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0 利率“换锚”:民企的福音,房贷的焦虑?


利率“换锚”:民企的福音,房贷的焦虑?

■ 文 | 鸿学院院办

最近两年,很多民营企业家都感到生意不好做了,销售不振,利润下滑,经营愈发困难。

统计数据证实了这种感觉。根据市场监管总局的数据,2018年,我国新开业企业数量同比增加了10%,倒闭数量却暴增了35%。2019年的情况可能会进一步恶化,据贸易信用保险公司“裕利安怡”预测,2019年中国破产企业数量还将增长20%。

利率“换锚”:民企的福音,房贷的焦虑?

民营企业遭遇困境的原因虽然不一而足,如贸易战、去产能、环保限产等,但也有一个普遍的共同难题——融资难融资贵。

我国金融体系由银行主导,企业直接面向投资者的融资市场不发达,民营企业想要获得经营发展所需的资金,除了高息的民间借贷,只能指望银行贷款。

不过,银行放贷的两个特点让小微民企很烦恼,一是“嫌贫爱富”,二是“晴天送伞,雨天收伞”。一些信用较好的大型民企,在经济发展好的时候尚能从银行获得贷款,但利率也要高出国营企业不少。一旦经济形势有下行的征兆,银行就会为了规避损失提前催收贷款,至少在发放新贷款和续贷时会收紧很多。大型民企尚且如此,缺乏抵押品的小微企业的境况就可想而知了,往往是根本贷不到款,只能求助于民间高利贷。如下图所示,2017年四季度之后,小微企业获得的贷款增速呈断崖式下跌。

利率“换锚”:民企的福音,房贷的焦虑?

鉴于民营企业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民营企业的“456789”·注1),国家一直致力于解决中小民企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2020年1月7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第十四次会议,指出“要围绕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综合运用多种货币信贷政策工具”“要多渠道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促进提高对中小企业信贷投放能力。”

其实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由来已久,国家也想了很多办法,但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比如2018年至今,短短2年时间,存款准备金率已连续下调7次,大型金融机构由17%降至12.5%,中小金融机构由15%降至10.5%,创2007年以来新低,力度不可谓不大。贷款利率也从2011年开始不断下调,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从6.56%一路降至4.35%。

利率“换锚”:民企的福音,房贷的焦虑?

利率“换锚”:民企的福音,房贷的焦虑?

然而,民营企业却没有享受到政策的红利,借贷利率不降反升。2018年年初,企业真正获得的贷款,平均利率是5.8%,2019年下半年反而涨到了5.94%,央行的宽松政策并没有传递到下游的借贷市场。

那么是央行的货币政策没有发挥作用吗?市场上的资金其实并没有增加?

非也!货币宽松确确实实增加了市面上的流动资金,货币市场利率大幅走低就是最好的证明。比如余额宝就类似于货币市场基金,它把用户的钱集中起来,在债券回购市场赚取利息支付给用户。随着央行不断增加货币供应,市场上的资金逐渐供过于求,价格应声而落。余额宝收益率从2018年年初的4.37%,一路下跌至今天的2.43%,跌幅高达44%!可以说货币市场并不缺乏资金,恰恰相反,钱多的是!

为什么企业贷款利率没有同步下降呢?

这涉及到中国金融市场的利率形成机制。在金融业非常发达的美国,联邦基准利率就是所谓的“利率之锚”,金融市场其他所有利率都围绕它来形成。相较之下,中国的基准利率之锚就显得不甚清晰。

中国利率机制实际上被分割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通过自由交易形成,能够迅速对市场变化做出反应的利率(如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利率);另一部分则是在更为巨大的银行贷款市场中被规定的利率,就像一只巨大的恐龙,对利率环境的改变反应迟钝。两种利率相互隔绝,存在着“运河淤塞”的现象。

央行在2019年8月宣布改革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形成机制,目的在于改变银行贷款的“利率之锚”,强行把企业贷款的利息成本压下来。从前银行赚足了利差,现在LPR最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让银行把利差肥肉吐出来一部分,反哺实业。

居民购房也将受到“换锚”的影响,所有过去选择浮动利率的购房者都要在今年8月底前与银行重签合同。是选择固定利率,免受未来利率上涨的风险?还是选择“LPR+加点”,赌一把利率长期走低?

LPR能否间接实现大幅降息?居民购房贷款选择怎样的模式更有利?LPR能否真正完成利率市场化改革?

本文节选自鸿学院微课堂《明年利率下调——2020新机遇》,请搜索【宋鸿兵观天下】公众号,了解课程详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