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中原地区”的概念是什么时候形成的?

中原又称中土、中州、华夏,是指以

洛阳至开封一带为中心黄河中下游地区狭义上的“中原”指今天的河南省广义上的“中原”则包括河南省大部分地区,以及周边的苏皖北部、山东西部、河北南部、山西南部、陕西东部等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地区

“中原地区”的概念是什么时候形成的?

中原,本意为“天下至中的原野”,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亦是汉族先民的世居之地;中原地区随着华夏民族的大融合以及中原文明的扩展而逐渐向外蔓延,扩大了以中原文化为核心的汉族和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文化比较先进的华夏民族以别于四夷而称中华当与外族对应时,中原又泛指中国。

“中原地区”的概念是什么时候形成的?

华夏与四夷

中原地区的概念形成

在中华文明肇始时期,中原地区尤其是河洛一带处于黄河中游和下游的交接之地,这里因夏商周三代奠基,因而被称作“土中”、“地中”或“天下之中”;《尚书·禹贡》将天下分为“九州”,豫州位居天下九州之中,故称中州,又名“中原”。

“中原地区”的概念是什么时候形成的?

中原地区的概念形成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中原”一词由过去没有特殊意义的原野之意,转向了专指黄河中下游的一段地区。究竟什么时候开始出现这一转变的呢?根据现存的史料分析,大概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经过两汉时期的发展,到六朝时期“中原”一词已经成为一个专有的地区名词;因为从相关的史书中,我们可以发现“中原”一词在这一时期开始,有时指原野,有时指中原地区,而到后期已经是专指中原地区了。

“中原地区”的概念是什么时候形成的?

我们先来看先秦古籍中非地域概念的“中原”词语。

中原一词最早见于《诗经》。如《诗经·小雅·吉日》曰:“漆沮之从,天子之所。瞻彼中原,其祁孔有” ;《诗经·小雅·小宛》曰:“中原有菽,庶民采之”;其中《诗经·小雅·吉日》曰:“瞻彼中原,其祁孔有”,是“中原”一词最早的出处,但这时尚未形成完整而统一的地域概念含有“原野”、“原中”的意思。春秋时期,中原一词仍有原野之意,《国语·越语上》载越王勾践在会稽之围解除后,向百姓谢罪时说:“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

”这里是说因战争使百姓死后而暴尸于原野之意。《国语·越语下》又载越国经过数十年的休养生息以后,逐渐强大起来,在与吴国作战时,面对吴军一日五次挑战,越王准备答应时,范蠡进谏日:“夫谋之廊庙,失之中原,其可乎?王姑勿许也。”这里的中原仍然有野外之意。战国末年的儒家代表人物苟况在《苟子·王制》中有“兵革器械者,彼将日日暴露毁折之中原,我今将修饰之,拊循之,掩盖之于府库”之语。这里虽然是教统治者如何治国,但在这里“中原”显然也是原野之意。

“中原地区”的概念是什么时候形成的?

也是在春秋时期,“中原”一词开始有中原地区的意思出现。《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记载,晋公子重耳流亡到了楚国,受到楚成王的厚待,当问及如何报答楚国时,重耳回答:“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囊犍,以与君周旋。”这里的中原就有地区的含义在内。《国语·晋语三》记载,在是否纳晋君问题上,有人主张杀之,公孙枝日:“不可,耻大国之士于中原,又杀其君以重之,子思报父之仇,臣思报君之仇。虽微秦国,天下孰弗患?”这里的中原中原诸侯国之意。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与晋、鲁、周在黄池盟会后,吴王取得了诸侯国的霸主地位,吴王令“王孙苟告劳于周”,其中有一句话说:“昔者楚人为不道,不承共王事,以远我一二兄弟之国。吾先君阖庐不贳不忍,被甲带剑,挺铍捂铎,以与楚昭王毒逐于中原柏举。天舍其衷,楚师败绩,王去其国,遂至于郢。

”追述先人事迹中所提到的中原,也是地理意义上的概念

“中原地区”的概念是什么时候形成的?

春秋战国地图

大约到汉代,“中原”一词开始较多的指中原地区。《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载汉景帝时期所发生的七国之乱,主父偃评价说:“然不能西攘尺寸之地而身为禽于中原者

”,是因为“先帝之德泽未衰,而安土乐俗之民众,故诸侯无境外之助”。这里的中原是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汉书·徐乐传》中徐乐在上书汉武帝时曾经对“瓦解”作解释时提到中原,“何谓瓦解?吴、楚、齐、赵之兵是也。七国谋为大逆,号皆称万乘之君,带甲数十万,威足以严其境内,财足以劝其士民,然不能西攘尺寸之地,而身为禽于中原者,此其故何也?非权轻于匹夫而兵弱于陈涉也。当是之时,先帝之德未衰,而安土乐俗之民众,故诸侯无竞外之助。此之谓瓦解。故日天下之患不在瓦解。”这里说的是吴楚诸王在中原被擒之事

“中原地区”的概念是什么时候形成的?

当然汉代及其以后,“中原”一词指“原野”在史书中仍然存在,如《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司马相如出使西南夷时曾说:为了传土于子孙,名扬后世,“是以贤人君子,肝脑涂中原,膏液润野草而不辞也”。《汉书·严助传》中汉武帝在进攻南越之前,淮南王刘安上书谏日:“今方内无狗吠之警,而使陛下甲卒死亡,暴露中原,沾渍山谷,边境之民为之早闭晏开,晁不及夕,臣安窃为陛下重之。”《后汉书·冯衍传》也有新莽末年,王莽命令廉丹进攻山东的赤眉军,廉丹征求冯衍的意见时,冯衍要他静观时变,并劝说:“何与军覆于中原,身膏于草野,功败名丧,耻及先祖哉?”在《后汉书·马融传》、《后汉书·皇甫规传》等卷中所提到的中原同样还保留着原始的意义。

“中原地区”的概念是什么时候形成的?

西汉末赤眉起义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这里中原就是指中原地区旧都则是指长安或洛阳到了晋朝特别是东晋时期,中原地区作为一个地理概念开始为人们广泛接受。据不完全统计,《晋书》中就有55卷涉及“中原”一词,出现了92次,而以东晋时期出现的频率最高,且大多与晋朝君臣光复中原的志向有关,如“中原沦没”、“中原乱离”、“中原覆没”、“死亡漫于中原”、“中原丧乱”、“

中原大乱”、“克复中原”、“中原向化”、“中原无所请命”等,这些词语既透露出东晋人的中原情结,也反映了东晋时期中原已经作为一个相对固定的地理单元。是后,偏居江南地区的宋、齐、梁、陈等王朝都沿用了东晋以来关于中原的地理概念,其中自然包括着浓厚的中原情结。

“中原地区”的概念是什么时候形成的?

东晋十六国时期形势图(公元405年)

即使当时兴起于北方地区的北魏鲜卑拓跋氏,也仍然继承了关于中原地区的理念,将黄河中游地区称为中原,这在《魏书》中频频见诸记载。《魏书·太祖平文帝纪》记载,当平文帝听说刘曜杀晋愍帝时,对属下说:“今中原无主,天其资我乎?”《魏书·太祖道武帝纪》载道武帝广泛吸纳汉人进入统治群体,史称“帝初拓中原,留心慰纳,诸士大夫诣军门者,无少长,皆引入赐见,存问周悉,人得自尽,苟有微能,成蒙叙用”。《魏书·高祖纪上》载孝文帝太和七年十二月下诏禁止同姓为婚,他在总结以前诸帝之所以没有禁止这一现象时说:“皇运初基,中原未混,拨乱经纶,日不暇给,古风遗朴,未遑厘改,后遂因循,迄兹莫变。”太和八年六月在班行俸禄制时,他总结当时北魏社会的状况是:“自中原丧乱,兹制中绝,先朝因循,未遑厘改。”《魏书·肃宗纪》中亦有孝明帝在孝昌二年闰十一月下诏云:“

顷旧京沦覆,中原丧乱,宗室子女,属籍在七庙之内,为杂户滥门所拘辱者,悉听离绝。”这几条材料说明北魏统治者对中原作为一个地区的认识是非常清楚的。在《魏书》的传中多次出现“中原崩否”、“中原丧乱”、“仍乱中原”、“中原荡然”、“中原作战斗之场”、“中原无主”和“平中原”、“定中原”、“征中原”、“中原既平”、“中原稍定”、“光宅中原”、“移宅中原”、“光化中原”、“
经营中原”、“中原始平”、“跨据中原”、“中原兆建”以及“中原冠带”等说法,说明在北魏人的心目中,中原已经是一个地区。在《周书》、《北齐书》中也都把中原作为一个地区看待。

“中原地区”的概念是什么时候形成的?

北魏地图

上述论证表明从东晋南北朝以来,中原地区已经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地理概念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后来的朝代则都沿用了这一概念。如《文选·谢灵运》诗:“中原昔丧乱,丧乱岂解已。” 李善注:“中原,谓洛阳也。”《宋史·李纲传》:“自古中兴之主,起于西北则足以据中原而有东南”。中原一词的含义进一步拓展,可以指黄河中下游一带大片地区。宋代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作为千古流传的名旬,就蕴含了南宋人对中原念念不忘的情结,可以与六朝人相比。

“中原地区”的概念是什么时候形成的?

明赵震元《为李公师祭袁石寓宪副》:“公闻国变,眦裂发怒,竭蹶中原,以需生聚,归节金陵。”之“中原”即指黄河中下游流域。中华书局影印1936年版的《辞海》释“中原”一词云:“古称河南及其附近之地为中原,至东晋南宋亦有统指黄河下游为中原者。”就是根据上述历史事实而得出的。商务印书馆2009年出版的辞源(全两册)纪念版:“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主要是河南省。”《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如下:“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包括河南的大部分地区、山东的西部和河北、山西的南部。”即为近代国人认知中的“中原”概念,其与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的中原城市群范围大致相合。

“中原地区”的概念是什么时候形成的?

综合上文所论,我们认为,中原地区作为一个地理概念,它的提出和最终被人们认可和接受,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大约在春秋时期中原地区开始出现作为地理意义上的概念但是此时只是零星的出现。经过两汉时期的发展,中原一词仍然是原野和地理概念并存“中原”一词开始较多指中原地区。到了六朝时期,由于西晋覆亡,大批居民南迁,这些离乡背井的人虽然漂泊在异乡,但仍然时时刻刻不忘故士,因而过去不被人们提起或看重的“中原”开始作为一个地区频频出现在人们的口耳相传之中。

中原地区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在中国历史上,中原地区是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也是古代中国人口分布的重心所在。

河南位居“天下之中”, 历来被称为中原之地,也是中原文化的代表。

“中原地区”的概念是什么时候形成的?

传说中的三皇五帝都邑和活动区域,多在河南、山东、山西三省之间,也是中原地区的传统区域

;叙述上古历史,尧舜之前以鲁西、豫东为中心区域;尧舜禹到夏朝时期,则以晋南、豫西为中心,最早的中国即指这里。

“中原地区”的概念是什么时候形成的?

三皇五帝都邑迁徙图

近一个世纪以来,随着考古和对远古各部族研究的进展,学界对中华文明的起源有了新的认识。一般认为,中华民族早期血脉来自于华夏、东夷、苗蛮三大族群,到秦汉之际则形成为一个整体;

上古中国历史主要叙述华夏与东夷、苗蛮的关系,而三者交汇之地正是中原东南一带——淮河中下游地区

“中原地区”的概念是什么时候形成的?

华夏、东夷、苗蛮位置关系

新石器时代,这里是古代先民们聚居的家园,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

一脉相承。河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遗存,包含着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的堆积,各时期文化叠压、层次清晰,且有明显的连续性。表明在距今一万年前后到距今四千年前,我们的祖先一直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用勤劳的双手改造世界,创造世界,一步步走向文明。新石器文化属氏族社会后期的文化,在新石器文化发展的历史阶段,正是中国文明逐步形成的历史时期。

中原所在的淮河中下游地区,即是考古学中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以及南方的屈家岭文化交汇之所,也是传说中的炎黄、蚩尤九黎苗蛮之间交流和碰撞之地。五千年前,仰韶文化走向衰落(对应神农氏世衰),兴起于鲁西、苏皖一带的大汶口文化(蚩尤九黎)和南方的屈家岭文化(苗蛮)逐渐走向兴盛,开始进入中原一带;约公元前2900年~前2700年,龙山文化的前身——庙底沟二期文化(黄帝部族)兴起于豫西一带,后向东发展与西进的大汶口文化(蚩尤九黎)和北上的屈家岭文化(苗蛮)发生碰撞,最早开启中原龙山文化的到来,即为传说中的涿鹿之战(一说河北涿鹿)。

“中原地区”的概念是什么时候形成的?

到了40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末期,中原进入了石、铜器并用时代,产生了私有制和阶级的萌芽,进而出现了中国史书记载的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从夏朝建立开始 , 中原地区是中国建都朝代最多,建都历史最长,古都数量最多的地区。先后有

夏朝、商朝、西周、东周、玄汉、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隋朝、唐朝、武周、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辽朝、北宋、南宋、金朝、民国等20多个朝代,300多位帝王建都或迁都于此,中原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自古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说,逐鹿中原,方可鼎立天下。中国有历史记载或考古证据表明较长时间的主要政权的八大古都中,中原地区占据四个,分别是十三朝古都洛阳、八朝古都开封、七朝古都安阳、夏商古都郑州,此外还有商丘、南阳、濮阳、许昌、登封、夏邑、偃师、虞城、淮阳、新郑等古都。

“中原地区”的概念是什么时候形成的?

在历史上的不同时期,由此向外扩展才是广义上的中原,是与华夏文明源地直接毗连的地带。随着华夏文化从源地向四周扩展,大批的中原人为了逃避战乱而迁往异域他乡,这也极大地促进了很多地方的开发和中华文明的传播。秦汉以后中华文化圈逐渐明晰、定型,中原文化向北、向西扩展较为顺利;在东汉晚期以后,北方战乱导致中原移民一次次南迁,使源地文明随人口迁徙而向南传播,至长江流域、西南、岭南、闽台等地。汉文化还辐射到中国的一些近邻,东北方的朝鲜和日本、北方的蒙古、西部的中亚、南部的东南亚诸国等,这些地方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圈。

“中原地区”的概念是什么时候形成的?

《诗经》

《国语》

《左传》

《苟子》

《史记》

《汉书》

《后汉书》

《晋书》

《魏书》

《宋史》

《辞海》

《现代汉语词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