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为什么很多老同志都是退休后自学中医,却很少有听说退休后自学西医的?

2673737茶语


个人观点,个人认为西医比中医难学,都是分析组织层面的,很多认为定义的名词,人世间太多组织物体太难一一分析,而中医确是一种哲学精神层次的领悟学习,比较宏观整体,更能在生活中参透运用,当然要学好中医也是有难度,但是相对接受起来简单一些;至于老人退休选择中医的多一些,个人觉得一个是自己经历的事物看到了精神层面的东西,在一个是中医没有太多名词大脑好记,最后是中医在生活中就能实践运用。

中医的医理思维,从古至今都没有变化,这是无形的科学,跟有形的科学分析有一定差异,我们人类一直在分析证明有形的东西,乐此不疲,但随着研究发展,慢慢意识到有形的局限,所以我们不要争论西医还是中医如何如何,都有他的特色,学会综合运用,至于自己选择什么取决自己,不要因为你选择中医去黑西医,也不要选择西医去黑中医。最后说一个比喻,两种医学,都不要相互之间鸡蛋里挑骨头!谢谢大家!


道熙说医


我不是西医,也不是中医,但我是病人,我站在我自己的角度去看待这件事,去年我得了功能性子宫出血,月经来了就不走了,不停的流,贫血,去看了西医,做了B超,让我做清宫诊刮,我怕痛,转身去看了中医,也做了B超,中医说长期生活习惯不好,爱吃凉食,把脾伤了,脾是统治人体血液的,给我开了2付中药,回家开始煎服,期间我把生活习惯改变了,不吃冷饮,凉水果。不到半个月,血停了,我心里充满了对中医的敬仰和感激,从那以后,我对中医充满了兴趣,从网上买了中里巴人老师写的,求医不如求已,我懂了好多中医知识,现在家里人有病,我凭着自己学的皮毛,自己也能治病了。从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我感觉到了,中西医治法的不同,西医的治法伤害身体,治标不治本。让我联想到许多癌症病人所承受的痛苦,但是,到了应急的情况,比如说车祸,或者人体受到突然的伤害,还有心脑血管的急症,应该首选西医。在慢性病的治疗上,还是选择中医,治标又治本。


求医不如求经络


因为我是做医药研发的,一直对中药比较留意。我身边就有不下5个老年朋友在自学中医,之前有过交流,总结一下,大概应该有如下原因:

1、退休老同志大部分都是50后以及更早出生的,社会阅历都比较丰富了,这类人群都接触过中医、中药,对此比较信任,也或多或少有所了解。而且年龄也到了该保养、注重的时候了,学点对自己有用的东西,有百利而无一害,值得提倡!

2、中医是经验学科,学习门槛不高,中医的理论比较系统化,你只要认真学,都能有些感触。老年人退休下来,没有更多的休闲方式,学点养生保健知识,既打发时间,又能丰富阅历,增加谈资。反观西医,分科细,专业性很强,内容比较杂,门槛很高,更新也很快,俗话说“隔门如隔山”,要想系统的学,难度太大。即使想了解东西,都会非常局限在很小的领域。

3、中医内容跟自己更戚戚相关。比如:养生、保健类知识,经过简单的学习了解,就可以应用在生活中。而且,望闻问切、按摩等诊断、治疗手段,也不像西医那样太过依赖仪器设备。通过一定的学习,都可以基本掌握自己及家人的身体状态。

综上,老年人退休后学中医会更多!


久坐定制


台湾教授讲易经说,易经,你学多少,它就给你多少。中医也一样。完全与易经一脉相承。老少皆宜。凡是说中医不科学的,实际上是对科学缺乏科学的认识性,是对科学定义的本身缺乏认识。说简单一点,就是不懂科学。现代人所说的科学,实际上是技术,即科技。中医技术体现的处方与治疗恰好现代科技玩不转,玩不转的根本原因也很简单,即认识不够。你不要看到处方就认为那是中医,甚至代表中医。可以很肯切的说,那叫中药处方,不叫中医处方,中药处方上面虽然写的也是中药,但其理法未必合符病情,更不符合人体,至于天人一体论,绝对是无法体现出来的。中医处方就不一样,生命周期,生理阶段,体质状况,病情变化,轻重主次,疾病转归,处方上是可以体现出来的。能治病,能养身,能调理,可祛邪。真正的中医,伤寒未堪完备,内经缺少方药,历来少圣手,百世缺贤士,黄元御就曾感叹过。吾以浅薄陋技游历十数年。医九层,仅见一人在八层上下,余下所见,不入六层。仅二三层者,即多为名医。


怪医


为什么很多老同志退休后中医而不学西医?我是这样认为的:

中国是一个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古老大国,中国的古老文化,无论你怎样看待,都自觉不自觉的渗入你的血液中,深入你的骨髓里,你的一言一行都深深的打上了黄皮肤黑头发的烙印。

中医文化是中国古老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国人心里还是根深蒂故的。老同志退休后,几十年的生活阅历,使他们对待事物认知有了更加深切的认识,充分认识到中国古老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医文化的基础理论是阴阳五行相生相克,阴阳之道在人们的生活中影响深远,从《易经》到《黄帝内经》这些古人智慧的深刻哲理已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随着生活阅历的丰富,在人生进入老年阶段,人们会越来越珍惜古人的智慧财富。

中医不同于西医,中医之道是人生之道,其思想是让人去怎么生活,怎么与天地和谐相处,让人在学习中医文化的同时,感悟人生的哲理,给人探索人和世界的兴致与快感。而西医只是就事论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离开仪器就无所适从,西医和自己几十年的丰富的生活阅历不能相结合,风马牛不相及,自然对西医提不起兴致。

古人智慧很早就告诉了人们怎样去生活,主张不治已病治未病,养胜于治。

研究中医文化,在体悟人生之道的同时,还能养生,让自己长命百岁,何乐而不为。


石对窝子老槐树


常言说:“中医治本,西医治膘”,意思是西医只短时间缓解病情,而中医可以根治疾病。中医学是中华民族的悠久灿烂文化结晶,是名誉中外的瑰宝。其功用了得!至今有“华佗再世”起死回生的美言。

中医讲究阴阳虚实气血平恒之理论具有相对论的辨证法原理,其望闻问切针炙按摩心气调养,中药科学配伍熬汤对症下药更是世界之绝技任何西医均不可比。

我听一位早己退休的老中医讲,说古代中医院设有“祝由科”,解释说此科是专门接待病人的第一科室。病人入室,由专人根据病人的病状气色身体情况结合季节二十四节气时令气候变化为依据,用相生相克的阴阳五行学说来测算病人的来日病情的发展变化趋势。再才引荐病人去作病理诊查开方。这更是奇绝,但“祝由”理论和技艺已经失传,当然不排除民间有口传手教的传承高士。

中华医学博大精深奥妙无穷,所以有文化有见识的退休老人去学中医也是有智之举。


存铭岁月1


不说中医西医谁好谁差,这二者完全不是一个对等概念,单纯从着手学习难易程度,风险大小上来简单看看为啥很少老人自学西医吧。

中医是一套生活观念,是一种哲学,中医的养身保健功能可以边学边用,可以帮助老人修身养性,上医治未病也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老人也好,年轻人也好,学中医一是容易上手,二是简单实用。中草药无论汤剂,丸剂,贴敷基本上都是危害不大的,特别汤药接近食疗,至于推拿按摩轻重缓急也没啥大问题,也就是针灸相对容易感染出血,风险大一点,其它基本上都是上手容易,相对安全的。

至于西医是现代医学,大到解破,小到服用药物都是需要一整套现代设备来操作的,投入成本大,风险大,家庭环境不但没这个条件,也没这个精力,要搞得像那么回事类似临床医学,理论一堆,临床实习规培又一堆,绝对不是修身养性,而是可能会把人累死的,而操作不当,出的问题都是很大的,说得不好听一点投入成本大,风险大,老年人学这简直就是作死的节奏。

作为普通人,学点中医肯定是好事,特别是关于养身保健这套理论体系与现代预防医学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但是作为传统医学,其与现代医学的本质差距需要明了,至于西医,普通人要学就没那么容易了,可能去学一下健康管理还更简单也更实用。比如考个健康管理师,也算学会现代医学自我保健,特别是慢性病的管理,也算简单实用。


健康管理师泽今


我不懂西医,更不懂中医。但是我们家以前看病都是看中医。我堂叔的爸爸,我们也叫爷爷,从年轻时候自学中医,自己会配中药,但是他不给别人看病,只是自己去挖草药做一些自家养生用的药。爷爷八个子女,可能是因为长辈有肝病,子女也遗传了父母的肝病基因。就是我们说的乙肝,但是他们只是携带肝病基因,不传染的那种。几个叔叔姑姑从小就喝爷爷自己熬的草药,后来结婚生子,大姑现在八十多岁,身体好的很,好多五十多岁的人赶不了她。大姑的女婿有好几种病,用大姑的话说就是五脏没有一脏好。大姑没事就去卖草药的地方去给他寻草药,有次跟一个卖草药的老人聊天,老人了解了大姑女婿的情况后,跟她说了一个药方,大姑就按老人的药方熬给她女婿喝,效果特别好,坚持喝了几个月,以前的症状慢慢消失,身体也越来越好。还有堂姐也是因为携带父辈的肝病基因,身体也很差,抵抗力一点不好。后来也是用中草药调理,身体也越来越好。听堂姐说她老公哥哥脑瘤,又不敢手术,差点就没了。后来没办法用中草药死马当活马医,后来奇迹般好了,脑袋里的东西慢慢消失了。所以,中药有中药的神奇之处。


用户5804788944965


中医比西医相对自学起来难点,西医不读书,不经师傅,哪里能靠自学就能学会的?

而中医就不同,中医可以先从最基本的阴阳五行学起,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对阴阳五行略有了解,虽然搞懂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的关系不易,但假以时日,也可以自己慢慢摸索出来。

中医有很多书要背,《医学三字经》,《药性赋》,《汤头》,《脉诀》,《伤寒》,《金匮》等,先要背熟,再要搞懂。

近代还有一本《中医基础知识》,从阴阳五行结合人体五脏六腑,阴虚阳盛,阳盛阴虚,疾病的产生和走向,各种疾病的诊断,药物的十八反,十九畏,手足三阴三阳等等都有详细的解释。

西医涉及到解剖等等,如果靠自学几乎不可能。中医虽然学起来很难,但只要靠自学,几年下来也会略有小成。


乡里爷爷


讲个实话,中医我不懂,西医我也不懂。只想告诉大家一个常识,西医,不仅是老年人,年轻人也难以登大雅之堂。

咱们国家大学本科设置一般是4年,而医学院学制都是5年!没有例外!

为什么?透露的信息是:只有经过5年的系统学习训练,才有资格做一个普通的实习医生!

一般来说医学院是本硕连读,共7年!如果读下来博士,总共9年!有个条件,在你读书期间,必须保证每次考核全部一次性过关!即使是这样,如果你20岁进入医学院,将近30岁才能成为一个主任医生!

而且医学院一般来说高考录取分数线高,并且都是一本!对脑容量要求那是相当地高!也就是说,医学院门槛高,一般考生是走不进医学院的。可以这样说,走进医学院的人,都是高材生!

简单地说到这里,我们国家退休人员60岁,这个年龄段,脑筋体力都差了,要不怎么让你退休呢?

为什么没有人学西医?说到这里,你懂了吧!

至于说退休人员学中医,我不知道其中的道理,就不作回答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