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君夥庫”特別策劃」成都人的“根”,成都城的“魂”(三)

「“君夥庫”特別策劃」成都人的“根”,成都城的“魂”(三)


03 “古成都人”創造了“寶墩文明”


氣候酷烈。仍然是時斷時續地遷移,

地震頻繁,迫使先民們不斷攜家帶口,從茂縣盆地的東面,翻越與岷山相連的龍門山脈主幹玉壘山脈,從岷江上游河谷,經汶川、都江堰,進入新津,或翻過龍門山,進入湔江河谷,順江而下,從龍門山走進牧馬山,依次進入成都平原……

遠古的成都平原,並非千里平疇綠野,一眼望不到邊的沼澤。從高空俯瞰,水澤漫漫中,有一條條魚脊形的高地,岷江、沱江與支流沖積形成的沖積扇。


「“君夥庫”特別策劃」成都人的“根”,成都城的“魂”(三)


古蜀國先民,就在這樣的高地上,從事粗放的漁獵採集、初級農業活動。如今的溫江、郫都、崇州、雙流、新津、都江堰、在岷江的沖積扇上,彭州、新都與新繁鎮在湔江衝擊扇上。

石亭江衝擊扇上,有什邡、廣漢與金堂。

古蜀族立國的原始核心區域。

初從岷江上游來到中游地區,牧馬山淺丘地帶、湔江河谷一帶,正適合創業的“古成都人”從川西北高原山地,進入盆地底部的過渡地帶、前站位置,背靠岷江上游根基深厚的故地,近窺水豐地沃的廣闊平原,淺丘地勢和近水環境,為發展農畜業提供非常優越的條件。

“寶墩記憶”。天府農業的開端。

到處是臺地,水土肥沃,創業的“古成都人”試圖融入,還是走了彎路。儘管已掌握世界最先進“黑科技”的石斧、石鑿,當掏出帶來的白色稻米,卻發現適宜播種的原始耕地不多。

探索中,點燃了大火,點燃起滾燙的希望。


「“君夥庫”特別策劃」成都人的“根”,成都城的“魂”(三)


草木燃燒之際,文明的夜空迸出一道裂縫。人們在燒得黑黢黢的土地,虔誠地撒下一片水稻,驚喜發現燒過的莊稼地都長得很好,認定腳下水系縱橫的土地,便是生生不息的天命之地。

“如法炮製”。開發了不少森林,莊稼也越長越好。

把獼猴桃當零食。耕作之餘,用石箭、石鏢狩獵。

比起原始的狩獵方式,狩獵技巧高超,既安全效率又高。

部落裡的工藝美術師,在陶罐上刻繪下生活場景,“紀實”歷史,述說質樸煙火人間。

創業的“古成都人”以種植小米、黍為主,開始種植水稻以來,成都平原長期保持著稻作、旱作混作的耕種方式,在山坡上排水好的地方,種植小米,在平原便於灌溉的河邊,種植水稻。

直到都江堰治水後,才有成熟的灌溉農業。

年復一年,種植的土壤慢慢變得貧瘠,耕地裡的莊稼的稻穗越來越小;砍伐過度,讓森林不再茂盛,野獸幾乎看不到;漁獵無休止,河魚、走獸來不及繁衍後代。又開始繼續遷徙。


「“君夥庫”特別策劃」成都人的“根”,成都城的“魂”(三)


成都平原有臺地很多,很快又發現另一片水草豐茂、森林密佈的臺地。

卸下行李,開始營造自己的家園

遠遠不是終點。又過了近二百年,耕地也慢慢變得貧瘠,森林裡的走獸一如既往地減少。

又開始了另一次遷徙。

歷史上,至少遷徙了六次,每到一處,都給後人留下了高大的城牆和陶器。

水土豐茂的成都平原,成為了永遠離不開的溫床。

農耕離不開水利。

平原腹心,溪流密佈,迫使創業的“古成都人”不斷進行“疏浚”活動,而且要有統一的指揮,開展集團作戰。分散的部落,便需聚合成穩定的邦群,應對外部侵擾。

古老的城池雛形,在平原上萌芽。

農耕生產,必須平正土地,形成阡陌,開闢道路;農耕氏族也丟不掉從事過的漁獵、採集、畜牧生產,樂於環繞家門,開展多種經營,就有了剩餘產品;交換產品,形成交換集市渠道。

定居、觀象、水利、集市……

催生出以修建城池為特徵的邦國。


「“君夥庫”特別策劃」成都人的“根”,成都城的“魂”(三)


開始,只能用雙手作工具在平原、河谷墾殖。後來,在長期的勞作中,發明了石鋤、石斧等工具,分別創造了“瞿上文明”、天府文化源頭的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寶墩文化”。

古蜀文明發祥地,長江文明之源。

“寶墩文化”,由“營盤山文化”發展而來。

寶墩城,距雙流“瞿上城”20公里、新津縣城西北5公里、成都中心區38公里。

面積佔地約為276萬平方米,城周近6.2公里面積。

南、東、西三個方向,都有內外兩道城牆護衛,北面因外有河流而內外城牆重合。目前殘存的梯形城牆,底寬30餘米,頂寬20餘米,相當於今天雙向四車道的公路。

和現在一些小縣城的面積相當。始築約在前2500年,廢棄約在前2300年。

長江流域規模第二大的史前城址,僅次於長江下游的良渚古城遺址。

距今4500年。存在的年數,200至300年。

歲月悠悠。距“營盤山”已經過去千年。

岷江上游、涪江上游和成都平原,史前文明連成一片。

完善了古蜀文明發展演進的脈絡。

洪水仍頻繁暴發。地震間或而至。

迫使創業的“古成都人”不停地搬家,產生一個個的古城遺址。

具有相同的文化特徵。掀起了新石器時代晚期成都平原建設城市聚落的高潮,都江堰芒城、郫都古城、溫江魚鳧城、大邑高山、大邑鹽店、崇州雙河、崇州紫竹,寶墩城面積最大。


「“君夥庫”特別策劃」成都人的“根”,成都城的“魂”(三)


這8座城市,均建在成都平原岷江水系沖積扇、河流之間的龍崗狀臺地上。

城址均呈長方形,或近方形,既有利於防洪,也便於設防。

格局因地而異。興建與廢棄,都是為尋找到一個更好、更適合居住的建城之地。

萌芽階段的城市。出於保衛政權、宗教組織的防禦需要,修築高大城垣、巨大壕溝。

戒備森嚴。先修建內城牆,再修建外城牆。分內、外兩圈,呈“回”字形。一座由內外兩重城牆包圍、內外城牆四個方向布有壕溝的城池。不僅有城牆,還有護城河。

建成“一環路”,還有“新區”。

已經有了御洪技術。郫都古城(也叫三道堰古城)的城垣,還採用大量河卵石來加固城牆。獨特“竹木護石”技術,被視作後來在都江堰水利工程中,大放異彩的竹籠絡石技術的萌芽。

網絡狀的城市聚落。背後,有個強力的權力機構。

調動起大量的人力、物力,來長時間、有組織、有分工地進行修築

4500年前,中國西部最大的城市。

已處於國家和文明的起源階段。城市也處於起源過程中。

成都平原史上第一次大遷徙,帶來陶器、古城,甚至圖騰崇拜、信仰。

人類進入文明時代一個重要標誌。


「“君夥庫”特別策劃」成都人的“根”,成都城的“魂”(三)


“寶墩文明”大約延續800年,一直不斷地遷徙,足跡幾乎踏遍整個成都平原。艱辛地與自然鬥爭,在水與火之中頑強地繁衍、進化,留下了成都平原上第一部關於生存和文明的史詩。

成都由混沌邁入新石器時代,從荒誕不羈的神話傳說,回到人間。

孕育文明的火種。將成都的歷史往前推進了1000多年。

古蜀文明不是“從天而降”,不是“外來”,更不是“西來”,也未“突然神秘消失”,有序傳承長達千餘年。蠶叢縱目、魚鳧神化仙去、杜宇化鵑、開明覆活遷徙越南……

繁榮景象。“部落相連,鐘鳴鼎食”。

中國史前第三城。“寶墩文明”如流星一般劃破長空,證實了成都平原也是中國文明起源的重要一元,與華夏文明、良渚文明並稱中國上古三大文明,交相輝映,光彩熠熠。

創造燦爛的“古蜀文化”。經歷從蠶叢到柏灌、魚鳧古蜀國早期的“三王”的長期發展過程,經過2000多年的努力,終於使原來沼澤密佈、荊棘叢生的廣都,成為中國三大農業起源地。

廣都之野,“立體農業”開始萌芽。

“冬夏兩季”播種。農田裡有稻、麥、慄、黍、豆等。

園藝發達。荔枝、柑橙、茶桑、“四季瓜果”。引起古蜀絲綢的興起。

“牲具六畜”。家養雞犬冢,野牧馬牛羊。

餵雞,農耕生產的特徵,公雞報時,母雞生蛋。遊牧時代用不著。

雞,古名是“蜀”,不排除“蜀”的得名,因最早從事家雞馴育。

池塘裡不僅有魚、蚌、鴨,還有連藕。

為跨入農桑時代,構成較為完整的文化發展體系。

形成成都平原為中心的城邑並峙,人口繁衍,安居樂業的“古蜀文化區”。

祥和之象。《山海經》的“海內經”裡,有“西南黑水之間,有都廣之野,后稷葬焉。其城方三百里,蓋天地之中,素女所出也。爰有膏菽、膏稻、膏黍、膏稷,百穀自生,冬夏播琴……”

“都廣”即“廣都”,連“百穀”都能“自生”。

都廣之野,海納百川開放型的農耕文明,山地和河谷低地農業結合的產物。

“世外桃源”。與《聖經》中對伊甸園的描述十分相近。

東方伊甸園。成都“胎記”,給“成都城”,殖入山水、田林、生態、安居的基因。


「“君夥庫”特別策劃」成都人的“根”,成都城的“魂”(三)


包羅萬象的“宇宙之書”《山海經》中,記述的不僅是“禹跡圖”“誇跡圖”“昊跡圖”,而是中華民族整個群體英勇無畏、艱苦卓絕、不屈不撓、自強不息的“創業圖”“奮鬥圖”。

形象生動地展現了內陸農業文明的輝煌。

“天府之國”,可能是人類史前文明的“母國”。

“天府”一詞,最早見於《周禮》,專門保管國家珍寶、庫藏的一種官吏,用以比喻自然條件優越、形勢險固、物產富饒之地。《戰國策》《史記》中的“天府”,指關中平原地區。

“廣都樊鄉”的人間仙境。常璩在《華陽國志》中,也說:“蜀沃野千里,號稱‘陸海’,旱則引水浸潤,雨則杜塞水門,故記曰: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

在4000年前,創業的“古成都人”,便在成都平原,創造一個強大的文明,傲視長江流域文明中心,一個存續了1500年以上,以前我們朦朦朧朧的偉大文明——“寶墩文化”。

蠶叢氏從岷江上游興起,故地在疊溪。蠶叢死後葬在這裡,名蠶陵山。

漢代曾在疊溪設蠶陵縣。

西漢時期,益州刺史任安,感受這裡的“王”氣,曾經在“瞿上”遺址上,再築“宜城”。山,也得名宜城山,寓意先人已築過瞿上城,我再來築城無疑適宜。史籍稱為“武陽城”。

宜城山稱沿至明代,為“牧馬山”取代。

古蜀歷史由蠶叢“瞿上”為開端。後有三星堆、金沙村古蜀文明。對蠶叢縱目形象的描述和三星堆的“青銅縱目人像”驚人吻合。也是三星、金沙後世蜀人,對蜀祖的圖騰崇拜。


「“君夥庫”特別策劃」成都人的“根”,成都城的“魂”(三)


“寶墩文化”表現古蜀國大廈的輝煌,“瞿上”起重要的奠基作用。

神秘與蒼桑,美麗與古老。

“九倒拐”,創業的“古成都人”進據成都平原的“橋頭堡”。

如今,不忘“九倒拐”祖先們的卓著功勳,每歲清明時節,雙流百姓都要成群集隊到洪江對面九倒拐山涯巖墓、金花隅聖壽寺蠶叢墓前,悼念祖先的亡靈,併成為當地的時尚和風俗。

尋找“古成都人”古老的面孔,情感的源流。

逶迤連綿的牧馬山。沿著一部厚厚的社會進化史的鉛字曲徑,從末頁慢慢地回溯進入到誰也沒有見過的遠古山林;踩著厚厚的地衣、苔蘚,吸著溼潤的腐質味;探尋蓑草披拂的巖穴……

如同一幅卷軸畫,隨著歷史的演進,慢慢拉開……


作者簡介:易旭東,1986年前寫小說,1986年後做新聞。多家報紙任副總編,出版、經營“兩手抓”。近50篇作品獲地方到中央的各種獎項,發表了400多萬字的“紀實”作品。不忘初心,從新聞“迴歸”到文學。2012年辭職,閉門讀史,跨文體、非虛構“紀實”歷史。2019年10月“再現江湖”。現為四川省文藝傳播促進會常務副秘書長。


經作者易旭東先生獨家授權,“君夥庫”自媒體作為《成都人的“根”,成都城的“魂”》作品的首發媒體,歡迎轉載並註明出自“君夥庫”。全文四萬字,分別為:


01 文明史上最深厚的歷史文化沉積帶

02 入主成都平原在營盤山醞釀實施

03 “古成都人”創造了“寶墩文明”

04 “海窩子”篳路藍縷到“三星堆”

05 一部先民尋找最佳定居地的遷徙史

06 交流一直隱藏在幾千年華夏記憶中

07 成都杭州探索中國文明起源的聖地

08 跨出平原建城的“古成都人”誕生

09 國運被地震次生災害洪水瘟疫左右

10 輝煌壯美的古蜀文明歷經千載滄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