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宅家带娃要疯了,还有救么?

来源:婚姻与家庭杂志(ID:hunyinyujiating99)

宅家带娃要疯了,还有救么?


对于普通人来说,工作=工作,在家=放假,但对于一个要上班的妈妈来说,这套逻辑是不存在的。


对于要上班的妈妈的来说:


工作=放假,

放假带娃=工作Plus,

躲疫情宅家云上班带娃=工作Plus Pro。


所以最近这段日子,很多妈妈都要疯了。


原本以为悠闲自在的Soho工作,代表自由与都市小资的home office,现在竟然是这样的:


早上睁眼,做早餐、给娃准备网课、开公司视频会议(起码两次把准备黏上来的娃推开)、开始处理工作、想起要做午餐、做家务、盯娃睡中午觉、准备下午网课、应付领导、辅导作业、吼娃、内疚地哄娃、准备晚餐、开始做上午就该完成的工作……累得睡着了。


这样的日子,过一天还能对付,现在熬了1个多月,很多人开始怀疑自己会折寿10年。


疲惫、焦虑、烦躁、易怒,亲子关系早已从母慈子孝变成鸡飞狗跳,但什么时候才能回去上班?希望当然就在前方,只是,有多前呢?没人能给个准信儿。


但,眼下的日子还是要过的。


于是,


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问:“宅家带娃的困局怎么破?人已疯,还有救么?”


其实是有的。

01

现实层面减负


分担事务——


云上班给妈妈造成的最大问题就是,让她们不得不边工作边照顾孩子,不但事务成倍增长,而且两边牵扯精力,常常导致“工作没做好,孩子也没带好”。


身心俱疲之下,亲子冲突也大大增加。


所以,要解决这些问题,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想方设法将过多的事务分配出去,在现实层面给自己减负。


妈妈们可以在家庭中寻求支持,比如让老公、老人,甚至孩子都可以分担一些家务。


同时,还可以利用好如今蓬勃兴旺的“宅经济系统”,将买菜、吃饭、购买生活用品等事务交给城市物流完成,最大程度让自己轻松一点。

保持规律,留出私人时间——


对于习惯两点一线上班的妈妈们来说,云上班打破了生活规律,迫使她们要重新适应,而这事本来就会带来压力,容易让人上火。所以,妈妈们就算宅在家里,也需要保持以往的生活规律,准点睡、准点起,避免自己在日夜颠倒的时空中过得更加烦躁。


同时,妈妈们的作息表,最好每天固定留出一定的私人时间,谁都不伺候,纯粹是用来满足自己的,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用这种日常的自我奖赏来帮助自己获取平衡。

运动——


每天安排足够家庭运动,可以让妈妈们保持活力,对抗疲惫。同时,也可以帮助孩子发泄掉多余的精力,让入睡过程变得更加顺利。需要注意的是,激烈运动最好不要选择入睡前进行,否则孩子太过兴奋,效果就是会适得其反了。

02

心理层面减压


自我觉察——


这段时间的亲子冲突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大人心中充满了各种负面情绪。有调查表明,疫情开始以来,最常见的情绪是易怒,此外还包括恐惧、抑郁、疑病、强迫等等。


大人有这样的情绪,看孩子也会特别不顺眼。


平时可以轻轻放过的事,现在就怎么都看不顺眼,非要闹一场才能罢休。这就是疫情对亲子关系造成的无形压力。


要避免这种问题,父母需要对自己的状态保持觉察和警惕。


如果感觉自己特别想发火,最好先深呼吸一下,静下来,看看自己是怎么了,内心有什么感觉,这些感觉有多少和孩子有关,有多少来自本身的压力……通常如果这些觉察能够成功,亲子冲突至少可以减少50%。

允许孩子不完美——


学校网上复课,让父母看到了孩子学习状态。孩子可能睡觉、走神、答不上问题、随意插嘴……这些都是大人平时看不到的。孩子的不完美有时会刺激大人,让他们产生恨铁不成钢的感觉。


其实,大人们应该看到,孩子是不可能完美的;同时,这网课本身也不是完美的。小小的屏幕,不但削弱了师生间的交流,还容易让孩子的眼睛劳累,影响他们的学习状态。


既然是这样,父母又何必对孩子求全责备呢?


接受不完美,尤其是接受非常时期的种种不如意,这种态度,才有助于孩子在这个困难的阶段克服诸多问题。

寻求表达——


边上班边带娃产生的压力是成倍增加的。满肚子恼火,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无法避免。


所以,我们需要找到一两种表达情绪的方法,帮助自己获得释放。


这些方法应该是平时熟悉的那一些,比如弹琴、下棋、烹调、唱歌,甚至是打开某宝,买点喜欢的东西宠爱自己,都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虽然剁手的时候会有点心疼,但只要能带来一点快乐,帮助我们度过眼前的压力,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现在已经是农历二月,到处春意盎然,充满希望。相信很快,这场困扰中国的疫情就会出现转折,人人复工复产,宅家的妈妈也要回去上班。


那时候,当回顾这宅家带娃的日子,说不定会很佩服我们自己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