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觀念中的水墨 2008-2019

觀念中的水墨 2008-2019 | 沈語冰:當代藝術語境中的水墨

《庫藝術》十年學術研究文獻叢書之《觀念中的水墨2008-2019》正在籌備、編輯之中。在系統呈現十年來最具代表性的水墨藝術家個案之外,在此書中我們也將對2008-2019年以來,《庫藝術》所關注和發表過的水墨文獻做編年史梳理,摘取、收錄其中重要的與水墨有關的學術觀點以及文論,力求在《觀念中的水墨 2008-2019》圖書中呈現一條不斷變動卻又具有潛在延續的十年水墨“問題史”。

我們也將陸續把不斷最新整理出來的歷史文獻擇其摘要在網絡上予以推出,其中有的觀念歷久彌新,有的已被歷史所忽略,有的文章則因時代語境的變化,在今天讀來略感隔膜,但那的確是一段歷史的真實見證。通過這些文字和觀點,讀者們可以在自己心目中構建起一個十年來中國當代水墨髮展的整體圖景。

观念中的水墨 2008-2019 | 沈语冰:当代艺术语境中的水墨

沈語冰

Shen Yubing

復旦大學特聘教授,兼浙江大學世界藝術研究中心主任。著有《20 世紀藝術批評》《圖像與意義》等,其中《20 世紀藝術批評》獲教育部第四屆中國高校人文社科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獨立或合作譯有《塞尚及其畫風的發展》等12 部。

當代藝術語境中的水墨

(2017年 發表於《庫藝術》策劃、出版圖書《水 + 墨:亞洲視野下的水墨現代性轉化》)

水墨持續成為一個熱點現象,可能有兩個機緣。一是在上世紀90 年代關於後殖民文化批評的討論中,水墨成了某種中國身份的象徵。二是在當下全球化的語境裡,它又成為全球化與地域化之間的爭執的場所。

當然,水墨之所以一直受到人們的關注,是因為事實上存在著一大批在該領域工作的藝術家,不管他們對“水墨”、“現代水墨”或者“當代水墨”這些詞,以及圍繞著這些詞所展開的系列論述有著什麼樣的態度和觀點,也不管他們是否喜歡這些詞本身。但人們繼續使用“水墨”一詞,這背後有一定的道理在:相對而言,水墨更能描述中國傳統藝術在現當代所面臨的問題,更能表達在中國生活和工作的藝術家,或者在國外生活和工作的中國藝術家所面對的全球化處境。

儘管存在著諸多外來風格的影響,中國傳統藝術,特別是書畫藝術向來以其幾乎獨一無二的特性存在於世。相對封閉的環境,使它得以連續發展了數千年而不至於中斷,也不至於產生大規模的混血。但是,在後殖民理論和全球化的語境裡,與近代以後中國畫受到西方藝術的衝擊被迫更名為水墨畫一樣,當代藝術環境下的“水墨”也被迫發展為“現代水墨”“當代水墨”。這些用詞的更替,說明了中國傳統上封閉而完整的藝術體系所遭遇的跨文化交際難題,及其對現代社會條件的變更所產生的反應。我認為,比較而言,“當代藝術語境中的水墨”這個說法更富有描述效能。

說到底,任何藝術風格或樣式,都是藝術家們在繼承既定傳統和慣例的基礎上,面對社會條件的變遷而做出回應的結果。藝術家的個性、氣質,教養和政治立場,可以對這一過程產生很大影響,足以令結果千差萬別,但總體上不可能超越上面所說的基礎和條件所限定的大致範圍。就水墨而言,有兩個既定的傳統和慣例對藝術家來說是現成的,一個是中國書法和水墨畫傳統,另一個主要是歐美現代藝術(尤其是抽象藝術)的傳統。至於社會條件的變遷,最主要的也是兩個,一是傳統社會連同文人士夫階層的崩潰,由此出現的一系列變化,包括藝術創作、鑑賞、評價和收藏體制的改變;二是跨文化交流所帶來的藝術場域的根本性變革。

儘管在水墨領域(有時候包括現代書法,大多數情況下二者已經較難區分),中國似乎還沒有產生像日本的井上有一之類的大藝術家,但中國已經產生了一些有實力,也有國際影響的藝術家。他們在改變傳統慣例,使其適應日新月異的社會變遷上,在跨文化交流,使帶有深刻的中國文化烙印,同時又兼具現當代藝術特質的新藝術面向世界上,都做出了令人振奮的貢獻。我認為,水墨已經在全球當代藝術中佔有一席之地。

作為一種當代藝術實踐,水墨的意義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面對強大的傳統慣例、技術和美學,當代水墨做出了諸多努力,在回應人們對當今現實的主要關切方面,比學院派和傳統派水墨畫、中西融合的半變形、半抽象水墨畫,以及新文人畫,更能見出這個時代的理智地平線和道德關懷。學院派和傳統派的水墨,除了技術傳承和教學目的外,其實已看不到它們與現實有任何聯繫;中西融合派的歷史使命,我認為在林風眠、吳冠中等幾代藝術家那裡已基本完成;而新文人畫,除了反映了我們時代的犬儒和無奈,難道還有更多的文化或社會關切?因此,當代水墨(無論是更多地呈現為現代抽象形態的面貌,還是呈現為更多當代的技術手段——裝置、表演等等)無疑是更有代表性的藝術。

其二,當代水墨在使帶有中國文化基因的藝術走向世界中,在全球當代藝術場域的在場中,在有關當代藝術的話語建構中,以及,特別重要的是在以下兩個方面:即在提供當代藝術的中國經驗方面(例如中國式的書寫經驗),以及在使中國文化基因獲得全球性的認可和接受方面,甚至比那些單純輸入國外當代藝術的技術手段和美學觀念的藝術形態,擁有更為強烈的歷史感和時代感。

观念中的水墨 2008-2019 | 沈语冰:当代艺术语境中的水墨

王冬齡 易經 350 × 3200cm 油漆、不鏽鋼板 2016

《庫藝術》十年學術研究文獻叢書

《觀念中的水墨 2008-2019》

THE NEW CONCEPTS IN CHINESE INK ART 2008-2019

·一部十年水墨研究重要文獻

繼《窮盡一生亦不過無限接近》之後,《庫藝術》推出的又一本十年學術研究文獻,力求從“觀念史”的角度考察十年來當代水墨領域中的全新推進與創見,構成一幅中國當代水墨十年來發展演變的整體圖景。評估、梳理、收錄 2008-2019 年在當代水墨領域中提出的重要觀點與問題意識,並以時間線索予以串聯,構成一部不斷流動相互影響卻又參差交叉的觀念生髮的現場。

·學術專題文論

將收錄:張曉凌、高千惠(中國臺灣)、賈方舟、峰村敏明(日)、千葉成夫(日)、沈語冰、顧丞峰、朱青生、賈廷峰、張頌仁(中國香港)、王春辰、夏可君、王南溟、彭德、張維、皮道堅、阿克曼(德)、陳孝信、陳筱君(中國臺灣)、李小山…

观念中的水墨 2008-2019 | 沈语冰:当代艺术语境中的水墨

專家陣容

·藝術家個案樣本

本文獻叢書著力收錄,推薦中國最具代表性當代水墨藝術家個案,他們在 2008-2019 年間——針對當下語境,提出全新的個人觀念並發展出獨特藝術語言;在新的問題意識下,從水墨文化中提煉出全新的藝術方法論;在當代藝術與水墨傳統的融合、嫁接上提供有價值的思路;對於水墨文化在今天的使命和獨特價值有宏觀深入的思考;作品觀念、圖式為業界普遍認可,成為討論今日水墨問題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

·水墨新銳藝術家

在《觀念中的水墨2008-2019》叢書中將專闢板塊“黑白立場——最值得關注的水墨新銳藝術家”,以個案形式呈現近年來最值得關注與推薦的水墨新銳藝術家。

加入《庫藝術》會員

JOIN MEMBER

享受全年訂閱,全店文獻折上折

更多線下活動免費參與

首批會員特惠期

2020年1月20日-3月19日

观念中的水墨 2008-2019 | 沈语冰:当代艺术语境中的水墨

會員福利

Membership

  • 立刻免費獲取《庫藝術》主題新一期學術刊物(或享受全年訂閱);

  • 享受超級優惠,重要文獻書籍刊物,畫冊,衍生品折上折;

  • 搶先獲取新書推薦及知名藝術家藝術動態和文論,微信專員一對一發送您的手機端;

  • 與藝術家及志同道合的朋友面對面交流,參與豐富多彩的展覽,交流及線下活動。

《庫藝術》之友

观念中的水墨 2008-2019 | 沈语冰:当代艺术语境中的水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