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疫情期间要不要带孩子去打疫苗体检?

不可能568


现在形式这么严重,可以咨询一下这方面的医生,能往后拖就拖,毕竟医院外界人多,孩子那么小,自身免疫力差的孩子,很容易接触其他病。等情形好点了,再带孩子补上。


磊哥记忆录


疫情期间封路还有不让出门的不让出村的,出行是一个问题,还有疫情期间最好不要外出,外出也要做好防护措施,孩子比较小可能免疫力没那么强,万一不小心感染了就后悔了,还有医院是一个人比较多的地方,里面什么病的人都有,风险还是挺大的。可以等等再打等疫情差不多了,如果不打不行的话,也建议先预约避免去医院排队什么的一堆人不安全。

说一个我妈的事,过年的时候就是带着孩子在医院普通肺炎住院一周多,回到家没两天就有点不舒服又去医院随即被先隔离观察了十天多期间输水吃药检查,也不能去看望,最后都是隐形出院了,又让去宾馆隔离两周目前还在隔离,我们在家也被隔离21天。

所以说疫情期间避免不必要的,打针如果可以等等就等等,做好防护措施,不然被确诊或者疑似很麻烦。


张伟x






阿东在东莞


肯定是暂时不要去,打疫苗不一定要按时去打。我家的过敏体质,除了医院的那针没有一次是按时去打的。第一个月因为流鼻涕没去,推了半个月。后面他有查出过敏5个月后就没去打疫苗了,刚好在年底过敏好了就发生肺炎到现在一岁多了六个月的疫苗还没打。特殊情况疫苗可以推迟或后面补上,体检这个很多自己在家里就可以检查网上找下参考。特殊情况特殊处理,孩子太小抵抗力不好,等疫情过去再补上疫苗!


园林尽染


我是儿科医生雨滴,很高兴为你答疑解惑。

现在各地的防疫部门逐渐开放,说说个人意见,接种疫苗是需要的,但是体检可以往后挪。

那么疫苗如何合理接种?

1、不建议推迟接种的疫苗: 卡介苗、乙肝疫苗、狂犬病疫苗、破伤风疫苗。 新生儿首剂的卡介苗和乙肝疫苗在出生后要尽快注射。 比如狂犬病疫苗,由于狂犬病发时无药可救,后果会危及生命,所以一旦明确Ⅱ级暴露、Ⅲ级暴露的犬伤者,应立即狂犬病疫苗接种。

2、可以适当推迟接种的疫苗:

除卡介苗、乙肝疫苗、狂犬病疫苗、破伤风疫苗、肺炎球菌疫苗、五价轮状病毒疫苗、五联疫苗、EV71手足口病疫苗、流感疫苗外,其他疫苗可以暂缓。

3、能接种就尽量接种的疫苗

除了疫情严重的地方,这几种疫苗能接种时就接种。 肺炎球菌疫苗、五价轮状病毒疫苗、五联疫苗、EV71手足口病疫苗、流感疫苗。 疫苗是给宝宝保驾护航的,减少宝宝的患病概率最好的方式。

本次疫情已经呈现缓解的趋势了,假如一直推迟接种疫苗对孩子并非好事,因为我们无法知道知道病毒细菌什么时候来?

就像上海硬核主任张宏文教授说过,预防病毒最好的方法除了戴口罩、勤洗手,就是打疫苗。

比如灭活疫苗就是已知病毒基因序列识别后打死后注射到我们的人体,这时人体就有了相应免疫卫兵守候。一旦新的坏的病原菌来了,体内卫兵就能马上判断出坏病原菌,制造更多保护物质垒起高墙,打歼灭战,这样做就很容易战胜了。

若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请点赞后转发,如有问题请关注后留言。


儿科医生雨滴


那要看具体情况了。

【1】如果你所在地区的疫情已经解除,那么就跟往常一样,该什么时候接种疫苗,就什么时候去接种。

【2】如果你所在地区虽然疫情已经解除,但是你总觉得现在带宝宝去接种疫苗心里有疙瘩,那么请参照第3条。

【3】如果你所在地区疫情还未解除,那么就要看宝宝具体接种什么疫苗了。

如果是以下几种疫苗是可以延期的,等疫情结束以后接种:

  • 脊灰疫苗
  • 麻风
  • 麻腮风疫苗
  • 乙脑疫苗
  • 甲肝疫苗
  • 戊肝疫苗
  • 水痘疫苗
  • 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
  • 腮腺炎疫苗
  • 霍乱疫苗
  • 流感疫苗等等

近期,中华预防医学会和中华预防医学会疫苗与免疫分会组织专家针对疫情,特地制定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预防接种参考指引(第一版)》,指出以下这4种疫苗,不需要评估疫情进行接种:

  • 卡介苗
  • 乙肝疫苗
  • 狂犬病疫苗
  • 破伤风疫苗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卡介苗,宝宝出生后会在产房里接种卡介苗。但是,有些宝宝因为特殊原因,没有及时接种,该怎么办?

  • 如果宝宝<3个月,及时补种;
  • 如果宝宝已经超过3个月,但没有到4周岁,先做PPD实验,阴性的需要补接种;
  • 如果宝宝超过4周岁,就不需要接种了。

乙肝疫苗也一样,如果妈妈时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要尽可能的及时给宝宝接种第二针(1月龄)、第三针(6月龄)乙肝疫苗。

如果妈妈乙肝表面抗原阴性,可以适当推迟到一岁以内接种完毕。


儿科医生小果


孩子该接种疫苗了,但疫情期间我们应该如何接种呢?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介绍,疫情期间,做好孩子接种疫苗过程中的防护很重要,每一步都需要格外注意。


一、接种前

1. 医疗机构要保持接种门诊环境清洁、加强必要的通风。接种室应做好消毒并增加消毒频次。

2. 为避免等候时间过长、减少与他人接触的机会,接种前家长可拨打预防接种证上预留的联系电话进行预约,并主动如实告知儿童近期旅居史及孩子的身体状况。实施错峰预约。接种机构要合理安排接种人数,减少人群密集度。做好接种环境的疏导工作。

3. 接种当天应测量体温,确认儿童健康状况,如出现体温≥37.3℃、严重湿疹、腹泻等情况,请不要前往预防接种门诊,另行预约接种时间。

4. 接种当天应给儿童穿宽松且容易穿脱的衣服,家长必须佩戴口罩,做好自身防护。


二、接种期间

1. 儿童及其家长应按照预防接种门诊要求,测量体温后方可进入门诊。

2. 在接种门诊内应与其他儿童及家长保持一米以上距离。

3. 协助登记台工作人员核对相关信息,如实提供近期健康情况。

4. 接种中要尽量注意儿童保暖,接种完成后尽快为儿童穿好衣服。

5. 接种后,应在门诊指定区域观察30分钟后离开。

6. 接种单位的医务人员接种时及提供服务时应配戴医用口罩,勤洗手。对于接种单位环境经常被人群触摸的部位(如门把手,电梯间等)要加强消毒。


三、疫情流行期间免疫规划疫苗推迟接种的建议

以下建议仅适用于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间。

1. 卡介苗:4周岁之前的任何时间完成接种均有效。

2. 乙肝疫苗:建议12月龄之前完成三剂次接种,每剂次间隔至少28天,超过12月龄接种同样有效。

3. 脊髓灰质炎疫苗、白喉和破伤风联合疫苗:建议最好按照免疫规划程序完成三剂次基础免疫,但12月龄之前任何时间完成三剂次均有效,每剂次间隔至少28天。

4. A群流脑多糖疫苗:建议最好按照免疫规划程序完成,但12月龄之前任何时间完成两剂次接种均有效,每剂次间隔3个月。

5. 麻疹、风疹联合疫苗/麻疹、腮腺炎和风疹联合疫苗:建议最好按照免疫规划程序完成,但12月龄之前任何时间完成一剂次接种均有效。

6. 乙脑疫苗、甲肝疫苗:建议最好按照免疫规划程序完成,但24月龄之前任何时间完成一剂次接种均有效。

有关孩子的接种方面的问题。建议家长咨询一下负责孩子接种的社区服务中心或预防接种的医疗卫生机构。


至尚学邦



芹泽妈妈


八字的里面的五行,很多时候也是决定一个人的运势走向的关键,如果八字的五行有太多相冲的地方的话,对人的运势就往往会产生比较大的负面影响,林宏图起名老师给宝宝起名考虑那方面。

1、注意字的书写和读音有人认为孩子取名越深奥越好,越生僻的字越高深,其实生僻的字不一定有深刻的含义,而生僻的字最大的缺点就是不好认,有时还不好写。名字过于生僻,首先就是别人不认识,念错了就可能闹出笑话。名字要有一定的内涵寓意,这是中国人取名的传统。名字的含义要吉祥,表达美好的愿望等。

2、 符合生辰八字需要

世间万物无不遵循五行生克原理,人的出生也是环境与时间空间的载体,也存在着五行的属性,暗含着自然规律,人的出生时辰包含着五行属性,取名时应当根据本人的生辰八字。进行分析五行属性,找出八字中的喜用神五行(有利的五行),选取适合自己对自己有帮助的五行汉字。通过取名对命运加以补救,起到改善人生运势的目的。这也是起名首先要考虑的内容。有些人不懂八字,认为命中缺什么就在名字补什么,这不完全正确

3、姓名五行相生

在取名用字补益八字的前提下,还要考虑五行相生,最佳配置是:名字用字五行为喜用两种五行,一般情况都是喜五行生用五行。这样名字中会自带叠加力量,使名字效果更好,但是有些人的姓氏五行可能会成为八字中的忌用,怎么办?姓氏是祖辈留下来的,这不可改变。没有特殊情况一般是不能改变姓氏的。


宏图宝宝起名


这段日子,新冠状病毒肺炎肆虐,大家都关门在家,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但是家里孩子该去接种疫苗了,现在又不能出门。那到底该不该带孩子去打疫苗呢?还是等疫情过去了,再带孩子去打比较保险?疫苗晚打了会不会对孩子造成什么影响?

相信现在家长们心里都有着不用程度的担心和疑问,那么今天小编一次性将所有问题都跟大家讲清楚。

Q:

疫苗可以延迟接种吗?

A: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最新关于《流行期间预防接种临时指南》

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和卡介苗,应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在助产机构及时接种。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的第2剂和第3剂乙肝疫苗,建议与接种单位预约后及时接种。

用于暴露后免疫的疫苗,如狂犬疫苗和破伤风疫苗,应按疫苗接种程序及时进行接种。

以上四种疫苗,不建议延迟接种,家长们应按相关接种程序及时接种,避免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Q:

该带孩子去哪里接种?

A:

若所在社区(指城市社区或村)未发生社区传播疫情,可根据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或疾控机构的具体要求及接种单位的时间安排选择接种。

若所在社区发生传播疫情,可暂停除上述四种疫苗以外的其他疫苗接种,并需注意在疫情结束后为儿童尽早补种。

Q:

带孩子出门打疫苗之前,应该怎么做?

A:

若需前往接种,尽可能事先通过网络或电话了解拟接种门诊的情况,做好预约、核实和准备,也便于接种门诊疏散等待接种、接种后留观的儿童和家长,以尽可能减少人群在接种门诊聚集的时间。

前往接种门诊之前,建议先自行测量体温,评估受种儿童和陪同家长的健康状况,若受种儿童有发热等不适症状,应暂不前往接种;若家长有发热等不适状况,可由健康的家长陪同前往接种。

前往接种的路上,儿童和家长都应该全程佩戴口罩。随时保持手卫生,准备便携含酒精成分免洗洗手液。在路上和接种机构时,人与人之间尽可能保持距离(至少1米)

Q:

接种完回到家,应该怎么做?

A:

接种完成回家后,儿童及家长都必须更换衣服,用流动清水认真洗手,衣物尽快清洗。

家长应密切关注受种儿童的身体状况,若有发热要为其测量体温,若接种疫苗后出现的发热、局部红肿等情况,一般能自行缓解,无需特殊处理;如有其他不能缓解的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

Q:

等疫情结束,延迟接种的疫苗该怎么补种?

A:

等接种条件恢复后,家长应优先安排麻疹疫苗、乙肝疫苗(尤其是母亲表面抗原阳性)、脊髓灰质炎疫苗和百白破疫苗等疫苗的接种

新生儿乙肝疫苗和卡介苗在出生时未及时接种的,可待接种条件恢复后及时补种。

卡介苗在4周岁之前完成接种即可,乙肝疫苗在12月龄之前完成3剂次接种即可,其中第1与第2剂间隔应≥28 d,第 2与第3剂间隔应≥60 d。

虽然去医疗机构(接种单位)接种疫苗有增加感染的风险,但延迟接种疫苗也有增加感染疫苗可控疾病的风险。因此家长应该权衡利弊、理性评估风险,做好儿童和陪同家长的防护。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尽管部分疫苗可以延迟接种,但是这并不代表疫苗可以无限期推后,还是应该在接种条件恢复后及时补种。


分享到:


相關文章: