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風雅頌——認識山西的四種格式

於陵生/山西轄市歌

其一:風之篇(五古)

太原居晉中,陽呂左右擁。

雙城頂長臨,兩州接大同。

【序次】所涉山西11個省轄市依次為:太原、晉中;陽泉、呂梁;運城、晉城、長治、臨汾;朔州、忻州、大同。

【導讀】本篇為分區版,地理分區及位置清晰。前二句為山西中部(晉中)4市,第三句為山西南部(晉南、晉東南)4市,第四句為山西北部(晉北)3市。

風雅頌——認識山西的四種格式

其二:小雅篇(對句)

晉陽汾州為心

大運太長作梁

【序次】晉中、晉城、陽泉、臨汾、朔州、忻州;大同、運城、太原、長治、呂梁。——有字雙指,下類不舉。

【導讀】本篇為結構版。承接分區版,言內部結構之一心二梁。太原盆地是山西高原的地理中心,晉陽為太原古城及別稱,與汾州(今汾陽)分居盆地南北。而大運高速公路與太長(及延長線長晉)高速公路串聯大同、忻州、太原、臨汾、運城、長治、晉城七大盆地,構成山西的“人”字骨架,為兩條主樑。

風雅頌——認識山西的四種格式

其三:大雅篇(對句)

山右太陽臨長城

河東大呂撼中州

【序次】太原、陽泉、臨汾、長治、晉城、運城;大同、呂梁、晉中、忻州、朔州。

【導讀】本篇為輪廓版。從山到河,從長城到中州。前一句為中南部(除晉中),後一句為西北部+晉中。山右,太行山之右,即山西高原。河東為山西古稱。“大呂”可喻黃河之聲。河出山西入中原。

風雅頌——認識山西的四種格式

其四:頌之篇(五絕)

晉陽承古風,太呂壯河東。

臨運頌長治,朔忻歌大同。

【序次】晉中、晉城、陽泉;太原、呂梁;臨汾、運城、長治;朔州、忻州、大同。

【導讀】本篇為寫意版。各市名凡簡稱則取首字,連稱取鄰市。晉陽為太原古城及別稱。太呂又可指太行、呂梁兩山。

(重點)

《時任市長不知道要用“澤州縣”之名》請點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