计的战斗轰炸机。

两型机、作战性能、机动性、各有千秋。


孔乙己乱弹


首先,这个问题本身就是错误的,飞机的负重可以是最大起飞重量减去空重来计算,如果不考虑结构强度,完全可以轻油重载起飞,那么严格意义上,以起飞重量最大的阵风c型24.5-9.5是15吨,苏30呢,是34.5-17.7是16.8吨,这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两台大推力航发肯定是能量超过两台中推的。

更重要的一点,打个比方,重型机可以满油挂载空优配置做战斗巡航,可以飞出大过载动作,而一个中型机,要是全挂载,必定是半油,否则做不出既定战术动作,而且作战半径,巡航时长和重型机有质的差距,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国南海巡航只能是苏系,而非歼十的原因,疆域大也有幸福的烦恼[耶]



痕迹TRACK


国内自媒体通病,读者爱看什么就说什么。超音速巡航,而且还是他妈的挂弹超音速巡航。低可探测性。早就跟换了更好的雷达,却拿着2005年数据说话,还刻意贬低航程和载弹。阵风两亿一架真的不冤。人家还是四代货真价实的航电。太多的不想说了,免得被口水战,累人。


xdiao101


只说载弹量不提航程就是耍流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