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5 在台北故宫,收藏着大量的宋代画卷,代表着中国画的巅峰

学者常保立曾受邀赴台考察,并细细观摩台北故宫所藏宋画大展。

此事细节,在紫禁城杂志《水法用墨 骨法用笔 传承有绪 源远流长——从摹画角度读台北故宫藏宋画》一文中有介绍。

在台北故宫,收藏着大量的宋代画卷,代表着中国画的巅峰

宋 梁楷 《泼墨仙人》册(局部)

面对千年的水墨丹青,宋画大展的庄严气度使人澄怀味象,仰慕已久的兴奋复归平静肃然。从早期的成教化助人伦,到唐代张彦远引南齐谢赫绘画“六法论”(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一模写”。),再到真正的“六法”完备之宋代,中国画的传承发展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巅峰时期。

晋唐时期,统治者为了保存重要的文献和书画,便产生了“下真迹一等”的副本,此为皇家内府行为。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称的东晋王羲之《兰亭序》原件早已随葬昭陵,而亏得有奉唐太宗之命的冯承素等人的精心摹写,其神韵才得以流传至今。

在台北故宫,收藏着大量的宋代画卷,代表着中国画的巅峰

《虢国夫人游春图》 网络图片

我们现在所能看到众多宋以前珍贵书画作品,有相当一部分即是摹本,如现藏辽宁省博物院的唐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即是宋徽宗时的摹本。此法逐渐在画院内外形成了一种课徒方式——摹画。如唐张萱传周昉,宋李唐传肖照,明沈周传文征明继而传陈道复等皆如此;至近代齐白石、张大千是最后一批靠摹画起家的大画家。

在台北故宫,收藏着大量的宋代画卷,代表着中国画的巅峰

宋 刘松年《罗汉图》(局部)

历史告诉我们,中国绘画是在传统的用中思想体系和中正仁和的大国氛围下长期发展而来,且是边探索变革,边前进的到了近代。元代赵孟頫说:“作画贵有古意”,其本质是借古开今,言下亦有传承之意。因为一切创新源于传统,找到了传统就找到了根本。

在台北故宫,收藏着大量的宋代画卷,代表着中国画的巅峰

宋人绘《宋高宗坐像》(局部)

唐宋时期的绘画是以书法入绘画,进入白描线条再施以水墨丹青,有道是“欲明画法,先究书法”,元代实处的转松的解索,给了画家们最大的自我空间,可以一吐胸中丘壑,从而使文人画兴起,继而造就了明清两代以笔墨入画的宗师们。

在台北故宫,收藏着大量的宋代画卷,代表着中国画的巅峰

宋人绘《宋皇后坐像》(局部)

整个中国绘画史因绘画材质的改变而产生的画风变革,无一不是以临摹为课徒手段传承下来,有一整套中国特有的方法。

在台北故宫,收藏着大量的宋代画卷,代表着中国画的巅峰

宋 夏圭《溪山清远》图(局部)

即:一、先秦大篆的临习,于点线中求中锋求圆。再从晋唐楷书法的内敛收放中,求结体变化,求线条的劲健。二、摹写各家的描绘线条体味其中的书写性,慢行笔,以书法入画。三、通过临摹体会古画名迹中的用线、用墨(包括重彩)和水法的锻造和领悟。四、目识心记的写生。五、创作。六、体会作者画作线条背后独特的审美取向及对生活世相的认识;细读画面背后的文章。

台北故宫渴望祖国传统文化的回归与继承。而北京故宫专业的摹画队伍,让摹画后继有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