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你認為李鴻章是愛國者還是賣國賊?

紅雨說歷史


你認為李鴻章是愛國者還是賣國賊?(關注葛大小姐,天天曆史故事!)


丈夫隻手把吳鉤,意氣高於百尺樓。一萬年來誰著史,三千里外慾封侯。

晚晴重臣李鴻章功過是非如今仍然爭論不休,他一心自強,師夷長技以制夷,大搞洋務運動,清朝有了所謂的“同治中興”,並一度建立了號稱世界第二大海軍北洋水師;他“忍辱負重”,多次代表國家與列強簽訂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李鴻章三個字成了賣國賊的代名詞。

關於李鴻章的故事,小編建議大家看一看《走向共和》這部電視劇,基本符合歷史。今天,我們從美國記者的一篇採訪中,看一看李鴻章的思想,窺一斑而知全豹。

甲午戰爭後,李鴻章在國內罵聲一片,只好出去躲清靜。1896年8月,李鴻章訪美,受到了美國人的熱烈歡迎和極大觀眾,總統克利夫蘭親自接見,9月3日,《紐約時報》採訪了這位號稱東方俾斯麥的晚清重臣,李鴻章答記者問亮點波多。

李鴻章與俾斯麥

美國記者:尊敬的閣下,您已經談了我們很多事情,您能否告訴我們,什麼是您認為我們做得不好的事呢?

李鴻章:我不想批評美國,我對美國政府給予我的接待毫無怨言,這些都是我所期望的。只是一件事讓我吃驚或失望。那就是你們國家有形形色色的政黨存在,而我只對其中一部分有所瞭解。其他政黨會不會使國家出現混亂呢?你們的報紙能不能靠國家利益將各個政黨聯合起來呢?

美國記者:那麼閣下,您在這個國家的所見所聞中什麼使您最感興趣呢?

李鴻章:我對我在美國見到的一切都很喜歡,所有事情都讓我高興。最使我感到驚訝的是20層或更高一些的摩天大樓,我在清國和歐洲從沒見過這種高樓。這些樓看起來建得很牢固,能抗任何狂風吧?但清國不能建這麼高的樓房,因為颱風會很快把它吹倒,而且高層建築沒有你們這樣好的電梯配套也很不方便。

美國記者:閣下,您贊成貴國的普通老百姓都接受教育嗎?(在清國,男孩,才是真正的孩子”)

李鴻章:我們的習慣是送所有男孩上學。我們有很好的學校,但只有付得起學費的富家子弟才能入學,窮人家的孩子沒有機會上學。但是,我們現在還沒有你們這麼多的學校和學堂,我們計劃將來在國內建立更多的學校。

美國記者:閣下,您贊成婦女接受教育嗎?

李鴻章:(停頓一會兒)在我們清國,女孩在家中請女教師提供教育,所有有經濟能力的家庭都會僱請女家庭教師。我們現在還沒有供女子就讀的公立學校,也沒有更高一級的教育機構。這是由於我們的風俗習慣與你們(包括歐洲和美國)不同,也許我們應該學習你們的教育制度,並將最適合我們國情的那種引入國內,這確是我們所需要的。

美國記者:總督閣下,您期待對現存的排華法案進行任何修改嗎?

李鴻章:我知道,你們又將進行選舉了,新政府必然會在施政上有些變化。因此,我不敢在修改法案前發表任何要求廢除《格利法》的言論,我只是期望美國新聞界能助清國移民一臂之力。我知道報紙在這個國家有很大的影響力,希望整個報界都能幫助清國僑民,呼籲廢除排華法案,或至少對《格利法》進行較大修改。

美國記者:閣下,您能說明選擇經加拿大而非美國西部回國路線的理由嗎?是不是您的同胞在我國西部一些地區沒有受到善待?

李鴻章:我有兩個原因不願經過美國西部各州。第一,當我在清國北方港口城市擔任高官時,聽到了很多加州清國僑民的抱怨。這些抱怨表明,清國人在那裡未能獲得美國憲法賦予他們的權利,他們請求我幫助他們使他們的美國移民身份得到完全承認,並享受作為美國移民所應享有的權利。而你們的《格利法》不但不給予他們與其他國家移民同等的權利,還拒絕保障他們合法的權益,因此我不希望經過以這種方式對待我同胞的地方,也不打算接受當地華人代表遞交的要求保證他們在西部各州權益的請願信。

第二,當我還是一名優秀的水手時,就知道必須學會自己照顧自己。我比別人年紀要大好多歲,從溫哥華回國的航程要比從舊金山出發更短些。我現在才知道,清國“皇后號”船體寬闊舒適,在太平洋的所有港口都難以找到如此之好的遠洋客船。排華法案是世界上最不公平的法案。所有的政治經濟學家都承認,競爭促使全世界的市場迸發活力,而競爭既適用於商品也適用於勞動力。我們知道,《格利法》是由於受到愛爾蘭裔移民欲獨霸加州勞工市場的影響,因為清國人是他們很強的競爭對手,所以他們想排除華人。如果我們清國也抵制你們的產品,拒絕購買美國商品,取消你們的產品銷往清國的特許權,試問你們將作何感想呢?不要把我當成清國什麼高官,而要當成一名國際主義者,不要把我當成達官貴人,而要當作清國或世界其他國家一名普通公民。請讓我問問,你們把廉價的華人勞工逐出美國究竟能獲得什麼呢?廉價勞工意味著更便宜的商品,顧客以低廉價格就能買到高質量的商品。你們不是很為你們作為美國人自豪嗎?你們的國家代表著世界上最高的現代文明,你們因你們的民主和自由而自豪,但你們的排華法案對華人來說是自由的嗎?這不是自由!因為你們禁止使用廉價勞工生產的產品,不讓他們在農場幹活。你們專利局的統計數據表明,你們是世界上最有創造力的人,你們發明的東西比任何其他國家的總和都多。在這方面,你們走在了歐洲的前面。因為你們不限制你們在製造業方面的發展,搞農業的人不限於搞農業,他們還將農業、商業和工業結合了起來。你們不象英國,他們只是世界的作坊。你們致力於一切進步和發展的事業。在工藝技術和產品質量方面,你們也領先於歐洲國家。但不幸的是,你們還競爭不過歐洲,因為你們的產品比他們的貴。這都是因為你們的勞動力太貴,以致生產的產品因價格太高而不能成功地與歐洲國家競爭。勞動力太貴,是因為你們排除華工。這是你們的失誤。如果讓勞動力自由競爭,你們就能夠獲得廉價的勞力。華人比愛爾蘭人和美國其他勞動階級都更勤儉,所以其他族裔的勞工仇視華人。我相信美國報界能幫助華人一臂之力,一取消排華法案。

美國記者:美國資本在清國投資有什麼出路嗎?

李鴻章:只有將貨幣、勞動力和土地都有機地結合起來,才會產生財富。清國政府非常高興地歡迎任何資本到我國投資。我的好朋友格蘭特將軍曾對我說,你們必須要求歐美資本進入清國以建立現代化的工業企業,幫助清國人民開發利用本國豐富的自然資源。但這些企業的管理權應掌握在清國政府手中。我們歡迎你們來華投資,資金和技工由你們提供。但是,對於鐵路、電訊等事物,要由我們自己控制。我們必須保護國家主權,不允許任何人危及我們的神聖權力。我將牢記格蘭特將軍的遺訓。所有資本,無論是美國的還是歐洲的,都可以自由來華投資。

美國記者:閣下,您贊成將美國的或歐洲的報紙介紹到貴國嗎?

李鴻章:清國辦有報紙,但遺憾的是清國的編輯們不願將真相告訴讀者,他們不象你們的報紙講真話,只講真話。清國的編輯們在講真話的時候十分吝嗇,他們只講部分的真實,而且他們也沒有你們報紙這麼大的發行量。由於不能誠實地說明真相,我們的報紙就失去了新聞本身的高貴价值,也就未能成為廣泛傳播文明的方式了。

看了李鴻章的回答,大家人為李鴻章到底是不是賣國賊呢?


葛大小姐


那時候沒國家這個概念,大清只是統治階級女真族的私有物。李鴻章身處高位,在歷史車輪下盡人力聽天命罷了。他最後以老邁之軀赴日談判,染血而歸也只換的清廷的苟延殘喘,又能改變什麼?


幸福來敲門156795391


李鴻章是近代歷史上爭議最大的歷史人物,不像慈禧,汪精衛等人被公認為中華民族的罪人,簡單的片面的說李鴻章是愛國者或是賣國賊都不太正確,說他是愛國者吧,李鴻章一生簽訂的那些條約是喪權辱國,割地賠款,說他是賣國賊吧,那些條約的簽訂都是受到慈禧的肯定和允准才簽下的,他自己根本做不了主,雖然很多條約的簽訂李鴻章都是以全權代表大臣的身份簽訂的。對於李鴻章是愛國者還是賣國賊分別舉例大家自行判斷。

提到李鴻章很多人想到了就是不平等條約,但是他還是一個著名的改革派洋務運動的領導人,在洋務運動期間李鴻章衝破重重封建守舊勢力的阻礙創造了中國歷史上眾多的第一,比如:李鴻章利用當時上海商人的贊助引進洋人的機器設備在上海創辦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家近代軍工企業——上海洋槍三局;當時為了打破英國對中國電報業務的壟斷在李鴻章的支持下中國從大沽口到天津鋪設了中國第一條電報電纜線,隨後成立了中國第一家電報公司;清朝中期以後由於京杭大運河堵塞清朝的漕運改為海路,當時中國的海運被英美合資的旗昌公司壟斷,為了打破壟斷李鴻章成立中國第一家民營輪船公司--上海招商局輪船公司,,,,,,這些利國利民的舉措不勝枚舉。

中國自從進入近代社會以來就不斷遭到西方列強以及新興強國日本的野蠻侵略,李鴻章從剿滅天平天國以及捻軍之後受到清政府的青睞和倚重,由於是洋務派的主要領導人他在主持洋務運動中難免要接觸外國的科技文化以及國際準則,這為他以後主持中國外交奠定了基礎。可是他的外交手腕就是以夷制夷,以保住和局為主要目的,以退讓為原則,利用列強之間的矛盾在談判桌上為中國爭取一定的利益,可是與之相伴隨的卻是中國眾多主權的喪失,這一點無論是對法國,日本,俄國還是八國聯軍都有具體而明顯的表現,但是他的這一套算不上高明,與同一時期的伊藤博文和俾斯麥來比他還是有很大的差距,但是有一點大家要知道國家貧弱只能委屈求全。

無論是馬關條約還是辛丑條約在談判中以及即將簽訂條約以前李鴻章都曾請示慈禧的旨意,比如在馬關條約談判中清廷最後給李鴻章的電令就是讓他全部答應日本人的條件,儘快簽訂和約;在辛丑條約簽訂以前慈禧給李鴻章的指示是“應準照辦”,再次答應八國聯軍的條件出賣國家權益。這一切並不是說李鴻章沒有錯,但是錯誤的根本不在李鴻章身上,而是以慈禧為首的滿清權貴階層。而梁啟超在《李鴻章傳》中說到:“李鴻章為中國歷史上一人物,敬李鴻章之才,惜李鴻章之識,悲李鴻章之遇。”這樣的評價我認為還是很中肯的。

歡迎大家留言共同討論。


微風書房


李鴻章這個人後人對他的評價可以說是譭譽參半。讚譽他的人,是因為李鴻章推崇洋務運動開啟了中國工業近代化的浪潮。而罵他的人,則是因為李鴻章一生簽下的不平等條約太多了。其實在我看來,李鴻章一生簽下那麼多不平等條約,更多是他本人的無奈之舉,從晚清近70年時間裡面,清王朝多次對外戰爭基本上都沒贏過,而這最基本的原因其實是當時中國人心不齊,老百姓沒有國家和民族觀念,在封建統治時期,王朝更迭對於百姓來說僅僅只是換了個收繳賦稅的人而已,連清王朝在和外國戰爭的時候老百姓還在旁邊看風景,整個國家和民族都沒有和西方列強殊死一搏的念想和準備。清王朝不但不支持反抗勢力,還幫著洋人鎮壓自己的百姓,可以想想這樣的政府基本上已經病入膏肓無藥可救了。因此李鴻章無論籤不簽約,並不能改變清王朝的衰敗局面和當時國民愚昧無知的狀況,李鴻章僅僅只是作為一個為皇帝和慈禧辦事的人,簽約更多是慈禧給他下的命令,而作為一個普通大臣,單憑他一個人就算不簽約,也不可能挽回當時的局勢。而李鴻章調取海防軍費去給慈禧辦大壽修頤和園,歷史上確有此事,但也許很多人不知道李鴻章調取的那波軍費其實是“海防捐”,海防捐基本上是完全控制在慈禧手中,而不歸水師管理,不管李鴻章願不願意,這筆錢始終都會被慈禧拿去花。


西木焦君羊眾


有這麼一個人,他代表清政府簽訂了《越南條約》《馬關條約》《中法簡明條約》《辛丑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正是這些喪權辱國的條約,讓曾經的“天朝上國”被“四方蠻夷”欺負的抬不起頭來。不少小夥伴可能已經知道了,沒錯,這個人,就是李鴻章。


救國臣or賣國賊?


看到其他回答非黑即白,我想說,在那個時代的一個風雲人物。除非是大奸大惡之人,否則很難把其歸為是“好人”還是“壞人”。人是複雜的,沒法簡簡單單分為“好人”和“壞人”,所以那些叫嚷著李鴻章是賣國賊,千古罪人的人。或是呼喊著李鴻章是愛國者,挽救大清於水深火熱的人,皆不敢苟同。


咱們還是先來了解一下李鴻章的生平。李鴻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本名章銅,字漸甫,號少荃,安徽合肥人。晚清名臣,洋務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與曾國藩、張之洞、左宗棠並稱為“中興四大名臣”。世稱“李中堂”。


當時的大清國,可謂是外患四起,內亂不斷。這個曾經輝煌無限、由關外女真民族建立的中國最後一個封建大王朝已經走到了末路。而李鴻章呢,是真心想要振興這腐朽的大帝國。操練北洋水師,大搞洋務運動,能幹的都幹了,就這點上來說,這人臣做的是問心無愧。

但是,在這些事上,他自己也是撈了不少銀子的。發國難財,這一點洗不清。


“賣國”由來


有人可能會問了,他這麼嘔心瀝血,為啥時至今日很多人提起他還是會說一句“賣國賊”呢?要這麼看,當時的大清國,北方義和團搞得是如火如荼,席捲了大半個中國!基本上是個人都能喊出那句“扶清滅洋”。慈禧老太后一看,屁民都這麼生猛!那自己也得表示表示,接著老太后就宣佈義和團為合法組織,並且“向列強宣戰”。

(說句風涼話,“向世界宣戰”古往今來她慈禧還真是第一人,武則天都沒幹過這麼有魄力的事兒。)

慈禧打出了自信,但李鴻章是個明白人,這是要活生生亡國的節奏啊!咱舉個例子,校門口有個小流氓,打了你一拳,搶了你吃午飯的五塊錢,你不甘心吶!於是在他準備轉身走的時候鼓起勇氣踹了他屁股一腳...結果可想而知,小流氓扭頭再揍你一頓把你剩下的兩塊錢也搶走了。


於是李鴻章表示:“此亂命也,粵不奉召”。李大人一表態,南方各省也明白了,紛紛對慈禧的抽風表示拒絕,還搞了個“東南互保”。於是,“抗旨”的李鴻章在北方那群喊打喊殺的人眼裡,就成了畏懼洋人的賣國賊。

再後來的事大家差不多都知道,慈禧被小流氓一路攆到了西安,喊出了那句千古名句:“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


千古罵名,一生背鍋


這時候誰來收拾爛攤子呢,只好麻煩李大人了。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曾稱李鴻章為“大清帝國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強一爭長短之人”,我想李鴻章在談判桌上籤下自己的名字之時,捏著筆的手一定在顫抖吧。

不是因為慌張,不是因為害怕,而是悲憤。

在談判的時候,洋鬼子們可是獅子大開口。誰也不是傻子,逮著機會誰都想賺把大的。李鴻章為了壓一壓洋人的價,在談判桌上多次吐血,同時還頂著國內民眾的謾罵。在日本簽訂《馬關條約》的時候,被一個日本浪人照臉上打了一槍,這一槍使得大清國少賠了一億兩白銀。

值得一提的是,在《馬關條約》簽訂後,李鴻章認為這是一生的恥辱,發誓終生不履日地,兩年後他出使歐美,途經日本橫濱不肯登岸。當時換乘輪船,是需要用小船擺渡的,他一看是日本船,就怎麼也不肯上,最後沒有辦法,只好在兩艘輪船之間架了一塊木板,75歲高齡老人,在呼呼悠悠地海面上,就那麼毅然決然地蹣跚著步子,慢慢騰騰地挪過去。

我想說,不論他是愛國者還是賣國賊,這都是一種氣節。

再後來,李鴻章又代表清政府簽訂了《辛丑條約》,其中有一條款項是要清政府賠償四億五千萬兩白銀。結合當時四億五千萬人口的中國,人均一兩,是一種侮辱,風燭殘年的李鴻章接受了這個侮辱。

李鴻章在簽字回來之後大口吐血,後病逝於北京,享年79歲。

李鴻章去世的消息傳來,慈禧的眼淚當場就流了下來,感嘆說:“大局未定,倘有不測,再也沒有人分擔了。”

革命黨的黃興曾求見過李鴻章,開門第一句就問他“你為什麼不幫我們趕走清廷,恢復漢人江山?”李鴻章沉默良久,回答說:“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吧”。

至此,心中悲涼已無言以表。

“當戎馬壓境之際,為忍氣吞聲之言,旁觀者尤為酸心,況鴻章身歷其境者!”

他愛國嗎?愛國。

他賣國了嗎?賣了。

那他是什麼?他是一個人。


長安月moon


李鴻章在中國近代史上一直是富有爭議的,晚清多數的不平等條約都籤自他之手,於是乎被冠以賣國賊的稱呼!

在說李鴻章究竟是不是賣國賊之前,我們先來看一下中外各界對李鴻章的評價;



梁啟超在李鴻章去世後著作《李鴻章傳》裡寫到:“李鴻章必為數千年中國歷史上一人物,無可疑也。李鴻章必為十九世紀世界歷史上一人物,無可疑也。”同時也說道“實力之所在,即勝利之所在...徒罪李鴻章一人,嗚呼何哉?”



歷史學家唐德剛曾經評價說:“中國近代以來百年外交史上,一共出了"兩個半"的外交家,一個是李鴻章,二個是周恩來,半個則是顧維鈞。”

毛澤東在評價李鴻章只說了六個字:“水淺而舟大。”言史君認為非常客觀的評價。

日本人這樣評價李鴻章:“知西來大勢,識外國文明,想效法自強,有卓越的眼光和敏捷的手段。”



美國人對於李鴻章的評價:“以文人來說,他是卓越的;以軍人來說,他在重要的戰爭中為國家做了有價值的貢獻;也從政來說,他是這個星球上最古老的且人口最多的的國家的人民提供了公認的優良設施;以外交家來說,他的成就使他成為外交史上名列前茅的人”



言史君認為李鴻章是愛國者,他不是一個賣國賊。即使李鴻章沒有代表清政府去簽訂這些不平等條約,難道在列強的威逼下,能不簽訂嗎?但是換一個人去簽訂誰又能有李鴻章的能力,在最壞的情況下爭取最有利的條件呢?甲午中日戰爭失敗以後,李鴻章率團赴日本談判,將原本日本要求的賠償談至兩億兩對於當時的情況下來說,已經是極限了。回國後,李鴻章密約俄國,以承認俄國在華利益換來了日俄關係的緊張,事實上也確實爭取來了像李鴻章自己所說的二十年的和平。

在封建時代,身為人臣的李鴻章因為時局導致大節有失,被冠以賣國賊的稱呼。但縱觀李鴻章一生,其功勞和過失都是時局所致,屬難推脫。

言史君用一句話總結:“權傾一時,謗滿終生,於時局功勳卓著,於百姓多有過錯。”

李鴻章自己曾說一句話:“他只是一個為破屋縫縫補補的小糊匠罷了”

我是歷史中簡堂言史君,專注於清史,感謝閱讀,歡迎評論,點贊,轉發和關注】


歷史中簡堂言史君


李鴻章是中國近代史很複雜的名人!他既使大清朝中興名臣,又簽定了很多辱國傷權的條約。李鴻章著為漢人能在朝政府幾十年掌握大權,能一直獲得慈禧信任,並能左右蓬源,實在是官場的不倒甕!李鴻章一生最大功績是舉辦了洋務運動,使中國真正實現了與世界接軌,李鴻章的聲譽在當時也是享譽主要強國,他去世後,當時無一漢臣能支撐大清朝。袁世凱雖也是清朝名大臣,但事實證明,袁世凱是清朝最後的掘墓人。


三哥7536


李鴻章是近代中國的重要人物,可稱得上是當世梟雄。不能一刀切地說他是愛國者還是賣國賊,他做了很多對國家有利的事,當然也有過失。總的來說,我認為李鴻章功大於過。

李鴻章早年入仕之後不久就遇到了太平天國運動,他的老師曾國藩的湘軍與太平天國打得難解難分。為了幫助曾國藩對抗太平天國,李鴻章也組織起淮軍。淮軍配合湘軍最終將太平天國撲滅,這算是他為清末的社會穩定立下的一功。

太平天國運動開始後不久,他又追隨老師曾國藩積極進行洋務運動,放眼看世界,力圖通過提高國內的工業和武器水平讓中國擺脫被列強欺負的態勢。在洋務運動中,李鴻章非常活躍。李鴻章是慈禧太后的紅人,任直隸總督、北洋大臣,他利用這些便利和職權積極推動中國近代工業化。創辦了中國近代第一個造船廠、第一條鐵路、第一座鋼鐵廠、第一座機器製造廠、第一所近代化軍校等等,奠定了中國的近代乃至現代工業基礎。最值得一提是李鴻章花費10年時間傾力打造的北洋水師,當時號稱是亞洲第一,世界第八。水師建成後,世界對中國的刮目相看。然而,北洋水師在與日本的戰爭中全軍覆沒,令國人頓足嘆息。雖然主要責任不一定是李鴻章,但作為統帥,也必然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至於後來與日本簽訂的《馬關條約》,那也是在不得已情況下籤的城下之盟。話說李鴻章在與日本人談判時,還是為中國挽回了一些損失的。伊藤博文評價李鴻章“知西來大勢,識外國文明,想效法自強,有卓越的眼光和敏捷的手腕”。可見對於日本人來說,李鴻章也是一個令人尊敬的對手。

至於後來的八國聯軍進北京逼中國籤的《辛丑條約》,其責任基本要算在慈禧太后的身上。要不是慈禧太后看不慣洋人看輕自己,不捨得權力,也不至於對全世界宣戰,也就不會有後來的《辛丑條約》。雖然談判和簽約的李鴻章,但責任絕不在李鴻章,他只是無奈被慈禧叫去背鍋的。首都被佔,他除了在談判桌上儘量挽回,還能做什麼呢?如果據此就說李鴻章是賣國賊,那實在說不過去。

李鴻章最大的汙點就是利用職務之便大肆斂財,這個是坐實的。據梁啟超估算,李鴻章死後,他的家族資產在兩千萬兩白銀以上,所以有“宰相合肥天下瘦”一說。他斂財主要是在洋務運動的過程中進行的,而李鴻章主持的洋務基本是由盛宣懷去執行,有人說盛宣懷是李鴻章斂財的白手套。斂財的手段主要有向外國銀行借款和民間融資,用來開辦工廠、修築鐵路、發展航運等,資金到了他們手裡則免不了要雁過拔毛。盛宣懷在孝敬李鴻章的同時,自己也會留一部分。

李鴻章位列是晚清四大名臣,為清朝的延續和中國近代工業化立下漢馬功勞,可是大肆斂財也是他人生的一大汙點。


哈達博士


事實的賣國,但心裡不情願,李鴻章不應該認為是賣國賊。那個清朝末年落後愚昧的封建年代,本來就是被魚肉的國家,國家被割據,沒有李鴻章,也會有張鴻章,王鴻章來處理,他們是總理事務大臣,跟洋人打交道是很正常的。國家落後就會被捱打,蹂躪。這個已經被歷史慘痛的教訓給深深地烙印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裡。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


成都傳媒集團劉慶華


統治階級的魁子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