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高一的孩子有点厌学怎么办?

枫叶4766


其实无论是孩子还是大人,无论工作还是学习,我们的会有疲劳期,厌烦期,换位思考,这个时候就放俩天假,俩天反思假。一点也不要学习,就在家里,想做什么做什么。大人也不要唠叨,也不用教育,磨刀不误砍柴工,适当的放松,放松身心和心情。

俩天的功课也可以追回来,但不是这俩天。心态决定学的好不好,心态决定学的有没有效果。就像这次疫情期间,在家的孩子放飞自我的狠玩了一阵子后,主动拿起书本,主动去上网课。

高一的孩子比我们想象的成熟,比我们想象的聪明,俩天的轻松,不能代替长久的轻松,相信他们,请给予他们理解和尊重。



兰朵


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则故事,一个高二学生成绩落后,不努力不上进,每天不思进取,对于学习完全没有兴趣,唯一感兴趣的点就是喜欢看电视,然后有一天他的父亲,趁着吃饭,两个人心情都特别好的时候,就问他,“儿子,你想考哪个大学?”儿子沉默了,最后抬起头冲着父亲说:“我想考中央戏剧学院。”我想有的父母可能听到这个就会提出反对,有的甚至发火,但是孩子的父亲,却说:“儿子,考这个得多少分,父母支持你。”儿子一听父亲这么说,眼睛都发光了,说:“爸,我英语不好,我把英语赶上去,艺考再努力我一定可以的。”于是,儿子就开始了漫长的奋斗,开始学英语,后来发现别的科也不行,还自己主动要求去补课,最后成绩有了一个显著的提升。由此可见,当你换一种方式去教育孩子的时候,也会变得很有效。其实,这就是一种内驱力,只有让孩子学会自己学习,并且明白学习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才能让他真正爱上学习。换句话说,内驱力其实也是让孩子对于自己所学的东西感兴趣,从而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而在我们的传统教育中,大部分孩子都是在父母的催动下学习,给孩子产生了一种错觉,好像学习这件事是为了父母,这样的话孩子就会丧失内驱力,对他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是有影响的。所以,这也应该作为父母值得反思的地方。多想想怎么提高孩子的内驱力。内驱力包括:孩子的归属感,孩子的自主性,孩子的成就感,孩子的自我要求。


工程人小陈


凑热闹。

所有的厌学都有原因,无论学习好不好,并不是学习不好才会厌学。要找到原因才能针对原因处理。学习不好的厌学的原因也不一定是因为原也不一定是因为学习,当然因为成绩不好的原因概率较大,也比较好理解,因为成绩成绩不好,得不到尊重,没有成就感,感觉没有前途,这些原因都比较正常。家长有能力的话多做心理疏导,分析成绩不好的原因,看看是否能提高成绩,成绩提高了,就能找回自信,其他自然就好了。我女儿小学3年级前就处于这种状态,后来我用了一年时间帮她把成绩提高了,后来当班长,进大队,自信也回来了,最好成绩考到全校第4名。

其他原因成绩好不好都可能,比如恋爱,家庭变故,校园欺凌,思想变化,这些原因导致厌学也一样要做心理疏导,尽可能排除原因,毕竟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分析能力都比较差,很多原因都可能导致心理变化,从而厌学。

心理疏导是个长期工作,不要期望聊一次天就能出问题解决,小孩子管大人的话叫鸡汤或者大道理,没问题,只要家长的话不要太离谱,贴和实际,孩子还是会接受的。其实这也是灌输价值观的过程,一旦孩子形成了向上,努力阳光,谦虚的价值观,大人就可以放心孩子的方向了。


kim5659


很高兴收到邀请,我现在一家教育公司做老师。

先说学习:孩子的成绩应该是不太好吧,孩子在听课的时候听不懂。觉得难。听不进去。导致大脑一片空白,甚至老师再讲的时候,孩子不懂就容易走神了,时间长了就会厌学情绪。孩子在小学初中学习的时候,家长应该没有很去重视吧。

再说就业:目前学历是一个敲门砖,就拿销售公司来说,最基本是大专,然后本科。目前北京在线教育公司招聘起步就是本科。如果孩子不好好学习。未来就业也是替孩子担心。未来让孩子做什么?


开怀二笑


我初三因为中考发挥失常,认为自己天赋异禀,只是时运不济,高一想休息一段时间,在开始学习,高一才15岁,不学习突然就发现太多太多让我眼花缭乱的新鲜事物,我的心静不下来,回不去了,最后高考269分,我现在都记得,我还是满不在乎,但是,当我成绩出来那一刻仿佛被打上一个没有出息的标签,再也没有人来关心我,我的那些所谓朋友也再也没有找过我,还有着一点点最后的骄傲和倔强,选着复读一年,那一年对我来说是天昏地暗的一年,和充满遗憾的一年,最后成绩429,我充满了不甘心,我知道要是在多给我一年我一定不会是复读的那个成绩!所以,望你珍惜你的高一高二,那是弥足珍贵的时光,哪样眼花缭乱的灯红酒绿,在你以后看来不过如此,对于你现在来说,毫无价值!加油少年


民安医生


孩子有点厌学,家长需要从以下几点来分析,找到他厌学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1. 大多数的孩子对未来没有清晰的规划,他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或者他有什么想法不愿意跟家长说。引导他去看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是未来的自己是什么样的。

2. 看孩子是否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了,他在学习方面找不到自信和成就感也许就会失去上学的勇气。跟孩子好好聊聊他在学习上的痛点,为什么厌学,是怕麻烦,还是学不会?

3. 在学校是不是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了?和老师,还是同学之间有什么样的事情发生?这也是家长有必要了解的。

4. 家长也内观一下自己,最近家里是不是发生什么特别的事了,比如夫妻关系是不是需要调整?家里是不是有让孩子担忧的事情而无心顾及学习?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家长在跟孩子沟通这个问题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方式方法,语气语调,对孩子做到充分的尊重与接纳,明确沟通的目的,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



心理咨询芳姐


中考的时候因为失误差1.5分无缘我们县的重点高中,而在我们这里普遍存在着对这学校的歧视(毕竟学生学习不好,即使是在别的地方表面不说这种歧视还是存在,老师们也会为了让我们考的更好夸大重点高中和其他学校的区别,杠精勿喷)。在成绩出来后一直到开学前,我都对这所学校乃至这个世界充满了恶意。

后来开学的几次月考,在班里考了第一,老师也对我十分重视,而我的性格是别人看重我,我就会更加努力,所以对这个学校也有些喜欢了。而有些和我一样因为失误考了进来的,自暴自弃,最终害了自己。而我考上了一所不是很优秀但我很喜欢的学校。

我认为孩子厌学可能是

1.老师家长重视不够,缺乏沟通,孩子缺乏自信

2.在学习上找不到自信,可能沉迷游戏等其他事物来找回自信

3.结交了一群同样厌学的朋友

所以希望家长能足够重视,多和孩子沟通给孩子自信。如果是学习上的漏洞要抓紧补,避免高三压力太大。孩子也要上进,树立目标,才有动力。

(个人观点,欢迎交流。)


薇然


一、同一性质的压迫会对事物发展的结果产生越来越负面的影响。

比如写不完的作业,上不完的辅导班,家长一遍遍的“威胁”等等。

二、人们总是愿意为自己喜欢的事情去付出更多的精力,对厌恶的事情产生抵触。

学习的过程本就是一个吃苦的过程,在青春期的孩子身上得格外明显。

三、青春期的逆反心理。你让他往东他就往西,你让他说一他就说二,这是青春期孩子所存在的普遍现象。

了解原因后我们应如何应对?

一、减少压力,学业上的压力,心理上的压力,最重要的是来自家庭的压力。一定要减少对孩子的“威胁”,这不仅会产生逆反心理久而久之变成行为模式,而且会对学习产生厌恶。

二、多多表扬,表扬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表扬。比如在孩子写作业时,表扬他学习认真,这会让孩子下意识的认为这件事是对的,这样做就会受到表扬,这样会比批评要好得多。

三、究其根本是父母与孩子之间存在着认知差距,具体来说就是父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这关系着大多数孩子乃至家庭的命运,而在孩子心中他们所在乎的更多是自身的感受,因为他们看不到学习的重要性,书本当然没有游戏更加刺激,所以让孩子了解到其重要性才是问题的根本。

每个人都是第一次为人父母,也根本没做出相应的准备,试想考学要看书学习,考证要学习,社会上不论做什么事先都要进行学习,唯独没有学习如何去做父母这岂不是很荒谬。

关于家庭教育,本人笔拙三言两语可能说不到精髓,推荐看一些如何做父母或者有关教育的书来学习更多的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暮冬的心理学小屋


高中学习难度大,如果学得进的不会厌学,如果学不进去的估计都在读天书,所以会产生厌学,家长老师要配合怎样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还有调节孩子的积极性,让他树立目标理想,为啥学习,学习是为了什么目标,学习是一个枯燥无味的事业,要把学习当成自己的工作来学习。

我家女儿也是刚刚高一,刚开始前半学期理科的难度大,学习进度快,孩子出现学不进的理科,心情烦躁不安,作为家长只有耐心跟孩子交谈,她需要什么样的帮助,额外的辅导班,那么要怎么样针对性的辅导才能有效果,因为高中学习时间紧,在有效的时间里要得到有效的成果。针对性的报科报班,我家女儿主要数学不好,那么我就对她主攻数学,小班课,一对一都报上,就这样半学期下来数学成绩提高啦,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啦,学习兴趣也有啦。因为我跟她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知识改变命运,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学习靠自己,我们只是提供你想要的服务,你需要什么家长提供什么,主要学习读书还是在于你自己”。这就是我对我家高一孩子的教导观点!😊😊


金金


刚刚步入高一,可以说最紧张的高中生活才刚刚开始。如果发现孩子厌学,家长一定要重视并及时搞清原因。孩子刚刚经历过初中升高中考试,就目前升学教育规模来讲,其难度不亚于高考,甚至比高考容易使孩子身心俱疲,产生重压之后的应激反映,从而演变成厌学情绪,如不及时疏导,可能会导致厌学情绪更加严重。建议家长要耐心搞清楚孩子厌学得原因,从而有的放矢针对性的解决。首先,与学校保持良好沟通,了解孩子是否适应高中生活,产生厌学思想是学业过重原因还是新的环境让孩子暂时不适应?如果是前者原因,及时寻求心理疏导,高中学习才开始,学业重应该不是真正原因,而是孩子可能对未来知识的产生畏难情绪,及时进行专业心理疏导即可解决;如果是后者,家长和学校配合,多进行家校和学生几方的情感沟通交流,在学业和情感交流上稍稍以情感交流为主,在合理安排时间的前提下,多交朋友,适当出去旅游,转移注意力,除了文化知识之外,让热爱,热情、好奇,勇敢等能与外界和谐的美好情感充盈孩子的内心和精神世界,孩子从内而外坚强丰富起来,自然会慢慢调节好最初的厌学情绪,回归正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