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為什麼我讀完《三體》,覺得沒一點意思,別人看過後評價卻那麼高?

宋育平倉央嘉措


個人讀完三體有三點感受:硬科幻,格局宏大,描寫真實。本人讀書不多不少,反正沒讀過任何一部像三體這樣的小說,感覺非常震撼。

我第一次看三體是聽小說,一邊開車一邊聽,斷斷續續花一個月聽完第一部覺得很無聊。

後來有機會看紙質書,逐字逐句看,一看就停不下來,一天一夜看完了第一部,後來又花了幾天看完了整個三部曲。

第一點是“硬”科幻。很硬很硬,和其他科幻天馬行空的瞎扯不同,作者在天馬行空想象的同時,會把每一件事科學原理講得清清楚楚,就像科普讀物和小說結合體,如果不靜下心看,很容易看不下去。

第二點是無比真實。書裡橫向縱向寫了不同時期的歷史、政治、文化、生活、科學、經濟等等很多方面,很多細節寫得非常真實,彷彿作者親身經歷一樣,也能讓讀的人身臨其境。

第三點是格局宏大到極端。空間上是宇宙級的,時間上從幾千年前到宇宙毀滅再到宇宙重生,讀完了感覺非常震撼,格局大到極端,恐怕世界上沒有任何一本書能夠超越三體的格局了吧。


franksteins


我08年前後開始看三體,陸陸續續幾年看完了。看完三體之後,我就看過一篇科幻小說,就是北京摺疊。看完北京摺疊後,我微笑著對自己說,還可以十年不用讀科幻。即便是獲獎作品北京摺疊和三體對比,哪怕是和三體的某一段情節對比,都幼稚的想小學生。


扎心姐夫


⊙ω⊙我第1次看我也看不進去,草草讀了一遍,我也感覺沒什麼意思。

後來我就認真讀了讀,發現這本書寫的挺不錯。

宏大的世界觀很是吸引我,(ಡωಡ)希望你們認真的讀一讀吧,草草的讀一遍也可以,(~ ̄△ ̄)~我感覺3體很有意思。


中獎丶絕緣


因為你看不懂,三體是理工男寫給理工男和準理工男看的,首先翻開書之前,你需要對物理,數學,天體物理學,量子物理和相對論等大量理工學科有一定程度的甚至是比較深的瞭解,這是能看下去的基礎,沒有這個就別浪費時間了。而要看懂你需要對心理學和社會變化有足夠認知和非常強大的心理,你的生活中有過大起大落,被生活按在地上瘋狂摩擦後還有勇氣站起來對生活的不公吐口水,豎中指。三體這本書面向的受眾不是有著小資情調嚮往浪漫生活的絕大部分普通人。三體是一本勇士寫給勇士的日記,它沒有精彩紛呈的描寫也沒有浪漫抒情的語句,它用最簡潔的語言描寫最宏偉的史詩。正如一萬個人心中有一萬個哈姆雷特,每個讀者心中也有自己的三體


黎明之後30


莽夫看水滸傳津津有味,看紅樓夢索然無味,年少輕狂看古惑仔哼哼哈嘿,老態龍鍾再看古惑仔不知所謂,初聞臭豆腐避之不及,痴迷之時回味無窮。看三體如此,無非是興趣不合,閱歷不夠,不得其道。



宅在家看劇


說明你認知高度處在高位,凌駕在作者思想境界之上,人們對神秘的,未知的事物膜拜或者敬畏,對和自己認知相近的事物或者感知產生共鳴,當然興趣愛好也是一方面,個人覺得也不外乎上面兩點。除此之外的情況,就比較傷人了,我就不說了🤭。


白水喝熱的


無法用語言形容的璀璨,看了三體才發現,外國的科幻都弱爆了,三體的場面之宏達,不無論是對物理定理的運用還是對人性的思考,還是對弱者與強者的對比,要不是因為外國一向對中國有偏見,這個觀念的宏達,只有看一遍才能感覺到。


拍拍熊67829835


個人觀點:1.讀一本書,第一遍如果沒有搞懂,我建議你過段時間讀第二遍,如果還讀不懂,那請放棄,因為要麼這本書不適合你,要麼你內心對著本書有牴觸,沒必要再讀下去了,當然,如果你硬要搞懂,那你可以讀第三遍,但請放下偏見與傲慢。

2.說劉慈欣《三體》文筆不好的,請去讀散文,去讀詩歌,去讀雞湯,硬科幻不適合你!

當然你也可以在瞭解了什麼是硬科幻,以及基本科幻概念後,再來讀第二遍。


袁朗977


《三體》就好像一塊粗糲的岩石,鑽進去才能看到五彩斑斕恢弘世界。

說它粗糲,主要是指它的文字描寫,很難給人以優美、流暢、奇妙的感受。說一開始讀如同嚼蠟也不為過。

《三體》這套書買了很久(本人科幻迷),至少有一年多時間,都沒看完第一本。看不下去,就好像光著腳在高低不平的碎石塊鋪就的路上行走,硌得疼、難受。

裡面的故事看起來很老套,人物形象呆板,起承轉合給人一種憋氣的感覺。

雖然總有一些小火花,使人不會把它同網絡爽文相提並論,但的確很難讓人產生一氣呵成讀下去的慾望。

尤其是遊戲那一段,感覺就是為了推動故事情節前進而把人類歷史生搬硬套。看了硌眼睛,想笑,簡直就是搞笑。

後來,網絡上各種評價讓人懷疑大家是不是讀了同一套書。還是這劉慈欣牛X到買通了這麼多水軍?

帶著懷疑的態度,讀下去,讀到第二本,拍案叫絕!這想象力,媽呀!絕了!

如果分析一下歐美日的科幻、玄幻、奇幻作品,總感覺每一條創意線被他們早早就寫絕了。外星人?各種吊打,社會發展的思考、倫理的思考;外星探索?各種西部片、宗教片包裝下的哲學、科學、數學思考;人和電腦關係?虛虛實實寫全了;機器生命?各種宏大、細膩和爆米花主題。

可《三體》呢?一本書裡包含了十幾個可以鋪成一個世界的超級牛X的科幻創意。

這想象力,天吶!膜拜!如果試著自己寫科幻小說,就會發現大劉太牛太牛了。

當然第三部,想象力依舊吊打全場,至少是吊打全國科幻。最後的結束,總有點理科生的冰冷邏輯過於豐滿,而缺少了一些人文溫暖的東西。

但《三體》的想象力、創造性太璀璨了。以至於如果被它的想象力創造力所折服,那麼其它的缺點都可以忽略不計。

誰會不喜歡一個外表粗糲,披著粗糙的石塊?泥土外殼,但內裡是藍寶石而且重達幾十噸的原石呢?

它奪目的光芒已經可以讓我們忽略它外表的不完美。甚至會讓人感覺,這種不完美,反而很動人。


智匯元


(劇透,慎讀)

三體一開始看的時候,吸引我的是對文革的描寫,是葉文潔這個文靜柔弱的女子在動盪年代漂流的悲慘經歷。將近五分之一的篇幅與科幻沒有一點關係,雖然曾看過大劉的鄉村教師等作品,知道他在現實與科幻間有跳躍式發展的習慣,可文革與科幻?這種強烈的對比反差一下就讓人慾罷不能了。

後來時空轉換到汪淼為主角時有點不適應,特別是進入三體遊戲的文字太多太枯燥了,什麼飛星啊三日臨空啊人列計算機啊,概念一大堆,簡單粗暴的為三體文明進行鋪墊。感覺就是在讀教科書,大大破壞了劇情發展的流暢性和趣味性,一度讀不下去了。

讓我堅持下去的就是對葉文潔命運的牽掛,對紅岸基地的好奇,因為前面那麼大篇幅的寫葉文潔,不可能後面沒有交代。當然也有物理科學家自殺的懸疑。

熬過了三體遊戲的部分,震撼接踵而至!文革造成了葉文潔對人類的背叛?從而導致三體人的入侵?科學發展被小小的質子鎖死?三光年外就有外星人在虎視眈眈?人類歷史的餘額已不足四百年?地球文明只不過是只蟲子?最震撼的是史強對蟲子的一番論述!

當時三體還沒獲獎,看完後卻已感慨萬千,大劉創造了一個宏大的科幻史詩,與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機器人系列不遑多讓!中國的科幻小說達到了一個新高度!

後來,讀到了三體的新版本,開篇不是葉文潔在文革時的遭遇了,而是汪淼的出場,這讓我完全無法接受!葉文潔這樣的靈魂人物怎能被邊緣化呢?同時,文革與科幻的關係是三體一書的最大特點啊,引發了無數懸念和遐想!而且如此中國化的語境場景又能帶來極強的民族認同感和親切感,這正是其他國內國外科幻小說所缺失的啊!這樣的對調,讓我完全失去了代入感。

我想,題主的困惑或許是看的新版本的緣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